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廖珍凤, 宋西娇, 沈梦梦, 肖彬, 周媛. 不同制样方法下6种耧斗菜花粉的形态特征[J]. 浙江农业学报, 2025, 37(1): 67-77. |
| [2] |
汤佳宁, 王永侠, 刘金松, 曾新福, 杨彩梅. 中链脂肪酸及其酯对致病菌的抑菌作用[J]. 浙江农业学报, 2021, 33(9): 1611-1616. |
| [3] |
唐标, 陈凌云, 罗怡, 施杏芬, 胡骥, 陈怡飞, 钱鸣蓉, 杨华. 2019年浙江和福建沙门氏菌和弯曲杆菌的耐药性分析[J]. 浙江农业学报, 2020, 32(12): 2218-2225. |
| [4] |
张珏锋, 陈建明, 李芳, 钟海英, 吴鸿. 黄绿绿僵菌侵染褐飞虱的电镜观察[J]. 浙江农业学报, 2019, 31(8): 1345-1352. |
| [5] |
曹晨阳, 张依, 张倩, 肖英平, 赵瑞婷, 刘晨星, 杨华, 赵敏, 杨保伟. 浙江和上海地区生产及零售端鸡肉源沙门氏菌特性研究[J]. 浙江农业学报, 2019, 31(7): 1161-1169. |
| [6] |
程辉, 梁奕, 俞圣韬, 叶仲杜, 蒋晗, 朱诚. 双重RT-RPA法快速检测沙门氏菌及其1类整合酶基因[J]. 浙江农业学报, 2019, 31(4): 661-668. |
| [7] |
刘江英, 朱建津, 蒋蓉, 刘子微. 多菌种联合发酵饲料对肉鸡抗沙门氏菌感染能力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19, 31(2): 229-234. |
| [8] |
尹业师1,方丹2,朱立颖1,刘伟1,吴健2,王欣1,*. 产雌马酚梭菌C1对小鸡沙门氏菌攻毒保护效果[J]. 浙江农业学报, 2016, 28(2): 234-. |
| [9] |
刘元靖1,2,周育2,陈文学1,汪雯2,王强1,2,*. 草莓主要污染微生物类群抑菌清洗方法研究[J]. 浙江农业学报, 2015, 27(8): 1422-. |
| [10] |
汪波1,2,周子华1,邓伟楠1,吕明1,谭昭君2,颜亨梅1,2,*. 拟环纹豹蛛体表裂缝感受器、跗节器亚显微观察[J]. 浙江农业学报, 2015, 27(10): 1725-. |
| [11] |
任三娟,童杰鹏,王艳,沈圣泉*. 水稻小穗退化突变体spd\|hp73幼穗分化发育动态研究
[J]. 浙江农业学报, 2014, 26(5): 1151-. |
| [12] |
张巧艳;*;陈亭亭;陈笑芸;杨胜利;*;缪青梅. 基于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建立生乳及乳制品沙门氏菌快速检测技术[J]. , 2012, 24(5): 0-921. |
| [13] |
贾世燕;汪炳良;张莉;管学玉. 菜豆及其近缘种花粉亚显微形态观察和数量分类学研究[J]. , 2007, 19(2): 0-83. |
| [14] |
郑宏海;刘志龙;欧佐梁;赖朝晖;应正定;韩承祥 . 二氧化氯对作物害菌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J]. , 2000, 12(05): 0-8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