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滴体积对水稻叶面接触角的影响
张建桃1,2, 曾家骏1,2, 尹选春2,3, 兰玉彬2,3, 文晟2,4,*, 林耿纯1,2
1.华南农业大学 数学与信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2.国家精准农业航空施药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642
3.华南农业大学 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4.华南农业大学 工程基础教学与训练中心,广东 广州 510642
*通信作者,文晟,E-mail: vincen@scau.edu.cn

作者简介:张建桃(1981—),男,湖南双峰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精细农业和压电器件方面的研究。E-mail: zhangjiantao@yeah.net

摘要

接触角是衡量液滴在水稻叶片上润湿展布效果和滞留能力的主要指标,为了准确测量液滴在水稻叶片表面上接触角( θ)大小,研究了液滴体积对水稻叶面接触角的影响。通过试验测量不同液滴体积下的水稻叶面接触角、液滴高度( h)和液滴接触面直径( d),分析接触角随液滴体积变化的规律。结果显示,液滴体积对4种被测水稻叶面接触角均有显著性影响。在液滴体积上升的初期(1.0~7.5 μL),液滴高度随液滴体积变化的速率( h'v)与液滴接触面直径随液滴体积变化的速率( d'v)的比值 h'v/d'v> h/d,水稻叶面接触角增大;在液滴体积继续上升的后期(7.5~20.0 μL),当 h'v/d'v h/d时,水稻叶面接触角基本不变,当 h'v/d'v< h/d时,水稻叶面接触角略微减小,最后接触角趋于稳定。由此得出,液滴体积对水稻叶面接触角有显著影响,且接触角的变化趋势与液滴高度和接触面直径及二者的增长速率密切相关。最后还提出了水稻叶面接触角试验统一使用的液滴体积应大于水稻叶面最大接触角所对应的体积,且最好控制在7.5~20.0 μL,水稻叶面最大接触角在液滴体积7.5~10.0 μL、首次 h'v/d'v h/d时近似测得。

关键词: 接触角; 水稻叶面; 液滴体积; 液滴高度; 接触面直径
中图分类号:S482;S5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1524(2019)06-0986-10
Effect of droplet volume on leaf contact angle of rice
ZHANG Jiantao1,2, ZENG Jiajun1,2, YIN Xuanchun2,3, LAN Yubin2,3, WEN Sheng2,4,*, LIN Gengchun1,2
1. College of Mathematics and Informatics,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China
2. International Laboratory of Agricultural Aviation Pesticide Spraying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2, China
3. College of Engineering,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China
4. Engineering Fundamental Teaching and Training Center,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China
Abstract

Contact angle is the main indicator to measure the effect of droplets on the spreading and retention of rice leaves. In order to accurately measure the contact angle θ of droplets on rice leaf surface, influence of droplet volume on leaf contact angle of rice was studied. The leaf contact angle ( θ), droplet height ( h) and droplet contact surface diameter ( d) of different droplet volumes were measured by experiment, and the variation of contact angle with droplet volume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roplet volume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leaf contact angle of the four tested rice.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rise in droplet volume (about 1.0 to 7.5 μL), the ratio of rate at which the droplet height changes with droplet volume ( h'v) to the rate at which the droplet contact surface diameter changes with droplet volume ( d'v)> h/d, leaf contact angle of rice increased. In the later stage of the droplet volume continued to rise (7.5-20.0 μL), when h'v/d'v h/d, leaf contact angle of rice was basically unchanged. When h'v/d'v< h/d, leaf contact angle of rice decreases. Finally, the contact angle tended to be stable.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droplet volume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leaf contact angle of the rice, and the change trend of contact angle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roplet height, contact surface diameter and growth rate of both. Finally, it was also proposed that the droplet volume used in the rice leaf contact angle experiment should be larger than the volume corresponding to the maximum contact angle of the rice leaf surface, and it was best controlled within the range of 7.5-20.0 μL. It was also concluded that the maximum contact angle of the rice leaf surface was within 7.5-10.0 μL of droplet volume, and it was approximated when h'v/d'v h/d for the first time.

