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见, 田光宝, 周勤. 基于迁移学习的棉花识别[J]. 浙江农业学报, 2020, 32(8): 1457-1465. |
[2] |
石婧, 刘东洋, 张凤华. 棉花幼苗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与耐盐机理[J]. 浙江农业学报, 2020, 32(7): 1141-1148. |
[3] |
陶晶, 邬奇峰, 石江, 李松昊, 葛江飞, 陈俊辉, 徐秋芳, 梁辰飞, 秦华. 间作与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新垦山地玉米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20, 32(1): 115-123. |
[4] |
董宇飞, 吕相漳, 张自坤, 贺洪军, 喻景权, 周艳虹. 不同栽培模式对辣椒根际连作土壤微生物区系和酶活性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19, 31(9): 1485-1492. |
[5] |
刘珊珊, 韦鑫, 盛福瑞, 乔清华. 棉花不同发育时期根际微生物的动态变化[J]. 浙江农业学报, 2019, 31(8): 1361-1371. |
[6] |
杨亚亚, 吴娜, 刘吉利, 杨娜娜, 蔡明, 何海锋. 马铃薯-燕麦间作对马铃薯氮含量和土壤氮素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19, 31(12): 1955-1962. |
[7] |
刘全凤, 刘永震, 曹金锋, 杨振立, 翟玉柱, 赖德强, 孙一, 刘贞贞. 控释氮肥用量对环渤海潮土区棉花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18, 30(2): 275-279. |
[8] |
邓晓雷, 潘晶晶, 祝水金, 陈进红. 铃期极端高温对转iaaM基因棉花棉铃产量性状、纤维品质和棉仁营养品质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18, 30(11): 1805-1810. |
[9] |
王献锋, 丁军, 朱义海. 基于性能改善深度信念网络的棉花病虫害预测方法[J]. 浙江农业学报, 2018, 30(10): 1790-1797. |
[10] |
李媛媛, 杨恒山, 张瑞富, 范秀艳, 李金琴, 柳宝林, 德力格尔. 浅埋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水量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17, 29(8): 1234-1242. |
[11] |
刘玉姣, 裘波音, 王汐妍, 徐晓建, 祝水金, 陈进红. 棉花microRNA功能研究进展[J]. 浙江农业学报, 2017, 29(6): 1050-1056. |
[12] |
王力, 陈前, 刘景德, 余渝, 陈兵. 中国棉花生产要素投入贡献率测算与分析——基于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法[J]. 浙江农业学报, 2017, 29(11): 1938-1948. |
[13] |
王保勤1,李宾1,李俊文2,刘书梅1,贾新合1,*. 陆地棉永久F2群体产量、杂种优势及相关关系分析[J]. 浙江农业学报, 2016, 28(7): 1095-. |
[14] |
王为;王长彪;陈浩东;刘方;王春英;张香娣;王玉红;王坤波;*. 棉花水通道蛋白序列生物信息学初步分析[J]. , 2013, 25(1): 0-20. |
[15] |
苏成付;邱新棉;*;王世林. 烟草抑芽剂氟节胺在棉花打顶上的应用[J]. , 2012, 24(4): 0-5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