中国南方水稻白叶枯病发生流行动态与绿色防控技术
王华弟1, 陈剑平2,*, 严成其2, 沈颖1
1.浙江省农药检定管理所,浙江 杭州 310020
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病毒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
*通信作者,陈剑平,E-mail:jpchen2001@126.com

作者简介:王华弟(1961—),男,浙江临海人,硕士,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作物病虫害的测报、安全用药与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E-mail:wanghd61@126.com

摘要

通过收集整理中国1960—2016年、浙江省1987—2016年和广东、海南、江苏、安徽省1987—2014年水稻白叶枯病发生的历史资料,明确了华南、华东为中国水稻白叶枯病常发流行区。20世纪70—90年代初为病害重发流行期,90年代中后期至2010年为间歇流行期;近年来病害发生流行又趋上升,区域性流行潜在风险加大。通过探讨分析菌源、品种、气候、肥水管理与病害发生的关系,明确了影响病害发生流行的主要因素,简化了系统测报方法,提出了“二查二定”办法。筛选出噻唑锌、噻菌铜、噻森铜等对口高效防治药剂,集成提出了以监测预警预报为基础,抗性品种推广为前提,秧田防治为关键,科学肥水管理和药剂应急防治相结合的水稻白叶枯病绿色防控技术,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有效控制了病害的发生。

关键词: 水稻白叶枯病; 监测预警; 高效防治药剂; 绿色防控
中图分类号:S435.111.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1524(2017)12-2051-09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7.12.13
Occurrence, epidemics dynamic,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of rice bacterial leaf blight in Southern China
WANG Huadi1, CHEN Jianping2,*, YAN Chengqi2, SHEN Ying1
1. Zhejiang Provincial Institute for the Control of Agrochemicals, Hangzhou 310020, China
2. Institute of Virology and Biotechnology, 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angzhou 310021,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history data on occurrences of rice bacterial blight collected from national incidence(1960 to 2016 year), Zhejiang (1987 to 2016 year), Guangdong, Hainan, Jiangsu and Anhui Provinces (1987 to 2014 year), southern and eastern China were thought to be the endemic areas of rice bacterial blight. The disease was most prevalent during the 1970s-1990s but just occurred intermittently from the mid and late 1990s to 2010. In recent years, the disease re-occurred in some regions and displayed a prevalent trend, becoming a potential regional risk. By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of disease occurrence with bacterial sources, rice cultivars, climate conditions, water and fertilizer management,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disease epidemics were discussed and the method of systematic prediction and forecast was simplified, and also put forward a method of "two check two rules governing”. High effective agricultural chemicals such as Zinc thiazole, Thiodiazole-copper, Thio copper and so on were selected. The study proposed a green integration method for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disease, which included the early monitoring and forecast, promotion of resistant varieties, seedling control, water and fertilizer management, emergenc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using agricultural chemicals. These measures were applied in large area of rice production for effectively controlling the disease in China.

Keyword: rice bacterial blight (RBB);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high effective agricultural chemical,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水稻白叶枯病(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 Xoo)是我国水稻三大传统病害之一, 在各水稻产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为害, 尤以华东、华南和华中稻区发病重, 流行频率高, 为害损失大, 在重发年份一般造成水稻产量损失10%~30%, 发病严重的可达50%, 甚至90%以上[1, 2, 3]。水稻白叶枯病是流行性病害, 历史上几度流行成灾, 但在沉寂20多年后又开始复苏, 近年出现“ 老问题新暴发” 的现象[1, 4, 5], 浙江东南沿海和广东、海南等华南稻区近年又有上升流行趋势, 部分水稻感病品种发病较重, 对水稻安全生产构成威胁[4, 5, 6]。本文对我国南方稻区白叶枯病发生流行历史、监测预警与绿色防控技术进行了综述和探讨。

1 我国水稻白叶枯病发生流行历史

收集整理我国1960— 2016年水稻白叶枯病发生面积与稻谷实际损失, 浙江省1987— 2016年, 广东、海南、江苏、安徽省1987— 2014年水稻白叶枯病发生面积和发生程度历史资料[7, 8]。经过分析, 将病情分为重发流行、中度流行和轻发生年[9, 10], 绘制发病流行动态图, 分析病害历史演变、流行规律和灾发原因。

