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目录
    目录
    2020, 32(8):  1328-1328. 
    摘要 ( 184 )   PDF(1675KB) ( 12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物科学
    免耕和秸秆覆盖对旱作区土壤氮素、水分和春小麦产量的影响
    张统帅, 闫丽娟, 李广, 陈国鹏, 罗永忠
    2020, 32(8):  1329-1341.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0.08.01
    摘要 ( 921 )   HTML ( 2147483647 )   PDF(1367KB) ( 1792 )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大田试验,设置传统耕作(CT)、免耕(NT)、传统耕作+秸秆覆盖(TS)、免耕+秸秆覆盖(NTS)4种处理,研究不同处理下旱作区春小麦田的土壤容重、含水量、全氮含量、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和小麦产量。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实施2 a后,NT和NTS处理的0~10 cm土层土壤容重显著(P<0.05)高于CT和TS处理;TS和NTS处理较CT处理增加了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表层(0~40 cm)全氮含量,就2 a试验平均值而言,TS、NT和NTS处理的土壤含水量较CT处理分别增加8.33%、3.17%和3.82%,TS和NTS处理的土壤全氮含量分别较CT处理显著(P<0.05)增加1.78%和3.48%;但TS、NT和NTS处理的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较CT处理显著(P<0.05)降低。从2 a试验平均值看,与CT处理相比,TS和NTS处理的春小麦产量明显增加,而NT处理的春小麦产量下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株距对烟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许娜, 王大海, 杜传印, 杜沙沙, 王晓萌, 张彦, 张玉琴, 吴元华, 管恩森, 石屹
    2020, 32(8):  1342-1350.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0.08.02
    摘要 ( 499 )   HTML ( 5 )   PDF(3178KB) ( 1639 )  
    为明确不同株距对烟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以烤烟K32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试验托盘根际空间一致(90 cm3)的条件下,不同株距(3、6、9 cm)处理对烤烟苗期根、茎、叶发育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株距对烟苗群体结构、新生叶发生速度、叶片数量、各部位叶面积、光合特性、茎高、节距、茎半径、茎木质化程度、根系构型和根系活力均有显著影响,但烟苗株型和伸长量最大的节位不随株距变化而改变。不同株距影响了烟苗群体结构、表型和相关生理指标,根际空间90 cm3、株距6 cm更有助于烟苗的生长发育。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物科学
    滩羊毛色候选基因MC1RTCF25的mRNA表达量定量分析
    王晓薇, 樊毅, 马小明, 马丽娜, 岳彩娟, 王锦, 赵正伟, 马青
    2020, 32(8):  1351-1356.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0.08.03
    摘要 ( 525 )   HTML ( 4 )   PDF(720KB) ( 1527 )  
    为了探究影响哺乳动物毛色的黑色素皮质受体-1基因(MC1R)和转录因子25基因(TCF25)与滩羊毛色的关系,本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对15只不同毛色滩羊(纯白、褐斑、黑斑)皮肤组织中MC1R基因和TCF25基因的mRNA表达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MC1R基因和TCF25基因在3种不同毛色滩羊中均有表达。MC1R基因在不同毛色滩羊皮肤组织中表达量为黑斑>褐斑>纯白,其中黑斑组极显著高于纯白组(P<0.01),显著高于褐斑组(P<0.05),褐斑组显著高于纯白组(P<0.05);TCF25基因在不同毛色滩羊皮肤组织中表达量为纯白>褐斑>黑斑,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表明了目的基因表达量与滩羊毛色间的关系,为今后滩羊毛色选育与品种改良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地方鸡种禽白血病毒抗原检测与部分分离株GP85基因序列分析
    倪征, 陈柳, 华炯钢, 叶伟成, 云涛, 朱寅初, 张存
    2020, 32(8):  1357-1362.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0.08.04
    摘要 ( 515 )   HTML ( 2 )   PDF(873KB) ( 1385 )  
