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目录
    目录
    2018, 30(12):  1980-1980. 
    摘要 ( 233 )   PDF(17985KB) ( 120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物科学
    洛阳、吉林生态区谷子抗倒伏性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贾小平, 张博, 全建章, 王永芳, 董志平, 袁玺垒, 李剑峰
    2018, 30(12):  1981-1991.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8.12.01
    摘要 ( 963 )   HTML ( 78 )   PDF(1391KB) ( 1928 )  
    倒伏是影响谷子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为揭示谷子抗倒伏性的遗传机制,在洛阳、吉林两地调查了98份谷子品种的倒伏性,基于重测序技术开展SNP标记与抗倒伏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98份谷子品种倒伏率在洛阳、吉林两地均表现为无倒伏品种数>轻微倒伏品种数>严重倒伏品种数。基因组重测序开发了4 482 208个SNP标记,群体结构分析将98份谷子材料划分为3个亚群,LD分析发现谷子基因组连锁不平衡衰退距离为47.5 kb。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洛阳、吉林分别检测到764个和24个与谷子抗倒伏性关联的SNP位点,在6号染色体共同检测到一个LRR受体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基因(LOC101776261),此外在6号、8号染色体还检测到位点不同但功能接近的细胞壁关联受体激酶基因(LOC105914550、LOC101786429、LOC105913474、LOC101766879),还有一些基因,如细胞色素P450蛋白、UDP糖基转移酶、驱动蛋白在两地不同染色体上检测到,推测这些基因可能与谷子的抗倒伏性相关。谷子抗倒伏性是由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数量性状,其中蛋白激酶类基因可能在谷子倒伏抗性中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籼粳杂交稻与常规粳稻产量、干物质氮素累积转运及氮素利用差异研究
    陈贵, 陈梅, 张红梅, 王士磊, 施卫明, 程旺大
    2018, 30(12):  1992-2000.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8.12.02
    摘要 ( 937 )   HTML ( 2 )   PDF(1252KB) ( 1933 )  
    在相应栽培密度下,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浙江省主栽籼粳杂交水稻(甬优12和嘉优中科6号)和常规粳稻(秀水134)的个体和单位面积群体产量、产量构成,及其对氮肥施用的响应特性,同时对其干物质和氮素的累积、转运特性,以及氮素利用效率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甬优12和嘉优中科6号的个体、单位面积群体及日产量均高于秀水134,其中,个体产量优势更明显。尽管籼粳杂交稻单位面积穗数和结实率相对较低,但其穗大粒多。随施氮量增加,甬优12和嘉优中科6号产量呈增加趋势,而秀水134产量在施氮量超过200 kg·hm-2后即呈下降趋势。甬优12和嘉优中科6号个体和单位面积群体的干物质和氮素累积均高于秀水134,其中个体差异更明显。整体而言,甬优12和嘉优中科6号单位面积群体齐穗期后干物质和氮素转运量较少,转运效率较低。甬优12和嘉优中科6号的氮素利用效率高于秀水134,然而主要表现为氮素吸收效率高,生理利用效率差异不明显。由此可见,籼粳杂交稻的干物质形成和氮素吸收能力高于常规粳稻,但转运量和转运效率较低。另外,与氮素吸收效率相比,籼粳杂交稻的氮素生理利用效率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南小麦核心育种亲本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刘永安, 潘彬荣, 岳高红, 梅喜雪, 许立奎, 张宗宸, 周志辉
    2018, 30(12):  2001-2006.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8.12.03
    摘要 ( 574 )   HTML ( 0 )   PDF(1398KB) ( 1599 )  
    为了解浙南小麦核心育种亲本的品质遗传基础,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对28份核心品种(系)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系)在Glu-A1位点具有Null(57.14%)和1(42.86%)2种类型;在Glu-B1位点具有7+8(67.86%)、7+9(25.00%)、17+18(3.57%)和13+16(3.57%)4种类型;在Glu-D1位点具有2+12(96.43%)和5+10(3.57%)2种类型。另外,各供试品种(系)共有5种亚基组合,依次为1/7+8/2+12(39.29%)、Null/7+8/2+12(28.57%)、Null/7+9/2+12(25.00%)、1/17+18/5+10(3.57%)和Null/13+16/2+12(3.57%)。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物科学
