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06年, 第18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6-09-25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雷公藤生物碱乳油中雷公藤次碱和吉碱的分析测定
    陈列忠;王开金;陈建明;郑许松;张珏锋;俞晓平
    2006, 18(5):  0-327. 
    摘要 ( 991 )   PDF(83KB) ( 2168 )  
    雷公藤次碱和吉碱是雷公藤生物碱杀虫剂的主要活性成分.试验采用高液相色谱法对雷公藤生物碱乳油中的雷公藤次碱和雷公藤吉碱进行了分析测定,色谱条件为:Microsorb-100 C18反相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和0.02 mol/L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作为流动相,梯度进行洗脱:1~8 min时从30∶70到100∶0,最后保持乙腈洗脱2 min,进样量10 μl,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35 ℃.方法的线性相关性为0.9996~0.9998;二种生物碱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9,99.8,RSD分别为0.86,0.54.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九种无公害农药对铜绿金龟子和韭菜迟眼蕈蚊的毒力测定
    陈建明;陈忠其;俞晓平;郑许松;陈列忠;张珏锋
    2006, 18(5):  0-324. 
    摘要 ( 876 )   PDF(106KB) ( 1339 )  
    试验主要测定了9种无公害杀虫剂单剂对铜绿金龟子幼虫(蛴螬)、韭菜迟眼蕈蚊幼虫(韭蛆)的毒力大小.结果表明,对蛴螬的毒力顺序(药后24 h):4.5高效氯氰菊酯EC>48乐斯本EC>40辛硫磷EC>40灭线磷EC>90敌百虫晶体>5锐劲特SC>2.5菜喜SC.对韭蛆的毒力顺序(药后24 h):4.5高效氯氰菊酯EC>40灭线磷EC>40辛硫磷EC>48乐斯本EC>2.5菜喜SC>20天除>0.5绿宇.其中对蛴螬和韭蛆毒性最强的高效氯氰菊酯,其次是辛硫磷和乐斯本.菜喜等生物农药的速效性差,见效慢,但在处理后72 h毒性显著增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银杏中抗病原真菌的内生真菌的分离筛选
    申屠旭萍;俞晓平
    2006, 18(5):  0-320. 
    摘要 ( 640 )   PDF(110KB) ( 1329 )  
    从银杏的根、茎、叶中分离到66株内生真菌,研究结果表明,内生真菌数量与银杏树龄有关,树龄越高,其含有的内生真菌数量越多.抑菌试验测定结果表明,29株银杏内生真菌代谢产物对农作物病原真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表明银杏中存在农用活性菌株.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的研制
    陈华才;王志岚;殷昆山
    2006, 18(5):  0-316. 
    摘要 ( 704 )   PDF(77KB) ( 1431 )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 是茶尺蠖的主要病原微生物.试验研制了3种EoNPV制剂,分别是EoNPV乳剂、EoNPV-Bt乳剂、EoNPV-溴氰可湿性粉剂.3种制剂在室内和田间对茶尺蠖的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茶园示范应用1万hm2,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并对3种制剂的田间使用技术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加拿大一枝黄花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
    王开金;陈列忠;俞晓平
    2006, 18(5):  0-303. 
    摘要 ( 681 )   PDF(122KB) ( 1516 )  

    对外来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is L.)的化感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地上与地下部分的提取物以及根际土壤的水提取物都具有较强的化感效应,能明显抑制供试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化学入侵机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稻与褐飞虱互作过程中虫体内类酵母共生菌的个体大小及数量变化
    陈法军;张珏锋;陈建明;郑许松;陈列忠;俞晓平
    2006, 18(5):  0-298. 