    为了解浙江地区地方品种鸡中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subgroup J avian leukosis vrius,ALV-J)的感染情况与流行毒株的分子特征,对浙江省部分地方品种鸡体内ALV的p27抗原进行了检测,从疑似感染鸡群中检测分离到5株 ALV-J,并对其GP85基因进行PCR分子克隆和序列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检测的19个地方鸡品系中,所有品系的鸡样本都呈现抗原阳性,其中101系的抗体阳性率最高,母鸡阳性率为40.48%,公鸡阳性率为16.54%;126系次之,母鸡阳性率为28.87%,公鸡阳性率为3.30%;171系抗体阳性率最低,其母鸡阳性率仅为4.08%,公鸡的感染率为0。为了解地方鸡群中ALV-J的遗传变异,对分离到的5株ALV-J的GP85基因进行了分子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5个分离毒株的GP85基因大小均为924 bp,与预期一致;本研究样品序列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0.8%~98.5%,与原型毒株HPRS103核苷酸相似性为90.3%~97.0%,与国内其他分离株的同源性为86.5%~99.0%。分离株与福建(FJ201308株)和广东(WF13株)分离株的同源性最高。结果表明:浙江省大部分地方品种鸡都不同程度感染ALV-J,而且分离毒株已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提示我们应加强浙江省地方品种鸡ALV的净化工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南海周边犬类贾第虫感染情况调查与基因序列分型
    王哲侃, 周浩澜, 李丹蕾, 赵阿勇
    2020, 32(8):  1363-1368.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0.08.05
    摘要 ( 442 )   HTML ( 1 )   PDF(1052KB) ( 1425 )  
    贾第虫是一种人兽共患肠道寄生原虫,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其感染率与地区和环境有非常大的关系。为了解中国南海周边国家和地区犬类贾第虫感染情况,判断海洋隔离是否是影响贾第虫传播的重要因素,自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从中国广州、越南胡志明市、马来西亚吉隆坡、新加坡和菲律宾马尼拉分别采集犬类粪便样本616份。提取每个地区犬类粪便样本的DNA,以贾第虫磷酸丙糖异构酶(triose phosphate isomerase)基因TPIBG(genotyping at the beta giardin)基因制作巢式PCR引物。提取的犬粪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巢式PCR扩增,确定其阳性感染率,PCR阳性产物经测序并将结果与GenBank中的贾第虫序列比对,判断其分型。结果发现,616份样品中,有48份样品检验结果为贾第虫感染阳性,阳性率为7.79%(48/616)。不同地区感染率分别是:中国广州4.81%、越南胡志明市6.90%、马来西亚吉隆坡9.09%、新加坡2.86%和菲律宾马尼拉11.52%。其中48份样品在TPIBG位点分别检测到条带,阳性率分别为7.63%和5.19%。阳性样品再经过对于BGTPI基因位点的测序比对,得知BG位点有集聚体B型(3.33%)、集聚体C型(86.67%)、集聚体D型(10%),TPI位点有集聚体B型(2.12%)、集聚体C型(85.1%)和集聚体D型(12.76%)。综上,中国南海周边地区存在贾第虫感染,公共卫生相对较好地区感染率较低,犬源贾第虫基因分型分布未明显受到海洋地域隔离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朝鲜鹌鹑GNAS基因表达、克隆及其多态性与羽色的相关性
    刘坤举, 张小辉, 庞有志, 赵淑娟, 祁艳霞, 王乾昆
    2020, 32(8):  1369-1377.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0.08.06
    摘要 ( 677 )   HTML ( 4 )   PDF(2425KB) ( 1703 )  
    为了研究朝鲜鹌鹑GNAS基因表达和多态性与羽色的相关性,取栗羽和白羽朝鲜鹌鹑不同发育时期胚胎翅尖组织,采用Trizol法提取总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GNAS基因在朝鲜鹌鹑胚胎发育不同阶段和不同羽色鹌鹑胚胎翅组织中mRNA的表达水平;克隆GNAS基因的CDS全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集孵化至10 d胚胎翅尖组织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GNAS基因的特定序列,通过不对称PCR-SSCP方法结合测序确定基因型,分析不同基因型对朝鲜鹌鹑羽色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胚胎发育8~14 d时,GNAS基因在栗羽鹌鹑胚胎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极显著(P<0.01)高于白羽鹌鹑胚胎。GNAS基因CDS区开放阅读框长1 140 bp,含有14个外显子,编码含379个氨基酸的稳定性亲水蛋白。在朝鲜鹌鹑GNAS基因中检测到2个SNP位点,分别为外显子12区域的g.119221T>A和3'UTR区域的g.121181A>G。栗羽朝鲜鹌鹑的3种基因型(AA、 AB和BB)的频率分布与白羽朝鲜鹌鹑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表明,朝鲜鹌鹑组织中GNAS基因的表达量高低与其羽色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GNAS基因3'UTR上的g.121181A>G位点突变与朝鲜鹌鹑羽色性状之间具有显著关联性,可作为研究朝鲜鹌鹑羽色的一个候选基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雪峰乌骨鸡HSP70基因多态性与精液品质关联分析
