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目录
    目录
    2018, 30(1):  0-0. 
    摘要 ( 183 )   PDF(591KB) ( 108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物学报
    转基因水稻中转人乳铁蛋白的抗氧化及免疫作用
    秦毅, 吕国英, 张作法
    2018, 30(1):  1-6.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8.01.01
    摘要 ( 476 )   HTML ( 3 )   PDF(1198KB) ( 1533 )  
    以转人乳铁蛋白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抗氧化和免疫活性。采用DPPH法、ABTS法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方法来研究转人乳铁蛋白(rhLF)的抗氧化功能,通过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细胞增殖和吞噬活性的检测来测定转人乳铁蛋白的免疫活性。结果表明,转人乳铁蛋白对DPPH、ABTS和羟基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并能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增强免疫细胞的吞噬活性。转人乳铁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活性和抗氧化活性,是开发相关保健食品的重要资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荞麦ARF基因家族的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李洪有, 霍冬敖, 蔡芳, 张晓娜, 石桃雄, 陈其皎, 陈庆富
    2018, 30(1):  7-7.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8.01.02
    摘要 ( 575 )   HTML ( 2 )   PDF(1182KB) ( 1767 )  
    生长素响应因子(auxin response factor, ARF)基因应答了生长素信号,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以荞麦基因组数据库为基础,利用BlastP比对程序共鉴定了21个荞麦ARF基因,并对其基因结构、编码蛋白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保守基序、亚细胞定位、潜在磷酸化位点及系统进化关系进行了分析。基因结构分析表明,21个荞麦ARF基因均含有内含子,且不同基因间内含子数目存在较大差异。保守结构域分析显示,21个ARF蛋白均含有保守的B3和ARF结构域,部分ARF蛋白还含有Aux/IAA结构域。蛋白保守基序分析表明,21个ARF蛋白共有10个保守基序,基序长度在13~55个氨基酸之间。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大多数ARF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个别定位于叶绿体。潜在磷酸化位点分析显示,所有ARF蛋白均含有潜在的丝氨酸(Ser)、苏氨酸(Thr)和酪氨酸(Tyr)磷酸化位点,但各蛋白的不同磷酸化位点的数目差异较大。系统进化分析表明,21个ARF基因可以分为Ⅰ、Ⅱ、Ⅲ三个亚家族,其中,Ⅰ亚家族可以进一步分为Ⅰa和Ⅰb两个家族,Ⅱ亚家族可以进一步分为Ⅱa和Ⅱb两个家族。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克隆荞麦ARF基因及深入研究它们在荞麦中的功能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阳地区冬小麦生育期水分供需及干旱特征
    薛运宏, 刘箴, 刘继锋, 李学文, 尹周祥
    2018, 30(1):  14-25.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8.01.03
    摘要 ( 592 )   HTML ( 1 )   PDF(5437KB) ( 1515 )  
    旱涝灾害是影响信阳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分析信阳地区近50 a冬小麦生育期水分供需及干旱特征,可为冬小麦生产合理布局、合理用水以及防灾减灾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基于信阳地区1962—2011年9个气象站点日尺度数据,通过估算冬小麦全生育期和各生育阶段有效降水量和需水量,计算水分盈亏指数,分析水分供需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不同时间尺度标准化降水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SPI)进行干旱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冬小麦生育期需水量空间分布主要呈现西北部和东南部较高,而中部地区相对较低的特征,变化趋势以增加趋势为主;冬小麦生育期水分盈亏指数表明水分亏缺,西北部相对于中南部水分缺乏更为严重,变化趋势以减少趋势为主;冬小麦全生育期SPI值呈现不显著下降趋势,其变化幅度为0.125·10 a-1,冬小麦冬前生长期、返青抽穗期和灌浆成熟期SPI值呈现不同程度的不显著减少趋势,而越冬期SPI值则呈现不显著的增加趋势;各生育阶段干旱发生状况存在差异,不同生育阶段轻旱发生频率和中旱发生频率亦存在差异,北部冬小麦生育期发生轻度以上干旱频率较高,西部和南部冬小麦生育期发生中度以上干旱频率较高。综上,信阳地区冬小麦生育期水分呈亏缺状态,各生育阶段的干旱状况存在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物科学
