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07年, 第19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07-11-25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杨梅新品种黑晶的果实发育与主要品质指标变化规律
    王涛;谢小波;蔡美艳;黄雪燕;陈丹霞;戚行江
    2007, 19(6):  0-430. 
    摘要 ( 1018 )   PDF(338KB) ( 1565 )  
    以温岭大梅和东魁杨梅为对照,测定了黑晶杨梅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纵横径、单果重、糖、酸和花色苷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生长速率都呈双S型的曲线变化.在6月中旬果实进入快速膨大期,糖含量迅速上升,可滴定酸含量快速下降,花色苷大量积累,此期是黑晶杨梅果实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与温岭大梅和东魁杨梅相比,黑晶杨梅具有高糖低酸、富含花色苷的品质特性,具有较高的生产推广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水稻种植制的变化与种植区划
    朱德峰;陈惠哲;章秀福;林贤青;张玉屏
    2007, 19(6):  0-426. 
    摘要 ( 1388 )   PDF(373KB) ( 2364 )  
    浙江省水稻种植制近几十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双季稻种植面积从1993年的86﹪,到2004年下降到34﹪,单季稻面积从14﹪上升到66﹪;常规稻种植面积从1995年的75﹪,到2004年下降到50﹪,而2004年杂交稻种植面积达到50﹪;随穗重型品种和杂交稻的应用发挥分蘖和大穗优势的旱育秧、强化栽培技术在生产上应用推广,同时推广直播稻和抛秧栽培等节本省工技术.参照原水稻种植区划成果,根据现有水稻种植制和品种类型,将浙江省水稻种植区分为以下6个稻区:Ⅰ.杭嘉湖平原单季粳稻区;Ⅱ.宁绍平原单双季籼粳稻区;Ⅲ.温台沿海平原单双季籼稻区;Ⅳ.金衢盆地单双季籼稻区;Ⅴ.浙西南丘陵山区单季籼稻区;Ⅵ.浙西北丘陵山区单季籼粳稻区.并描述了各稻区的地理位置、地貌和气候特征、稻作制度、水稻类型、各季水稻种植面积比例及现有生产技术主要特色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几种鸡新城疫油佐剂灭活疫苗免疫效果的比较
    梁华丽;华炯钢;徐辉;顾亚仙;何永强
    2007, 19(6):  0-422. 
    摘要 ( 1122 )   PDF(394KB) ( 1660 )  
    比较研究了鸡新城疫(ND)二价灭活苗、ND灭活苗、进口ND灭活苗、ND强毒(CNDV)灭活苗和ND克隆-30弱毒苗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不同ND疫苗首次免疫鸡所产生的抗体有差异,ND二价灭活苗免疫鸡的抗体上升最快,免疫后20 d左右可达到最高峰.1日龄免疫,14日龄攻毒,ND二价灭活苗、ND灭活苗的保护率分别为5/5,4/5;10日龄和10日龄以上免疫,免疫后7 d或7 d以上攻毒,ND二价灭活苗、ND灭活苗、进口ND苗的保护率分别为4/5~5/5,2/5~5/5,0/5~2/5.攻毒后ND二价灭活苗、进口ND灭活苗免疫的与对照鸡的肛棉拭子NDV阳性数分别为0/5,5/5,5/5.结果表明,ND二价灭活苗免疫效果优于进口ND灭活苗、ND强毒灭活苗,稍优于ND灭活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注射型缓释中草药防治兔球虫病试验
    卢福庄;张雪娟;季敬余;付媛;冯尚连
    2007, 19(6):  0-417. 
    摘要 ( 1568 )   PDF(460KB) ( 1204 )  
    注射缓释中草药防治兔球虫病的试验结果表明,兔粪便中球虫卵囊的减卵率随中草药缓释剂注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注射中草药缓释剂2.0 ml/只的第3组平均减卵率超过了口服药物的第5组(饲料中含0.0125﹪氯羟吡啶或地克珠利0.003﹪)和第6组(饲料中含1﹪中草药散剂),而不用抗球虫药的第4组球虫卵囊比试验前增加了(232.8±72.3)﹪.第3组兔的平均增重(1.48±0.14) kg分别比第1组(注射中草药缓释剂1.0 ml/只)、第2组(注射中草药缓释剂1.5 ml/只)和第4~6组提高了17.5﹪,11.3﹪,102.7﹪,13.0﹪和13.8﹪;料重比(2.34)分别下降了33.7﹪,22.3﹪,58.7﹪,19.9﹪和21.2﹪.第1~6组兔死亡率分别为16.7﹪,0,0,16.7﹪,8.3﹪和58.3﹪.2.0 ml/只中草药缓释剂组的经济效益分别比口服西药组和口服中草药散剂组提高62.5﹪和83.7﹪,而不用抗球虫药组每养一只兔要亏损6.31元.以治疗量3倍的大剂量中草药缓释剂注射兔,没发现兔有中毒症状、局部炎症或组织病变.说明供试中草药缓释剂对兔是安全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白术白绢病病原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药剂筛选
    茹水江;王汉荣;王连平;方丽;任海英
    2007, 19(6):  0-443. 