    喻宗岗, 蒋隽, 姚亚铃, 郭英, 李闯, 燕海峰
    2020, 32(8):  1378-1384.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0.08.07
    摘要 ( 559 )   HTML ( 3 )   PDF(1140KB) ( 1631 )  
    旨在研究雪峰乌骨鸡HSP70基因多态性及其与鸡冻精品质的关系,以期筛选出鸡精液抗冻性相关分子标记,为鸡精液冷冻保存及其分子育种提供技术支撑。选取100只同一批次、性成熟的白羽雪峰乌骨种公鸡,测定采精量、精子密度和冻精活力等指标。翅静脉采血,提取基因组DNA并扩增HSP70基因,构建精液品质低、中、高3个混池并测序。单个样本测序后,比对测序峰图,完成基因分型,统计不同基因型个体数,并进一步进行精液品质关联分析。结果发现:HSP70基因436 bp处存在G>A突变,G为优势基因,将群体分成AA、AG和GG这3种基因型,各基因型频率依次为22%、44%和34%,该位点遗传多样性分析PIC=0.371 4,为中度多态位点,Hardy-Weinberg平衡适合性检验得χ2=1.148 0(P>0.05),该群体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规律。基因多态与精液品质关联分析表明,GG基因型个体采精量和精子密度极显著(P<0.01)高于AG型、AA型个体,且冻后活力显著(P<0.05)高于AG型个体,极显著(P<0.01)高于AA型个体;AG型个体采精量和精子密度极显著(P<0.01)高于AA型个体,冻精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HSP70基因突变G/A位点与鸡冻精品质显著相关,可以作为雪峰乌骨鸡个体精液抗冻性的候选基因,基因型GG的个体精液更具抗冻性,其次为AG型个体。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园艺科学
    园艺学中文核心期刊高被引论文分析
    陈娟, 朱淼, 鲍勇
    2020, 32(8):  1385-1396.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0.08.08
    摘要 ( 437 )   HTML ( 2 )   PDF(1533KB) ( 1511 )  
    对入选2017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10种园艺期刊高被引论文进行统计分析,选择期刊发文被引频次前50位遴选法确定了500篇园艺学高被引论文。2009—2018年10种园艺期刊高被引论文中,发表年限主要集中在2009—2013年;高被引论文绝大部分都有基金资助,基金主要来源于国家级、部级和省级;高被引论文发文作者主要分布于北京、辽宁等9个省区,2~8位作者合著论文占比92.8%,其中以合作者5人居多,合作机构以2~3个机构合作为主;作者以博士研究生学历、高级职称的科研工作者为主。被引频次超过100次的22篇文献主要刊载于《园艺学报》《中国蔬菜》《果树学报》《北方园艺》4种期刊上,主要源于高校(20篇),近半数(10篇)为综述类论文。编辑在选题策划时若有意识地组织业内有影响力的作者撰写综述,对提升刊物影响力有正向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培育平菇与杏鲍菇优良新菌株
    武秋颖, 张运峰, 张淑红, 高凤菊, 刘海英, 范永山
    2020, 32(8):  1397-1404.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0.08.09
    摘要 ( 841 )   HTML ( 7 )   PDF(5356KB) ( 1702 )  
    为了培育出具有优良互补性状的平菇和杏鲍菇新菌株,以高产、抗杂能力强的平菇品种CCEF89和优质、适应性强的杏鲍菇品种PL7为亲本菌株,建立原生质体聚乙二醇(PEG)融合体系,得到最佳融合条件:两亲本原生质体数量按1∶1混合,30% PEG 6000,0.01 mol·L-1Ca2+,32 ℃水浴30 min,融合率达0.010 1%~0.028 2%。通过拮抗反应试验和Rep-PCR分子鉴定,从515个融合再生菌株中获得12个融合菌株P1~P12;出菇试验表明,P1和P5为杏鲍菇新菌株,其他为平菇新菌株。P1和P5的产量、生物学效率均显著高于其亲本菌株PL7,并且抗杂能力显著提高;与亲本菌株CCEF89相比,平菇新菌株P4、P10和P11长满培养料和形成原基的时间缩短5.5~7.3 d,第1茬平均产量提高18.0%~24.0%,总生物学效率提高21.00%~27.67%。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培育出了具有亲本优良互补性状的平菇和杏鲍菇新菌株,为同时进行2种不同食用菌的种质资源创新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H对百子莲体胚诱导期生理特性的影响
    岳建华, 董艳, 李文杨, 李蒙, 张琰
    2020, 32(8):  1405-1414.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0.08.10
    摘要 ( 517 )   HTML ( 1 )   PDF(1238KB) ( 1624 )  
