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01年, 第13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01-07-25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基本苗和氮肥运筹对大麦籽粒产量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吴飞良;潘志明
    2001, 13(04):  0-234. 
    摘要 ( 923 )   PDF(81KB) ( 1201 )  
    大麦栽培中合理的基本苗数是创造理想群体结构的起点,也是获得适宜有效穗数的基础。若基本苗过少,遇到烂冬或旱冬年份,可能造成年内苗偏少、有效穗不足,很难获得高产。然而基本苗过多,再遇上暖冬年份,致使分蘖过旺、最高苗数难以控制,增大倒伏危险性,产量不稳。高产栽培中,应在保证个体健壮发育的基础上,使群体得到充分的发展,力求大麦各生长发育阶段保持合理的动态结构,既能充分利用光、温、水等资源,最大限度地合成干物质,又能保证群体的茎、叶、穗、粒的协调发展,从而使穗、粒、重的矛盾得到统一,达到高产目的[1,2]。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果树业发展的压力与对策
    谢鸣;刘玫
    2001, 13(04):  0-239. 
    摘要 ( 654 )   PDF(60KB) ( 1312 )  
    概述了浙江省果树业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巨大压力与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番茄珍珠岩基质栽培营养液配方的筛选
    徐坚;刘辉;陆宗杉;朱康
    2001, 13(04):  0-230. 
    摘要 ( 1324 )   PDF(91KB) ( 1757 )  
    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无土基质栽培中使用的营养液,在总N,P2O5和K2O相同条件下,设计NO3--N占总N量的不同比例配方试验,结果以NO3--N占80.4的处理效果最好,单产较对照增加1 387.7 kg/666.7 m2,增产率达44.6,营养液成本下降46.9,番茄单果重与可溶性固形物等性状指标均较其它处理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分离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的芦丁和槲皮素
    朱加虹
    2001, 13(04):  0-226. 
    摘要 ( 1165 )   PDF(93KB) ( 1440 )  
    利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分离银杏叶提取物中的黄酮类物质芦丁和槲皮素,研究有关的分离测定条件。结果表明,以pH为8.5 的50 mmol/L硼酸盐溶液为缓冲液,加入35 mmol/L的SDS(十二烷基磺酸钠),在电压20 kV、柱温20℃、检测波长260 nm条件下对样品进行电泳,其中的芦丁和槲皮素可以完全分离。该方法具有分离时间短、样品处理简单、分辨率与回收率高等特点,可以在实际检测中加以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红外光谱分析法(NIRS)测定棉籽粉中油分含量的研究
    汪旭升;陆燕;吴建国
    2001, 13(04):  0-222. 
    摘要 ( 720 )   PDF(104KB) ( 1666 )  
    选用棉花的不同品种(包括各种特色棉)材料248份,进行常规成分的定标和校验。定标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偏最小二乘法(Modified PLS)和(3,5,5,1)的数学转换的方法得到的定标效果最好,其定标决定系数(RSQ =0.9335)和可解释的变异(1-VR=0.9131)最高,定标标准误差(SEC=0.7905)和交互校验标准误差(SECV=0.9024)最小。预测结果表明,其决定系数(RSQ=0.9780)也明显高于其它方法,同时具有最低的预测误差(SEP=0.508)和校准偏差的预测误差(SEP(C)=0.4910)。由此可见,用近红外光谱法测定棉籽粉的油分具有与化学法相近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可以在实践中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苹果图象的低层处理及尺寸检测
    章文英;应义斌
    2001, 13(04):  0-217. 
    摘要 ( 1174 )   PDF(101KB) ( 1409 )  
    分析了苹果品质检测中的图象低层处理方法,并根据苹果的外形特征进行尺寸检测。利用白色背景下,图象的B分量灰度直方图进行图象与背景的分离,结合苹果表面光滑易反射的特点,用链符法搜索并细化轮廓,采用最小外接矩形法求横径、纵径;测量尺寸与实际尺寸的相关系数为0.955。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控释肥在柑桔上的应用研究
    俞巧钢;朱本岳;叶雪珠
    2001, 13(04):  0-213. 
    摘要 ( 1066 )   PDF(87KB) ( 1442 )  
    通过室内培育和柑桔田间试验,研究了控释肥的释氮速率及对柑桔的效应。结果表明,控释肥的氮素释放速率缓慢,在柑桔上施用增产效果显著,且可提高果实品质。与普通肥相比,施用控释肥可增产12~26,并使单果重增加,果形大小较匀称,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及还原糖含量增加,糖酸比提高, Vc含量也略有增加。两种控释肥中,控II肥的效果优于控I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氧化锌、蛋白锌对仔猪胴体组成的影响及机理探讨
    王敏奇;许梓荣
    2001, 13(04):  0-209. 
