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孙达, 龚恕, 崔宏春, 郭敏明, 郑旭霞. 不同品种茶树春秋季鲜叶超微绿茶粉适制性研究[J]. 浙江农业学报, 2021, 33(3): 437-446. |
[2] |
韩晓蕾, 高仕祺, 张帆, 羊健, 刘芃, 姜鸿明, 李林志. 酵母双杂交筛选与小麦黄花叶病毒P2互作的寄主因子[J]. 浙江农业学报, 2021, 33(3): 497-505. |
[3] |
徐民民, 黄莹, 李波, 徐艳, 张帅, 姚岭芸, 王政. 生物炭对小麦根际和根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21, 33(3): 516-525. |
[4] |
谢子玉, 王可尔, 赵雯靓, 文祖会, 程林润, 徐丽珊. 不同肉色甘薯的营养成分与生物活性[J]. 浙江农业学报, 2021, 33(2): 183-192. |
[5] |
王潭刚, 孙婷, 王冀川, 李慧琴, 高振, 石元强. 播期和密度对滴灌冬小麦群体结构与抗倒特性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21, 33(2): 193-202. |
[6] |
陈丹, 汤翠凤, 董超, 甘树仙, 李俊, 阿新祥, 张斐斐, 杨雅云, 牛赛赛, 戴陆园. 云南软米地方品种籽粒淀粉品质特性研究[J]. 浙江农业学报, 2021, 33(2): 203-214. |
[7] |
王启璋, 张广楠, 王丽慧, 田洁. 不同栽培方式对韭菜生长和碳水化合物累积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21, 33(2): 288-297. |
[8] |
张统帅, 闫丽娟, 李广, 陈国鹏, 罗永忠. 免耕和秸秆覆盖对旱作区土壤氮素、水分和春小麦产量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20, 32(8): 1329-1341. |
[9] |
吴承杰, 任兰天, 郝冰, 邵庆勤, 王泓, 陈峰, 代高峰, 梅世远, 张从军. 秸秆堆肥部分替代化肥配施硝化抑制剂对冬小麦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20, 32(7): 1233-1240. |
[10] |
韩立杰, 董伟欣, 张月辰. 不同水肥处理对小麦冠层结构、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20, 32(6): 953-962. |
[11] |
万志前, 陈晨. 植物新品种名称保护的再思考[J]. 浙江农业学报, 2020, 32(6): 1103-1111. |
[12] |
邓倩, 王羊, 邓群仙, 辛亚宁, 李雷, 龙星雨, 祝进, 张慧芬, 夏惠, 梁东. 蜀脆枣果实发育规律及品质积累特性分析[J]. 浙江农业学报, 2020, 32(4): 644-652. |
[13] |
龙莉霞, 蒋蘋, 罗亚辉, 杨希文, 石毅新, 胡文武. 基于超声雾化的蔬菜栽培管道内雾滴沉降规律研究[J]. 浙江农业学报, 2020, 32(4): 723-730. |
[14] |
喻歆茹, 何红梅, 王祥云, 李艳杰, 徐玲英, 赵学平, 张昌朋. 啶虫脒在芹菜设施栽培体系下的沉积与残留[J]. 浙江农业学报, 2020, 32(12): 2211-2217. |
[15] |
王峰, 叶静, 高敬文, 王强, 俞巧钢, 何新华, 马军伟. 外源增钾缓解铵胁迫下小麦根系受抑[J]. 浙江农业学报, 2020, 32(11): 1923-19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