    合适的培养基pH可维持离体培养所需的酸碱环境,保证细胞的正常生理代谢。为了优化百子莲体胚诱导期培养基pH,并初步揭示不同pH对百子莲内源激素、碳源代谢、氧化胁迫等生理特性的影响,以百子莲小花梗为外植体诱导的胚性愈伤组织为试材,研究梯度pH(5.6、5.8、6.0、6.2)对幼胚(YSE)、成熟胚(MSE)诱导的影响,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不同pH处理下YSE、MSE生理特性的差异,并将pH、体胚数量、生理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YSE、MSE阶段较佳的培养基pH分别为6.0和6.2。YSE诱导阶段,内源IAA含量与YSE数量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而GA1含量与YSE数量呈显著(P<0.05)负相关。MSE阶段,pH与MSE数量、IAA氧化酶活性、蔗糖含量呈显著(P<0.05)正相关,IAA氧化酶活性与MSE数量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GA4含量、蔗糖含量与MSE数量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H2O2与YSE数量呈负相关,与MSE数量呈正相关,POD活性与YSE数量呈显著(P<0.05)负相关。本研究优化了体胚诱导期的pH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内源IAA可能是不同pH环境下调控YSE、MSE诱导数量的关键因子,GA4、蔗糖含量在MSE诱导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保护
    EoNPV对茶尺蠖两近缘种的毒力差异
    李红, 唐美君, 郭华伟, 王志博, 肖强
    2020, 32(8):  1415-1419.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0.08.11
    摘要 ( 438 )   HTML ( 1 )   PDF(592KB) ( 1338 )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ctropis obliqua nucleopolyhedrosis virus,EoNPV)是一种重要的病原微生物,为进一步明确该病毒对茶尺蠖两近缘种的毒力差异,采用叶盘法对3龄茶尺蠖和灰茶尺蠖幼虫进行了EoNPV的毒力测定。研究显示,EoNPV对灰茶尺蠖的半致死剂量LD50(median lethal dose)为茶尺蠖的28.9倍,EoNPV对灰茶尺蠖的致死中时间LT50(median lethal time)大于茶尺蠖。结果表明,EoNPV对茶尺蠖两近缘种间的毒力存在差异,EoNPV对茶尺蠖具有更高的致病力,研究结果对EoNPV田间防治茶尺蠖两近缘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因型和环境对不同生育期花椰菜霜霉病的影响
    黄雷, 李光庆, 姚雪琴, 刘春晴, 谢祝捷, 耿春女
    2020, 32(8):  1420-1426.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0.08.12
    摘要 ( 551 )   HTML ( 2 )   PDF(1431KB) ( 1522 )  
    花椰菜霜霉病是影响其生产和品质的主要真菌类病害之一,为探究基因型、环境,以及基因与环境互作效应对花椰菜霜霉病病情指数的影响,对4个花椰菜品种(厦美80天、雪园80天、830-F、黄80天)进行人工接种,调查了3个生长时期、4个不同田间温湿环境条件处理下花椰菜的发病情况,分析霜霉病病情指数与温度、湿度、昼夜温差、积温和日照时数5个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对花椰菜霜霉病抗性的贡献率依次为基因型>环境>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变异幅度分别为77.52%~87.04%、12.33%~19.94%、0.63%~2.54%;黄80天具有较强的霜霉病抗性,可以作为抗性种质资源;花椰菜霜霉病与日均湿度、昼夜温差呈显著正相关,与日均温度、积温呈显著负相关,与日照时数无显著关系。综上,低温和高湿环境会加剧花椰菜霜霉病的发生,选用抗病品种、秋冬季注意保温、保持通风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霜霉病发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境科学
    基于组合模型的黑土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预测分析
    卢牧原, 刘源, 刘桂建
    2020, 32(8):  1427-1436.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0.08.13
    摘要 ( 448 )   HTML ( 2 )   PDF(2573KB) ( 1550 )  
    为提高典型黑土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预测精度,结合田间实测数据与遥感影像反射率数学变换数据筛选出最佳特征波段,并建立多种回归模型,对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预测模型进行优选。结果表明:对影像反射率进行不同的数学变换处理能够扩大数据中对有机质含量变化敏感的细微吸收特征,突出敏感光谱信息。利用标准化模型对处理后的光谱数据贡献率进行量化,结合相关系数筛选最佳特征波段。建模结果显示,支持向量机模型在检验集上的决定系数为0.89,均方根误差为2.81 g·kg-1,模型整体的相对分析误差为2.14,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预测能力极好。研究结果可为黑土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预测模型优选提供参考,也可为中国北部地区耕地的有机质含量监测和有效开发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张家港市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高光谱遥感监测模型构建