Keyword: contact angle; rice leaf; drop volume; drop height; droplet contact surface diameter

水稻在我国种植面积大, 是主要的粮食之一[1]。近年来, 水稻病虫草害逐年加重[2], 化学防治依旧是主要的防治方法[3], 农药在水稻种植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合理使用农药可以在短时间提高水稻的产量, 但由于水稻叶片的疏水性, 农药液滴难以在水稻叶片表面润湿展布, 使大部分药液散落到农田中, 导致农药利用率低, 严重污染生态环境, 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4, 5]。因此, 研究药液在水稻叶片表面的湿润展布效果以提高农药的利用率是当前施药技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6, 7, 8]

润湿展布是一种流体取代界面上另一种流体的界面现象, 通常是指液体从固体表面取代气体的过程[9]。药液在水稻叶片表面的润湿展布性能体现了水稻叶片表面对农药液滴的亲和能力, 一般用接触角表示。影响液滴在水稻叶片上接触角的因素可分为内在因素和外界因素, 内在因素主要有水稻品种、叶片表面上沉积蜡质的化学成分[10]、物理微观结构[11, 12]、叶片的位置[12, 13]和植物的生长周期[8]等。外界因素主要指外界环境, 其通过改变叶片表面周围环境条件和药液属性影响接触角大小, 包括表面活性剂种类与浓度[14, 15]、有机溶剂种类和浓度[8]、溶液黏度、液滴体积、温度[16]和湿度等。在外界因素中, 液滴体积是影响接触角的重要因素, 庞红宇等[17]和许小龙等[18]研究了液滴体积对接触角的影响, 其结果表明不同液滴体积对接触角均有显著的影响。本研究在其基础上, 以水稻为研究对象, 进一步探究在液滴体积连续增加的情况下, 液滴体积对水稻叶面接触角的影响, 得出不同条件下水稻叶面接触角测量的合适体积范围, 从而为水稻叶面接触角的准确测量提供参考。

本研究借助接触角测试仪, 探究液滴在水稻叶片表面的接触角随液滴体积上升而变化的规律, 通过几何分析, 探究液滴高度、液滴接触面直径和水稻叶面接触角的关系, 并结合试验对其关系进行验证。最后提出水稻叶面接触角试验中统一测量所用的液滴体积大小的范围。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所用的4个水稻品种均选自2018年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的农业主导水稻品种, 分别为广8优2168(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五山丝苗(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华航31(华南农业大学选育)、五优1179(华南农业大学选育)。为了避免其他变量对试验造成影响, 试验水稻材料统一种植于华南农业大学校内水稻试验田。水稻于2018年3月15日浸种, 4月14日移栽, 正常田间管理。

试验所用水稻叶片统一选取水稻拔节期倒数第二片叶。为了保持水稻叶片新鲜, 每次田间取完样, 立刻将水稻叶片用聚乙烯袋装好并密封带回实验室, 然后将水稻叶片底部放入盛有蒸馏水的容器中, 保证水稻叶片内部水分充足, 防止叶片发生卷曲而导致液滴在水稻叶片表面上的接触角无法测量。试验前, 将叶片裁剪成8 cm长方形状试样若干, 然后使用双面胶将水稻叶片试样粘贴于载玻片上, 将边缘轻轻压实, 防止卷曲, 最后将载玻片放置于载物台上进行测量。操作过程中必须防止外界物体和水稻叶片表面接触, 以免破坏叶片表面结构, 叶片上被手触碰过的地方, 不属于测量的范围。

1.2 试验仪器

接触角测量采用德国dataphysics视频光学接触角测量仪OCA-20(data physics instruments GmbH, 配备高速CCD视频系统, 测量静态接触角, 接触角测量范围为0° ~180 ° , 测量精度为± 0.1 ° 。

1.3 试验方法

1.3.1 针头对水稻叶面接触角的影响

测量接触角的方法有许多种, 躺滴法是测量液体与连续固体表面接触角的一种较为广泛的方法[19]。但在试验进行时, 躺滴法在液滴体积较小的情况下无法直接滴下, 需要人为将针头上的液滴接下来, 而本研究需要探究液滴体积的连续增加对水稻叶面接触角的影响。因此, 本研究在躺滴法的基础上做了一些调整, 同样是使用液滴在水稻叶片表面的接触角作为指标, 区别在于本试验是在进样器针头伸入液滴内部的情况下, 通过逐渐增加同一滴液滴体积, 跟踪测量整个液滴体积动态连续变化过程的水稻叶面接触角来探究二者之间的规律。

使用液滴在有针头伸入内部情况下的接触角作为衡量指标前, 首先需要测定针头对水稻叶面接触角的影响。选用五山丝苗为测试品种, 在如下9个液滴体积下:1.0、3.0、5.5、8.0、10.5、13.0、15.5、18.0和20.0 μ L, 分别测量10~15次无针头条件下和有针头条件下的水稻叶面接触角, 取其平均值作为最后试验结果。