    摘要 ( 1088 )   PDF(377KB) ( 1518 )  
    白术白绢病菌的菌丝生长和菌核产生最适培养基为PDA,菌丝在pH值3~9范围内均能生长,pH为4.0~6.0时生长最快,pH值为5时菌核产生量最大,菌核在pH值为4.0~9.0均能萌发,pH值为5~7时菌核萌发最适;白术白绢病菌菌丝生长、菌核产生和萌发的最适温度均为30℃;明确了其对不同碳源、氮源的利用情况.菌丝致死温度为55℃,10 min,菌核的致死温度为60℃,10 min,试验表明甲基立枯灵等9种药剂对白术白绢病菌丝生长有较好的抑制作用,20﹪甲基立枯灵、50﹪甲托在田间对白术白绢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灰飞虱对吡虫啉、锐劲特和毒死蜱的抗药性监测
    张晓婕;陈建明;陈列忠;俞晓平
    2007, 19(6):  0-438. 
    摘要 ( 1126 )   PDF(255KB) ( 1319 )  
    为明确浙江省灰飞虱抗药性的发展趋势,采集了浙江省不同地区的灰飞虱,监测其对吡虫啉、锐劲特和毒死蜱的抗药性水平.结果表明,浙江省内灰飞虱对吡虫啉已经产生一定抗性,余姚地区最高达到6倍;对于锐劲特和毒死蜱抗性水平较低,其中锐劲特的抗性倍数为1.8~2.8,毒死蜱为1.5~2.4.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壳聚糖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探讨
    赵进成;后家衡;杨宝峰;蒋冬花
    2007, 19(6):  0-453. 
    摘要 ( 1074 )   PDF(410KB) ( 1207 )  
    以8种植物病原真菌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离体条件下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处理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和抑菌持效时间.结果表明,壳聚糖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的菌落形态结构、菌丝生长和繁殖等均有一定的影响.当壳聚糖浓度≥0.2000﹪时,除葡萄炭疽病菌外,其他7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长都受到了显著抑制(P<0.05);在0.0750﹪~0.5000﹪浓度范围内,浓度越高抑菌效果越明显,但抑菌强弱与浓度不成正比关系;而浓度≤0.0750﹪时对葡萄炭疽病菌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浓度<0.2000﹪壳聚糖处理抑菌持效时间短,抑菌率下降快;浓度≥0.2﹪壳聚糖处理抑菌持效时间长,抑菌率下降慢,并且在144 h内抑菌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另外还测定了壳聚糖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不同真菌的MIC从0.3﹪ 到>0.5﹪.试验结果表明壳聚糖对植物病原真菌抑制活性受浓度、时间和病原真菌种类等因素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Ⅰ型鸭病毒性肝炎RT-PCR检测方法研究
    华炯钢;王非;刘光清;倪征;云涛;余斌;梁华丽;李双茂
    2007, 19(6):  0-412. 
    摘要 ( 1027 )   PDF(320KB) ( 1169 )  
    根据Ⅰ型鸭病毒性肝炎ZJ/06强毒株的测序结果,在其基因组3D基因区设计合成一对可扩增238 bp的特异性引物,成功的建立了检测DHV-Ⅰ的RT-PCR方法,并确定了其特异性与敏感性,对DHV-Ⅰ分离毒株和临床病料进行RT-PCR检测均得到阳性扩增结果,而作为阴性对照的常见4种鸭病病原:鸭瘟病毒、鸭产蛋综合症病毒、鸭副粘病毒、鸭里默氏杆菌均未扩增到任何片断.利用BHK-21细胞、SPF鸡胚对DHV-Ⅰ临床病料进行病毒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建立的DHV-Ⅰ的RT-PCR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特异、敏感的特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成株抗性的机理研究
    郝中娜;张红志;李永刚;陶荣祥
    2007, 19(6):  0-462. 
    摘要 ( 722 )   PDF(579KB) ( 1209 )  
    植物成株抗性是指植物在苗期不表达而到成株期才表达的抗病性,现已在多种植物对多种病害的抗性中发现这种现象,但目前关于植物不同形式成株抗性的机理研究报道较少.文章从植物成株抗性中的防卫反应、防卫基因和抗病基因等几方面阐述其作用机理,并对其今后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影响桑赤锈病初次发病率因素的分析
    白锡川;杨咏钢;柳丽萍;吴明良
    2007, 19(6):  0-456. 
