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范琳娟, 刘子荣, 徐雪亮, 王奋山, 彭德良, 姚英娟. 6种杀线剂对重茬山药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和养分含量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21, 33(3): 506-515. |
[2] |
陈贵, 鲁晨妮, 石艳平, 倪雄伟, 程旺大, 张红梅, 王保君, 张丽萍, 孙达. 不同缓控释肥搭配脲铵对水稻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和土壤养分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21, 33(1): 122-130. |
[3] |
李金武, 郁继华, 吕剑, 冯致, 杨海兴, 车旭升, 秦启杰, 张洋, 金宁. 不同覆盖方式对高原夏季露地松花菜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20, 32(9): 1626-1633. |
[4] |
牛素贞, 安红卫, 宋勤飞, 陈正武. 贵州野生茶树立地土壤养分状况分析及综合评价[J]. 浙江农业学报, 2020, 32(6): 1039-1048. |
[5] |
王保君, 程旺大, 陈贵, 沈亚强, 沈盟, 袁晔, 王蕾, 张红梅. 氮肥调控对浙北地区秸秆全量还田稻田土壤及水稻产量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20, 32(2): 183-190. |
[6] |
陶晶, 邬奇峰, 石江, 李松昊, 葛江飞, 陈俊辉, 徐秋芳, 梁辰飞, 秦华. 间作与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新垦山地玉米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20, 32(1): 115-123. |
[7] |
王保君, 程旺大, 陈贵, 沈亚强, 张红梅. 秸秆还田配合氮肥减量对稻田土壤养分、碳库及水稻产量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19, 31(4): 624-630. |
[8] |
赵越, 罗志军, 赵杰, 江春燕, 曹丽萍. 南方丘陵区耕地土壤养分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浙江农业学报, 2018, 30(6): 1035-1043. |
[9] |
肖怡, 冯浪, 王鹏, 张新, 李启权, 王勇, 陈玉蓝, 罗琳, 王昌全. 盐源县植烟土壤速效养分空间变异特征研究[J]. 浙江农业学报, 2017, 29(8): 1329-1335. |
[10] |
徐锴, 张少瑜, 袁继存, 闫帅, 侯桂学, 赵德英. 地膜和秸秆覆盖对梨园土壤养分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17, 29(3): 421-427. |
[11] |
宋勤飞, 牛素贞, 陈正武, 尹杰, 周绍均, 岑春娇.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花溪古茶树立地土壤养分评价[J]. 浙江农业学报, 2017, 29(11): 1844-1853. |
[12] |
蒋欣烨, 李珊, 张浩, 李启权, 李斌, 王昌全, 李冰. 川北植烟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评价及其分布特征[J]. 浙江农业学报, 2016, 28(9): 1572-1579. |
[13] |
刘学东1,2,3,陈林1,2,3,杨新国1,2,3,赵伟1,2,3,张义凡1,2,3,李学斌4,*. 放牧与围栏对荒漠草原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16, 28(8): 1389-. |
[14] |
蒋威1,2,郜允兵2,3,4,刘玉2,3,4,潘瑜春2,3,4,邢世和1,*. 北京市大兴区南部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及其影响因素[J]. 浙江农业学报, 2016, 28(3): 482-. |
[15] |
刘冲, 王茂文, 邢锦城, 丁海荣, 朱小梅, 赵宝泉, 董静, 温祝桂, 洪立洲. 甘薯种植对苏北沿海滩涂土壤环境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16, 28(11): 1908-19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