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目录
    目录
    2017, 29(2):  176-176. 
    摘要 ( 247 )   PDF(498KB) ( 12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物科学
    水稻LOC_Os10g05490位点冷胁迫条件下表达分析及CRISPR/Cas9定向编辑
    沈春修
    2017, 29(2):  177-185.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7.02.01
    摘要 ( 925 )   HTML ( 154 )   PDF(1110KB) ( 2051 )  
    为探明LOC_Os10g05490位点冷胁迫条件下的表达特性和耐冷性功能,以耐冷东乡野生稻和冷敏感水稻93-11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LOC_Os10g05490在冷敏感水稻93-11冷处理前后表达丰度相当,而在耐冷东乡野生稻中冷处理后表达丰度下调,这一结果与前期转录组测序(RNA-seq)结果相符,进一步验证了该位点可能与水稻耐冷相关,随后利用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对LOC_Os10g05490编码区于同样具有较强耐冷性的粳稻品种台北309中实施定向基因敲除,并成功获得了26株转基因阳性植株。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荞麦脱落酸不敏感基因序列分析
    汪燕, 刘瑶, 梁成刚, 陈晴晴, 石桃雄, 陈其皎, 孟子烨, 陈庆富
    2017, 29(2):  186-192.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7.02.02
    摘要 ( 983 )   HTML ( 0 )   PDF(902KB) ( 1657 )  
    脱落酸不敏感基因(ABA-insensitive, ABI)是调控植物逆境胁迫应答、种子脱落和休眠等的一类转录因子。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普通荞麦ABI(CL38501)基因cDNA全长为963 bp,编码320个氨基酸,含有典型的bZIP结构域和ABI5家族保守区Ⅱ,推测该基因可能编码ABI5家族蛋白。与野生种质相比,花蕾期和开花期栽培品种ABA信号转导途径中绝大多数基因表达量上调,其中,ABI基因表达量分别上调4.42和3.66倍。对9个栽培品种和5份野生种质的ABI基因进行PCR扩增,发现14份材料的405个位点中多态位点为30个,9个栽培品种间仅含1个多态位点,5个野生种质间含有7个多态位点,说明普通荞麦ABI基因序列高度保守。栽培品种与野生种质ABI序列存在11个共同氨基酸差异位点,蛋白构象预测发现第32位点和第60位点氨基酸发生置换导致蛋白构象发生变化,表明其可能与栽培驯化过程中荞麦丧失休眠与落粒特性相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物科学
    育龄大熊猫阴道源乳酸杆菌的分离鉴定与系统进化
    马晓平, 杨天意, 俞演, 张志和, 王承东, 古玉
    2017, 29(2):  193-199.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7.02.03
    摘要 ( 857 )   HTML ( 0 )   PDF(745KB) ( 1593 )  
    旨在对大熊猫阴道源乳酸杆菌进行分离与鉴定。取发情期大熊猫阴道分泌物为试验组,人阴道分泌物为对照组,对其乳酸杆菌进行分离培养,形态学、生化特性、16S rDNA特征鉴定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通过API 50CHL系统鉴定生化特性,结合16S rDNA序列测定和系统进化分析,共分离到6株革兰氏阳性乳酸杆菌,分别为从大熊猫阴道分泌物中分离到的唾液乳酸杆菌GPV01、植物乳酸杆菌GPV02和Lactobacillus saerimneri GPV03,从对照组人阴道分泌物中分离得到嗜酸乳酸杆菌WAV01、卷曲乳酸杆菌WAV02和植物乳酸杆菌WAV03,大熊猫和人阴道中均存在植物乳酸杆菌(分别为GPV02和WAV03)。该结果可为后续研究大熊猫阴道乳酸杆菌生物学特性及开发大熊猫阴道益生菌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亚精胺对鼠免疫器官指数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徐麒麟, 康波, 姜冬梅, 魏春叶, 贾医林, 易治鑫, 陈咨余
    2017, 29(2):  200-205.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7.02.04
    摘要 ( 543 )   HTML ( 1 )   PDF(583KB) ( 1616 )  