1.1 水稻白叶枯病发生流行情况

1.1.1 我国水稻白叶枯病

我国水稻主产区1960— 2016年水稻白叶枯病发生流行动态分析结果(图1)显示:1960— 1970年, 水稻白叶枯病年均发生面积34.59万hm2(25.01万~46.23万hm2), 年均损失稻谷3.76万t(0.83万~7.11万t); 1971— 1990年, 年均发生面积119.47万hm2(61.24万~165.05万hm2), 年均损失稻谷22.97万t(7.54万~47.28万t); 1991— 2016年, 年均发生面积48.55万hm2(25.86万~89.07万hm2), 年均损失稻谷5.36万t(1.43万~15.90万t)。

图1 我国水稻白叶枯病发生面积与稻谷实际损失(1960— 2016年)Fig.1 Ocurrence area of rice bacterial blight and yield loss in China during 1960 to 2016

从1960年以来的水稻白叶枯病发生流行情况看, 华南、华东、华中为我国水稻白叶枯病常发流行区, 其他稻区为局部流行区, 20世纪70— 90年代初为病害重发流行期, 90年代中后期至2010年为间歇流行期。近年随着耕作栽培制度和品种的变化, 病菌致病小种变异, 灾害性天气多发, 病害发生流行又趋上升, 区域性流行潜在风险加大。

1.1.2 南方五省水稻白叶枯病

广东省1987— 2014年水稻白叶枯病发生流行情况分析结果(图2)表明:水稻白叶枯病年均发生面积5.05万hm2(1.46万~15.78万hm2), 年均实际损失稻谷0.47万t(0.11万~1.70万t); 病害中度以上流行的有18年, 占64.29%, 其中, 1987年、1991年、1993年、1996年、2001年、2002年、2008年、2013年和2014年为重发流行。表明广东省1987— 2014年水稻白叶枯病常年发生流行频率高, 危害损失大。

图2 广东省水稻白叶枯病发生面积与稻谷实际损失(1987— 2014年)Fig.2 Occurrence area of rice bacterial blight and yield loss in Guangdong Province during 1987 to 2014

海南省1987— 2014年水稻白叶枯病发生流行情况分析结果见图3。病害年均发生面积3.84万hm2(1.26万~7.66万hm2), 年均实际损失0.70万t(0.12万~3.11万t); 病害中度以上流行有20年, 占71.43%, 其中, 1990年、1996年、1997年、2000年、2002年、2004年、2005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4年为重发流行, 尤其是2010年以来病害持续流行, 为我国水稻白叶枯病发生流行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图3 海南省水稻白叶枯病发生面积与稻谷实际损失(1987— 2014年)Fig.3 Occurrence area of rice bacterial blight and yield loss in Hainan Province during 1987 to 2014

浙江省1987— 2016年水稻白叶枯病发生流行情况(图4)显示, 病害年均发生面积4.44万hm2(0.02万~31.56万hm2), 年均实际损失1.23万t(0.01万~20.36万t); 病害中度以上流行17年, 占60.71%, 其中, 1987年、1989年、1990年、1991年、1992年、1993年、1994年、1995年和1997年为重发流行。总体上, 20世纪80— 90年代发病重, 危害损失大; 进入21世纪以后, 病害发生总体偏轻, 但近年来一些地区病害发生又有加重趋势, 2014— 2016年晚稻后期发病点多面广, 如温州鹿城、温岭、桐庐、平阳、临海、三门、仙居、宁海、象山、鄞州、定海、诸暨、永康、武义、莲都、衢江、海盐等地区, 水稻感病品种发病较重, 部分田块产量损失在50%以上, 甚至失收[4, 5, 6, 11, 12, 13]

图4 浙江省水稻白叶枯病发生面积与稻谷实际损失(1987— 2016年)Fig.4 Occurrence area of rice bacterial leaf blight and yield loss in Zhejiang Province during 1987 to 2016