    猪Claudin家族基因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分析
    宗秋芳, 黄焱杰, 吴丽思, 吴圣龙, 包文斌
    2018, 30(12):  2007-2017.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8.12.04
    摘要 ( 872 )   HTML ( 0 )   PDF(1262KB) ( 1550 )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可通过感染猪肠道上皮细胞引起仔猪腹泻。紧密连接蛋白是肠道黏膜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Claudin家族作为重要的紧密连接蛋白之一,是组成肠道黏膜屏障完整性、决定肠道通透性的重要蛋白分子。研究密码子的使用特性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某一特定基因的分子机制和进化关系。为了揭示Claudin家族基因密码子使用模式,本研究对Claudin家族22个基因编码序列进行分析,利用CodonW和在线网站EMBOSS Explore计算核苷酸组成、相对同义密码子使用度(RSCU)和密码子使用偏性参数,同时分析了Claudin家族基因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Claudin家族基因主要偏好以G/C结尾的密码子;RSCU值分析发现,11个密码子CUG、AUC、GUG、UCC、CCC、ACC、GCC、CAG、CGC、CGG、GGC偏好性较强,为优势密码子;聚类结果显示,Claudin-3和Claudin-4较为接近,Claudin-10和Claudin-11较为接近;此外,Claudin家族基因密码子偏好性主要受到突变压力影响。分析Claudin家族基因密码子使用模式,旨在揭示这些基因之间的遗传和进化关系,为今后从密码子优化途径提高外源基因的表达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耳白兔MSTN基因SNPs位点筛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任卫合, 任稳稳, 马博妍, 高成宏, 李宏旭, 刘丽霞, 曹忻, 张丽
    2018, 30(12):  2018-2023.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8.12.05
    摘要 ( 848 )   HTML ( 0 )   PDF(1435KB) ( 1745 )  
    为探明大耳白兔MSTN基因与生长发育及肉质性状的关联性,以大耳白兔为试验对象,构建DNA混合池,采用PCR扩增和直接测序技术对该基因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筛查,从而筛选出对大耳白兔肉质性状有显著影响的SNP位点,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分子水平对大耳白兔MSTN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进行功能预测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大耳白兔MSTN基因编码区序列全长1 128 bp,编码375个氨基酸,是一种不稳定的水溶性蛋白;蛋白质分子量42.8 ku,理论等电点为6.97;蛋白质二、三级结构均为混合型,无规则卷曲所占比例最高。在扩增区域的非编码区发现1个SNP位点,该突变不影响编码氨基酸的改变。同源性分析表明,大耳白兔MSTN基因与普通家兔相似度为100%,与家猫相似度较高,亲缘关系很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园艺科学
    灰葡萄孢菌诱导的百合转录辅激活因子LlMBF1a基因的克隆及其特征分析
    曹兴, 张秀省, 侯栋, 隋娟娟, 穆红梅, 高祥斌, 吕福堂, 郭尚敬, 王桂清
    2018, 30(12):  2024-2030.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8.12.06
    摘要 ( 925 )   HTML ( 3 )   PDF(4295KB) ( 1768 )  
    转录辅激活因子MBF1a参与了植物对病原真菌的防御反应。利用电子克隆结合RT-PCR技术从百合中分离了LlMBF1a基因,其开放阅读框长429 bp,编码142个氨基酸。LlMBF1a分子量为15.53 ku,理论等电点为10.12,为稳定的水溶性非分泌蛋白,含有典型的MBF1结构域和α螺旋-转角-α螺旋模序。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LlMBF1a主要在细胞核中表达。LlMBF1a在根、茎、鳞茎、叶中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受灰葡萄孢菌侵染诱导表达且在相对抗病品种中持续高水平表达,表明LlMBF1a可能参与了百合对灰霉病的抗性反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苹果全基因组PAL基因家族成员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张丽之, 樊胜, 安娜, 左希亚, 高彩, 张东, 韩明玉
    2018, 30(12):  2031-2043.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8.12.07
