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高强, 王丽丽, 张渐隆, 杨波, 李峰, 朱先志, 刘爱新, 韩超, 田雷. 高地芽孢杆菌CY1的分离鉴定及其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作用[J]. 浙江农业学报, 2025, 37(2): 405-416. |
| [2] |
李强, 刘思彤, 黄显斌, 姜君龙, 邓建宇, 王教瑜, 李玲. 山区猕猴桃溃疡病病原菌的鉴定及不同类型高效防治药剂的筛选[J]. 浙江农业学报, 2025, 37(10): 2116-2128. |
| [3] |
刘胜男, 朱建义, 李明, 赵浩宇, 熊涛, 汤永禄, 周小刚, 李朝苏. 稻茬免耕带旋播种小麦的田间杂草防除效果与小麦产量[J]. 浙江农业学报, 2025, 37(10): 2129-2137. |
| [4] |
徐伟东, 陆强, 姚张良, 王晖, 王瑞森, 郎淑平. 水稻田夏熟杂草多样性特征对不同轮作模式的响应[J]. 浙江农业学报, 2025, 37(10): 2138-2149. |
| [5] |
何晓婵, 周小军, 朱浩, 龚婉, 张敬泽, 朱丽燕. 莴苣盘梗霉菌自然寄主专化性的分化及其对莴苣的侵染性[J]. 浙江农业学报, 2025, 37(1): 126-133. |
| [6] |
黄乾龙, 王楚桃, 何永歆, 欧阳杰, 朱子超, 管玉圣, 蒋刚, 熊英, 李贤勇. 直播方式对重庆地区稻田杂草群落组成和生态位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24, 36(2): 383-390. |
| [7] |
燕中立, 李永慧, 李玉成, 李伟, 张学胜, 洪勇, 葛立傲. 蓝藻好氧堆肥负载阿维菌素对草莓红蜘蛛的防治效果[J]. 浙江农业学报, 2024, 36(10): 2264-2272. |
| [8] |
皮艺萌, 鲁艳辉, 吕仲贤, 许益鹏, 徐红星. 农田杂草在害虫防治中的作用[J]. 浙江农业学报, 2024, 36(10): 2426-2436. |
| [9] |
王晓楠, 冯晓晓, 施斌, 陈恩磊, 陈梦丽, 郑永利, 吴慧明. 内生细菌ZN-S10的鉴定及其对番茄青枯病菌的抑菌作用[J]. 浙江农业学报, 2023, 35(11): 2636-2644. |
| [10] |
廖平强, 陈国奇, 刘光明, 蒋岩, 赵灿, 王维领, 霍中洋. 不同密度异型莎草和水苋菜对水稻产量及稻米加工、外观品质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22, 34(11): 2348-2357. |
| [11] |
林瑞, 任海英, 安笑笑, 郑锡良, 梁森苗, 张淑文, 戚行江. 生物有机肥对杨梅凋萎病防控及其树势恢复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19, 31(7): 1096-1104. |
| [12] |
朱海霞,马永强,程亮,郭青云*. 极细链格孢菌HZ\|1对阔叶杂草的致病性及对作物的安全性评价[J]. 浙江农业学报, 2016, 28(6): 1037-. |
| [13] |
蒲占湑;黄振东;胡秀荣;李红叶;. 六种杀菌剂对柑橘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治效果[J]. , 2014, 26(1): 0-126. |
| [14] |
陈桂华;郑许松;盛仙俏;吴降星;张发成;吕仲贤. 四种防治模式对水稻主要害虫的防治效果及其经济效益分析[J]. , 2008, 20(5): 0-384. |
| [15] |
王华弟;朱金良;俞晓平;杨廉伟;汪恩国;张国鸣;王国迪 . 农田杂草灰飞虱的空间格局与抽样技术[J]. , 2007, 19(4): 0-2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