江苏省1987— 2014年水稻白叶枯病发生流行情况如图5所示:病害年均发生面积6.43万hm2(1.17万~31.12万hm2), 年均实际损失0.81万t(0.04万~4.31万t); 病害中度以上流行有15年, 占53.57%, 其中, 1987年、1993年、1996年、1997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和2007年为重发流行。从1987— 2014年的监测结果看, 20世纪80— 90年代和21世纪初发病较重, 尤其是2003— 2007年发病面积大、危害损失重, 近年发病有所减轻。

图5 江苏省水稻白叶枯病发生面积与稻谷实际损失(1987— 2014年)Fig.5 Occurrence area of rice bacterial leaf blight and yield loss in Jiangsu Province during 1987 to 2014

安徽省1987— 2014年水稻白叶枯病发生流行情况如图6所示:病害年均发生面积9.82万hm2(0.15万~39.26万hm2), 年均实际损失2.04万t(0.00万~14.73万t); 病害中度以上流行16年, 占57.14%。总体上, 1987— 1998年病害连续重发流行, 进入21世纪后发病明显减轻。

图6 安徽省水稻白叶枯病发生面积与稻谷实际损失(1987— 2014)Fig.6 Occurrence area of rice bacterial leaf blight and yield loss in Anhui Province during 1987 to 2014

1.2 水稻白叶枯病再流行的原因

1.2.1 感病品种种植以及抗性退化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

水稻品种抗性是控制病害流行的决定因素, 目前尚未发现完全抗白叶枯病的品种[14, 15, 16]。据研究, 三系杂交籼稻中的野败型、矮败型、冈型、D型、印水型和红莲型等主体胞质不育系不抗白叶枯病[15, 16]。20世纪70— 90年代, 我国长江中下游和华南部分稻区以汕优6号、汕优10号等为当家品种, 其后出现了协优46等, 连续种植10~20 a, 由于品种单一和长期连续种植, 加上白叶枯病致病小种的变化[14, 15], 广东出现了能侵袭IR26(携Xa4基因)的毒性菌株GD1358(中国Ⅴ 型菌), 并扩展到长江中下游稻区, 致使品种抗性逐步丧失[15, 16, 17, 18, 19], 导致白叶枯病在华东、华中、华南连年重发流行。21世纪以来, 随着水稻抗病品种选育工作的加强, 品种抗性改良, 中浙优系列等一批中抗品种得到推广[17, 18, 19], 病害发生得到有效控制。但是, 白叶枯病抗性品种总体不容乐观, 在长江中下游稻区, 2010— 2013年国家共审定品种103个, 无高抗和抗病品种; 其中, 中感品种31个, 占30.1%; 感、高感品种64个, 占62.2%[17]。一些地区农户品种调运频繁, 水稻品种使用杂、乱, 一些高感白叶枯病品种的种植, 使白叶枯病潜在流行风险加大。

1.2.2 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频繁影响, 导致病害流行

白叶枯病的发生和危害与气候条件关系十分密切, 特别是台风暴雨天气, 病菌会大肆扩散蔓延。我国东南沿海常年受台风影响多, 特别是广东和海南, 年登陆台风在2~3个, 台风暴雨导致水稻叶片受损, 大面积淹水有利于水稻白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的发生, 如海南省2010年以来病害持续流行, 广东省年流行频率达64.29%。

1.2.3 菌源的累积为病害发生创造了条件

据监测, 在长江中下游稻区, 白叶枯病致病菌系以Ⅳ 、Ⅱ 型为主, 对Xa4有毒性的Ⅴ 型菌已从华南扩展至长江流域[16, 17]。进入21世纪以来, 水稻白叶枯病发生有所减轻, 各地对病害综合防治的措施已松懈甚至淡忘, 一些过去有效的措施没有落实, 如种子消毒不彻底, 未对收割后的稻草及留在田间的病残株、稻桩等及时进行清理, 甚至用带病稻草覆盖捆扎秧苗, 致使病菌大量积存, 为初次发病创造了条件。