    摘要 ( 690 )   PDF(130KB) ( 1394 )  
    褐飞虱腹部脂肪体内普遍存在类酵母共生菌,该类共生菌在虫体的生理代谢和营养利用等方面意义重大.研究采用冷冻切片技术结合显微摄像系统观察法测定了褐飞虱与水稻互作过程中虫体内共生菌的个体大小;并通过"血球记数法"测定了虫体内该类共生菌的含量.与取食感虫品种水稻TN1的褐飞虱相比,取食抗性水稻品种IR26(Bph1)和IR36(bph2)的褐飞虱体内共生菌的长度分别降低23.2~24.4和18.0~32.7,宽度分别降低24.4~28.8和8.6~30.6.取食抗性水稻品种的褐飞虱体内共生菌数量都显著下降.其中,连续取食IR26二代后褐飞虱体内共生菌显著降低,第三代后虫体内共生菌数量又有所回升.说明抗性水稻品种与褐飞虱互作会导致虫体内类酵母共生菌的发育变小、数量减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内生菌及其代谢物在生物农药创制中的应用
    俞晓平;陈列忠;申屠旭萍
    2006, 18(5):  0-293. 
    摘要 ( 832 )   PDF(117KB) ( 1793 )  
    基于植物内生菌,包括内生真菌、内生细菌、内生放线菌在生物农药创制中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综述了植物内生菌的多样性及其在植物不同部位中的分布,不同内生真菌、细菌和放线菌及其代谢物在抑菌杀虫中的生物活性,并就植物内生菌在生物农药创制中的应用作一展望,提出今后研究重点和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速除防除直播稻田杂草的应用技术研究
    邱光;吴建荣;娄远来;朱更新;沈素文;李建伟;杨培
    2006, 18(5):  0-391. 
    摘要 ( 698 )   PDF(91KB) ( 1170 )  
    通过在长江中下游主要直播水稻栽培区进行了速除防除杂草试验,明确了速除450~600 g a.i./hm2可以有效防除千金子、稗草、异型莎草、陌上菜、鸭舌草等杂草,施药40 d后总防效超过98.通过多点示范的结果可以看出,最佳施药时间宜选择在水稻播种3 d以后,秧苗一叶一心期之前.在此期间内施药,对水稻秧苗是安全的.示范试验还明确了速除可以在长江中下游的直播种植区进行使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羊茅成熟种子组织培养的影响因素研究:Ⅱ.不同因素对胚性愈伤组织继代发生的影响
    吴关庭;胡张华;陈笑芸;郎春秀;王伏林;金卫;陈锦清;夏英武
    2006, 18(5):  0-372. 
    摘要 ( 725 )   PDF(91KB) ( 1367 )  
    以从4个草坪型高羊茅品种成熟种子直接诱导获得的初始愈伤组织为起始材料[1],研究3种因素对胚性愈伤组织继代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继代培养基中添加BAP和硫酸铜以及提高蔗糖浓度均能促进胚性愈伤组织形成,提高胚性愈伤组织频率,其适宜浓度分别为:BAP 0.1~0.2 mg/L,硫酸铜2.5 mg/L,蔗糖60 g/L.这3种因素中,又以添加BAP的效果最好,添加硫酸铜次之.4个供试品种间胚性愈伤组织发生能力存在明显差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甜玉米自交系主要数量性状配合力分析
    郭章贤;卢华兵;郭国锦
    2006, 18(5):  0-386. 
    摘要 ( 658 )   PDF(90KB) ( 1195 )  
    用8个甜玉米自交系配成28个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对株高、穗位高、茎粗、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单穗重、百粒重等9个数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用Griffing介绍的方法四模式法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旅9宽/sh2,150/sh2一般配合力较高,特殊配合力中等,容易配出高产组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雷公藤生物碱盐酸盐的制备及其活性测定
    陈列忠;王开金;陈建明;郑许松;张珏锋;俞晓平
    2006, 18(5):  0-307. 
    摘要 ( 719 )   PDF(157KB) ( 1480 )  
    研制了雷公藤生物碱的盐酸盐制剂,并测定了其对菜青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雷公藤生物碱盐酸盐对菜青虫的拒食作用与雷公藤生物碱相当,但对2龄菜青虫的毒杀作用高于后者,差异明显.另外,制备过程中最终pH值控制对产物的性状和收率影响较大,pH终值应控制在5.5-6.0.雷公藤生物碱盐酸盐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并可溶于甲醇、乙醇和丙酮,但不溶于乙醚和三氯甲烷,其紫外光谱图的最大吸收峰值与生物碱相比也有所偏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茭白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综合鉴定与评价
    郑许松;陈建明;陈列忠;张珏锋;郑春龙;俞晓平
    2006, 18(5):  0-381. 