1.3.2 液滴体积对水稻叶片接触角的影响

在温度为(26± 1)℃, 相对湿度为(55± 3)%的环境下, 把水稻叶片样品放到载物台上, 使用进样器抽取800 μ L去离子水, 把进样器固定在自动进样槽上, 手动注样1 μ L液滴后, 由于针头对液滴存在向上的拉力, 液滴会悬挂于进样器针头, 调节进样器针头向下移动, 使液滴和水稻叶片表面接触, 并在叶片表面上形成一滴1 μ L的液滴, 等待12 s, 液滴达到稳定状态, 再调整进样器针头插入液滴内部, 以1 μ L· s-1的速度往液滴内部注液, 使液滴体积大小最终达到20 μ L。这一过程使用高速摄像机录制下来, 然后通过光学放大系统和图像采集系统获取各个体积点液滴的外形, 用软件圆拟合的方法测量水稻叶面接触角的大小, 由此获得水稻叶面接触角随液滴体积变化的规律。

1.3.3 液滴高度和接触面直径的测量

试验条件与1.3.2节液滴体积对水稻叶片接触角的影响试验相同, 区别在于本试验是通过光学放大系统和图像采集系统获取各个体积点液滴的外形后, 再结合摄像机镜头的放大倍数, 测量在液滴体积增大过程中的液滴高度和接触面直径。最后通过软件求得液滴高度和接触面直径的比值及其二者的增长速率的比值, 从试验中验证液滴高度、液滴接触面直径和水稻叶面接触角变化的关系。

2 结果与分析
2.1 针头对水稻叶面接触角的影响

为了确定针头对液滴在水稻叶片表面上的接触角的影响, 分别对1.0、3.0、5.5、8.0、10.5、13.0、15.5、18.0、20.0 μ L的9个液滴体积点在有、无针头2种不同处理条件下进行了水稻叶面接触角的测量, 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针头对接触角的影响 Table 1 The effect of the needle on the contact angle

采用SPSS对表1中的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显示, 无针头-有针头所得差值的均值为-0.332 2, 标准差为0.400 15。选取显著水平α =0.05, 结果显示统计量t=-2.491, 双尾显著性(Sig.)=0.037< 0.05, 因此有95%的把握认为无针头和有针头情况下液滴在水稻叶片表面的接触角的平均水平有差异。

2.2 液滴体积对水稻叶面接触角的影响

通过试验测得4种水稻叶面接触角随液滴体积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 随着液滴体积的上升, 水稻叶面接触角有明显的变化, 4种被测水稻叶面接触角在121° ~137° 。在液滴体积开始上升的初期(1.0~7.5 μ L), 接触角明显增大, 基本在7.5 μ L左右达到最大, 即水稻叶面最大接触角。但不同品种水稻达到最大接触角的液滴体积有细微差异, 五优1179在8 μ L处, 广8优2168在7.5 μ L处, 五山丝苗在8 μ L处, 华航-31在7.5 μ L处, 基本都在7.5 μ L左右。在液滴体积继续上升的后期(7.5~20.0 μ L), 接触角先持平后略微减小, 最后基本趋于稳定状态, 但其稳定状态并不是固定在某一个接触角值, 而是在后续的增液过程中, 液滴接触线保持断续前进, 接触角伴随小幅度波动, 但基本在某一个值附近变化, 即稳定接触角。

图1 四种水稻叶面接触角随液滴体积变化曲线Fig.1 Curves of leaf contact angles of four rice types with droplet volume

为了具体分析水稻叶面接触角与液滴体积的关系, 从图1中选取40个能表示整个动态变化过程的液滴体积点进行重点研究, 如图2所示。由图2进一步分析得到不同液滴体积下4种水稻叶面接触角增大速率(图3)由图3-a实际曲线可得, 在液滴体积开始上升的初期(1.0~7.5 μ L), 被测的4种水稻叶面接触角的增大速率明显减小, 在7.5 μ L左右达到0。不同品种水稻叶面接触角增大速率达到0的液滴体积有细微差异, 五优1179在液滴体积为7.5~8 μ L时, 广8优2168在7.0~7.5 μ L时, 五山丝苗在7.5~8 μ L时, 华航-31在7.0~7.5 μ L时, 基本都在7.5 μ L左右。在液滴体积继续上升的后期(7.5~20.0 μ L), 接触角的增大速率变化相对不明显, 先达到0, 后略小于0, 最后在0处上下波动。

图2 不同液滴体积下四种水稻叶面接触角Fig.2 leaf contact angles of four rice types under different droplet volumes

图3 不同液滴体积下4种水稻叶面接触角增大速率
a, 实际曲线; b, 拟合曲线。
Fig.3 Curve of increase rate of leaf contact angle of four rice types with droplet volume
a, Actual curve; b, Fit curve.