    肉牛源毛孢子菌Trichosporon loubieri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钟锐, 姜尧章, 马晓平, 左之才, 黄小丽, 邓俊良, 沈留红, 余树民
    2018, 30(1):  26-35.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8.01.04
    摘要 ( 761 )   HTML ( 2 )   PDF(5986KB) ( 1732 )  
    为探究肉牛真菌性皮肤病的病因并有效防治该病。取发生皮癣病肉牛患部的皮屑、被毛进行真菌学检查和分离。采用沙保弱氏培养法对皮屑和毛发样品进行分离纯化。对分离株进行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和小鼠致病性、药敏试验。最终从样本中分离到一株真菌(编号zrfg01)。对分离株进行PCR扩增,获得长度为542 bp的转录基因间隔区(intergenic spacer,IGS)序列片段,序列提交GenBank,获得序列号为MF401393.1。序列在Blast中比对结果显示,zrfg01与编号KT936593.1的Trichosporon loubieri的相似性为100%。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将其鉴定为T. loubieri。动物实验表明该菌对小鼠有选择性致病作用。药敏试验表明,该菌在25 ℃环境条件下,对特比萘芬和氟胞嘧啶耐药,对克霉唑、两性霉素B、氟康唑、伏立康唑较为敏感。该研究可为诊断和治疗T. loubieri引起的肉牛皮肤癣菌病提供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猪源莫拉菌的分离鉴定与部分生物学特性分析
    廖倡宇, 张鹏飞, 王印, 杨泽晓, 姚学萍, 姜睿姣, 邬旭龙, 张博, 周丽军, 宋勇
    2018, 30(1):  36-42.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8.01.05
    摘要 ( 705 )   HTML ( 1 )   PDF(2148KB) ( 1551 )  
    从病死仔猪心脏中分离到一株革兰阴性菌,对该细菌进行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16S rDNA序列测定,确认该菌为猪源莫拉菌属亚种,将该菌株命名为猪源莫拉菌-ZY20001。对菌株进行致病性试验、药敏试验和部分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显示,该菌引起小鼠胸腔积液,不致死,对红霉素、青霉素、多粘菌素等21种抗生素药物表现不同程度的敏感,对哌拉西林耐药。菌株ZY20001具有TEM型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表型与基因型不符。该实验可为深入研究莫拉菌的分类进化及药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对青霉素耐药表型与基因型关系所做的初步探讨也丰富了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园艺科学
    多重PCR测序揭示浙蒲系列瓠瓜优异瓜形与鲜味的基因型基础
    吴晓花, 吴新义, 汪颖, 汪宝根, 鲁忠富, 徐沛, 李国景
    2018, 30(1):  43-49.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8.01.06
    摘要 ( 466 )   HTML ( 0 )   PDF(1817KB) ( 1498 )  
    外观品质和风味品质是瓠瓜育种的重要指标。以浙蒲系列瓠瓜品种为材料,利用多重PCR的方法,检测已知的16个鲜味相关SNPs和37个瓜形相关SNPs。研究表明,浙蒲6号和浙蒲8号均含有4个谷氨酸含量增效等位变异和11个瓜型等位变异;浙蒲1号含有6个谷氨酸含量增效等位变异和1个瓜形等位变异,浙蒲9号含有5个谷氨酸含量增效等位变异和2个瓜形等位变异。试验结果初步揭示了浙蒲系列瓠瓜品种优异外形与鲜味品质的基因型基础,为利用分子标记进一步开展瓠瓜优美瓜形、鲜味品质与其他优良性状的的聚合育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菜用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聚类及主成分分析
    贺礼英, 尹成杰, 黄守程, 何庆元, 舒英杰
    2018, 30(1):  50-57.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8.01.07
    摘要 ( 650 )   HTML ( 2 )   PDF(1034KB) ( 1787 )  
    对沿淮地区广泛种植的41个菜用大豆品种的生育期、株高、茎粗、倒伏性、主茎节数、结荚高度、单株荚数、单株有效荚数、荚长、荚宽、单荚粒数、鲜豆百粒质量等12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测定,并进行了变异、相关、聚类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41个菜用大豆品种的12个农艺性状均存在较大的变异,其中结荚高度变异最大(变异系数31.41%),荚宽的变异最小(变异系数为6.45%)。相关性分析表明,除生育期与株高、单株荚数、荚长,荚长与荚宽间的相关系数大于0.5外,其他指标间的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小于0.5。通过聚类分析,利用类平均法在欧氏距离5.597 3处可将41个菜用大豆品种划分为4大类群, 各类群的农艺性状差异明显。主成分分析表明,生育期、株高、茎粗、倒伏性、主茎节数、结荚高度及单株荚数等7个农艺性状累计贡献率为87.028 1%,可以反映出菜用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基本特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苦瓜α-苦瓜素基因启动子克隆与单倍型分析
