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06年, 第18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6-05-25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竹醋液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开发研究:(Ⅰ)室内试验
    鲍滨福;马建义;张齐生;叶良明;王品维
    2006, 18(3):  0-175. 
    摘要 ( 953 )   PDF(124KB) ( 1821 )  
    采用萝卜、黄瓜和小麦的幼苗生长法, 萝卜和黄瓜的子叶扩张法以及藻类生长测试法等联合方法分别对原竹醋液和中和竹醋液进行室内生物活性筛选试验.结果表明:(1)高浓度竹醋液(2 000~5 000 mg/L)抑制作物生长,具有除草剂活性;低浓度(<500 mg/L),具有植物生长调节剂功效,其功能与2,4-D类、激素类除草剂相似;也与植物生长调节剂GA3和6-BA具有相似的功效;(2)中和竹醋液的效果明显高于原竹醋液;(3)几种筛选指示物的敏感性从高到低的顺序为:水华微囊藻>四尾栅藻>萝卜(黄瓜)子叶>黄瓜根茎长>萝卜根茎长>小麦根茎长,其中对于黄瓜、萝卜和小麦,根长敏感性均高于茎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东方百合鳞茎低温解除休眠过程中的形态和生理变化
    何桂芳;夏宜平;黄春辉;郑慧俊
    2006, 18(3):  0-170. 
    摘要 ( 703 )   PDF(93KB) ( 1403 )  
    研究了东方百合鳞茎在5℃低温处理下休眠解除过程中的形态和生理变化.结果表明,百合鳞茎内的新芽在冷藏过程中不断伸长,60 d后芽生长点距鳞茎端部的距离小于1 cm.在冷藏处理过程中,鳞茎的淀粉含量下降明显,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含量增加.在进入冷藏后的前10 d内、外层鳞片的淀粉含量均呈极显著下降;品种索蚌至冷藏50 d时的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含量达到最大值,然后出现下降趋势,糖分含量的转折点可能与鳞茎萌发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常绿阔叶杂交杜鹃组培体系的建立
    朱春艳;李志炎;鲍淳松;顾宏辉;朱丹华;袁群英
    2006, 18(3):  0-166. 
    摘要 ( 792 )   PDF(99KB) ( 1395 )  
    常绿阔叶杂交杜鹃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园林利用价值,因而建立组培快繁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对8个材料的组培快繁研究结果表明,茎段外植体均能诱导萌发,平均诱导率达到75.2,平均增殖系数达到5~6倍;以WPM为继代培养基的组培苗枝条粗壮、叶色深绿,优于Anderson、Read培养基;继代培养过程中的ZT浓度以0.5~1.0 mg/L,pH值以4.8~5.2较为适宜;通过瓶外扦插生根方法获得了大量组培苗,其平均生根率达到76左右,从而建立了常绿阔叶杂交杜鹃组培快繁体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公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研究进展
    云涛;刘光清;倪征;王根荣;梁华丽
    2006, 18(3):  0-202. 
    摘要 ( 748 )   PDF(97KB) ( 1166 )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PRRSV引起一种猪的疾病.该病毒能感染巨噬细胞并长期存活于猪各组织中,在通常条件下要控制该病非常难,目前只能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防治.文章重点就PRRSV的来源、发生特点、传播途径等流行学规律和诊断方法等作一综述,并就该病的有效控制和更深入的研究提出建议和意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双孢蘑菇上主要线虫种类
    金群力;蔡为明;冯伟林;范丽军;施立聪;李发勇
    2006, 18(3):  0-197. 
    摘要 ( 706 )   PDF(308KB) ( 1448 )  
    2002年以来,对浙江省蘑菇主产区蘑菇线虫为害进行调查和防治研究.经调查和鉴定表明,浙江省蘑菇生产中线虫有3科(属)5种.其中主要为蘑菇菌丝线虫(食菌茎线虫)(Ditylenchus myceliophagus Goodey)、蘑菇堆肥线虫(Aphelenchoides composticola Franklin)和小杆目线虫(Rhabditata sp.)3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四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茶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陆剑飞
    2006, 18(3):  0-194. 
    摘要 ( 815 )   PDF(66KB) ( 2063 )  
    在茶树生长旺季,采用丙酰芸苔素内酯(propionyl brassinolide)、芸苔素内酯(brassinolide)、羟烯腺嘌呤(oxyenadenine)+烯腺嘌呤(enadenine)、复硝酚钠(sodium rtho-nitrophenolate)等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处理,探讨其对茶叶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田间调控试验表明,供试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茶树萌芽没有明显影响,但显著提高了百芽重,从而提高茶园产量,增产达18.41~20.63.经室内生化分析,供试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影响茶叶中氨基酸、茶多酚、水浸出物等形成,降低酚氨比,从而改善茶叶品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田害鼠的数量分布与消长变化
    蔡国梁;张华旦;徐铁平;祝金鑫;戚永欢;吴森贤
    2006, 18(3):  0-191. 
