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04年, 第16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4-03-25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土壤中的铁及植物铁胁迫研究进展
    章艺;史锋;刘鹏;陈旭微
    2004, 16(2):  0-114. 
    摘要 ( 1622 )   PDF(118KB) ( 3303 )  
    铁是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从铁的性质、植物对铁的吸收和运输、植物对铁胁迫的反应以及与植物铁营养有关的基因的最新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并由此提出该领域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土壤质量及其演变
    吕晓男;孟赐福;麻万诸;陈晓佳
    2004, 16(2):  0-109. 
    摘要 ( 737 )   PDF(79KB) ( 1690 )  
    土壤质量是指土壤肥力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及土壤健康质量三个方面的综合质量,是现代土壤学研究的核心.本文综述了土壤质量的内涵、土壤质量研究的重要性与重点、土壤质量演变的规律及土壤退化的途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黄瓜穴盘育苗优化施肥技术研究
    孙晓梅;徐志豪;王保顺;戴丹丽;陈杰
    2004, 16(2):  0-78. 
    摘要 ( 1057 )   PDF(79KB) ( 1663 )  
    以草炭、珍珠岩为育苗基质,综合操作管理和施肥方面因素后得知,最佳的施肥方式是肥料与基质直接混合.在基质中施用100~200 mg/L的有效磷即可满足黄瓜的苗期生长需要,但磷的施用量提高到 500 mg/L有助于根系的发育、干物质的积累和壮苗指数的提高,提高到1 000 mg/L时除根系发育外,其它方面的正面效果不明显.黄瓜幼苗植株中的磷浓度随磷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高磷抑制幼苗对氮、钾的吸收.因此,在黄瓜穴盘育苗中,最佳的N,P2O5,K2O的施用量分别为200,100,200 mg/L.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硝酸盐叶菜类蔬菜水培技术研究
    雷娟利;陈杰;戴丹丽;陈丽萍;周胜军;寿伟林;董文其;朱育强;徐志豪
    2004, 16(2):  0-104. 
    摘要 ( 954 )   PDF(101KB) ( 1632 )  
    硝酸盐的还原产物--亚硝酸盐在人体内积累可以降低血液的输氧能力,它与次级胺结合,转化成亚硝胺,是致癌性较强的一类有机化合物[1]。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金华猪生长曲线探讨
    陶志伦;项云
    2004, 16(2):  0-101. 
    摘要 ( 759 )   PDF(68KB) ( 1748 )  
    以Logistic和Gompertz方程拟合90头金华猪生长肥育期的生长曲线.结果表明,Logistic方程和Gompertz方程均可拟合金华猪生长曲线(P<0.0001),但Gompertz方程的拟合度(R2=0.998)比Logistic方程的拟合度(R2=0.992)更高.肥猪在4.4月龄体重39 kg时日增重最高达410.1 g,采食量对月龄的回归方程的R2=0.990.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茶树氟累积特性研究
    马立锋;阮建云;石元值;韩文炎
    2004, 16(2):  0-98. 
    摘要 ( 767 )   PDF(71KB) ( 1689 )  
    通过盆栽、溶液培养试验研究了茶树氟吸收特性.结果表明,茶树从土壤中吸收的氟,主要向叶片运输,根、茎部基本不积累氟,溶液培养试验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叶片中的氟占全株的90左右,并与土壤水溶性氟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随着生育度的增加,茶树叶片氟含量随之增加.对萤矿石、水泥厂和砖瓦厂附近茶园氟含量调查,发现氟污染源旁的茶园氟含量要明显高于一般茶园,说明周边环境对茶园氟含量也有重要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杀虫单在土壤及水稻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
    郑尊涛;吴慧明;施海燕;朱国念
    2004, 16(2):  0-95. 
    摘要 ( 1300 )   PDF(103KB) ( 1619 )  
    报道了一种通过衍生化反应和气相色谱检测来测定土壤及水稻样品中杀虫单残留的方法.样品中杀虫单在碱性条件下经水解反应生成沙蚕毒素,经乙醚萃取,通过液-液分配进行净化,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沙蚕毒素残留量.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测定土壤、植株、糙米、谷壳样品中杀虫单残留量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0.002,0.002,0.01,0.005 mg/kg.方法添加回收率范围在81~106之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温州蜜桔桔皮提取物对小菜蛾成虫产卵忌避及杀卵作用
    施英利;施祖华
    2004, 16(2):  0-91. 
    摘要 ( 658 )   PDF(104KB) ( 1453 )  
    室内测定了温州蜜桔(Citrus unshiu Marcov.)桔皮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成虫产卵忌避作用和杀卵作用.结果表明,乙醇提取物的生物活性显著优于丙酮提取物和石油醚提取物.桔皮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有很强的产卵忌避作用和杀卵作用,浓度越高,产卵忌避作用越强,卵的存活率越低,处理后卵的孵化延迟.高浓度的乙醇提取物对1龄幼虫有较强的杀虫活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麦赤霉病菌拮抗细菌CC41的鉴定
    沈卫锋;张炳欣;沈立荣
    2004, 16(2):  0-87. 