    刘子记, 朱婕, 牛玉, 杨衍
    2018, 30(1):  58-64.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8.01.08
    摘要 ( 484 )   HTML ( 1 )   PDF(1770KB) ( 1615 )  
    为探明α-苦瓜素基因的表达调控规律,从苦瓜种质Y5中克隆了α-苦瓜素基因上游包括起始密码子在内的1 620 bp序列,选取转录起始位点上游1 500 bp序列,利用PlantCARE在线启动子预测工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α-苦瓜素启动子除了含有TATA-box和CAAT-box等核心元件外,还含有光响应元件、赤霉素响应元件、热胁迫响应元件、干旱应答元件、水杨酸应答元件、茉莉酸应答元件等。以28份苦瓜种质为材料,分析了α-苦瓜素启动子区域SNP和InDel分布情况,共发现24个SNP位点和1个InDel,28份苦瓜种质资源共存在4种单倍型。3个SNP位于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可能对α-苦瓜素基因的表达调控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黄独胚性愈伤组织冻后黑暗培养及其再生植株半薄切片观察
    洪森荣, 宁本松, 叶思雨, 刘燕, 张铭心, 占学林
    2018, 30(1):  65-70.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8.01.09
    摘要 ( 629 )   HTML ( 16777215 )   PDF(1854KB) ( 1810 )  
    以黄独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对黄独胚性愈伤组织冻后黑暗培养的时间进行探讨,并对冻后黑暗培养胚性愈伤组织的显微结构及其再生植株进行半薄切片观察。结果表明,包埋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后,黑暗培养1~5 d,黄独胚性愈伤组织的冻后成活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超过5 d,成活率显著下降。半薄切片观察结果表明,冻后黄独胚性愈伤组织直接置于光周期下培养,会造成细胞排列疏松,局部出现较大的细胞空隙;而经黑暗培养后再置于光周期下培养,细胞排列较为紧密,细胞空隙较小。经半薄切片观察,黄独冻后黑暗培养胚性愈伤组织再生植株与常温继代再生植株相比较,根、茎、叶结构无显著差异,叶肉细胞的平均叶绿体数量也无显著差异。因此,冻后黑暗培养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胚性愈伤组织细胞结构的完整性,且其再生植株无形态学变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际pH调控下景天三七对铅积累及铅胁迫的生理响应
    赵英鹏, 贺忠群
    2018, 30(1):  71-79.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8.01.10
    摘要 ( 603 )   HTML ( 0 )   PDF(1037KB) ( 1641 )  
    为探索不同根际pH下,景天三七对重金属铅的忍耐指数和植株各个部位铅含量的积累规律,并找到提高植株对Pb2+耐受性的pH值。在不同根际pH(5、6、7、8)条件下,采用水培试验,研究景天三七在不同铅浓度(0、20、60、100、140 mg·L-1)下对铅积累与铅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1)在相同pH条件下,随着铅浓度的增加,景天三七根长、株高和干质量均逐渐减小,生长受到抑制,忍耐指数逐渐下降;叶绿素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逐渐降低,MDA含量逐渐增加;根、茎、叶中铅含量随着铅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且铅积累量表现为根>茎>叶。2)在相同Pb2+浓度条件下,随着pH的增加,根长、株高和干质量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pH=6时,植株生长较好,忍耐指数最高;忍耐指数、叶绿素含量、GSH含量和SOD、POD、CAT活性均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pH=6时达最大值;MDA含量变化则相反,pH=6时达最小值;根、茎、叶的铅含量逐渐降低。综上,景天三七生长受pH及Pb2+浓度的影响,pH影响Pb2+的吸收,根际pH为6时能提高植物对铅的耐受性,且Pb2+为20 mg·L-1时,对铅的耐受性最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滇重楼根水浸液对四种园林植物的化感作用研究
    毛美琴, 赵燕, 魏玉兰, 马明东
    2018, 30(1):  80-90.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8.01.11
    摘要 ( 409 )   HTML ( 1 )   PDF(1171KB) ( 1450 )  