    钱家炜, 刘晓青, 张静静, 周卫红, 李建龙
    2020, 32(8):  1437-1445.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0.08.14
    摘要 ( 611 )   HTML ( 6 )   PDF(1432KB) ( 1698 )  
    以张家港农田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测定土壤重金属元素As、Cd、Cr、Cu、Zn、Ni、Pb、Hg的含量,并与土壤可见近红外高光谱数据建立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定量估测模型,以快速获取研究区农田的土壤重金属含量。为保证模型预测的精度和稳定性,首先,对原始高光谱数据进行平滑处理,并进行一阶导数、倒数一阶导数、倒数的对数一阶导数、平方根一阶导数和连续统去除等形式的光谱变换;然后,提取不同变换光谱的特征波段进行相关性分析;最后,通过逐步回归法建立重金属含量的定量估算模型。结果表明:张家港市农田土壤中Cd、Hg、Cu、Zn存在一定的污染风险。在高光谱的不同变换形式中,一阶导数和连续统去除与重金属含量的相关系数高于其他变换形式。基于8种土壤重金属含量与高光谱数据建立的定量估算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Cd、Hg、Cr、As、Cu、Zn、Ni、Pb估算模型的实际值与验证值的拟合度分别为0.874、0.879、0.800、0.646、0.513、0.655、0.603和0.542,可用于预测张家港市的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品科学
    马尾松毛虫肠道细菌的分离鉴定与产蛋白酶细菌的筛选
    江宇航, 李宏伟, 蔡赛波, 林连兵, 张棋麟
    2020, 32(8):  1446-1456.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0.08.15
    摘要 ( 519 )   HTML ( 4 )   PDF(1143KB) ( 1522 )  
    为分离鉴定马尾松毛虫幼虫肠道细菌,从中挖掘产蛋白酶的肠道细菌资源。以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幼虫为材料,通过常规细菌培养方法体外获得部分肠道细菌,利用16S rDNA鉴定细菌种类,采用酪蛋白选择培养基筛选具有产蛋白酶能力的菌株,依据GB/T 23527—2009《蛋白酶制剂》的检测方法,测定蛋白酶活性。结果表明:从马尾松毛虫肠道分离出18个不同种类的非厌氧细菌,隶属于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芽孢杆菌属(Bacillu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亚硫酸杆菌属(Sulfurobacillu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泛菌属(Pantoe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和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经酪蛋白选择培养基筛选后共获得6株产蛋白酶细菌,均为芽孢杆菌。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这些产蛋白酶细菌均具有较高的产蛋白酶能力,尤其是菌株MW-39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酶活性最高可达255.36 U·mL-1;其次为MW-50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和MW-4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酶活性最高可分别达193.85 U·mL-1和165.81 U·mL-1。分析3个蛋白酶活性最高菌种的蛋白酶酶学特性,发现它们均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和酸碱耐受性。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pH 5.0~9.0和30~50 ℃各菌株产生的蛋白酶活性相对较高,MW-39、MW-4和MW-50的蛋白酶最适pH分别为8.0、7.5、8.0,最适温度分别为45、40、40 ℃。本研究揭示了马尾松毛虫幼虫肠道多个细菌种类,丰富了产蛋白酶细菌资源,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昆虫肠道产蛋白酶细菌资源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系统工程
    基于迁移学习的棉花识别
    王见, 田光宝, 周勤
    2020, 32(8):  1457-1465.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0.08.16
    摘要 ( 573 )   HTML ( 12582914 )   PDF(6482KB) ( 1752 )  