对图3-a 4种水稻的实际曲线分别使用4阶多项式拟合, 得到拟合曲线, 如图3-b所示。从中可以更加明显地看出, 随着液滴体积上升, 4种水稻叶面接触角的增大速率从1.5左右快速减小至0, 然后轻微减小至低于0处, 最后在0处上下波动。

Young、Wenzel、Cassie、Cassie-Baxter等4种模型为当下使用较为广泛的接触角模型, 其分别把与液滴发生作用的固体表面看成理想光滑、粗糙(液滴完全填满)、粗糙(液滴不填充)和粗糙(液滴部分填充)。

后3种模型更适用于实际固体表面, 并且可以相互转换[20]。Cassie-Baxter模型是介于Wenzel模型和Cassie模型之间, 即液滴在凹槽中浸润有一定的深度。对于一些较高粗糙度或是存在多孔的固体表面, 比如本试验中所使用的水稻叶片[10], 液滴在植物叶片表面润湿方程使用Wenzel方程、Cassie方程或Cassie-Baxter方程更为合适, 该3种模型的接触角方程如下[20]:

Wenzel接触角模型公式为:

cos θ = r(γSG-γSL)γLG=rcos θ * 。(1)

式中:θ 为粗糙表面表观接触角, θ * 为光滑平坦表面本征接触角, r为材料表面的粗糙因子, 为固/液界面实际接触面积与表观接触面积之比, r≥ 1, γ SGγ SLγ LG分别为固气、固液、液气接触面间的表面张力。

Cassie接触角模型公式为

cos θ =fs(cos θ * +1)-1。(2)

式中:fs为复合接触面中凸起固体面积与表观接触面积之比(fs< 1)。

Cassie-Baxter接触角模型公式为:

cosθ =[fs+ πax(a+b)2]cos θ * +fs-1。(3)

式中:x为液体在凹坑中的浸润深度, a为凹坑直径, b为凹坑间距。

Bo等[21]通过公式(2)很好地预测了Cassie前进角和后退角的试验结果, 其公式如下所示:

cos θcadv=f(cos θadvf+1)-1; (4)

cos θcrec=f(cos θrecf+1)-1。(5)

式中:下标adv指前进角, 下标rec指后退角, 上标c指复合材料, 上标f指聚二甲基硅氧烷表面。

当液滴体积逐渐增加时, 由于滞后现象的存在, 前进角和后退角同时也增大, 最后稳定在某一个水平值上下波动[21], 而接触角是介于前进角和后退角之间, 因此其试验结果与本研究基本一致。液滴体积和液滴在固体表面上的接触角是密切相关的, 其二者之间的关系具体如下[22]:

V= 2πγLGr2ρg( ρgδ2γLG+ 1R- sinθr1)。(6)

式中:V为液滴体积大小, θ 为液滴接触角, ρ 为液滴密度, g为重力加速度, r1为接触面的半径, γ LG为液-气表面张力, δ 为液滴顶点的位置, R为液滴原始的曲率半径。

另外, 由于液滴接触角与液滴本身的几何形状有关, 液滴体积的变化是通过液滴高度和液滴接触面直径的变化来体现, 随着液滴体积的上升, 液滴高度和液滴接触面直径也逐渐增大。因此, 本研究从液滴几何模型的角度, 探究在液滴体积变化过程中, 接触角具体如何发生变化。假设液滴在水稻叶片表面是一个理想的球冠模型, 如图4所示。

图4 液滴在水稻叶片表面理想模型
d为液滴接触面直径, mm; h为液滴高度, mm; θ 为水稻叶面接触角, (° );
Fig.4 Ideal model of droplets on surface of rice leaves
d was droplet contact surface diameter, mm; h was droplet height, mm; θ was the rice leaf contact angle, (° ).

由图4中的几何关系可得:

θ =π -2arctan d2h; (7)

θ 'v=- 21+d2h2· 2d'vh-2h'vd4h2= 4(h'vd-d'vh)4h2+d2。(8)

式中:θ 'v为水稻叶面接触角随液滴体积变化的速率, h'v为液滴高度随液滴体积变化的速率, d'v为液滴接触面直径随液滴体积变化的速率。

由(8)可得出, 在液滴体积v上升的过程中, 接触角θ 的变化趋势取决于液滴高度h和液滴接触面直径d及其二者随液滴体积v的变化速率大小。在任意液滴体积点, 液滴接触角θ 的变化趋势包括以下3种情况:

1)当h'vd-d'vh> 0, h'v/d'v> h/d时, 接触角θ 增大;

2)当h'vd-d'vh< 0, h'v/d'v< h/d时, 接触角θ 减小;

3)当h'vd-d'vh=0, h'v/d'v=h/d时, 接触角θ 持平。

在液滴体积增加的过程中, 由于液滴高度与液滴接触面直径的数值相差不大, h/d的比值可近似等于1。因此, 在实际情况下, 主要可通过h'vd'v的大小比较来判断液滴接触角的变化趋势。