    摘要 ( 739 )   PDF(76KB) ( 1230 )  
    于1984年开始在浙江诸暨每年定2个点,就农田鼠害的发生种类分布及其数量消长变化,开展系统监测与调查研究,并于2004年在所有乡镇(街道)进行普查.调查结果表明,农田害鼠的发生情况与20年前相比,害鼠的种类有所增加,黑线姬鼠仍为农田优势种,所占比例上升8个百分点;鼠密度平均为2.150,下降了57.14;一年中2~4月和8月出现两个种群数量高峰,但主峰期有所延迟,峰值变小.害鼠数量分布分化出明显的两大区域,高密度的梯田类型区和低密度的河谷平田区.灭鼠重点对象(黑线姬鼠)和重点区域(梯田及冬季作物区)及数量高峰期的进一步明确,为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灭鼠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山区单季稻田鱼-鸭-稻共育生态系统中主要病虫害控制关键技术的研究
    王连生;刘志龙;李小荣;苏朝安;吴敏芳
    2006, 18(3):  0-187. 
    摘要 ( 730 )   PDF(95KB) ( 1417 )  
    依据生物多样性原理,构建、优化山区单季稻田鱼-鸭-稻共育生态系统,利用系统各生物因子的互作和生态链之间的关系,提高生态系统自身的调控作用.研究表明,通过尽量减少人为非生物因素的介入和干预,如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改变用药组成结构,综合运用抗病(虫)丰产品种、垄畦栽培、应用竹醋液减量使用农药和穗期简化防治等技术,可有效提高生态系统本身鱼、鸭、蜘蛛等天敌对水稻虫害的调控能力,进而达到对水稻主要病虫纹枯病、稻曲病、二化螟、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的无害化治理.引入单季稻田鱼-鸭-稻共育复合生态系统,可比常规稻田减少1~2次农药施用、防治费用降低24.6~50.2,增效306.2~414.5元/667m2.鱼、鸭达无公害农产品标准要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辣椒疫病产量损失与防治指标研究
    郑永利;朱黎明;姚士桐
    2006, 18(3):  0-182. 
    摘要 ( 729 )   PDF(95KB) ( 1351 )  
    疫病对辣椒产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有效株的影响,病情严重时单株结果数量与平均果重也受到一定影响.辣椒受疫病危害后的反应类型属于超补偿型.在较低的危害水平内(病株率≤4.16),辣椒受害后,由于病株旁的健康植株增加了结果枝数,产生边际优势,从而单位面积的产量反而有所增加.只有当超过经济危害水平时,单位面积的产量随着株发病率的增加而迅速下降,超补偿作用难以发挥而造成减产.经相关分析,辣椒疫病的株发病率(X)与产量损失率(Y)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其回归方程为Y=-5.6321+1.3531X(r=0.9913**),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辣椒疫病的防治指标动态模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养殖欧洲鳗鲡肠道菌群组成的研究
    樊海平;曾占壮;林煜;钟全福;余培建;翁祖桐
    2006, 18(3):  0-178. 
    摘要 ( 760 )   PDF(76KB) ( 1523 )  
    用稀释滴种定量方法,分别于甘露醇卵黄多黏菌素、马铃薯葡萄糖、伊红美蓝、链球菌琼脂、CDC厌氧琼脂和营养琼脂,分离并计数不同饵料投喂阶段饱食和空腹状态下养殖欧洲鳗鲡肠道细菌的数量与组成.结果表明:在空腹状态下肠道菌群组成以大肠菌群为主,未开口期和水蚯蚓(Tubificidae)投喂期厌氧菌第二,其次为芽孢杆菌;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后芽孢杆菌第二;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后出现肠球菌.饱食状态下以厌氧菌为主,其次为大肠菌群,水蚯蚓投喂期间肠球菌占第三位,其余时间芽孢杆菌占第三位.饱食和空腹状态下,肠道菌群数量以水蚯蚓(Tubificidae)投喂期最高,随养殖时间的延长,肠道菌群数量下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稻OsWRKY10与GFP融合基因的烟草转化及亚细胞定位观察
    赵佩欧;谢科;郭泽建
    2006, 18(3):  0-162. 
    摘要 ( 709 )   PDF(274KB) ( 1783 )  
    OsWRKY10是一个新的WRKY类转录因子.该项研究构建了OsWRKY10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融合的增强表达载体pCamU-OsWRKY10-GFP.将载体转入根瘤农杆菌EHA105中,叶盘转化法转化烟草.转化植株经PCR鉴定呈阳性.通过荧光显微镜可检测到绿色荧光蛋白在根细胞的核中表达,并且OsWRKY10基因定位在细胞核.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灌浆成熟期光照强度对早籼稻直链淀粉含量及淀粉RVA谱特性的影响
    吴伟;程旺大;徐建良
    2006, 18(3):  0-145. 