    提高智能采棉机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现单个、重叠和遮挡棉花的识别,避免误采摘和漏采摘。针对不同形态棉花的识别,常规的特征提取方法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结果,因而采用基于迁移学习的棉花识别方法和基于迁移模型的特征提取与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棉花识别研究。首先更改AlexNet、GoogleNet、ResNet-50模型分类层和设置相关参数,用训练好的迁移模型对棉花验证集识别,然后利用训练好的迁移模型进行棉花数据集特征提取,再用训练集的特征训练ELM模型,统计不同隐含层神经元个数的ELM模型对棉花的识别准确率。AlexNet、GoogleNet、ResNet-50迁移模型识别率依次为92.03%、93.19%、93.68%;使用特征提取再与ELM结合的方法,准确率比对应迁移模型分别提高了1.97、1.34、1.55百分点。结果表明,迁移模型对小样本棉花识别也有较高准确率,基于特征提取与ELM相结合的方法可进一步提高准确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根尖分生组织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对尿素传感动力学研究
    牛博, 李丽娜, 庞广昌, 鲁丁强
    2020, 32(8):  1466-1474.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0.08.17
    摘要 ( 680 )   HTML ( 1 )   PDF(2239KB) ( 1720 )  
    为探寻植物根尖组织对尿素的传感能力和两者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规律。以海藻酸钠—淀粉凝胶作固定剂,将玉米、辣椒、花椰菜和黄瓜的根尖分生组织固定到2片核微孔膜之间,制成“三明治”式尿素传感膜,然后将其固定并密封到玻碳电极上,制成植物根尖分生组织传感器。通过电化学工作站和时间—电流曲线法测定尿素与玉米、辣椒、花椰菜和黄瓜的根分生组织传感器互作所产生电化学信号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4种植物根尖分生组织传感器对不同浓度的尿素均呈现明显的函数关系。根分生组织传感器对不同浓度的尿素传感动力学测定结果表明:玉米、辣椒、花椰菜和黄瓜分别在10-8~10-4、10-16~10-6、10-19~10-10和10-20~10-10 mol·L-1的尿素范围内呈现类似于酶和底物响应的酶促反应特征(联动变构效应)。进一步分析显示:玉米、辣椒、花椰菜、黄瓜和尿素的联动变构常数Ka(类似于酶—底催化动力学的米氏常数Km)分别为:7.197 0×10-9、4.537 0×10-16、9.908 5×10-20和6.462 8×10-21 mol·L-1,表明玉米对尿素的传感能力至少比其他3种植物差7个数量级以上。在以尿素为唯一外源氮营养的条件下培养玉米和辣椒,实验结果证明,在低于玉米传感尿素能力下限(1×10-10 mol·L-1)时,玉米10~15 d枯黄死亡,而辣椒可以正常生长。证明联动变构常数Ka反映了植物根尖分生组织对尿素的真实传感能力,而且玉米对尿素的传感存在某种程度上的缺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经济与发展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与农民增收——基于6个试点县(市、区)面板数据的双重差分分析
    张公望, 朱明芬
    2020, 32(8):  1475-1484.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0.08.18
    摘要 ( 516 )   HTML ( 3 )   PDF(1257KB) ( 1556 )  
    以6个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市、区)的885户农户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法,分别以农民年人均收入和农民年人均财产性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分析在固定年份效应和固定农户效应前提下的宅基地制度改革对促进农民增收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宅基地制度改革能促进农民年人均财产性收入增长,但对促进农民年人均收入增长没有显著影响。因此,要通过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来促进农民增收,需要重点聚焦如何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建议推进城镇化,引进市场机制,配套相关改革措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田园综合体建设初期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以鲁家村为例
    胡巧莲, 杨君, 邵劲松, 周鹏全, 郭佳瑞, 侯满平
    2020, 32(8):  1485-1492.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0.08.19
    摘要 ( 537 )   HTML ( 5 )   PDF(901KB) ( 1653 )  