    为了在保健型园林中可以科学合理地应用滇重楼,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研究了滇重楼(Paris polyphylla var. Yunnanensis)根水浸液(0、0.02、0.04、0.06、0.08 g·mL-1)对4种园林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滇重楼根水浸液对4种园林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显著影响,且4种园林植物对根水浸液的响应不同。滇重楼根水浸液对4种园林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主要表现为化感抑制作用,且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强,仅孔雀草(Tagetes patula)在浸提液浓度≤0.04 g·mL-1时表现一定的促进作用;4种园林植物对滇重楼根水浸液化感作用综合效应的敏感性大小依次为白车轴草(Trifolium repen)>鼠尾草(Salvia japonica)>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孔雀草;滇重楼根水浸液对4种园林植物幼苗叶绿素含量基本表现为抑制作用,仅孔雀草在0.02 g·mL-1处理下表现为促进作用;SOD、CAT活性随滇重楼根水浸液浓度升高而先增后降,POD活性和MDA含量随浓度升高而增加,仅孔雀草在浸提液浓度≤0.04 g·mL-1时MDA含量减少。因此,滇重楼根水浸液先使4种园林植物遭受氧化胁迫,进而表现出化感抑制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肥料对黄果柑果实酚类物质的影响
    黄胜佳, 叶霜, 刘新亚, 席利娟, 汪志辉, 付佳玲
    2018, 30(1):  91-98.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8.01.12
    摘要 ( 450 )   HTML ( 0 )   PDF(996KB) ( 1399 )  
    以黄果柑为材料,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研究有机肥、无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对黄果柑酚类生物活性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的黄果柑果肉中,除柚皮素外的其他8种酚类物质均能检出,但不同处理差异显著(P<0.05)。每棵果树施用低水平(3 kg)的有机肥对提高黄果柑果肉中酚类物质含量的效果最好,施用适量(6 kg)有机肥或低水平氮磷无机肥(N,0.41 kg;P,0.90 kg)的效果次之。在实际生产中,为提升果实的保健价值,提高果实的综合利用率,需增加黄果柑果肉中酚类物质的含量。为此,建议适当减少无机肥中氮磷的施用量,配合增施有机肥,或适当增加有机无机复混肥的施入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保护
    复合侵染的马铃薯花叶病病原诊断
    宋西娇, 谢礼, 宣裕吉, 王芳, 严成其, 陈剑平
    2018, 30(1):  99-105.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8.01.13
    摘要 ( 488 )   HTML ( 1 )   PDF(9233KB) ( 1450 )  
    2015年在浙江宁波发现感病马铃薯植株具有马铃薯花叶病的典型症状,即植株矮化,叶片花叶、皱缩。透射电镜负染色发现,其叶片中含有长度约600~900和400 nm的线状病毒粒子。超薄切片发现,病毒主要集中在叶肉细胞,产生的内含体包括病毒样粒子聚集体、串珠-片层内含体和柱状内含体。串珠-片层内含体代表马铃薯X属特征,柱状内含体代表马铃薯Y属特征,表明可能存在复合侵染,并且2种不同病毒引起的内含体被发现于同一细胞。使用马铃薯Y属病毒通用引物以及针对马铃薯X病毒设计的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扩增及测序,明确其为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和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PVX)复合侵染。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玉米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拮抗菌gfj-4的鉴定及其发酵上清液抑菌特性
    段海明, 余利, 申仕惠, 黄伟东, 余海兵
    2018, 30(1):  106-116.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8.01.14
    摘要 ( 469 )   HTML ( 1 )   PDF(2338KB) ( 1532 )  
    为了明确菌株gfj-4对植物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及其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潜力。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及16S rDNA序列对菌株gfj-4进行鉴定,以玉米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为指示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不同稀释倍数发酵上清液、不同培养时间、接种量和pH值对抑菌活性的影响,以及从发酵上清液中提取的脂肽类物质的抑菌活性;采用牛津杯法测定了脂肽类物质对其他16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初步鉴定菌株gfj-4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gfj-4的发酵上清液对玉米纹枯病菌菌丝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稀释倍数从8倍增大到25倍时,其对病菌的抑制率为31.1%~92.4%,发酵上清液对玉米纹枯病菌的EC50为53.1 μL·mL-1;培养时间96 h,发酵上清液12倍稀释液对玉米纹枯病菌的抑制率最高,为82.0%;接种量为0.5%(V/V)时,对病菌的抑制率最高,为83.2%;pH为7时抑菌率达最高(82.6%)。