    摘要 ( 686 )   PDF(72KB) ( 1275 )  
    对来自浙江省内外各茭区33份茭白种质资源在余姚河姆渡连续3年进行了田间观测和室内分析, 鉴定农艺性状并作综合评价.从这些茭白种质中筛选出适应河姆渡生态条件、综合性状好的材料8份, 其中单季茭4份:金华冷水茭、余茭3号、北京茭、本地象牙茭;双季茭4份:浙991、浙大茭白、河姆渡双季茭、浙茭2号.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茭白黑粉菌摇瓶发酵条件的研究
    林源吉;夏湛恩;俞晓平
    2006, 18(5):  0-347. 
    摘要 ( 661 )   PDF(93KB) ( 1309 )  
    通过对种子液生长曲线、培养液、初始pH值、发酵温度、摇床速度、接种量以及发酵时间的优化,摸索出一套较完整的茭白黑粉菌摇瓶液体发酵的方法.试验表明,达到稳定生长期摇瓶液体发酵的最佳条件:综合PDA培养液;初始pH值为6;发酵温度28℃;摇床速度130 r/min;接种量5;发酵时间6 d.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茭白种质资源对二化螟和长绿飞虱的抗性评价
    郑许松;陈建明;陈列忠;张珏锋;郑春龙;俞晓平
    2006, 18(5):  0-353. 
    摘要 ( 588 )   PDF(77KB) ( 1140 )  
    利用离体接虫方法对搜集的30份茭白种质资源进行了二化螟和长绿飞虱的抗性测定,结果表明,对二化螟和长绿飞虱表现中等抗性的材料各7份,其余皆为感虫品种.表明浙江省内和周边地区的茭白品种蕴涵二化螟和长绿飞虱抗性基因的资源很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芜菁资源筛选优质抗病温州盘菜新种质的研究
    孙继;叶利勇;陶月良
    2006, 18(5):  0-377. 
    摘要 ( 725 )   PDF(98KB) ( 1319 )  
    利用日本芜菁与温州盘菜种间杂交的中间材料,与温州盘菜回交转育,产生抗病毒病的优质温州盘菜新种质.结果表明:利用含日本芜菁抗病毒病基因的种间杂交材料与优质的温州盘菜自交系回交,可以拓宽温州盘菜遗传基础,是选育优质、抗病、农艺性状优良温州盘菜新种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雷公藤内生真菌的分离及活性菌株的筛选
    申屠旭萍;陈宵峰;俞晓平
    2006, 18(5):  0-312. 
    摘要 ( 666 )   PDF(184KB) ( 1323 )  
    以传统药用植物雷公藤为试验材料,分离筛选能产抑制作物病原真菌的活性物质的内生真菌.通过组织分离法,从雷公藤组织中分离得到36株内生菌.发酵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10号菌株的代谢产物对多种作物病害病原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0号内生真菌发酵代谢产物对水稻纹枯病菌、黄瓜立枯病菌、黄瓜枯萎病菌、葡萄炭疽病菌、菜豆炭疽病菌、西瓜枯萎病菌、番茄早疫病菌、番茄灰霉病菌、柑橘炭疽病菌和香蕉炭疽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88.89,100,72.73,85.00,80.00,60.00,100,100,85.71,66.67.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乙肝和肝癌诊断蛋白芯片的制备及评价
    张明洲;刘军;胡华军;苏志春;俞晓平
    2006, 18(5):  0-361. 
    摘要 ( 689 )   PDF(93KB) ( 1319 )  
    为进行乙肝与肝癌两种疾病的早期诊断,探讨两疾病发生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制备了带有4种标志物(AFP,CEA,Beta-HCG和HBsAg)的抗体检测芯片,该芯片的检测灵敏度分别达到20,3,3和7 ng/ml,对乙肝和肝癌病人血清进行检测发现,在HBsAg抗体、AFP和CEA两种抗体位点出现特异性的杂交信号,而在正常血清中未出现.该芯片的制备在乙肝和肝癌的早期筛查以及疾病转化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茭白种质资源对胡麻斑病和锈病的抗性鉴定和分析
    郑许松;陈建明;陈列忠;张珏锋;郑春龙;俞晓平
    2006, 18(5):  0-339. 