1.2.4 田间管理措施不当, 加重了病害的发生

近年来, 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 水稻生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 传统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如机械化收割, 导致水稻遗留的稻桩过长, 田间残留病菌多; 一些种粮大户管理粗放, 施肥喷药机械作业较多, 动作过大, 造成植株伤口较多, 有利于病原菌的侵入; 重施偏施氮肥现象普遍, 引致稻株体内营养失衡, 游离氮和糖分含量增加, 造成茎秆柔嫩, 叶片披散, 丧失对病菌的抵抗能力; 一些农户水浆管理措施不到位或不恰当, 如大水漫灌, 无病田与有病田之间串灌, 使得病原菌随水流入无病田块, 对发病区域和范围的传播蔓延起到了促进作用。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 导致病害发生在地区间、田块间差异大。

2 水稻白叶枯病监测预报
2.1 预测预报依据

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流行受菌源、品种、抗病性、气候条件、栽培因素和防治等的综合影响[1, 2, 3], 这是预测的主要依据。

2.1.1 菌源

白叶枯病菌主要来自带病稻草和种子[2, 3, 14, 15, 16], 以种子调运作远距离传播, 借助田间灌溉水和风雨在近距离内传播。病菌能经水流传播, 并通过水孔、伤口侵入水稻, 然后在维管束内进行繁殖。当病菌繁殖达到一定菌量时, 水稻才会表现症状; 因此, 病菌的侵入量和水稻体内菌量的增殖速度, 往往成为水稻发病早迟和受害轻重的决定因素[2, 3, 4, 14, 15]。在一般年份, 病种调运、上年或上一熟水稻发病面积、危害程度, 以及病种留用和病草还田数量等, 可作为水稻系统侵染的发病趋势性预测依据。

2.1.2 品种

水稻品种抗病性差异较大, 一般粳稻较籼稻抗病, 但粳稻中也有高感品种。窄叶品种比阔叶品种抗病, 因阔叶品种在田间荫蔽度大, 易提高株间湿度, 有利于病菌的侵染[17, 18, 19, 20]。当菌源充足, 环境条件又有利于发病时, 病害是否流行, 品种本身起重要作用。

2.1.3 气候

温度、雨量、湿度以及台风暴雨是影响白叶枯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当气温达17 ℃以上时, 就能引起发病; 气温在25~30 ℃, 相对湿度达到85%以上时, 最适宜病害发展; 气温高于33 ℃或低于17 ℃, 病害会受到抑制[1, 2]。大风暴雨特别是台风暴雨的侵袭, 可促使病害流行[4, 5, 6]。台风暴雨易使稻叶摩擦受伤, 造成大量伤口, 有利于病菌侵入, 且风雨能增加病菌的传播机会, 加速病害的扩展。沿海沿江沿溪、地势低洼、易淹易涝的稻田病害发生通常比较严重。

2.1.4 肥水管理

白叶枯病发生轻重与水浆管理关系较大。凡深水灌溉或稻株受淹, 发病就重, 尤以拔节期以后更加明显, 且淹浸时间愈长, 次数愈多, 病害愈重[4, 13]。肥料种类、数量和施用时间也与大田发病关系较大。一般偏施氮肥易诱发病害, 追肥过多过迟, 可引起稻株徒长贪青, 降低抗病力, 也易诱致发病。

2.2 预测方法

2.2.1 综合预测

根据上年及上一熟水稻病源基数, 以及当季水稻感病品种比例、气象预报等, 对当季水稻的发病趋势做出长期预测, 并在洪涝、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出现期, 再作出发病趋势的中短期预报。中、晚稻可根据水稻生育期, 感病品种始见发病症状及气象预报, 做出发病趋势的短期预报。

2.2.2 模型预测

水稻白叶枯病发生流行与气候、品种栽培、肥水管理等具有密切关系, 通过病害长期系统观测积累的历史资料, 应用计算机逐步回归, 模拟模型等方法, 筛选预测关键因子, 组建预测模型, 进行中长期预测预报。浙江省桐庐县植保站1971— 2014年水稻白叶枯病发病与气候情况历史资料的相关性分析表明, 水稻白叶枯病发病严重程度(Y)与流行前二旬的降水量(X1)和降雨量≥ 20 mm的日数(X2)呈极显著正相关, 组建了预测模型LgY =0.2158LgX1+2.0753Lg(X2+1)-0.3145, 经历史回验, 平均预测准确率为93.18%[11]