脂肽类物质稀释60~180倍,对玉米纹枯病菌的抑制率为43.8%~92.0%,脂肽类物质对玉米纹枯病菌的EC50为5.90 μL·mL-1;与对照相比较,经脂肽类物质处理的玉米纹枯病菌菌丝生长量减少,生长稀疏,而且气生菌丝也受到明显抑制。脂肽类物质对其他16种植物病原菌也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抑菌带宽为16.7~31.0 mm,对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 maydis)的抑制效应最强,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的抑制活性最弱。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境科学
    硅钙钾镁肥对浙江省酸性水稻土壤的改良效果
    韩科峰, 陈余平, 胡铁军, 张丰, 周飞, 陈剑秋, 吴良欢
    2018, 30(1):  117-122.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8.01.15
    摘要 ( 471 )   HTML ( 2 )   PDF(986KB) ( 1601 )  
    为了明确新型土壤调理剂——硅钙钾镁肥对浙江省酸性水稻土的改良效果,通过连续3 a的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硅钙钾镁肥不同用量与化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相比,施用硅钙钾镁肥水稻增产明显,以施用硅钙钾镁肥1 500 kg·hm-2增产效果较好。在土壤改良方面,施用硅钙钾镁肥可以提高土壤pH值,降低土壤交换性氢和交换性铝含量,提高土壤有效硅和盐基离子含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添加竹炭对设施菜地土壤氮磷流失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陈重军, 刘玉学, 冯宇, 王建芳
    2018, 30(1):  123-128.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8.01.16
    摘要 ( 598 )   HTML ( 0 )   PDF(1126KB) ( 1609 )  
    借助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技术,研究竹炭添加对设施菜地土壤氮磷流失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竹炭处理下蔬菜产量显著(P<0.05)增加21.5%,沟渠水总氮(TN)平均浓度降低5.5%,总磷(TP)平均浓度显著(P<0.05)下降48.3%。通过Chao、ACE、Shannon、Simpson指数可以发现,添加竹炭增加了土壤中细菌的多样性,促进了土壤优势微生物群落的富集,但影响均不显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法(TVDI)的朝阳县干旱监测
    刘艳伟, 王淑莹, 焦忠帅, 杨国范, 杨启良
    2018, 30(1):  129-136.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8.01.17
    摘要 ( 480 )   HTML ( 0 )   PDF(1663KB) ( 1502 )  
    利用Landsat 8数据,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温度(Ts)结合建立二维特征空间,依据二维特征空间分布图拟合干、湿边方程,进而计算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并对旱情分布进行分析和评价。利用土壤含水率实测值与反演的地表温度建立模型,并通过模型反演出土壤含水率与实测值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随着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增加,最大地表温度(Tsmax)随之减小,最小地表温度(Tsmin)基本上随之增大,Tsmin和Tsmax的趋势线交汇于一点组合成近似的三角形形状;2016年5—8月,朝阳县全县范围内基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旱情,其中6月份旱情最为严重;TVDI与不同深度的土壤含水率的相关性显著,可以较好的实现对旱情的监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稻秸水热炭化的多轮沉积反应
    向天勇, 钱广, 朱杰, 单胜道, 蓝建明
    2018, 30(1):  137-143.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8.01.18
    摘要 ( 387 )   HTML ( 0 )   PDF(1149KB) ( 1453 )  
    以稻草为原料,通过FT-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RD(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等研究225~300 ℃温度条件下稻草水热炭化过程。结果表明,40 min以内为稻秸主要的失重阶段,伴随可溶性化合物的大量溶出和半纤维素的破坏,炭产物中C含量升高,表面OH、C-O-C官能团的IR吸收峰强度在短时增加后逐渐降低。在随后的反应中,水热炭的产率、表面主要官能团IR吸收峰强度及O/C随着反应进程呈现周期性的起伏变化,说明稻秸水热炭化具有多轮沉积反应的特点,即在发生聚合、芳构化反应的同时通常会伴随新一轮水解、裂解反应的发生,产生足够的可溶性底物时,又诱发新一轮的聚合沉积反应。整个反应过程中,较高的反应温度有利于加快水热炭化进程,但会导致炭产物产率降低和表面含氧官能团不同程度的损失。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银川市西夏区贺兰山东麓葡萄种植区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