    摘要 ( 949 )   HTML ( 6 )   PDF(2403KB) ( 1980 )  
    根据金冠苹果参考基因组,利用BLAST在线网站鉴定得到苹果基因组中共8个PAL基因,所有MdPAL蛋白都含有MIO保守结构域(Ala-Gly-Ser)。分组鉴定和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MdPAL蛋白可以被分为3组,分子量在47.713~81.748 ku,等电点在5.44~6.39,进化关系较近的成员拥有相似的基因结构和蛋白保守基序分布。利用GEO数据库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苹果长富2号品种中PAL基因在不同组织器官及5个不同果实发育阶段的表达情况。不同组织器官表达结果表明,MdPAL2、MdPAL3/4/6/7、MdPAL8在叶中表达最高,而MdPAL1和MdPAL5在花中表达最高,表达模式存在多样性。不同果实发育阶段表达结果发现,MdPAL表达规律不同,所有MdPAL在幼果发育期或果实成熟期显著升高(除MdPAL1外),暗示其在果实发育和成熟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红颜草莓不同发育时期营养品质及香气变化
    赵国富, 王金敖, 谢庭辉
    2018, 30(12):  2044-2048.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8.12.08
    摘要 ( 952 )   HTML ( 1 )   PDF(1041KB) ( 1969 )  
    了解草莓果实营养品质和香气的组成,对选育营养价值高且香气浓郁的草莓品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采用理化分析、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GC-MS),分析了红颜草莓不同发育时期部分营养物质及香气成分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花青素、可溶性糖及维生素C(VC)等含量随果实发育而增加。草莓香气物质由醛类、酮类、醇类和酯类等组成;成熟果实中主要香气物质有2-己烯醛(26.46%)、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15.96%)、2-橙花叔醇(13.94%)等。醛类含量随着果实发育而增加;醇类在果实未成熟时含量较少,但成熟时却急剧增加,高达31.31%。通过对主要香气成分香气值(相对含量/香味阈值)的分析,推测成熟红颜草莓果实的特征香味物质为己烯醛和呋喃酮。该研究结果可为草莓品质调控及香型草莓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京观光农业园观花植物调查及景观营造分析
    陈宇, 陈书琳
    2018, 30(12):  2049-2055.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8.12.09
    摘要 ( 647 )   HTML ( 1 )   PDF(1038KB) ( 1604 )  
    了解南京市观光农业园观花植物资源使用情况,寻找现存问题,提出营造策略及发展建议,从而为提升观光农业园景观多样性及农业园的竞争力与吸引力提供科学参考。研究以南京为例,选取南京市内15个类型的观光农业园,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对观花植物种类、观赏期、色彩、配置手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市观光农业园观花植物层次丰富,景观营造方式多样,但季相景观效果仅集中于春夏两季,且每季观赏时长较短,观花植物的花色以红色系列为主,不同农业园观花植物材料相似,同质化较为严重。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营造策略及发展建议:适地适花,延长植物观赏期;一园一景,构建园区特色化;尽善尽美,挖掘植物文化之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保护
    本氏烟DnaJ-like蛋白在芜菁花叶病毒侵染过程中的作用
    孙超尘, 燕飞, 陈剑平
    2018, 30(12):  2056-2064.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8.12.10
    摘要 ( 637 )   HTML ( 1 )   PDF(2190KB) ( 1624 )  
    热休克蛋白40(HSP40)因其蛋白家族含有保守的J结构域又被称为DnaJ蛋白,其同源蛋白被称为DnaJ-like蛋白。研究表明,DnaJ蛋白家族响应了多种病毒的侵染,但发挥作用的方式各不相同。芜菁花叶病毒(TuMV)是一类重要的蔬菜病毒,给蔬菜生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DnaJ-like蛋白是否响应TuMV侵染,是否在TuMV侵染过程中发挥作用目前尚不清楚。本实验在本氏烟中克隆了分属DnaJ蛋白A类亚家族和B类亚家族的16条基因;qRT-PCR分析表明,DnaJ-like蛋白家族基因在TuMV侵染后表达上调。分别沉默2个亚家族的典型基因NbJ1和NbJ5后,TuMV在沉默植株上的病毒积累量显著较少。结果表明,DnaJ-like蛋白可能在TuMV侵染过程中发挥作用,这为深入了解TuMV的致病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株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抑制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抑菌活性