    摘要 ( 1125 )   PDF(113KB) ( 1336 )  
    选择浙江省推广种植的直链淀粉含量差异较大的3个早籼稻品种,通过5个不同的遮光处理,研究了灌浆成熟期光照强度对早籼稻米直链淀粉及其淀粉RVA谱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品种与光强互作对消减值的效应未达显著水平外,品种、光强及其互作效应对直链淀粉含量及淀粉最高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冷胶黏度和消减值的效应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灌浆成熟期光照强度对淀粉最高黏度和冷胶黏度的影响最大,对热胶黏度、崩解值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也较大,而对直链淀粉含量和消减值的影响则相对较小.最高黏度和崩解值均随着光照强度的下降而明显下降,稻米蒸煮食味品质显著降低.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性微生物在不同复混造粒工艺和存放期内的存活率变化
    倪治华;薛智勇;陆若辉
    2006, 18(3):  0-158. 
    摘要 ( 743 )   PDF(91KB) ( 1348 )  
    结果表明,有机无机生物活性肥料采用圆盘工艺复混造粒时,不同的生产工艺对专性微生物存活率的影响很大.就常规微生物菌种而言,如果要达到成品肥料中每g 0.1~0.2亿个专性微生物活菌数的技术指标,不宜采用微生物与有机无机物料混合造粒后烘干的工艺流程,应单独包裹造粒或改用无烘干生产工艺和掺混生产工艺.肥料贮存过程中细菌存活情况测试结果表明,具有芽孢的菌种制成的干菌粉加入有机无机基础肥料后,1~13个月菌株平均成活率仍达到85以上,可基本满足复合工艺条件和农业生产需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乌紫杨梅果实发育和主要品质成分积累特性研究
    钱皆兵;陈子敏;陈俊伟;谢鸣;秦巧平;杨荣曦;吴江
    2006, 18(3):  0-154. 
    摘要 ( 696 )   PDF(100KB) ( 1394 )  
    以乌紫杨梅和东魁杨梅品种为试材,测定了杨梅果实发育进程中干鲜重、糖、可滴定酸和花色苷含量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乌紫杨梅果实干鲜重的快速增长、糖和花色苷含量的快速积累和酸含量的快速下降均发生在果实转色至成熟这段时期,即果实成熟前2周左右.乌紫杨梅果实以积累蔗糖为主.乌紫杨梅果实的糖含量、花色苷含量均高于东魁杨梅,而酸含量低于东魁杨梅.采前2周至果实成熟是杨梅果实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杂交水稻两优培九安全齐穗期和适宜播种期的研究
    白朴;王元辉;项雄;陶开战;吴朋喜;杨捷
    2006, 18(3):  0-150. 
    摘要 ( 663 )   PDF(91KB) ( 1386 )  
    以协优9308和汕优63为对照,研究两优培九在浙南作连作晚稻栽培的安全齐穗期和适宜播种期.两年的试验表明,两优培九6月21日之前为适宜播种期,能达到安全齐穗,产量稳定,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高;6月21日以后播种,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下降;6月27日以后播种,结实率急剧下降.两优培九感温性强、感光性弱,6月12日至6月27日播种播始历期仅相差2 d.6月27日以后播种,由于幼穗分化期低温,两优培九的播始历期反而延长.试验还发现抽穗期低温会延长水稻始穗至齐穗期,相对于对照协优9308和汕优63,两优培九对抽穗期低温不敏感.两优培九在浙南的光温条件下作连作晚稻栽培是安全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铁源对母猪乳铁含量和仔猪血液学参数的影响
    华卫东;徐子伟;刘建新;刘敏华;王亚军
    2006, 18(3):  0-140. 
    摘要 ( 673 )   PDF(94KB) ( 1447 )  
    17头胎次为第2胎的纯种杜洛克母猪,按3种铁源(赖氨酸铁、甘氨酸铁和硫酸亚铁)和一个水平(按铁计,母猪饲料中添加量120 mg/kg;仔猪饲料中添加量150 mg/kg),随机分为3个处理,以硫酸亚铁为对照,测定母猪产后不同阶段的母乳铁含量,在乳猪不注射铁补针的条件下,测定不同日龄的乳猪血红蛋白、血清铁和血清总铁结合力等指标,研究了不同铁源对母猪乳铁含量和仔猪血液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赖氨酸铁显著影响母乳铁含量(P<0.05);2种氨基酸螯合铁组都在不同程度促进仔猪血红蛋白的提高,赖氨酸铁显著提高血红蛋白水平(P<0.05),赖氨酸铁显著降低14~35日龄仔猪血清总铁结合力(P<0.05).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幽门螺杆菌ureB基因的草莓转化研究
    顾青;朱睦元
    2006, 18(3):  0-136. 
    摘要 ( 1104 )   PDF(203KB) ( 1454 )  
    建立了农杆菌介导利用潮霉素抗性作为筛选标记的草莓转化系统.以草莓叶片为材料,把Helicobacter pylori的ureB基因连接到CaMV35S启动子后构成pCAMBIA13011-ureB表达载体,通过根癌农杆菌EHA105介导叶盘法转化草莓,经共培养和潮霉素抗性筛选,得到60株抗性植株.对所得植株进行PCR检测,表明阳性苗比例为42.RT-PCR结果进一步证明目的基因在T0代转化植株中已经转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知公告
      协办单位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