    为阐明亚精胺对鼠免疫器官指数、胸腺和脾脏组织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采用0、0.05、0.10和0.15 mg·g-1(体质量)亚精胺腹腔注射6周龄昆明小白鼠,测定鼠胸腺和脾脏指数,并定量检测胸腺和脾脏组织TNF-αIL-1βIL-6和IFN-γ表达量。结果表明:注射0.15 mg·g-1亚精胺组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0.10 mg·g-1亚精胺组胸腺组织IFN-γ表达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0.05 mg·g-1亚精胺组鼠脾脏组织TNF-αIL-1β表达量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0.10 mg·g-1 亚精胺组脾脏组织IL-6和IFN-γ表达量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0.15 mg·g-1组脾脏组织TNF-α表达量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亚精胺对炎症因子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和剂量依赖性。低浓度亚精胺能抑制炎症因子表达发挥抗炎作用,随着亚精胺浓度增加则表现为诱导炎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五苓散对实验性铜中毒大鼠的治疗作用
    程颜, 刘亚云, 张方洁, 黄翠华, 康佑汐, 韩春杨, 陈玎玎, 刘翠艳
    2017, 29(2):  206-212.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7.02.05
    摘要 ( 630 )   HTML ( 0 )   PDF(959KB) ( 1556 )  
    为探讨中药利湿方剂五苓散对动物体内铜排泄的影响,通过饲喂高铜饲料建立SD大鼠亚慢性铜中毒病理模型,然后用五苓散进行治疗。分别在造模成功和治疗结束时进行心脏采血,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大鼠血液铜含量,试剂盒法测定血清中AST、LDH和SOD的活性;试验结束时剖杀大鼠,观察内脏器官的病理变化,并取肝脏、肾脏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造模结束时检查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增长速度减缓,肝脏和肾脏出现明显的病理学变化,血液铜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说明造模成功。采用五苓散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肝肾病理学变化明显减轻,血液中铜含量显著降低(P<0.05);SOD活性升高(P<0.05),AST和LDH活性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大鼠上述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上述结果表明,五苓散能有效促进铜中毒大鼠体内铜的排泄,减轻肝、肾组织损伤,可用于临床动物亚慢性铜中毒的治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型魏氏梭菌α毒素氨基端PLC结构分析与生物学活性鉴定
    许崇利, 许崇波, 宫语晨
    2017, 29(2):  213-219.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7.02.06
    摘要 ( 601 )   HTML ( 0 )   PDF(951KB) ( 1508 )  
    利用PCR扩增技术克隆A型魏氏梭菌α毒素氨基端的PLC1-250基因,构建含PLC1-250基因表达质粒的BL21(DE3)(pN-PLC1-250)重组菌株,序列分析和酶切鉴定证实构建的pN-PLC1-250重组质粒含有目的基因且基因序列与阅读框架均正确。SDS-PAGE分析表明,PLC1-250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相对含量的18.76%。利用SOPMA法预测PLC1-250蛋白分子的二级结构,且同源模建了其3D结构,结果表明,PLC1-250蛋白分子的二级结构主要为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三级结构与α毒素相类似。此外,还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了鉴定,可为进一步探索α毒素作用的分子机制,以及其分子结构与生物学功能的关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园艺科学
    草莓FabHLH3基因克隆表达分析与过量和干涉表达载体的构建
    张青, 苗立祥, 张豫超, 杨肖芳, 蒋桂华
    2017, 29(2):  220-227.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7.02.07
    摘要 ( 1065 )   HTML ( 0 )   PDF(1147KB) ( 1894 )  