    摘要 ( 1220 )   PDF(107KB) ( 1536 )  
    105头“杜长大”仔猪,按饲养试验要求分为5组,分别饲以添加100,200,3 000 mg/kg氧化锌,100,200 mg/kg蛋白锌的相同饲粮,进行为期30天的饲养试验后,从每组中各选取6头试验猪进行了屠宰分割,测定胴体组成,并依解剖位置分离骨骼肌并称重,分析测定了背最长肌和肝脏中常量营养成分和核酸含量。结果表明,添加不同化学形式锌对仔猪胴体组成、不同骨骼肌的重量,心、肾的相对重量均无明显影响,但添加3 000 mg/kg氧化锌组肝脏相对重量较对照组提高了11.33。添加3 000 mg/kg氧化锌使肝脏中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发生了显著变化,前者上升了4.03(P<0.05),后者下降了25.58(P<0.01)。添加3 000 mg/kg氧化锌使肝脏RNA呈升高趋势, RNA/DNA比值上升了9.29(P<0.01)。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麦茬单季稻高产群体特征及栽培技术
    毛国娟;赵伟明;温怀楠;陈进红
    2001, 13(04):  0-189. 
    摘要 ( 679 )   PDF(112KB) ( 1242 )  
    浙北地区麦茬单季稻9 750 kg/hm2田块群体主要特征:总颖花量高,穗大粒多;群体发展平稳,生长后期干物质积累多,根系活力强。试验结果表明,提高麦茬稻产量的栽培技术措施是:调整播期,早播早栽;调整密度,稀播稀植;调整肥料运筹,增加后期施肥比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家蚕血细胞对病原白僵菌的防御反应研究
    陆龙喜;时连根
    2001, 13(04):  0-204. 
    摘要 ( 1074 )   PDF(143KB) ( 1327 )  
    研究了家蚕血细胞对病原白僵菌的防御反应。结果表明,家蚕血细胞对病原白僵菌有明显的防御反应,白僵菌分生孢子引起的蚕血细胞总数变化与非致病因素的生理盐水引起的蚕血细胞总数变化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血细胞能吞噬囊包白僵菌分生孢子并后黑化成囊包块,但不能完全阻止其分生孢子的萌发,只起暂时的抑制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温度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和存活的影响
    贝亚维;茹水江;陈笑芸;陈华平;王汉荣;顾秀慧;高春先
    2001, 13(04):  0-200. 
    摘要 ( 747 )   PDF(101KB) ( 1976 )  
    报道了不同温度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斜纹夜蛾分别在33℃,30℃,28℃,25℃,23℃,21.5℃和16.5℃恒温条件下饲养,从卵至成虫的发育历期分别为22.07,25.41,28.27,34.57,40.64,45.69和91.40 d;卵、幼虫、蛹及卵至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2.01℃,9.34℃,13.53℃和11.16℃;各虫态的有效积温分别为49.97日度,301.23日度,130.06日度和479.43日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铝胁迫下大麦根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及根中Al、Ca和P含量的变化
    周建华;潘建伟;朱睦元
    2001, 13(04):  0-196. 
    摘要 ( 718 )   PDF(177KB) ( 1347 )  
    在恒定pH系统中不同Al浓度胁迫下,大麦根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酶谱发生明显变化,Rf 0.4,Rf 0.78酶带变化最典型,酶带的强度与根的生长有明显的相关性,不同品种间酶带的变化存在差异。Al的作用与强光(300 lx)对根的作用使酶带变化相似。在Al胁迫下,大麦根中Al含量显著增加,恒定pH系统中敏感品种沪麦8号、早熟3号根中的Al含量比耐性品种浙皮2号高。Al处理引起根中Ca含量的急剧减少,4 mg/kg Al条件下耐性品种比敏感品种Ca含量高一倍以上。根中P的含量与Al含量在较敏感的品种中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元素分析结果所显示的品种耐性序列与根相对伸长率所显示的耐性序列基本相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日本粳型优质米品种“越光”的评价和利用研究
    鲍根良;严文潮;董文其;崛内久满;富田桂
    2001, 13(04):  0-183. 
    摘要 ( 1042 )   PDF(95KB) ( 1559 )  
    对引进的日本粳型优质米品种越光进行农艺性状评价,并与浙江省高产粳稻品种(系)杂交配组,经筛选获得3 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系。其中EB9903和EB9901等2个品系与越光相比,表现外观品质更优(整精米率提高约10),蒸煮品质相仿,抗倒抗病能力明显增强,产量显著提高(增产约50)而与秀水11相仿,可在生产上应用;EB9910表现米质优、抗性好,但产量偏低,可作育种中间材料利用。试验结果表明,越光的优质特性可引入浙江省的水稻品质育种程序中,以改良晚粳稻米的品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知公告
      协办单位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