2.3 二查二定办法

2.3.1 查始病期 定防治适期

水稻孕穗前或台风暴雨过境后, 选低洼淹水老病区种植的感病品种稻田1块, 3~5 d目测检查1次。发现中心病株后, 即对各品种的代表田块开展1次普查, 查到始病期时立即喷药防治。

2.3.2 查病情指标 定防治对象田

选有代表性的田块, 每田固定3点, 每点单丛直线固定10丛稻(其中, 每点发病丛数不超过2~3丛)。于发病后开始, 5~10 d查1次, 当水稻株发病率达5%, 叶发病率达3%[12], 或出现中心病株, 气候又适宜发病时, 应立即施药防治。视田间病情发展和灾害性天气酌情考虑再次施药, 以预防和控制病害发生流行。

2.4 制定简化测报方法和测报技术规程

在对水稻白叶枯病发病流行规律、监测方法、预测预报和测报长期实践基础上[11, 12, 13], 制定了水稻白叶枯病简化测报方法和测报技术规程[1, 9, 10], 提出了水稻秧田期、本田期病害调查方法, 水稻栽培管理和气象等观测方法, 规范了病害长、中、短期预报方法, 适用于水稻白叶枯病的监测调查和预测预报。

3 防控对策与绿色防控技术
3.1 防控对策

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应坚持“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的植保方针, 以监测预警预报、选用抗病良种为基础, 杜绝病菌来源为前提, 秧田防治为关键, 做好肥水管理, 抓住初发病期关键环节, 及时做好施药预防保护, 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流行和危害。

3.2 绿色防控技术

3.2.1 推广抗(耐)病良种

抗病品种是防治白叶枯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要加强抗病品种选育, 广泛收集抗性种质资源, 研究抗病性遗传和菌系变化规律, 加强抗病机理研究, 加快抗病新种质的创制, 加快选育抗白叶枯病的新品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病毒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通过多年研究, 从现有的广谱抗病突变体材料中, 利用高通量测序、HRM标记等新技术辅助进行图位克隆, 从疣粒野生稻中克隆抗白叶枯病相关新基因, 与育种家联合将抗病基因转入优势水稻品种, 用于抗病新种质的创制, 获得雪珍、寒香、寒珍3个抗病新品种[1, 4, 5, 20]。在水稻白叶枯病发病流行区, 要因地制宜地选育推广抗(耐)病品种, 及时淘汰高感品种, 加强品种轮换, 避免单一品种的长期种植, 导致品种抗性的退化和丧失, 引发病害的流行。

3.2.2 做好秧田保护

水稻秧苗期是白叶枯病菌容易感染期, 是防治重点[1, 2]。对白叶枯病无病区, 要加强种子调运的检疫, 不得从病区引进稻种, 严格进行种子检验和消毒处理。对白叶枯病发病区, 要妥善做好种子和病草的处理。要培育无病壮秧, 秧田应选择在地势较高、排灌方便、远离病田之处, 采用旱育秧和半旱育秧, 防止淹水。根据秧田受淹情况, 及时做好秧苗3叶期和移栽前施药保护, 严防秧苗期病菌的侵染发病。

3.2.3 加强肥水管理

肥水管理不当是诱发白叶枯病的重要因素, 要做到基肥足、追肥早, 巧施穗肥和氮、磷、钾配合, 避免偏施、迟施氮肥, 防止贪青徒长。要浅水勤灌, 适时晒田, 防止串灌、漫灌和深水淹苗。受水淹田块, 在洪水退后立即排干田水, 受淹严重田块施用速效氮肥和磷肥, 使水稻快速恢复生长, 增强抵抗能力。