    摘要 ( 794 )   PDF(271KB) ( 1352 )  
    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对17年历史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得出,影响春季桑赤锈病初次发病率的极显著因素有:上年夏季发病率(r=0.7717**)、上年秋季发病率(r=0.7184**)、上年秋季桑树长势(r=0.6998**)、上年夏季降雨量(r=0.6712**);显著因素有:夏季温度(-0.5029*)影响初次发病率从气象条件上分析有上年夏季高温干旱和秋季干旱;首次提出了秋季桑赤锈的发生程度与来年春季初次发病有极显著相关性.解释了2005年春桑赤锈病初次发病率较低和桑赤锈病初发病的病芽集中在桑枝中上部的现象,并对传统桑赤锈病防治模式提出了修改意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白菜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的花器官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差异
    王玲平;胡天华;包崇来;胡海娇;戴丹丽;毛伟海
    2007, 19(6):  0-408. 
    摘要 ( 868 )   PDF(449KB) ( 1120 )  
    以3个遗传背景不同的父本转育而成的白菜不育系(04-256,04-320,04-376)及其相应的保持系(04-34,04-56,04-102)为材料,观察花蕾和花药等花器官的形态变化;同时对其开花期的花蕾、花茎、花瓣、雌蕊和叶子的ASA-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物酶),CAT(过氧化氢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抗氧化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 3份不育材料不育度均为100﹪,不育系花蕾纤细、瘪,雄蕊乳白色、退化成短丝状、无花粉;(2) 各器官的ASA-POD,POD,CAT,SOD等抗氧化酶的活性变化在开花期表现基本一致,花蕾的抗氧化酶活性不育系高于保持系,而雌蕊的酶活性表现则相反,抗氧化酶活性保持系均高于不育系,且每个对应的不育系和保持系材料间均达显著差异;保持系和不育系的花茎、花瓣、叶子的抗氧化酶活性不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松材线虫actin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
    沈卫锋;牛宝龙;翁宏飚;何丽华;刘岩;齐晓朋;孟智启
    2007, 19(6):  0-403. 
    摘要 ( 1178 )   PDF(464KB) ( 1152 )  
    借助电子克隆和RACE方法,克隆了松材线虫生长发育关键基因actin的全长cDNA序列(登陆号:EU100952).该序列共1 296个碱基,有一个完整ORF,起始密码子在48位,终止密码子在1 176位,编码376个氨基酸.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产金银花的调查与评估
    李林;陶正明;雷海清;闫田力;吴志刚
    2007, 19(6):  0-434. 
    摘要 ( 644 )   PDF(357KB) ( 1465 )  
    对原产乐清、永嘉以及文成引种的"金银花"进行原植物鉴定,并利用HPLC法对样品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 原产乐清的"金银花"为灰毡毛忍冬(Lonicera macreanthoides Hand.-Mazz.),产于永嘉的为红腺忍冬(L.hypoglauca Miq.),文成引种的为忍冬(L.japonica Thunb.).忍冬样品花与花蕾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均符合2005版<中国药典>金银花项下规定,其中文成引种栽培金银花花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分别达到3.42﹪和0.21﹪.产于乐清、永嘉的灰毡毛忍冬、红腺忍冬样品中绿原酸含量也符合2005版<中国药典>山银花项下规定.资源调查结果表明:原产乐清、永嘉的"金银花"实属山银花,文成引种的为正品金银花.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烟粉虱成虫在西兰花菜地种群分布型及抽样技术
    虞轶俊;汪恩国;陈林松;徐建章
    2007, 19(6):  0-448. 
    摘要 ( 1213 )   PDF(397KB) ( 1520 )  
    通过对西兰花莲座期的烟粉虱不同发生密度地块调查,取得了21组样本资料,应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法和Taylor法等对其空间分布型进行测定检验,结果表明烟粉虱成虫在西兰花秧苗上呈聚集分布,其聚集度是随着种群密度升高而增加.其聚集原因经Blackith种群聚集均数测定,当m<3.7049时,其聚集是由于某些环境如气候、栽培条件、植株生育状况等等所引起的;当m≥3.7049时,其聚集是由害虫本身的聚集行为与环境条件综合影响所致.在此基础上,通过几种抽样方式比较测定,以五点式为最佳,并提出了最佳理论抽样数和最佳序贯抽样模型:N=1/D2[0.8751/m+0.6753],Tn=0.8751/[D02-0.6753/n].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知公告
      协办单位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