    吕智航, 徐伟慧, 王志刚, 王春龙, 刘泽平, 陈文晶, 史一然
    2018, 30(12):  2065-2071.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8.12.11
    摘要 ( 572 )   HTML ( 2147483647 )   PDF(2640KB) ( 1932 )  
    以黑龙江省扎龙自然保护区的植物根际土壤为实验材料,采用对峙实验筛选抑制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 FON)的菌株,并采用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其抑菌特性。结果表明,分离获得了一株能抑制FON的菌株MLY01,根据其菌落形态特征和16S rDNA碱基序列同源性结果,鉴定MLY01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将其命名为Bacillus licheniformis MLY01。当培养基与无菌滤液比例为1∶1时,菌丝生长抑制率为71.85%,生物量抑制率为79.55%,36 h孢子萌发抑制率为76.81%。将FON孢子悬液与无菌滤液按1∶1比例混合,培养12 h,孢子数目降低,表面粗糙,菌丝畸形扭曲,表面有多处凹陷。菌株MLY01对FON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生物菌剂的研发方面具有潜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拟南芥AFP4的克隆、原核表达和纯化及其与ABI5的互作
    邓子兵, 邱梁堃, 马建忠
    2018, 30(12):  2072-2080.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8.12.12
    摘要 ( 967 )   HTML ( 3 )   PDF(1956KB) ( 1727 )  
    拟南芥ABI5相互作用蛋白AFP4(ABI five binding protein 4)是植物中的一个小分子蛋白,其表达特性与ABI5相似,受ABA诱导。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L. (Heyn) cv. Columbia为材料,通过PCR扩增了AFP4基因的完整编码序列。扩增片段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的多克隆位点EcoR Ⅰ和Xho Ⅰ酶切位点之间和酵母双杂交载体pGBKT7的多克隆位点EcoR Ⅰ和Pst Ⅰ酶切位点之间。将ABI5基因的编码序列插入到酵母双杂交载体pGADT7的多克隆位点EcoR Ⅰ和Pst Ⅰ酶切位点之间。重组质粒测序结果表明,所克隆的AFP4和ABI5编码区序列分别与NCBI数据库收录的AFP4基因(GenBank登录号NM_111081.2)和ABI5基因(GenBank登录号NM_129185.3)完全一致。重组原核表达载体含有AFP4片段的重组融合蛋白的理论分子量为53.4 ku。将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埃希菌表达菌株BL21 Star (DE3)中诱导表达,并经Ni-NTA亲和层析柱分离纯化、SDS-PAGE分析和Western blot鉴定。将含有AFP4和ABI5的酵母双杂交重组质粒共同转化酿酒酵母AH109中进行酵母双杂交。结果表明,重组融合蛋白在大肠埃希菌E. coli BL21 Star (DE3)中表达的适宜条件为:IPTG浓度为0.4 mmol·L-1、25 ℃下诱导表达6 h。在上述条件下,重组融合蛋白占细胞破碎后上清液总蛋白的41.6%。经Ni-NTA亲和层析柱纯化后,AFP4融合蛋白在SDS-PAGE分析时呈现单一条带。该条带经过抗6xHis标签肽的抗体分析,呈阳性。该条带经酵母双杂交分析结果表明,AFP4和ABI5在酵母细胞中可以相互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甜瓜枯萎病菌ELISA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
    延涵, 杨瑞秀, 盖晓彤, 李刚, 赵治国, 高增贵
    2018, 30(12):  2081-2086.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8.12.13
    摘要 ( 574 )   HTML ( 3 )   PDF(1271KB) ( 1747 )  
    采用甜瓜枯萎病病菌菌丝蛋白作为抗原,制备该病菌菌丝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建立检测甜瓜枯萎病菌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利用检测技术对田间病样和土壤中的病原菌含量进行了定性、定量检测,表现出方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可运用此方法对甜瓜枯萎病进行田间检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黄精根腐病分离菌及其拮抗内生细菌的鉴定
    吴依婷, 姚传威, 邓波侠, 张霞, 李胜华, 邹娟, 付明
    2018, 30(12):  2087-2093.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8.12.14
