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张园园, 李蒙. 饲料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测度、发展阻滞与培育路径[J]. 浙江农业学报, 2025, 37(7): 1580-1594. |
| [2] |
诸绿寒, 方堃, 吴晓丽, 姚青, 谢淑丽, 郑雷, 敖月, 陈黎洪, 赵珂, 魏俊, 张晋. 微波辅助过热蒸汽加热对猪肉糜理化特性和感官品质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25, 37(3): 679-688. |
| [3] |
李淑艳, 焦婷, 齐帅, 张霞, 王虎宁, 赵生国. 体外法研究异绿原酸对绵羊日粮养分消化与瘤胃发酵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24, 36(8): 1753-1763. |
| [4] |
高国际, 龙玲, 宋晓云, 李彦彤, 刘高强, 丁功涛. 亮斑扁角水虻幼虫代替豆粕对北京鸭生长发育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24, 36(8): 1764-1772. |
| [5] |
崔宁波, 王斯曼, 范月圆. “双循环”格局下中国饲料粮进口稳定性研究[J]. 浙江农业学报, 2024, 36(3): 681-689. |
| [6] |
秦凯鹏, 门小明, 徐子伟. 猪肉鲜味物质及其形成机理研究进展[J]. 浙江农业学报, 2024, 36(3): 719-728. |
| [7] |
邱妹, 邓旗, 房志家, 王雅玲, 孙力军. 饲料中真菌毒素对养殖水产动物危害的研究进展[J]. 浙江农业学报, 2023, 35(3): 717-726. |
| [8] |
王斯亮, 邵越, 闫成进. 草地贪夜蛾在玉米-小麦寄主转换中的转录组分析[J]. 浙江农业学报, 2022, 34(6): 1236-1247. |
| [9] |
何秀, 徐美余, 辛维岗, 张棋麟, 王峰, 林连兵. 豆粕添加和发酵时间对甜象草青贮营养品质与细菌多样性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22, 34(10): 2160-2171. |
| [10] |
金俪雯, 刘增金, 刘爱军. 猪肉销售商可追溯体系参与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北京、上海、济南3市636位销售商的实证分析[J]. 浙江农业学报, 2021, 33(3): 541-552. |
| [11] |
刘江英, 朱建津, 蒋蓉, 刘子微. 多菌种联合发酵饲料对肉鸡抗沙门氏菌感染能力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19, 31(2): 229-234. |
| [12] |
王安邦, 何可, 张俊飚. 健康意识对规模养殖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基于生猪环保饲料支付意愿的视角[J]. 浙江农业学报, 2019, 31(10): 1745-1757. |
| [13] |
顾静秋, 彭程, 吴华瑞, 吴建寨. 猪肉价格的时空分布格局和影响因素分析[J]. 浙江农业学报, 2018, 30(5): 872-879. |
| [14] |
林墨, 李官浩, 杨慧娟, 唐洪刚, 肖朝耿, 谌迪, 叶梦迪, 李希兹恩·安德烈·鲍里索维奇, 陈黎洪. 不同解冻方式对猪肉食用品质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18, 30(4): 666-671. |
| [15] |
王小博1,王雅玲1,*,王润东1,吕鹏莉1,孙力军1,刘晓燕1,施琦2,毕思远3. 我国南粤地区霉变水产饲料真菌毒素污染现状及毒性评价[J]. 浙江农业学报, 2016, 28(6): 9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