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秦宇坤, 陈俊英, 王玉萍, 张丽娟. 减氮增碳对长江流域棉花生产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25, 37(4): 869-879. |
| [2] |
热伊罕古丽·喀迪尔, 刘文利, 周一诺, 许冲, 马新, 吴景贵, 李建明. 玉米多品种间作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和稳定性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24, 36(6): 1339-1346. |
| [3] |
杨明凤, 吉春容, 刘勇, 白书军, 陈雪, 刘爱琳. 花铃期持续干旱胁迫对棉花生长与土壤干旱阈值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24, 36(4): 738-747. |
| [4] |
张䶮, 周保平, 王昱, 冯洁, 叶凡恺, 何云龙. 基于迁移学习和改进残差网络的棉花叶螨为害等级识别[J]. 浙江农业学报, 2023, 35(7): 1729-1739. |
| [5] |
吴传美, 何季, 吴文珊, 蔡俊, 向仰州. 间作对刺梨园土壤团聚体化学计量特征和养分贡献率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23, 35(5): 1132-1143. |
| [6] |
王金凤, 周琦, 吕玉龙, 陈卓梅. 间作景观树种对茶园生态系统与茶叶生产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23, 35(3): 523-533. |
| [7] |
于博, 王钰艳, 任琴, 党玉蕾, 张志鹏, 王宇. 秸秆还田对土壤结构和春玉米生长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23, 35(10): 2446-2455. |
| [8] |
孟繁昊, 杨恒山, 张瑞富, 张玉芹, 李维敏, 张雨珊, 张明伟. 灌溉方式对西辽河平原玉米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22, 34(9): 1826-1836. |
| [9] |
胡开博, 杨清夏, 李扬, 吴开贤, 赵平, 龙光强. 化肥减氮配施氨基酸肥料对春玉米生产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22, 34(4): 661-670. |
| [10] |
王见, 田光宝, 周勤. 基于迁移学习的棉花识别[J]. 浙江农业学报, 2020, 32(8): 1457-1465. |
| [11] |
石婧, 刘东洋, 张凤华. 棉花幼苗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与耐盐机理[J]. 浙江农业学报, 2020, 32(7): 1141-1148. |
| [12] |
陶晶, 邬奇峰, 石江, 李松昊, 葛江飞, 陈俊辉, 徐秋芳, 梁辰飞, 秦华. 间作与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新垦山地玉米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20, 32(1): 115-123. |
| [13] |
董宇飞, 吕相漳, 张自坤, 贺洪军, 喻景权, 周艳虹. 不同栽培模式对辣椒根际连作土壤微生物区系和酶活性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19, 31(9): 1485-1492. |
| [14] |
刘珊珊, 韦鑫, 盛福瑞, 乔清华. 棉花不同发育时期根际微生物的动态变化[J]. 浙江农业学报, 2019, 31(8): 1361-1371. |
| [15] |
杨亚亚, 吴娜, 刘吉利, 杨娜娜, 蔡明, 何海锋. 马铃薯-燕麦间作对马铃薯氮含量和土壤氮素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19, 31(12): 1955-19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