3.2.4 适期进行药剂防治

药剂是水稻白叶枯病应急防控的主要措施。浙江、江西、广东、江苏、安徽5省的联合试验结果表明, 20%噻唑锌悬浮剂、20%噻菌铜悬浮剂、20%噻森铜悬浮剂防治水稻白叶枯病效果达85.4%~90.7%[1, 4, 5, 13], 对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且施用安全。在水稻白叶枯病常年发病或流行区, 应抓住台风暴雨过后, 田间出现初发病期关键环节, 选用20%噻唑锌悬浮剂100~125 mL, 或20%噻菌铜悬浮剂100 mL, 或20%噻森铜悬浮剂100~120 mL, 兑水50 kg喷雾防治; 视病情发展和天气状况, 过7~10 d酌情再施药1次, 预防和控制病害的发生流行。

4 结论与讨论

水稻白叶枯病是我国主要细菌性病害之一, 历史上几度暴发流行成灾[1, 2, 3, 4], 探讨分析病害历史演变与流行规律, 对于科学防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我国1960— 2016年水稻白叶枯病发生面积与稻谷实际损失, 浙江省1987— 2016年, 广东、海南、江苏、安徽省1987— 2014年水稻白叶枯病发生面积和发生程度等监测调查资料, 进一步明确华南、华东为我国水稻白叶枯病常发流行区, 20世纪70— 90年代初为病害重发流行期, 90年代中后期至2010年为间歇流行期。近年随着栽培制度和品种变化[4, 5, 13, 17, 18, 19, 20], 病菌致病小种变异[14, 15, 16], 灾害性天气多发, 病害发生流行又趋上升期, 区域性流行潜在风险加大, 应加强病害的监测与防控。

水稻白叶枯病是系统侵染性病害[1, 2, 3], 监测预报是病害防控的基础。在对病害的发生流行、品种抗性、气候条件、栽培管理和防治等影响因子调查, 田间监测调查取样方法研究和测报工作实践基础上, 制定了水稻白叶枯病测报调查技术规程, 简化了测报方法[1, 10], 提出“ 两查两定” 办法[1], 推广应用病害防控新指标[12], 开展中长期预测[11], 进一步提高了防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研究筛选出的新型杀菌剂噻唑锌、噻菌铜、噻森铜, 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效达85.4%~95.7%, 且施用安全, 可替代20世纪80— 90年代长期使用防效下降, 且致畸致突变的叶青双(又名川化018、叶枯唑等), 作为我国南方水稻白叶枯病防治的主推药剂[4, 5, 13, 21, 22, 23]。集成提出了以选用抗病良种为基础, 秧田防治为关键, 做好肥水管理, 抓住初发病期关键环节施药防治的综合防控对策和绿色防控技术。

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流行受菌源、品种、气候、肥水管理等影响较大[1, 2, 3, 4], 我国各水稻种植区的生态和气候环境条件、致病菌系、种植品种、田间管理措施不尽相同, 水稻白叶枯病发生在地区间、年度间也存在差异, 病害长期运动规律、再流行机理和可持续控制技术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1, 4, 5, 11, 12, 13, 14,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在新的耕作栽培条件下, 特别是当前水稻品种还普遍缺乏较高抗性[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台风暴雨频繁发生, 在一些稻区常引起病害的为害损失, 监测预警防控难的情况下[1, 2, 3, 4, 5, 11, 12, 13, 14,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要切实加强病害流行动态监测和预警预报, 加快抗病品种选育与推广, 推广集成的农业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绿色防控新技术, 达到既科学有效防控病害, 又减少化学农药用量, 提高防治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致谢: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郭荣研究员给予了大量帮助, 特此致谢。