在以上液滴接触角变化趋势的基础上, 讨论液滴体积对水稻叶面接触角的影响机制。在液滴体积的动态连续变化过程中, 水稻叶面接触角的变化趋势主要可以分为4个过程。

过程1:液滴体积小于7.5 μ L, 液滴重力对水稻叶面接触角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针头对液滴向上的拉力大于叶片对液滴有向下的拉力, 同时在液滴体积逐渐增加的初期, 存在滞后现象, 约束液滴立刻向外扩张[23], 液滴接触面直径的增大速率较小, 液滴高度的增大速率大于液滴接触面直径的增大速率, 接触角增大。

过程2:液滴体积增加至7.5 μ L左右, 液滴重力逐渐上升, 在重力、针头对液滴的拉力和叶片对液滴的拉力三力作用下, 液滴受力逐渐达到平衡; 随着液滴体积增加, 其外形均匀增大, 液滴高度与液滴接触面直径的增大速率基本相等, 接触角基本不变。

过程3:液滴体积继续扩大, 当液滴的体积增大至某一临界值时, 液滴在固体表面的三相接触线(液滴前沿)发生往外移动。此时, 液滴高度的增大速率比液滴接触面直径的增大速率小, 接触角略微减小。

过程4:随着液滴体积的持续扩大, 由于滞后现象, 液滴又被重新定住在一个新的位置, 接触角又重新略微增大, 直到这一“ 定住力” 又被新添加的液体重新克服为止, 如此反复, 接触角的大小上下波动, 基本在某一个值附近变化。

综上所述, 在液滴体积开始上升的初期(1.0~7.5 μ L), 被测的4种水稻叶面接触角随液滴体积上升逐渐增大, 增大的速率逐渐减小, 接触角在7.5 μ L左右处达到最大, 增大的速率在7.5 μ L左右处减小至0。在液滴体积继续上升的后期(7.5~20.0 μ L), 接触角先持平后略微减小, 接触角增大速率从0处继续略微减小至小于0, 最后接触角在某个值附近上下波动, 接触角增大速率在0处上下波动, 二者达到动态稳定。在液滴体积变化的过程中, 接触角在任意体积点处的变化趋势可以由液滴高度和液滴接触面直径的比值h/d以及其二者随液滴体积的变化速率的比值h'v/d'v确定。

2.3 液滴高度和接触面直径结果分析

上述结果已得出, 在液滴体积变化过程中, 水稻叶面接触角的变化趋势和液滴高度、接触面直径的关系, 以及液滴体积对水稻叶面接触角的影响机制。下面通过试验对上述关系进行验证, 图5为4种水稻液滴高度和液滴接触面直径随液滴体积变化的曲线, 从图5可以得出, 被测4种水稻的液滴高度和液滴接触面直径随液滴体积的上升逐渐增大, 但增大的速率不一致, 并且在不断变化, 因此, 液滴高度与接触面直径的比值h/d也在不断变化。

图5 四种水稻液滴高度和接触面直径随液滴体积变化曲线Fig.5 Curves of droplet height and contact surface diameter of four rice as a function of droplet volume

在液滴体积变化的过程中, 选取6个能基本涵盖整个液滴变化过程的体积点进行重点研究, 分析比较4种水稻在所选取的6个体积点处液滴高度和液滴接触面直径的比值h/d, 以及二者的斜率的比值h'v/d'v大小, 结果如图6所示。

图6 四种水稻不同液滴体积下h’v/d’vh/d的对比Fig.6 Comparison of h’v/d’v and h/d under different droplet volumes of four rice varieties

选用图6中的五优1179作为研究品种, 当液滴体积上升到1.35 μ L时, 高度曲线在该点的切线斜率(h'v)为0.354, 接触面直径曲线在该点的切线斜率(d'v)为0.087, h'v/d'v=0354/0087=407> h/d=111/114=0.97, 此时液滴接触角表现为增大的趋势; 当体积上升至3.92 μ L时, h'v为0.196, d'v为0.071, h'v/d'v=2.76> h/d=1.20, 与此同时, 液滴接触角表现为增大的趋势; 当体积上升至7.79 μ L时, h'v为0.116, d'v为0.107, h'v/d'v=1.08≈ h/d=1.19, 与此同时, 液滴接触角基本表现为持平趋势; 当体积上升至10.66 μ L时, h'v为0.026, d'v为0.098, h'v/d'v=0.27< h/d=1.21, 与此同时液滴接触角表现为轻微减小的趋势; 当体积上升至13.9 μ L时, h'v为0.056, d'v为0.036, h'v/d'v=1.56> h/d=1.15, 与此同时液滴接触角表现为轻微增大的趋势; 当体积上升至17.19 μ L时, h'v为0.032, d'v为0.029, h'v/d'v=1.10≈ h/d=1.13, 与此同时液滴接触角基本表现为持平趋势。