    以八倍体草莓品种越心(Fragaria×ananassa cv. Yuexin)为试材,利用RT-PCR技术从果实中克隆出FabHLH3基因全长编码序列,运用生物学软件对该序列进行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FabHLH3基因在不同组织、果实不同发育阶段及不同光质处理下的表达模式进行研究。测序和分析结果表明,FabHLH3基因的CDS全长2 094 bp,编码697个氨基酸残基,该蛋白质理论分子量约为77.43 ku、等电点(pI)为6.05;经DNAMAN分析,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与二倍体森林草莓(F. vesca)FvbHLH3基因的一致性分别为92.04%和90.87%。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FabHLH3基因在叶、叶柄、花和果实中的表达情况,发现在叶中的表达量最高,随着果实发育,FabHLH3基因表达量逐渐增加,在半红期达到最高,红果期开始下降。此外,FabHLH3基因的表达还受到红光和蓝光的诱导。用无缝克隆技术构建了FabHLH3基因的过量表达载体pGreen-FabHLH3和干涉表达载体pGreen-FabHLH3i,为进一步验证FabHLH3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花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张志仙, 何道根, 朱长志, 檀国印, 高旭
    2017, 29(2):  228-235.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7.02.08
    摘要 ( 909 )   HTML ( 1 )   PDF(840KB) ( 1855 )  
    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从50对引物中筛选出14对条带清晰、稳定性好的多态性引物分析了28份青花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14对引物在28份材料中共扩增出94条条带,多肽信息量为0.20~0.91。供试的28份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85 1~0.904 3,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728 9。其中TN12和TN14亲缘关系最近(相似系数为0.904 3),TN503和TN597亲缘关系最远(相似系数为0.585 1)。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0.688处,28份青花菜材料可分为2大类。第一大类(Ⅰ)包括TN501、TN526等26份材料,第二类(Ⅱ)由TN539和TN597两个材料组成。同时,从主成分分析二维图结果来看, 28份材料分成4个组,第一组由TN539和TN597构成,第二组由TN55、TN591等6个材料组成,第三组由TN671等6个材料组成,第四组由14份材料组成。两种分类方法都得出TN539和TN597与其他26份材料亲缘关系较远的结果。结果表明,这28份青花菜种质资源总体遗传多样性较低,但部分材料存在较大遗传差异,为供试材料的利用和杂交亲本选配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NaCl胁迫对马齿苋幼苗生长及体内离子分布的影响
    董静, 邢锦城, 洪立洲, 王茂文, 朱小梅, 刘冲, 温祝桂, 赵宝泉, 丁海荣
    2017, 29(2):  236-243.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7.02.09
    摘要 ( 536 )   HTML ( 0 )   PDF(976KB) ( 1531 )  
    以马齿苋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沙培条件下,0、100和200 mmol·L-1 NaCl处理对其生长及不同器官中Na+、K+、Ca2+和Mg2+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马齿苋幼苗地上部干质量及单株叶片数均有所下降,但根系干质量和根冠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根、茎、叶中Na+含量较对照均显著升高,且主要储存于根中;K+含量较对照显著下降,茎中K+含量降幅较小,而叶片中降幅较大;叶片中Ca2+和Mg2+含量显著高于茎和根。根、茎、叶中K+/Na+、Ca2+/Na+、Mg2+/Na+比值随NaCl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主要原因是Na+净增加;但叶片中K+/Na+、Ca2+/Na+、Mg2+/Na+比值显著高于茎和根系。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马齿苋幼苗从根到茎的离子选择性运输能力先升高后降低,而茎到叶片的离子选择性能力总体呈升高趋势。综合分析表明,马齿苋可能通过将Na+区域化到根系中,并增强植株向茎叶选择运输K+、Ca2+和Mg2+的能力,从而缓解NaCl处理对马齿苋的伤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甜瓜果实主要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沈佳, 寿伟松, 张跃建