(责任编辑 侯春晓)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王华弟. 水稻白叶枯病监测预报与综合防治[M].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5: 1-72. [本文引用:15]
[2] 浙江农业大学. 农业植物病理学[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8: 50-66. [本文引用:10]
[3] 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编辑委员会. 中国农作物病虫害[M].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79: 13-27. [本文引用:8]
[4] 沈颖, 王华弟, 李仲惺, . 水稻白叶枯病再流行原因分析与防控对策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24): 180-185.
SHEN Y, WANG H D, LI Z X, et al. Re-epidemic causes and control measures for rice bacterial leaf blight[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16, 32(24): 180-185.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本文引用:14]
[5] 沈颖, 王华弟, 叶建人, . 水稻白叶枯病发生流行动态与防治技术研究[J]. 浙江农业科学, 2016, 57(4): 600-603.
SHEN Y, WANG H D, YE J R, et al. Rice bacterial leaf blight epidemics are dynamic and prevention technology research[J]. Journal of Zhe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 2016, 57(4): 600-603. (in Chinese) [本文引用:10]
[6] 李仲惺. 水稻白叶枯病局部重发生状态下的防控对策探讨[J]. 中国植保导刊, 2014, 34(3): 28-30.
LI Z X. Rice bacterial leaf blight of local heavy occurrence state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ountermeasures[J]. China Plant Protection, 2014, 34(3): 28-30. (in Chinese) [本文引用:3]
[7] 陈生斗, 胡伯海. 中国植物保护五十年[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本文引用:1]
[8]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全国植保专业统计资料[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2014. [本文引用:1]
[9] 张左生. 粮油作物病虫鼠害预测预报[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14-21. [本文引用:2]
[10] 王华弟. 粮食作物病虫害测报与防治[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52-61. [本文引用:3]
[11] 王华弟, 沈颖, 赵敏, . 水稻白叶枯病发生危害损失动态与模型预测的探讨[J]. 中国植保导刊, 2016, 36(4): 40-44.
WANG H D, SHEN Y, ZHAO M, et al. Occurrence and loss dynamics for rice bacterial leaf blight and its forecast model[J] . China Plant Protection, 2016, 36(4): 40-4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本文引用:6]
[12] 沈颖, 王华弟, 赵敏, . 水稻白叶枯病为害损失测定与防治指标探讨[J]. 中国稻米, 2016, 22(5): 68-70.
SHEN Y, WANG H D, ZHAO M, et al. Yield loss and control threshold of rice bacterial leaf blight[J]. The Chinese Rice, 2016, 22(5): 68-70.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本文引用:6]
[13] 徐坚, 沈颖, 王华弟, . 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危害与综合防治技术探讨[J]. 中国稻米, 2016, 22(2): 65-67.
XU J, SHEN Y, WANG H D, et al. Discussion on rice bacterial leaf blight occurrence and integrated control techniques[J]. The Chinese Rice, 2016, 22(2): 65-67.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本文引用:8]
[14] 王汉荣, 谢关林, 金立新, . 浙江水稻白叶枯病菌菌系的动态及分布[J]. 浙江农业科学, 1995 (5): 262-263.
WANG H R, XIE G L, JIN L X, et al. Zhejiang rice bacterial leaf blight pathogen strains of dynamic and distribution[J]. Journal of Zhe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 1995 (5): 262-263. (in Chinese) [本文引用:7]
[15] 王春莲, 章琦, 周永力, . 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水稻白叶枯病病原菌遗传多样性分析[J]. 中国水稻科学, 2001, 15(2): 131-136.
WANG C L, ZHANG Q, ZHOU Y L, et al. Genetic diversity of pathogen 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 from southern regions of Yangtze River in China[J]. Chinese Journal of Rice Science, 2001, 15(2): 131-136.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本文引用:7]
[16] 许志刚, 孙启明, 刘凤权, . 水稻白叶枯病菌小种分化的监测[J]. 中国水稻科学, 2004, 18(5): 469-472.
XU Z G, SUN Q M, LIU F Q, et al. Race monitoring of rice bacterial blight ( 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 in China[J]. Chinese Journal of Rice Science, 2004, 18(5): 469-472.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本文引用:6]
[17] 高杜娟, 唐善军, 陈友德, . 长江中下游水稻品种白叶枯病抗性评价[J]. 湖南农业科学, 2014 (23): 46-48.