    杨海江, 钟艳霞, 赵亚峰, 田欣
    2018, 30(1):  144-149.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8.01.19
    摘要 ( 481 )   HTML ( 1 )   PDF(1071KB) ( 1423 )  
    以银川市西夏区贺兰山东麓张裕摩塞尔十五世酒庄葡萄园、银川市园林场、镇北堡和芦花台园林场等4处葡萄种植区作为研究区,在分析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基础上,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区土壤C、N、P含量整体水平不高,分别对应于中国土壤C、N、P含量等级的第五级、第五级、第三级,处于全国中等较低水平。2)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区土壤C/N为11.199,与全国平均值吻合;C/P为11.459,远低于全国平均值;N/P为1.06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研究区土壤P的有效性高,N相对较少,要注重适当添加。3)研究区内不同区域间C、N、P含量差异明显。银川市园林场和芦花台园林场土壤养分含量较高,而镇北堡和张裕摩塞尔十五世酒庄葡萄园土壤养分含量偏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营养盐水平下葡萄糖添加对微囊藻水华的控制
    王小冬, 刘兴国, 陆诗敏, 车轩, 朱浩, 刘翀, 朱林
    2018, 30(1):  150-158.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8.01.20
    摘要 ( 428 )   HTML ( 2 )   PDF(2396KB) ( 1408 )  
    为了控制蓝藻门微囊藻属水华,在玻璃温室中进行了一个添加葡萄糖控制蓝藻门微囊藻属水华的试验。试验初始水体为发生严重蓝藻门微囊藻属水华的水体,叶绿素a浓度高达422.78 μg·L-1。试验共分为1个对照和1个处理,对照中不添加葡萄糖,处理中添加葡萄糖。葡萄糖的添加浓度依据水体总氮浓度而定,按DOC∶TN≈20∶1进行添加。试验过程中每个玻璃瓶均曝气。结果表明,处理的叶绿素a含量(Chl-a)、上午及下午的DO、pH值均明显低于对照(P<0.05),处理的DOC、TSS和OSS浓度均高于对照(P<0.05),处理和对照的TN、TP、DTN、DTP、SRP浓度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后期,对照和处理的微囊藻大群体均变小了,且处理中微囊藻群体比对照解散、解体得更明显,尤其是处理中微囊藻形成了小群体甚至是双细胞或者单细胞形态。结果表明,添加葡萄糖能够控制高营养水体中微囊藻水华,其机理是葡萄糖添加促进了水体异养细菌的生长,而与微囊藻形成竞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品科学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同时测定大蒜中10种农药残留
    林静, 张顺, 蔡挺, 曹慧, 刘鹏, 荀凯, 乐元洁
    2018, 30(1):  159-166.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8.01.21
    摘要 ( 661 )   HTML ( 3 )   PDF(1165KB) ( 1643 )  
    建立了快速、准确测定大蒜中10种农药多残留的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技术。样品经酸化乙腈提取,无水硫酸镁(500 mg)除水后,用N-丙基乙二胺(PSA,500 mg)和十八烷基键合硅胶(C18,500 mg)净化,以乙腈和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Waters C18色谱柱分离,采用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外标法定量。10种农药的检出限在0.020~0.800 μg·kg-1,定量限在0.067~2.670 μg·kg-1。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加标回收率在73.4%~109.0%,相对标准偏差在1.2%~9.8%。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同时测定大蒜中10种农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经济与发展
    职业农民培训绩效评估研究述评
    李宝值, 米松华, 杨良山, 黄河啸, 朱奇彪
    2018, 30(1):  167-175.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8.01.22
    摘要 ( 467 )   HTML ( 1 )   PDF(1046KB) ( 1606 )  
    从国内外文献综述视角,首先梳理了国外一般化职业培训绩效评估体系的研究起点、发展动力以及演进路径,并构建了一个兼容多种模型划分方式的总体分类框架,然后总结中国职业农民培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最后从理论和实证2个角度提出4项研究建议,为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知公告
      协办单位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