    2017, 29(2):  244-250.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7.02.10
    摘要 ( 758 )   HTML ( 1 )   PDF(650KB) ( 1779 )  
    甜瓜(Cucumis melo L.)是世界上主要的水果之一,通过育种手段培育高品质的甜瓜品种,是现阶段甜瓜育种工作者的主要目标。为提高甜瓜优势组合的选配效率,试验采用8份亲本,按照Griffing双列杂交配成28份杂交组合,对果实主要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果实横径外,供试亲本的果实质量、果实种腔直径、果实纵径、果肉厚度和果肉中心、边缘糖度均达到极显著差异;亲本A1、A3和A4的果实质量、种腔直径、果实纵径和果肉厚度的一般配合力较高;亲本A2、B1、B2、B3和B4果肉中心和边缘糖度的一般配合力较高;在选育优良品质性状综合表现中,组合A1×A2、A1×B3、A3×B2、A3×B3各个品质性状的特殊配合力均较高,是较好的选育品种。本结果可为甜瓜杂交育种的亲本选择和选配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湖北引种高氨基酸茶树品种的绿茶适制性分析
    马林龙, 金孝芳, 曹丹, 刘艳丽, 龚自明, 王胜鹏, 刘盼盼
    2017, 29(2):  251-260.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7.02.11
    摘要 ( 774 )   HTML ( 0 )   PDF(966KB) ( 1786 )  
    为了解湖北茶区引种的3个高氨基酸茶树品种黄金茶1号、安吉白茶和中黄1号的绿茶适制性,以湖北茶区主栽品种鄂茶1号为对照,分析了这3个引进品种所制绿茶的主要滋味成分、香气组分和感官品质。结果表明:3个引进品种的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和酚氨比均显著低于鄂茶1号,氨基酸总量及18种氨基酸组分(除亮氨酸、苯丙氨酸外)均高于鄂茶1号;黄金茶1号、安吉白茶和中黄1号依次检测出香气成分37、35和36种,各香气类别、组分及所占比例与鄂茶1号有明显差异;感官审评结果显示,3个引进品种所制绿茶中,安吉白茶品质最优,黄金茶1号次之,而中黄1号与鄂茶1号品质相近。3个品种引种到湖北后,所制绿茶具有苦涩味低、嫩香浓郁、滋味鲜醇淡爽等优良品质特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对磴口县景观格局演变及重心迁移的影响
    张启斌, 岳德鹏, 于强, 吕奇, 尹波, 马欢, 李宁
    2017, 29(2):  261-269.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7.02.12
    摘要 ( 608 )   HTML ( 3 )   PDF(1171KB) ( 1860 )  
    选取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为研究区,以多种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研究了林业生态工程背景下2000—2014年县域景观格局演变特征,以“包含林业生态工程景观转移数量”与“不包含林业生态工程景观转移数量”2种情形下的景观转移概率为不同规则,利用CA/Markov模型模拟了2021年县域景观格局演化状况,着重分析了2种情形下景观重心迁移特征。结果表明:2000—2014年间县域林地、水体、建筑用地明显增加,沙地明显减少;林地、沙地、建筑用地、水体动态度较高,各景观类型交错地区有较高的景观动态度;水体与林地重心迁向县域西南,沙地向乌兰布和沙漠腹地回退明显。当预测规则中包含林业生态工程引起的转移概率时,预测结果显示,2021年各景观类型将呈现出生态较为和谐的演化趋势,反之景观格局则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恶化。研究结果表明,林业生态工程对县域生态保护与荒漠化防治具有决定性作用,是生态环境改善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保护
    云南新产区杨梅枝枯的病原菌鉴定及土壤营养元素分析
    吴阳春, 任海英, 戚行江, 郑锡良, 梁森苗
    2017, 29(2):  270-276.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7.02.13
    摘要 ( 1044 )   HTML ( 0 )   PDF(850KB) ( 1831 )  
