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罗阳兰, 黄丽玲, 黄世旅, 阎勇, 王灿琴. 羊肚菌WSJD-1的基质配方优化及其在广西地区的栽培技术[J]. 浙江农业学报, 2025, 37(9): 1881-1890. |
| [2] |
廖雪环, 张坷塬, 阿尔力色, 周林, 杨尔倮, 邓俊, 张荣萍. 柯杈肥与功能肥复配对杂交稻生长与产量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24, 36(11): 2447-2455. |
| [3] |
汪峰, 谌江华, 陈若霞, 史骏, 任少鹏, 金树权, 姚红燕, 朱德峰, 戴瑶璐. 减氮对甬优籼粳杂交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21, 33(6): 984-992. |
| [4] |
房玉伟, 张伟, 陈佑源, 侯凡, 徐林峰, 唐昌华, 李荣德. 2001—2017年我国优质杂交稻推广应用现状[J]. 浙江农业学报, 2020, 32(1): 1-14. |
| [5] |
张顺, 杨继涛, 李勇, 廖娟, 李兆东, 朱德泉. 水稻内充气力式精量穴直播排种器吸种性能试验[J]. 浙江农业学报, 2019, 31(8): 1379-1387. |
| [6] |
汪峰, 谌江华, 孙梅梅, 柴伟纲, 姚红燕, 戴瑶璐, 张玉屏, 朱德峰, 陈若霞.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株高变化对氮素利用率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19, 31(1): 1-10. |
| [7] |
黄惠芳1,鄂志国2,祁永斌3,管耀祖1,*. 中国两系杂交稻的发展现状及光温敏雄性不育基因研究进展[J]. 浙江农业学报, 2015, 27(5): 893-. |
| [8] |
房玉伟1,张育慧2,舒素芳2,薛占奎1,胡谷琅1,*. 近45年金华市晚稻安全齐穗期的变化分析[J]. 浙江农业学报, 2014, 26(4): 851-. |
| [9] |
胡谷琅;薛占奎;闫川;房玉伟;王雪芹;丁祥海;*. 播种期、秧龄及施氮量对杂交粳稻春优84产量及生产特性的影响[J]. , 2014, 26(3): 0-564569. |
| [10] |
邵美红;孙加焱;林宝刚;张冬青;*
. ‘浙油18’直播高产栽培机理的研究[J]. , 2011, 23(6): 0-1072. |
| [11] |
朱金良;祝增荣;*;冯金祥;蔡雪涛;钟雪明;程家安. 水稻播种和移栽期对本地越冬主要病虫害发生的影响[J]. , 2011, 23(2): 0-334. |
| [12] |
岳高红;梅捍卫;潘彬荣;楼 珏;李明寿;罗利军;*;. 杂交早稻保持系沪旱1 B柱头外露率的QTL定位[J]. , 2009, 21(3): 0-245. |
| [13] |
叶定池;吴春赞;林华;许美良;赖联赛;严文潮. 灌浆结实期气温对杂交中籼丰两优1号稻米品质的影响[J]. , 2007, 19(4): 0-279. |
| [14] |
王元辉;白朴;谢长晓;金瑜雪;赖士膺. 重穗型杂交稻的籽粒灌浆特点及库源关系的协调[J]. , 2004, 16(6): 0-404. |
| [15] |
李金军;徐美玲;彭桂福;陆金根;张国兴. 粳型杂交水稻的耐热性和耐低温性研究[J]. , 2004, 16(3): 0-1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