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谈静如, 胡齐赞, 岳智臣, 陶鹏, 雷娟利, 李必元, 赵彦婷, 臧运祥. 基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苗用型大白菜耐热性综合评价体系[J]. 浙江农业学报, 2025, 37(2): 288-299. |
| [2] |
唐红, 黄滔, 刘玮, 黄程前, 黄文韬, 郑硕理, 陈白冰. 四个观赏海棠品种光合特性比较研究[J]. 浙江农业学报, 2021, 33(5): 846-854. |
| [3] |
任倩倩, 孙纪霞, 张德顺, 丁兆堂, 张英杰, 张京伟. 干旱胁迫下不同绣球品种生理响应与抗旱性评价[J]. 浙江农业学报, 2021, 33(10): 1852-1860. |
| [4] |
庞强强, 周曼, 孙晓东, 张文, 蔡兴来. 菜心耐热性评价及酶促抗氧化系统对高温胁迫的响应[J]. 浙江农业学报, 2020, 32(1): 72-79. |
| [5] |
方芳, 何序晨, 张志豪, 张勤, 关亚静, 胡晋, 胡伟民. 玉米自交系苗期对高温胁迫的响应机制及其抗逆性[J]. 浙江农业学报, 2019, 31(7): 1045-1056. |
| [6] |
李春兰, 杨永花, 杨振坤, 王金秋, 廖伟彪. 五个观赏海棠品种抗旱性比较[J]. 浙江农业学报, 2017, 29(5): 782-790. |
| [7] |
张晓梅, 胡超轶, 刘涛, 周艳虹. 不同光质对黄瓜幼苗抗旱性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17, 29(1): 58-63. |
| [8] |
黄洪云. Ar+注入对大豆幼苗抗旱性的影响
[J]. 浙江农业学报, 2015, 27(5): 724-. |
| [9] |
邹春蕾1,王丽萍1,*,辛彬1,孙宝山1,吴振红1,刘长远2,关天舒2. 不同果形红干椒品系抗旱性评价
[J]. 浙江农业学报, 2015, 27(5): 792-. |
| [10] |
宋云鹏,刘凯歌,龚繁荣*. 不同生菜品种苗期耐热性的综合评价[J]. 浙江农业学报, 2015, 27(2): 176-. |
| [11] |
李欢1,3,陈雷1,3,王晨静2,3,赵习武2,3,陆国权1,3,*. 4个观赏甘薯品种的抗旱性比较[J]. 浙江农业学报, 2015, 27(11): 1945-. |
| [12] |
李春楠;傅巧娟;陈一. 一串红的引种筛选试验[J]. , 2013, 25(6): 0-1287. |
| [13] |
车江旅;周生茂;尚小红;*;米军红;刘文君;梁任繁;文俊丽;黄如葵. 黄瓜种质资源耐热性鉴定[J]. , 2012, 24(5): 0-813. |
| [14] |
张玲;杨国涛;谢崇华;胡运高;唐运来;陈永军;唐力琼. Cu对杂交水稻‘B优827’耐旱性的影响[J]. , 2012, 24(3): 0-377. |
| [15] |
张智;刘建新;王炜勇
. 正交设计在根茎秋海棠‘Helen Lewis’组织培养中的应用[J]. , 2011, 23(6): 0-1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