    为了明确云南新产区杨梅枝枯的原因,利用科赫氏法则确定了引起枝枯的病原菌,依据形态学特征,结合ITS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且对发病定植苗及其容器苗、健康定植苗和本地生长的杨梅树土壤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引起云南杨梅枝枯的病原菌为异色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versicolor);果园内的发病定植苗与健康定植苗相比,磷、硼、钾、钙、锌元素含量都显著升高,升高幅度在55.8%~511.5%,氮的含量也略有升高(9.2%),说明果园内的定植苗处于一种相对富营养的土壤环境;与本地生长的健康杨梅树土壤相比,容器内的植株土壤磷、钾含量大大升高,升高幅度为203.2%~431.6%,镁的含量也略有升高(27.6%),其他营养元素含量都显著降低,降低幅度为28.6%~96.9%,表明容器苗的土壤相对本地生长的健康杨梅树来说,各元素含量不太均衡。该研究结果可为指导云南杨梅新产区的病害防控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胶孢炭疽菌CgRGS4调控营养生长、渗透压响应、氧化应激反应和致病性
    徐爽, 吴曼莉, 柯智健, 柳志强, 李晓宇
    2017, 29(2):  277-285.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7.02.14
    摘要 ( 583 )   HTML ( 0 )   PDF(1098KB) ( 1722 )  
    G蛋白信号调控因子(regulators of G-protein signaling,RGS)是G蛋白的一类负调控因子,在植物病原真菌生长发育及致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还未有关于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RGS蛋白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试验利用PCR技术扩增了胶孢炭疽菌的CgRGS4基因,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获得CgRGS4基因的敲除突变体,通过表型分析初步确定了CgRGS4的生物学功能。结果表明,CgRGS4编码一个1 224个氨基酸的蛋白,包含RGS、PXA和PX功能域,该基因敲除突变体在营养相对贫瘠的条件下生长较野生型缓慢,对高渗透胁迫的耐受性增强,黑色素减少,对H2O2更加敏感,胞外漆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以及致病性减弱。由此可见,CgRGS4参与调控胶孢炭疽菌的营养生长、渗透压响应、氧化应激反应和致病性等多个过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PCR-DGGE技术辅助筛选氨氮降解菌株
    张智超, 孙宏, 吴逸飞, 王新, 姚晓红, 柳永, 汤江武, 葛向阳
    2017, 29(2):  286-291.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7.02.15
    摘要 ( 602 )   HTML ( 0 )   PDF(676KB) ( 1631 )  
    将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与传统梯度浓度富集手段相结合,从不同氨氮浓度养殖污水中筛选高活性氨氮降解菌株。结果表明,经过不同氨氮浓度的驯化,初筛得到22株菌株,分别测定其氨氮降解能力,最终得到3株氨氮降解能力较强的菌株,分别命名为ZZC-3、ZZC-4和ZZC-14。经16S rDNA鉴定后,分别为戈登氏菌属、反硝化菌属和红球菌属细菌。PCR-DGGE结果表明,反硝化杆菌属的微生物在富集液中的含量最高,因此选择ZZC-4为目标菌株。经过污水降解效果验证,添加ZZC-4菌株的处理在144 h后水中氨氮和化学需氧量降解率分别达到90.8%和94.7%,显示该菌株具有良好的应用开发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境科学
    不同材料对海岛绿化土壤盐基离子淋溶的影响
    陈闻, 吴海平, 王晶, 麻万诸
    2017, 29(2):  292-299.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7.02.16
    摘要 ( 571 )   HTML ( 0 )   PDF(872KB) ( 1747 )  
    为研究有机肥、木屑、生物炭和石膏对舟山海岛绿化土壤盐基离子(K+、Ca2+、Na+、Mg2+)的影响,采用土柱模拟试验,比较不同处理下土壤盐基离子的淋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材料均能有效提高前述4种盐基离子的淋溶量,改善土壤品质。在试验条件下,当有机肥或石膏用量为25 g时,Ca2+、K+、Mg2+、Na+的淋溶量达到最大;当木屑施用量为12.5 g时,Ca2+、Mg2+、Na+的淋溶量最大,不添加木屑时,K+的淋溶量最大;生物炭的添加量为12.5 g时,Ca2+和Mg2+的淋溶量最大,而添加量达到25 g时,K+、Na+的淋溶量达到最大值。综合来看,以下方案对绿化地盐基离子的淋洗具有较好的效果:(1)直接用水灌溉淋洗,省时省力,无须增加其他成本,但需要大量的水淋洗,单位水量的淋洗效果较添加改良剂略差;(2)改良剂组合添加,从成本和综合效益方面考虑,在试验条件下,施用有机肥25 g、木屑12.5 g、石膏12.5 g,不添加生物炭的方案,淋洗效果和经济性均最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柳树(Salix spp.)在污染环境修复中的应用
    赵凤亮, 杨卫东