当液滴体积增长至7.79 μ L, 接触角表现为持平趋势, 当液滴体积增长至10.66 μ L, 接触角表现为轻微减小, 接触角在7.79~10.66 μ L的某个体积点处达到最大, 而在该体积范围内, 接触角波动不大, 因此本研究近似地从二者中选择接触角较大的一方作为最大接触角, 则五优1179最大叶面接触角所对应的液滴体积为7.79 μ L, 与图1五优1179接触角达到最大所对应的液滴体积基本一致, 而其余5个体积点下的接触角变化趋势和图1五优1179对应的体积点也一致。

同理, 广8优2168、五山丝苗和华航-31所选取的6个体积点(广8优2168: x=1.75、x=4.03、x=7.52、x=11.16、x=13.92、x=17.54; 五山丝苗:x=1.61、x=4.34、x=7.79、x=9.88、x=15.38、x=18.94; 华航-31: x=1.58、x=4.80、x=7.43、x=9.32、x=12.11、x=18.93)如图6所示。与五优1179一样, 当液滴体积增长至7.5 μ L左右, 以上3种水稻满足h'v/d'vh/d, 接触角皆表现为持平趋势, 当液滴体积增长至10 μ L左右, h'v/d'v< h/d, 接触角皆表现为轻微减小。3种水稻叶面接触角达到最大所对应的体积分别为7.52、7.79和7.43 μ L, 与图1广8优2168、五山丝苗和华航-31接触角达到最大所对应的液滴体积基本一致, 其余5个体积点下的接触角变化趋势与图1广8优2168、五山丝苗和华航-31所对应的体积点也一致。

综上所述, 该试验验证了2.2节分析得出的液滴体积对水稻叶面接触角的具体影响机制。另外得出, 水稻叶面接触角基本在液滴体积7.5~10.0 μ L的某个体积点达到最大, 具体体积由液滴高度随液滴体积变化的增长速率与液滴接触面直径随液滴体积变化的增长速率的比值首次约等于液滴高度与液滴接触面直径的比值, 即h'v/d'vh/d时近似取得。

3 结论与讨论

在采用接触角测量仪测量水稻叶面接触角时, 针头拨出与否对水稻叶面接触角有影响。液滴体积对液滴在水稻叶片表面上的接触角有显著性影响, 在液滴体积上升的初期(1.0~7.5 μ L), 水稻叶面接触角逐渐增大, 增大速率逐渐减小, 液滴在水稻叶片表面上的润湿铺展效果逐渐变差。在液滴体积继续上升的后期(7.5~20.0 μ L), 接触角先持平后略微减小, 最后基本趋于稳定状态。

在水稻叶面接触角试验中, 为了提高水稻叶面接触角测量的精确性, 测量所用的液滴体积大小应明确统一, 且避免在接触角波动较大的液滴体积范围(1.0~7.5 μ L)内。较为适合的液滴体积应大于水稻叶面最大接触角所对应的液滴体积(7.5 μ L左右), 但液滴体积过大会导致液滴破裂。在本研究中, 在液滴体积从1 μ L增加至20 μ L的过程中, 液滴没有发生破裂, 因此水稻叶面接触角测量统一使用的液滴体积最好控制在7.5~20.0 μ L。

在液滴体积上升过程中, 水稻叶面接触角的变化趋势与液滴高度和接触面直径及其二者的增长速率有密切的关系。当液滴高度随液滴体积变化的增长速率与液滴接触面直径随液滴体积变化的增长速率的比值大于液滴高度与接触面直径的比值, 即h'v/d'v> h/d时, 水稻叶面接触角呈增大趋势; 反之(h'v/d'v< h/d), 水稻叶面接触角呈减小趋势; 当h'v/d'vh/d时, 水稻叶面接触角呈持平的变化趋势。由以上关系再结合水稻叶面接触角在液滴体积7.5~10.0 μ L范围内的某个体积点达到最大的规律, 可以确定水稻叶面最大接触角在液滴体积7.5~10.0 μ L内, 首次h'v/d'vh/d时近似测得。

