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梅, 胡小兰, 申涛, 谭康, 刘代铃, 邱红波. 玉米第8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的构建与灰斑病抗性材料筛选[J]. 浙江农业学报, 2021, 33(3): 383-389. |
[2] |
龙海梅, 张楠卿, 李宗艳, 王琴, 付超. 金盏菊根尖细胞染色体制片与核型分析[J]. 浙江农业学报, 2020, 32(1): 86-92. |
[3] |
苏晓倩, 王斐, 胡凤荣. 3个二倍体风信子品种核型分析[J]. 浙江农业学报, 2019, 31(9): 1509-1515. |
[4] |
杜新凯, 任娟, 胡珺, 王常高, 林建国, 蔡俊, 杜馨. 棉铃虫甾醇载体蛋白2原核表达及纯化[J]. 浙江农业学报, 2017, 29(7): 1166-1171. |
[5] |
孙勃, 田玉肖, 夏雪, 李梦娇, 罗玲玲, 李琳, 陈清, 张芬, 汤浩茹. 叶用甜菜染色体制片条件优化及核型分析[J]. 浙江农业学报, 2016, 28(10): 1704-1710. |
[6] |
陈柳,余斌,倪征,华炯钢,叶伟成,云涛,张存*. 表达鸭坦布苏病毒E蛋白的重组鸭瘟病毒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J]. 浙江农业学报, 2015, 27(11): 1889-. |
[7] |
于盱;梁呈元;刘艳;李维林*. 薄荷同源多倍体的生物学性状观察[J]. , 2013, 25(4): 0-763. |
[8] |
吕桂华;徐秀红;卢华兵;郭国锦*. 单倍体诱导系在玉米育种研究中的初探[J]. , 2012, 24(6): 0-960. |
[9] |
顾伟平;夏大荣;翁宏飚;牛宝龙;孟智启 . 人工饲养条件及辐照对棉铃虫成虫繁殖力的影响[J]. , 2004, 16(1): 0-36. |
[10] |
吴华新;金珠群;韩敏晖 . 用马尔可夫链分析法预测棉铃虫发生趋势[J]. , 2003, 15(6): 0-360. |
[11] |
邓岳松. 甲基睾酮与雄烯二酮诱导日本鳗鲡精子发生:离体研究[J]. , 2002, 14(2): 0-81. |
[12] |
戴芬;吴声敢;王强;赵学平;吴长兴. 苯甲酰基脲类和肼类昆虫生长调节剂对棉铃虫的生物活性[J]. , 2000, 12(06): 0-3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