    2017, 29(2):  300-306.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7.02.17
    摘要 ( 876 )   HTML ( 3 )   PDF(679KB) ( 1652 )  
    柳树(Salix spp.)具有生物量高、生长速度快、易繁殖、蒸腾作用强等特点,是进行污染环境修复的良好植物资源。既有研究显示,可利用柳树通过植物-土壤、植物-砂石、人工湿地及河岸缓冲区的方式净化污染水体,修复乙醇、多氯联苯、多环芳烃等有机污染,还可通过自然修复和强化修复(螯合剂、菌根)治理重金属污染。柳树对环境污染物的修复效率与品种、无性系、土壤类型及水文条件有关,且可通过螯合剂和菌根真菌等强化措施增强对污染物的净化效率。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当加强柳树生物能源开发研究,并与污染环境生态修复相结合,注重柳树环境修复优良品种的筛选与评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品科学
    响应面法优化螺旋藻培养基
    谢丽丹, 王素英
    2017, 29(2):  307-314.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7.02.18
    摘要 ( 1220 )   HTML ( 1 )   PDF(990KB) ( 1637 )  
    为了优化螺旋藻培养基的基本配方,以纯碱生产废料、硝酸钠(NaNO3)、氯化钾(KCl)、磷酸二氢钾(KH2PO4)为自变量,以螺旋藻藻蓝蛋白含量为响应值,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原理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RSM),确定螺旋藻培养基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螺旋藻培养基最佳配方为纯碱生产废料17 g、硝酸钠(NaNO3)2 g、氯化钾(KCl)1 g、磷酸二氢钾(KH2PO4)1.6 g,在此条件下,螺旋藻藻蓝蛋白实际含量达到0.269 3 mg·L-1,与室外养殖采用的半合成培养基相比,藻蓝蛋白含量提高了23%。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淡腌青鱼加工过程、制品品质特征和安全性评价
    郭全友, 董艺伟, 李保国, 姜朝军
    2017, 29(2):  315-322.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7.02.19
    摘要 ( 602 )   HTML ( 1 )   PDF(905KB) ( 1666 )  
    为探究淡腌青鱼品质特征及其安全性,对各加工环节的水分含量、水分活度、pH、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和硫代巴比妥酸的变化,以及成品营养成分、矿物元素和组胺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青鱼腌制过程中,pH值逐渐上升,在清洗结束至成品阶段呈下降趋势,而水分活度、水分含量、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和硫代巴比妥酸总体呈下降趋势。淡腌青鱼成品中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灰分分别为(71.23±1.16)%、(18.01±0.34)%、(8.07±0.08)%和(2.69±0.06)%;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分别为(5.74±0.34)%、(6.90±0.23)%,占氨基酸总量的36.17%和40.83%,符合FAO/WHO规定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均衡模式。淡腌青鱼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值为3.43,7种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为(77.4±2.23)%。淡腌青鱼微生物、组胺、重金属、挥发性盐基氮和硫代巴比妥酸等均符合相关标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衢州地区柑橘品种罐头加工适应性初探
    贾亚鹏, 张俊, 陆胜民
    2017, 29(2):  323-331.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7.02.20
    摘要 ( 724 )   HTML ( 0 )   PDF(954KB) ( 1996 )  
    柑橘罐头大部分采用温州蜜柑为原料,品种较为单一。试验选取9个柑橘主栽品种,从解剖性状(剥皮难易、分瓣难易、可食率、平均种子数、畸形瓣率、囊衣硬度)、理化性质(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维生素C、总黄酮、类胡萝卜素等)、制罐后感官评价(汤汁透明度、囊瓣整齐度、囊瓣质地、风味、苦味)等方面,研究这些品种的罐头加工适应性。结果表明,满头红、南香、山下红、无籽山下红、丽椪2号、尾张的解剖性状较适合进行柑橘罐头加工;无籽山下红、尾张、南香、丽椪2号、山下红制罐后感官评分较高,表明除温州蜜柑品系外,椪柑(丽椪2号)和杂柑(南香)也适合加工成柑橘罐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乳酸菌细菌素plantaricin JK的异源表达、分离纯化及抗菌活性