    摘要 ( 663 )   PDF(74KB) ( 1185 )  
    利用离体接种方法对搜集的30份茭白种质资源进行了锈病和胡麻斑病的抗性测定,结果鉴定出对锈病具有抗性的材料8份,其中高抗品种3份,抗性品种2份,中抗品种3份.对胡麻斑病具有抗性的品种材料15份,其中高抗品种4份,抗性品种4份,中抗品种7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钾对钾迟钝型水稻不同叶位叶片光合活性的影响
    孙骏威;黄莹莹;徐坤;徐加发
    2006, 18(5):  0-358. 
    摘要 ( 866 )   PDF(159KB) ( 1151 )  
    研究了低钾对抽穗期钾迟钝型水稻品种原丰早不同叶位的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和低钾植株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随叶位均显著下降,而对照植株的胞间CO2浓度(Ci)基本维持不变,但低钾植株的Ci却持续上升,说明正常和低钾条件下的叶片衰老时Pn的下降主要不是由气孔因素引起的.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分析表明激发压(1-qP)和PSⅡ功能的相对限制(L(PSⅡ))随叶位上升,初始荧光(Fo)和非光化学猝灭(qN)无明显变化,而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Ф PSⅡ)和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明显下降.这些结果说明PSⅡ反应中心的受损导致了CO2同化的下降.另外,正常和低钾条件下剑叶的所有参数均无显著差异,暗示着低钾条件下剑叶功能的维持是原丰早耐低钾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用于猪尿中莱克多巴胺含量的测定
    马健;张明洲;李晓;李艳;陈宗伦
    2006, 18(5):  0-336. 
    摘要 ( 629 )   PDF(97KB) ( 1304 )  
    建立了高效毛细管电泳测定猪尿中莱克多巴胺残留量的方法.通过对缓冲体系的种类、浓度、酸度、分离时间、分离电压及进样时间等条件对分离影响的研究,明确了电泳分析的最佳条件.在214 nm 波长处,分离电压为15 kV,进样时间为20 s,分离时间为12 min,80 mmol/L的醋酸-醋酸钠(pH 5.04)运行缓冲液下,莱克多巴胺得到完全分离.莱克多巴胺质量浓度与电泳峰面积在0.05~100.00 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61,最低检测限为0.05 μg/mL,添加回收率为82.0~94.3.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渔药孔雀石绿的毒性、危害和检测现状
    刘军;胡华军;张明洲;俞俊;俞晓平
    2006, 18(5):  0-340. 
    摘要 ( 878 )   PDF(90KB) ( 2587 )  
    就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的毒性、微生物降解以及目前检测方法的现状作一综述,使人们对孔雀石绿的潜在危害性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就如何减少孔雀石绿的危害性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内生菌在害虫治理中的应用
    徐红星;吕仲贤;俞晓平;张传溪
    2006, 18(5):  0-396. 
    摘要 ( 674 )   PDF(115KB) ( 1411 )  
    对植物内生菌在害虫治理中的应用及其控制害虫的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并讨论了植物内生菌直接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应用前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猪尿中克伦特罗残留的ELISA检测研究
    李艳;张明洲;陈宗伦;刘军;胡华军
    2006, 18(5):  0-332. 
    摘要 ( 757 )   PDF(104KB) ( 1265 )  
    对自主开发研制和德国r-Biopharm公司的β-兴奋剂酶联免疫(ELISA)试剂盒的标准曲线线性范围、斜率、B/B0抑制浓度、板内变异系数、板间变异系数、阳性检出率、回收率和交叉反应率等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自制试剂盒的线性范围为0.3~8.1 ng/ml时,50抑制率浓度IC50的平均值为0.93 ng/ml;板内变异系数小于2.2;板间变异系数小于13.8;样品回收率为85~96;实际样品检测和德国r-Biopharm公司的试剂盒阴阳性符合率100;与克伦特罗和甲基克伦特罗交叉反应率均为100,与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88和86.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雷公藤总生物碱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
    徐红星;吕仲贤;陈建明;陈列忠;俞晓平
    2006, 18(5):  0-350. 
