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戌清, 严建立, 阮松林. 三叶青炭疽病病原菌的鉴定与生物学特性[J]. 浙江农业学报, 2020, 32(11): 2009-2019. |
[2] |
朱伟成, 郜海燕, 韩延超, 李大祥, 陈杭君. 不同预冷方式对茭白采后降温速度和贮藏品质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20, 32(10): 1873-1879. |
[3] |
李戌清, 张敬泽, 张雅, 吴根良. 浙江省绍兴市茄子黄萎病菌菌株致病型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J]. 浙江农业学报, 2019, 31(5): 784-789. |
[4] |
周会明, 张焱珍, 柴红梅, 杨荣情, 谭莹, 张萍萍, 白玉英, 赵一莲, 金玉洁. 一株临沧野生黄鸡?的鉴定与生长条件研究[J]. 浙江农业学报, 2019, 31(10): 1655-1662. |
[5] |
马晓平, 杨秋霞, 俞演, 李德生, 王承东, 凌珊珊, 古玉. 大熊猫源枝孢样枝孢霉野生株(Z20)与突变株(Zt)部分生物学特性及药敏试验比较[J]. 浙江农业学报, 2018, 30(8): 1328-1335. |
[6] |
雷雪平, 耿毅, 余泽辉, 郑李平, 曹师琪, 黄小丽, 陈德芳, 欧阳萍, 刘恺睿. 棘胸蛙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感染的病理损伤[J]. 浙江农业学报, 2018, 30(3): 371-377. |
[7] |
马晓平, 杨天意, 俞演, 张志和, 王承东, 古玉. 大熊猫阴道源乳酸杆菌生物学特性研究[J]. 浙江农业学报, 2017, 29(7): 1093-1102. |
[8] |
罗书吉1,2,3,王钫2,3,陈文学1,王伟2,3,胡桂仙2,3,王强1,2,3,*. 离子色谱法测定茭白中总亚硫酸盐的应用研究[J]. 浙江农业学报, 2016, 28(5): 870-. |
[9] |
周锦连1,陈建明2,*,王来亮3,张珏锋2,马雅敏3,王斌4,钟海英2. 敌磺钠对单季茭白产量和效益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16, 28(4): 624-. |
[10] |
陈贵1,赵国华2,张红梅1,沈亚强1,杨继锋3,冯四海4,陈小忠3,程旺大1,*. 沼液浇灌对茭白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特性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16, 28(3): 474-. |
[11] |
谢放,张育,朱玉兰. 一株冬虫夏草相关菌株的生物学特性[J]. 浙江农业学报, 2016, 28(2): 306-. |
[12] |
李静静,丁松爽,李艳平,云菲,阎海涛,王志萌,刘国顺*. 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烤烟干物质积累及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16, 28(1): 96-. |
[13] |
钱仲仓,杨泉灿*. 添加乳酸菌对茭白叶青贮品质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15, 27(9): 1541-. |
[14] |
陈建明1, 庞英华2,张珏锋1,朱徐燕2,黄锡志2,冯帆1,朱建杰2. 不同灌溉方式对双季茭白(秋茭)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15, 27(2): 148-. |
[15] |
周小军1,*,何晓婵1,郑寨生1,张尚法1,孙裕建1,楼兵干2. 莲藕腐败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J]. 浙江农业学报, 2015, 27(2): 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