    蒋晗, 刘娇, 郦萍, 顾青
    2017, 29(2):  332-337.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7.02.21
    摘要 ( 660 )   HTML ( 2 )   PDF(772KB) ( 1852 )  
    为获得高产双肽细菌素plantaricin JK,通过PCR扩增获得pln Jpln K基因,构建表达载体pET32a(+)-pln J-BL21(DE3)和pET32a(+)-pln K-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后,利用镍亲和层析柱进行分离纯化,重组蛋白经肠激酶酶切纯化后,细菌素pln J和pln K的产量分别为2~3、5~8 mg·L-1。利用牛津杯平板抑菌法研究抗菌活性,结果显示细菌素pln J和pln K对柠檬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citreus)、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都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双肽细菌素plantaricin JK的抑菌圈直径大于单独的细菌素pln J或pln K。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系统工程
    基于稀疏表示字典学习的植物分类方法
    张善文, 孔韦韦, 王震
    2017, 29(2):  338-344.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7.02.22
    摘要 ( 584 )   HTML ( 1 )   PDF(824KB) ( 1668 )  
    基于叶片图像的植物分类方法研究是植物分类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由于叶片图像的复杂性和对季节、光照等条件比较敏感,使得现有的植物分类方法的分类效果不佳。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表示字典学习的植物物种识别方法,该方法将植物分类问题转化为求解待分类叶片图像对于训练样本植物叶片图像的稀疏表示问题;再利用面向植物叶片图像类别的字典学习,寻求一个较小的、并经过优化的超完备字典来计算待识别叶片图像的稀疏表示。与已有植物分类方法比较,该方法的创新点为直接对原始叶片图像进行处理,不需要从每幅叶片图像中提取颜色、纹理和形状等分类特征,从而极大降低了植物分类方法的复杂度,提高了分类方法的实时性和鲁棒性。在公开的植物叶片图像数据库中对50类植物叶片图像进行了分类实验,识别率高达92%以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二穗短柄草钙依赖型蛋白激酶BdCDPK4基因的克隆及其编码蛋白质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韦淑亚, 赵旭东, 王会平, 杨广笑, 何光源
    2017, 29(2):  345-352.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7.02.23
    摘要 ( 694 )   HTML ( 0 )   PDF(1186KB) ( 1566 )  
    二穗短柄草(Brachypodium distachyon L.)因与小麦、大麦等有很高的同源性,作为新型禾本科模式生物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试验采用基因克隆技术分离了二穗短柄草BdCDPK4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该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的序列特征、结构和功能。结果表明,分离了BdCDPK4基因 1 851 bp 的 cDNA 序列(GenBank 登录号为 XM_003559516),编码区长度为 1 752 bp,编码 583 个氨基酸,分子量为 64.78 ku,等电点为9.12,含有N端可变区、蛋白激酶区、自抑制区、EF手型结构、类似钙调素等结构域。亚细胞定位预测位于叶绿体和液泡上。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该蛋白与小麦TaCDPK19 蛋白的同源性最近。根据各物种间 CDPKs 蛋白的高同源性,结合小麦TaCDPK19基因被高盐和小麦白粉病菌Blumeria graministritici (Bgt)诱导,推测BdCDPK4基因也可能参与逆境胁迫下的信号传导途径,在抗逆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知公告
      协办单位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