    摘要 ( 884 )   HTML ( 4 )   PDF(1631KB) ( 1767 )  
    黄精是重要的药食同源植物。采集湖南洪江市发生的黄精根腐病株,从其分离菌株HF2的培养性状和形态学特征、真菌rDNA内转录区(ITS)、EF-1a区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关系比较等方面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通过平板对峙试验筛选对黄精根腐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内生细菌,并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和16S rR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从根腐病株中分离得到的菌株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从黄精中分离获得40株内生细菌,对尖孢镰刀菌有抑制作用的菌株10株,其中A8的抑菌效果最好,对病原菌的抑菌圈半径可达13 mm,经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境科学
    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南方水稻土有机碳的平衡特征
    李艳, 陈义, 唐旭, 吴春艳, 计小江, 唐良梁
    2018, 30(12):  2094-2101.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8.12.15
    摘要 ( 486 )   HTML ( 1 )   PDF(1178KB) ( 1570 )  
    以水稻土长期定位试验为依托,设置8个施肥处理:CK(不施肥),N(施N 375 kg·hm-2),NP(施N 375 kg·hm-2、P2O5 187.5 kg·hm-2),NK(施N 375 kg·hm-2、K2O 187.5 kg·hm-2),NPK(施N 375 kg·hm-2、P2O5 187.5 kg·hm-2、K2O 187.5 kg·hm-2),M(施有机肥22 500 kg·hm-2),M+NPK(施有机肥22 500 kg·hm-2、N 375 kg·hm-2、P2O5 187.5 kg·hm-2、K2O 187.5 kg·hm-2),M+1.3NPK(施有机肥22 500 kg·hm-2、N 487.5 kg·hm-2、P2O5 243.75 kg·hm-2、K2O 243.75 kg·hm-2),研究不同施肥处理12 a间土壤有机质的动态变化、有机碳的平衡、碳的固定与转化速率,以及土壤有机质与作物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时间推进整体呈上升趋势,有机无机肥料配施(M+NPK、M+1.3NPK)可显著(P<0.05)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M+NPK、M+1.3NPK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CK分别提高17.9%和23.3%。各施肥处理下,土壤有机碳平衡均表现为盈余,有机碳平衡和有机碳投入呈线性相关,试验点有机碳平衡每年所需的最低有机碳投入量为1 660 kg·hm-2。有机无机肥料配施能提高土壤有机碳的固定速率,且以M+1.3NPK处理下碳的固定速率最高。作物产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表现为线性相关。以上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可有效提高水稻土有机碳含量及其固定速率,并有利于作物产量提高,其中,以M+1.3NPK施肥方式效果最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模型驱动的田间数据压缩采集方法研究
    饶元, 许文俊, 赵刚, Arthur GENIS, 李绍稳
    2018, 30(12):  2102-2111.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8.12.16
    摘要 ( 436 )   HTML ( 0 )   PDF(1547KB) ( 1451 )  
    基于模型驱动的数据采集方法可有效降低数据传输能耗。阐述了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支持向量回归模型(SVR)、线性模型(DBP)和时钟驱动循环神经网络(CW-RNN)等数据预测模型的运行机制。结合空气温度、土壤湿度、果实膨大和风速等数据,探索预测模型的训练参数和误差阈值设置方法。综合考虑数据采集误差、业务数据传输率、模型更新及预测代价等指标,运用熵权逼近最优排序法(TOPSIS)评价模型适用性。结果表明:最佳训练参数与模型机制和数据对象有关,基于前期采样值自动获取误差阈值可行。模型的适用性与数据对象、节点运算资源和网络带宽有关。常量模型Constant的适用性最高,DBP模型次之。ARIMA模型可应用于带宽受限、节点运算资源较为充沛的应用场景,SVR模型可应用于高带宽、节点运算资源受限的应用场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浓度酸雨对镉污染下桑树幼苗生物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徐晨阳, 毛晓瑜
    2018, 30(12):  2112-2120.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8.12.17