庞红宇等[17]已从亲水性玻璃表面和疏水性石蜡表面2种材料进行研究, 得出接触角随着液滴体积的上升而减小, 本研究得出的水稻叶面接触角随液滴体积变化的规律与此不一致。这可能是水稻叶片表面微观结构凹凸不平, 具有条纹明显的凹槽、蜡质、气孔和许多细微的绒毛, 以及粗糙度较高[24]等原因造成的。另外, 许小龙等[18]测量了液滴体积为1、2、5、10、15、20和50 μ L的水稻叶面接触角。当液滴体积小于10 μ L时, 水稻叶片接触角有上下波动, 与本文的试验结果液滴接触角持续增大至7.5 μ L左右后基本不变有区别; 当液滴体积为10~20 μ L时, 其试验结果液滴接触角逐渐减小, 与本研究的试验结果液滴接触角先略微减小后基本稳定也有区别; 产生不同试验结果可能是由于液滴本身重力的影响或是液滴体积连续变化和不连续变化不同造成的。本研究通过液滴体积连续变化, 得出了水稻叶面接触角随液滴体积变化的详细规律。

接触角的测量已有许多方法, 不过大多数方法都是通过使用相同的液滴体积进行多次接触角的测量后, 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但具体应该在多大的液滴体积下进行测量还没有统一的标准, 比如Zhu等[8]在测量水稻叶面接触角时使用的液滴体积为3 μ L, 孙艳红等[16]在研究水稻叶面接触角随温度变化的试验中使用的液滴体积为7 μ L, 赖寒健等[10]在测量不同植物接触角使用的液滴体积为10 μ L。本研究已得出液滴体积对水稻叶面接触角有显著影响:液滴体积为1.0~7.5 μ L时, 液滴体积每发生微小变化, 接触角波动较大, 液滴体积为7.5~20.0 μ L时, 接触角随液滴体积的波动较小。因此, 本研究建议在水稻叶面接触角试验中, 液滴体积大小范围应控制在7.5~20.0 μ L。