GAO D J, TANG S J, CHEN Y D, et al. Bacterial blight resistance of rice varieties in regional trials of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J]. Hua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4 (23): 46-48.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本文引用:7]
[18] 章琦. 中国杂交水稻白叶枯病抗性的遗传改良[J]. 中国水稻科学, 2009, 23(2): 111-119.
ZHANG Q. Genetics and improvement of resistance to bacterial blight in hybrid rice in China[J]. Chinese Journal of Rice Science, 2009, 23(2): 111-119.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本文引用:5]
[19] 章琦. 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鉴定进展及其利用[J]. 中国水稻科学, 2005, 19(15): 453-459.
ZHANG Q. Highlights in ident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resistance genes to bacterial blight[J]. Chinese Journal of Rice Science, 2005, 19(15): 453-459.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本文引用:5]
[20] 周国强, 严成其, 杨勇, . 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水稻白叶枯病研究中的应用[J]. 浙江农业学报, 2001, 22(4): 533-538.
ZHANG G Q, YAN C Q, YANG Y, et al. Advance of molecular marker and its application in rice bacterial blight resistance research[J]. Acta Agriculturae Zhejiangensis, 2001, 22(4): 533-538.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本文引用:4]
[21] 成家壮. 防治水稻白叶枯病药剂的研究[J]. 世界农药, 2008, 30(5): 13-15.
CHENG J Z. Study on the pesticides for control of rice bacterial blight[J]. The World Pesticides, 2008, 30(5): 13-15. (in Chinese) [本文引用:2]
[22] 魏方林, 朱国念, 戴金贵, . 创制农药噻唑锌对水稻细菌性病害的田间药效[J]. 农药, 2007, 46(12): 810-811.
WEI F L, ZHU G N, DAI J G, et al. Efficacy of the new creating pesticide Zn Thiazole against bacteria disease[J]. Agrochemicals, 2007, 46(12): 810-811. (in Chinese) [本文引用:2]
[23] YAN C Q, QIAN K X, YAN Q S, et al. Use of asymmetric somatic hybridization for transfer of the bacterial blight resistance trait from. sativa L. ssp. japonica[J]. Plant Cell Reports, 2004, 22(8): 569-575. [本文引用:4]
[24] YAN C Q, QIAN K X, XUE G P, et al. Production of bacterial blight resistant lines from somatichybridization between Oryza sativa L. and Oryza meyeriana L. [J].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2004, 5(10): 1199-1205. [本文引用:3]
[25] CHEN L N, YANG Y, YAN C Q,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for bacterial blight resistance derived from Oryza meyeriana and agronomic traits in recombinant inbred lines of Oryza sativa[J]. Journal of Phytopathology, 2012, 160(9): 461-468. [本文引用:2]
[26] 张纯标, 梁帝允, 王体祥, . 新颖杀菌剂——噻森铜[J]. 世界农药, 2007, 29(2): 53-54.
ZHANG C B, LIAN D Y, WANG T X, et al. Novel fungicide ——oxathiapiprolin[J]. The World Pesticide, 2007, 29(2): 53-54. (in Chinese) [本文引用:2]
[27] 朱翠萍, 许新华. 20%龙克菌悬浮剂防治水稻白叶枯病药效试验[J]. 安徽农业科学, 2000, 28(4): 472.
ZHU C P, XU X H. Chemical efficiency of 20% Longkejun on bacterial leaf-blight of rice[J].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00, 28(4): 472. (in Chinese) [本文引用:2]
[28] 张桂芬, 程红梅, 鲁传涛, . 水稻白叶枯病防治技术研究[J]. 植物保护学报, 1998, 25(4): 296-298.
ZHANG G F, CHENG H M, LU C T, et al. Study on the control technology of rice bacterial leaf blight ( Xanthomonas oryzae)[J]. Acta Phytophylacica Sinica, 1998, 25(4): 296-298.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本文引用:2]
[29] 尹爱平, 殷武, 王建凤, . 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病条件与综合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 2007 (23): 98.
YIN A P, YIN W, WANG J F, et al. Rice bacterial blight disease conditions and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J].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2007 (23): 98. (in Chinese) [本文引用:2]
[30] 庄永勤, 汪雨成, 周加华, . 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及其综合防治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 2007, 13(8): 179.
ZHUANG Y Q, WANG Y C, ZHOU J H, et al. The occurrence of rice bacterial blight and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J],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07, 13(8): 179. (in Chinese) [本文引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