    摘要 ( 728 )   PDF(80KB) ( 1351 )  
    研究了雷公藤总生物碱对小菜蛾的杀虫活性和作用方式.结果表明,雷公藤总生物碱对2龄小菜蛾有很强的拒食、毒杀和生长抑制作用.选择性与非选择性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42.44 mg/L和46.6 mg/L,72 h时毒杀中浓度LC50为 388.5 mg/L,生长抑制中浓度为EC50为123.3 mg/L.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雷公藤总生物碱对二化螟的生物活性
    徐红星;吕仲贤;陈建明;陈列忠;俞晓平
    2006, 18(5):  0-343. 
    摘要 ( 720 )   PDF(86KB) ( 1151 )  
    研究了雷公藤总生物碱对二化螟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雷公藤总生物碱对二化螟幼虫有较强的拒食作用、生长发育抑制作用和毒杀作用.在选择性和非选择性的条件下,雷公藤总生物碱对二化螟三龄幼虫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是217.2和46.1 mg/L;对初孵幼虫的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是188.3和22.5 mg/L.浓度为25 mg/L时,雷公藤总生物碱对二化螟幼虫生长发育抑制率为26.72;100 mg/L时为88.79.雷公藤总生物碱对二化螟幼虫的毒杀作用也比较明显,但作用缓慢,处理24 h和48 h后的LC50分别为676.4和326.5 mg/L.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α-半乳糖苷酶产酶菌种的定向筛选及诱变选育
    许尧兴;许少春;姚晓红;李艳丽
    2006, 18(5):  0-364. 
    摘要 ( 656 )   PDF(78KB) ( 1250 )  
    从土壤样品分离、实验室保藏菌种及引进菌种共200多个菌株中,经纸层析定向筛选,获得20株具有显著产α-半乳糖苷酶活性特性的菌株.进一步以R15#菌株为出发菌株,经60Co诱变处理,及紫外-亚硝基胍复合诱变,得到产α-半乳糖苷酶性能稳定、活力较高的变异菌株3个,其产酶活力达231 U/g以上,平均比出发菌株提高190.9.其中RM48#菌株经连续传代7代,产酶性能未出现较大的变异,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该菌株经鉴定为黑曲霉变种(Aspergillus niger v.Tiegh).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早熟花椰菜小孢子高效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
    顾宏辉;朱丹华;杨加付;饶立兵;陆艳婷;张晓辉
    2006, 18(5):  0-368. 
    摘要 ( 714 )   PDF(120KB) ( 1439 )  
    以7个早熟花椰菜F1杂交品种和1个中熟花椰菜杂交品种为供体材料,对早熟花椰菜小孢子培养的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绝大多数能诱导出胚,其胚状体产量与供体基因型有关,最高每花蕾胚状体产量达到112个.其中,'厦雪40天'的平均每花蕾胚产量最高,达到45.6个,而'早花45天'未能诱导出胚.小孢子胚状体萌发率一般在30左右,其中高的达到80,但有未能诱导出再生苗的.小孢子再生植株间在生育期及育性上存在较大变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型微生物杀虫剂-Spinosad(多杀菌素)的毒理学研究进展
    陈建明;左景行;俞晓平;郑许松;陈列忠;张珏锋
    2006, 18(5):  0-406. 
    摘要 ( 790 )   PDF(149KB) ( 2638 )  
    多杀菌素是一种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由于其兼有生物农药的安全性和化学农药的速效性,而获得美国"总统绿色化学品挑战奖".文章主要从多杀菌素对靶标昆虫的杀虫活性和对非靶标昆虫的毒性,多杀菌素的残留评价及分析检测方法,多杀菌素对昆虫的毒理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多杀菌素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知公告
      协办单位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