目前在农业航空稻田实际施药作业中, 施药粒径大小一般在400 μ m以下[25]。但本研究因试验条件的限制, 液滴体积最小为1 μ L, 半径为620 μ m, 粒径为1 240 μ m, 没有对更小粒径的液滴进行研究。另外, 在本研究中, 没有很深入地对液滴进行受力分析。因此, 后续可以从更小体积的液滴和更深入的液滴力学分析2方面进一步探究来完善研究内容。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李明, 黄愉淇, 李绪孟, . 基于无人机遥感影像的水稻种植信息提取[J]. 农业工程学报, 2018, 34(4): 108-114.
LI M, HUAND Y Q, LI X M, et al. Extraction of rice planting information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image from UAV[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18, 34(4): 108-11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本文引用:1]
[2] 王华弟, 陈剑平, 严成其, . 中国南方水稻白叶枯病发生流行动态与绿色防控技术[J]. 浙江农业学报, 2017, 29(12): 2051-2059.
WANG H D, CHEN J P, YAN C Q, et al. Occurrence, epidemics dynamic,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of rice bacterial leaf blight in Southern China[J]. Acta Agriculturae Zhejiangensis, 2017, 29(12): 2051-2059.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本文引用:1]
[3] 徐红星, 郑许松, 田俊策, . 我国水稻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J]. 植物保护学报, 2017, 44(6): 925-939.
XU H X, ZHENG X S, TIAN J C, et al. Advance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control technologies for insect pest management in paddy fields in China[J]. Journal of Plant Protection, 2017, 44(6): 925-939.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本文引用:1]
[4] 郭利京, 王颖. 我国水稻生产中农药过量施用研究: 基于社会和私人利益最大化的视角[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8, 34(5): 401-407.
GUO L J, WANG Y. Study on overdose of pesticides in rice production in China: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maximizing social and private interests[J]. Journal of Ecology and Rural Environment, 2018, 34(5): 401-407.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本文引用:1]
[5] 赵玲, 滕应, 骆永明. 中国农田土壤农药污染现状和防控对策[J]. 土壤, 2017, 49(3): 417-427.
ZHAO L, TENG Y, LUO Y M. Present pollution status and control strategy of pesticides in agricultural soils in China: a review[J]. Soils, 2017, 49(3): 417-427.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本文引用:1]
[6] 兰玉彬, 彭瑾, 金济. 农药喷雾粒径的研究现状与发展[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6, 37(6): 1-9.
LAN Y B, PENG J, JIN J. 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of pesticide spraying droplet size[J]. Journal of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16, 37(6): 1-9.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本文引用:1]
[7] ZHENG L, CAO C, CAO L D, et al. Bounce behavior and regulation of pesticide solution droplets on rice leaf surfaces[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18, 66(44): 11560-11568. [本文引用:1]
[8] ZHU Y Q, YU C X, LI Y, et al. Research on the changes in wettability of rice ( Oryza sativa. ) leaf surfaces at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s using the OWRK method[J]. Pest Management Science, 2014, 70(3): 462-469. [本文引用:4]
[9] 赵振国. 接触角及其在表面化学研究中的应用[J].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0, 12(4): 370-374.
ZHAO Z G. Contact angl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urface chemistry research[J]. Chemic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2000, 12(4): 370-37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本文引用:1]
[10] 赖寒健, 葛照硕, 李小兵, . 微观结构和蜡质对植物叶表面疏水性能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17, 53(4): 74-82.
LAI H J, GE Z S, LI X B, et al. Effect of microstructure and wax on the hydrophobic properties of plant leaves[J].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2017, 53(4): 74-82.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本文引用:3]
[11] HOLDER C 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f water repellency and leaf traits in three distinct biogeographical regions[J]. Plant Ecology, 2011, 212(11): 1913-1926. [本文引用:1]
[12] ZHU Y Q, GAO Y X, ZHANG C H, et al. Static and dynamic wetting behavior of TX-10solution on super-hydrophobic rice ( Oryza sativa. ) leaf surfaces[J]. Colloids and Surfaces A: Physico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Aspects, 2018, 547: 148-156. [本文引用:2]
[13] 屠予钦, 林志明, 张金玉. 水稻田农药使用技术研究 Ⅰ. 雾滴在稻叶上的沉积特性: 叶尖优势[J]. 植物保护学报, 1984, 11(3): 189-197.
TU Y Q, LIN Z M, ZHANG J Y. Pesticide application techniques in paddy fields 1. deposit character of spray droplets on rice leaves: the leaf-tip preference of droplet deposition[J]. Journal of Plant Protection, 1984, 11(3): 189-197.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本文引用:1]
[14] 张晨辉. 表面活性剂对液滴在靶标表面润湿粘附行为的影响机制及调控[D].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 2017.
ZHANG C H. The influence and regulatory mechanism about wetting and adhesion behavior of droplet on target solid surfaces by adding surfactants[D]. Beijing: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17.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本文引用:1]
[15] ZHOU Z L, CAO C, CAO L D, et al. Evaporation kinetics of surfactant solution droplets on rice ( Oryza sativa) leaves[J]. PLoS One, 2017, 12(5): e0176870. [本文引用:1]
[16] 孙艳红, 张钰杉, 杨卓娟. 荷叶、水稻叶接触角随温度变化的实验研究[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7, 33(6): 102-104.
SUN Y H, ZHANG Y S, YANG Z J.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contact angle changes of lotus leaves and rice leaves with temperature variation[J]. Journal of Jilin Teachers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2017, 33(6): 102-10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本文引用:2]
[17] 庞红宇, 黄琴, 马琛, . 雾滴体积和测量时间与雾滴接触角的关系[J]. 河南农业科学, 2005, 34(12): 51-54.
PANG H Y, HUANG Q, MA C, et al. Studies on relation of droplet contact angle to droplet volume and measuring time[J]. Journal of He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05, 34(12): 51-5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本文引用:2]
[18] 许小龙, 徐广春, 顾中言, . 雾滴体积和测量时间对水稻叶面雾滴接触角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26(6): 2307-2311.
XU X L, XU G C, GU Z Y, et al. Effect of droplet volume and measuring time on contact angle of droplet on rice leaf surface[J]. Southwest Chin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3, 26(6): 2307-231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本文引用:2]
[19] 杨松, 马泽慧, 王磊, . 躺滴法测量干湿循环条件下土壤固-液接触角的滞后特性[J]. 农业工程学报, 2018, 34(2): 114-119.
YANG S, MA Z H, WANG L, et al. Hysteresis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solid-liquid contact angle measured by sessile drop method during wetting-drying cycles[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18, 34(2): 114-119.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本文引用:1]
[20] 李小兵, 刘莹. 微观结构表面接触角模型及其润湿性[J]. 材料导报, 2009, 23(24): 101-103.
LI X B, LIU Y. Contact angle model and wettability on the surfaces with microstructures[J]. Materials Review, 2009, 23(24): 101-103.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本文引用:2]
[21] HE B, LEE J, PATANKAR N A. Contact angle hysteresis on rough hydrophobic surfaces[J]. Colloids and Surfaces A: Physico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Aspects, 2004, 248(1/2/3): 101-104. [本文引用:2]
[22] VAFAEI S, PODOWSKI M Z.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quid droplet size and contact angle[J]. Advances in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2005, 113(2/3): 133-146. [本文引用:1]
[23] LEE S G, LIM H S, LEE D Y, et al. Tunable anisotropic wettability of rice leaf-like wavy surfaces[J].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13, 23(5): 547-553. [本文引用:1]
[24] TANG X L, DONG J F, LI X F. A comparison of spreading behaviors of Silwet L-77 on dry and wet lotus leaves[J].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2008, 325(1): 223-227. [本文引用:1]
[25]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运输管理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 第一部分农业航空作业质量技术指标: MH/T 1002—2016[S]. 北京: 中国民用航空局, 2016: 1.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