    以鲁家村田园综合体项目为例,构建田园综合体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组合确定指标权重,并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3方面对其土地利用效益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田园综合体建设提供借鉴。结果显示:鲁家村田园综合体建设初期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中,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所占比重依次减小。鲁家村土地利用效益在田园综合体规划实施后有较大提升,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于2016—2017年增幅较大,2017—2018年增幅较小;生态效益在2016—2018年总体呈现稳定小幅增长。总的来看,鲁家村田园综合体建设对当地社会发展、经济提升、生态保护等均有正向影响,且在短期内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而生态效应提升不明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县域尺度的粮食主产区耕地压力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子实证研究与预警
    罗海平, 周静逸, 何志文
    2020, 32(8):  1493-1506.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0.08.20
    摘要 ( 526 )   HTML ( 1 )   PDF(1648KB) ( 1475 )  
    基于县域尺度对中国粮食主产区157个产粮大县(含县级市、市辖区、自治县、旗、自治旗)2000—2015年的耕地压力空间属性及其影响因子进行实证研究,并运用GM(1,1)模型对其2016—2030年的耕地压力进行拟合、预测。结果显示,157个产粮大县的耕地负荷较重,但随着粮食单产水平的不断提升,157个产粮大县的总体耕地压力指数由2000年的0.88下降到了2015年的0.66。截至2015年,研究对象中共99个产粮大县处于安全压力区,20个产粮大县处于潜在压力区,31个产粮大县处于轻度压力区,而江苏省邳州市,四川省安岳县、简阳市、宣汉县、岳池县、南部县、资中县7个产粮大县处于中度压力区,存在潜在耕地压力风险。157个产粮大县的耕地压力空间分异显著,马太效应增强,呈南高北低、西高东低态势。研究期内,总体耕地压力承载系数持续减小,耕地压力敏感系数波动显著,呈“W”形波动态势。在不考虑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预测到2030年157个产粮大县的耕地压力将进一步缓解。建立耕地压力变动影响因素模型,实证分析了耕地质量、化肥投入、种植结构、城镇化水平、农民收入等因素对耕地压力变动的显著影响,认为改良种植结构、改善耕地质量、提高粮食单产仍是缓解耕地压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金华市的调查数据
    楼宇杰, 张本效, 王真真
    2020, 32(8):  1506-1512.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0.08.21
    摘要 ( 518 )   HTML ( 2 )   PDF(769KB) ( 1539 )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有利于实现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以2019年浙江省金华市村集体经济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影响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的关键影响因素,并提出与之相对应的政策建议。结果表明:村党员人数和政府对村财政补助两个要素对金华市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影响较为显著,是影响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的关键因素,且与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的关系为正相关,根据研究结果,提出要充分发挥村内党员的作用、充分利用政府对村的财政补助等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番茄果实中主要风味物质研究进展
    王同林, 叶红霞, 郑积荣, 李明
    2020, 32(8):  1513-1522.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0.08.22
    摘要 ( 1153 )   HTML ( 27692 )   PDF(1238KB) ( 1835 )  
    风味是番茄一个重要的品质指标,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番茄的风味包括甜味、酸味、香味等,与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有机酸含量、挥发性芳香物质种类及含量有关。本文从影响番茄风味的主要组成成分,以及这些成分对番茄风味的贡献入手,对番茄果实主要风味贡献物质及其生物合成途径和其中涉及的主要酶展开讨论,对这些物质形成的遗传机理方面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合论述,就番茄果实风味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番茄品质研究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今后番茄风味品质研究和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知公告
      协办单位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