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蔡诗怡, 虞慧芳, 王建升, 祝彪, 沈钰森, 顾宏辉, 盛小光. 花椰菜“坐球高度”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J]. 浙江农业学报, 2024, 36(3): 527-533. |
| [2] |
侯栋, 李亚莉, 岳宏忠, 张东琴, 姚拓, 黄书超, 杨海兴. 微生物菌肥替代部分化肥对花椰菜产量、品质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24, 36(3): 589-599. |
| [3] |
盛小光, 沈钰森, 虞慧芳, 王建升, 赵振卿, 顾宏辉. 花椰菜花球发育相关基因BoCAL的KASP标记开发和应用[J]. 浙江农业学报, 2022, 34(6): 1183-1192. |
| [4] |
岳建华, 董艳, 李文杨, 李蒙, 张琰. pH对百子莲体胚诱导期生理特性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20, 32(8): 1405-1414. |
| [5] |
黄雷, 李光庆, 姚雪琴, 刘春晴, 谢祝捷, 耿春女. 基因型和环境对不同生育期花椰菜霜霉病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20, 32(8): 1420-1426. |
| [6] |
牛博, 李丽娜, 庞广昌, 鲁丁强. 植物根尖分生组织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对尿素传感动力学研究[J]. 浙江农业学报, 2020, 32(8): 1466-1474. |
| [7] |
张西英, 刘江娜, 张庭军, 赵战胜. 海岛棉早熟和产量性状的典型相关及通径分析[J]. 浙江农业学报, 2018, 30(8): 1295-1302. |
| [8] |
李刚波, 樊继德, 赵林, 张婷, 张梅, 杨艳, 杨峰. 五种套袋对早熟梨果实糖酸和毒死蜱农药残留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18, 30(8): 1363-1368. |
| [9] |
姜宗庆;蔡志林;谢吉先;史进民;李向前;施菊琴. 施钾量对花椰菜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J]. , 2013, 25(2): 0-327. |
| [10] |
刘术新;丁枫华;朱伟清;潘芝梅;*. 不同地膜覆盖栽培对李园土壤性状及早熟李果成熟期和品质影响[J]. , 2012, 24(5): 0-908. |
| [11] |
杨加付;饶立兵;顾宏辉. 不同环境下花椰菜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J]. , 2012, 24(3): 0-420. |
| [12] |
俞超;沈晓霞;王忠华;*;傅佳丽;郑霏. 浙贝母鳞茎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植株再生研究[J]. , 2011, 23(5): 0-913. |
| [13] |
徐飞;于元杰*. 白首乌的组织培养条件的优化[J]. , 2011, 23(5): 0-923. |
| [14] |
黄余磊;吕枷薪;蒋明;*;李温平;张徐俞;邹清成. 单叶铁线莲Clematis henryi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J]. , 2011, 23(4): 0-735. |
| [15] |
赵振卿;虞慧芳;张晓辉;顾宏辉*. 花椰菜与青花菜DNA标记研究进展[J]. , 2010, 22(2): 0-2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