    摘要 ( 1231 )   PDF(131KB) ( 1525 )  
    通过培养性状观察与分子标记试验,对一株大麦赤霉病菌拮抗细菌CC41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 CC41的形态及部分生理生化特征与Bacillus subtilis极为相似; 两者的16S rDNA序列具有99.2的同源性;在系统发育树上构成一个分支.由此确定该拮抗细菌属于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的一个菌株.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菜不同组分生物量光谱遥感估算模型
    王渊;王福民;黄敬峰
    2004, 16(2):  0-83. 
    摘要 ( 703 )   PDF(121KB) ( 1554 )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测定了4个品种、3个供氮水平的油菜冠层在不同生长时期的高光谱反射率及对应叶片、茎以及荚果的干鲜重,并对叶片、茎以及荚果的干生物量与光谱植被指数RVI,NDVI之间相关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P=0.05),建立了油菜叶片、茎和荚果的干生物量光谱估算模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O2加富和CPPU处理对提高瓠瓜果实产量的增效作用
    叶青静;叶杰华;李英;喻景权
    2004, 16(2):  0-74. 
    摘要 ( 811 )   PDF(99KB) ( 1407 )  
    研究了不同浓度CO2及CPPU处理对瓠瓜(Lagenaria leucantha Rusby)光合作用及果实产量的影响,并探讨了CO2加富对瓠瓜果实产量影响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提高大棚中的CO2浓度(1 000 μl/L,2 000 μl/L)增强了CPPU对瓠瓜果实增产的效果,但不同浓度CO2对自然授粉株的果实产量影响不大.CPPU处理提高了植株光合速率,增加了瓠瓜座果数,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外芦笋品种在浙江的适应性表现
    王连平;梁训义;陶荣祥;杜新法;叶琪明;张明忠
    2004, 16(2):  0-71. 
    摘要 ( 769 )   PDF(99KB) ( 1544 )  
    从国外引进的9个芦笋品种在浙江主产区进行适应性试验,对其抗病性(指抗茎枯病)、产量及其商品品质等性状作综合评价.结果表明Imperial F1, Grande F1,Apollo F1和Atlas F1等品种在浙江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推广应用价值较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分胁迫条件下CO2加富对枇杷叶绿素荧光及抗氧化酶的影响
    陈丹;张放
    2004, 16(2):  0-67. 
    摘要 ( 759 )   PDF(131KB) ( 1467 )  
    在CO2分别为低浓度(400 μmol*mol-1,近似大气的浓度)和高浓度(700 μmol*mol-1)下的两个自制开顶式生长室内,研究水分胁迫对2年生大红袍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高CO2浓度对枇杷叶片荧光参数Fv/Fm和Fv/Fo值及ΦPSⅡ明显提高;而在水分胁迫条件,高CO2浓度下枇杷叶片荧光参数Fv/Fm和Fv/Fo值及ΦPSⅡ下降幅度明显减少;无水分胁迫时高CO2浓度也使SOD、POD和CAT酶活性显著提高.但在水分胁迫时,高CO2浓度下的SOD、POD和CAT酶活性上升幅度明显较小,膜脂过氧化水平的上升幅度也较小,表明CO2浓度升高对水分胁迫造成的氧化损伤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烟曲霉植酸酶的酶学特性研究
    陈艳;孙建义;付亮剑;刘明启
    2004, 16(2):  0-62. 
    摘要 ( 698 )   PDF(111KB) ( 1335 )  
    对烟曲霉植酸酶的酶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最适反应温度为60℃,最适pH为5.0;液态酶在70℃处理5 min,残余酶活为69.12;在4℃保存2个月,残余酶活为90;不同金属离子和螯合剂对酶活性的影响存在差异,Fe3+,Mg2+对该植酸酶有较强的激活作用, 而Zn2+,Co2+,Cu2+和EDTA有较强的抑制作用,Ca2+,Fe2+和Mn2+等对其则无明显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饲用木聚糖酶活性测定方法的研究
    费笛波;冯观泉;袁超
    2004, 16(2):  0-58. 
    摘要 ( 757 )   PDF(131KB) ( 2973 )  
    探讨了木聚糖酶活测定中的几个关键因素对酶活测值的影响,并以此为主要依据,建立了应用DNS法测定饲用木聚糖酶活力的方法:在40℃,pH 5.0条件下,底物浓度1,酶促反应时间10 min, DNS显色5 min,于波长540~550 nm处测定吸光度A.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知公告
      协办单位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