    摘要 ( 808 )   HTML ( 0 )   PDF(1230KB) ( 1820 )  
    研究不同浓度酸雨(AR5.6、AR3.0)对重金属镉(Cd)污染下农桑12号幼苗生物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为重金属污染严重及酸雨频发地区桑树选种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农桑12号幼苗作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Cd污染(100 mg·kg-1)条件下农桑12号幼苗生物量积累、气体交换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响应特征,以及加入弱酸性及重度模拟酸雨溶液对受Cd胁迫的农桑12号幼苗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1) Cd胁迫下,农桑12号幼苗的总干物质积累(DMA)、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气孔导度(Gs)、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PSⅡ潜在活性(Fv/F0)、电子传递速率(ETR)均不同程度降低,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有所上升。2) 2种不同浓度的模拟酸雨溶液处理下,农桑12号幼苗的Pn、E、Ci均显著降低,AR3.0处理的下降幅度更大;AR5.6处理下Fv/Fm、Fv/F0、PSⅡ光合量子产量Y(Ⅱ)、ETR有所上升,但AR3.0处理下Fv/Fm、Fv/F0均显著下降。3)复合处理下,与单独Cd处理相比,AR5.6的加入,增大了农桑12号幼苗茎和叶的比例,Pn、E、Ci、Gs、Fv/Fm、Fv/F0、Y(Ⅱ)、ETR均有所缓解;而AR3.0的加入,进一步降低了以上指标。以上结果表明,Cd胁迫对农桑12号幼苗的DMA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根生物量(RW)的降低;还对气体交换速率有明显的负面影响,使植株光合机构受损严重。不同浓度模拟酸雨处理对农桑12号植株生物量积累、气体交换速率和光合机构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AR3.0处理的负面作用显著高于AR5.6处理。Cd处理前提下,AR5.6的加入有利于植株光合机构的恢复,但AR3.0的加入加剧了植株的受胁迫程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专利分析视角的浙江省污水治理技术态势研究
    许美芳, 黄晓东, 魏家香, 冯戬, 邵迎
    2018, 30(12):  2121-2128.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8.12.18
    摘要 ( 566 )   HTML ( 1 )   PDF(1246KB) ( 1562 )  
    以专利之星为数据源,对浙江省2008—2017年污水治理领域专利申请年代、技术领域、权利人及区域分布进行分析,并对技术生命周期、专利核心技术区、权利人组织类型、区域专利优势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污水治理技术处于技术生命周期的快速发展期,污水治理领域专利核心技术高度集中,主要覆盖C02F 9/14、C02F 9/04和C02F 9/02等12种IPC技术分支。受技术力量与产业政策等因素影响,浙江省污水治理优势技术区域差异较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品科学
    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快速腌蛋装置设计与试验
    龚婷, 肖朝耿, 关荣发, 谌迪, 唐宏刚, 卢文静, 杨慧娟, 陈黎洪, 周迪
    2018, 30(12):  2129-2136.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8.12.19
    摘要 ( 548 )   HTML ( 0 )   PDF(1509KB) ( 1642 )  
    为了进一步提高咸蛋腌制品质,缩短腌制时间,在超声波-正压脉动联用的基础上设计一套小型的自动快速腌蛋试验装置,并集中讨论了装置的设计及控制系统实现。该装置可以实现正负压脉冲式变化、恒温、超声波,以及排水进液等功能,为腌制过程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将台达DVP-SS2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台达DOP-7S触摸屏相结合作为控制系统。试验表明,装置运行稳定,可全视化监控,2 d就可腌制出效果较好的咸蛋,腌制周期较超声波-正压脉动联用缩短了33.3%,腌制过程中没有出现蛋壳破裂、蜂窝蛋白、蛋白泛黄的情况,验证了自动快速腌蛋装置设计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聚类分析法研究不同产地花生壳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
    赵亮, 陈月, 方应国, 饶桂维
    2018, 30(12):  2137-2143.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8.12.20
    摘要 ( 693 )   HTML ( 2 )   PDF(1119KB) ( 1740 )  
    对8个产地的花生壳样品进行了HPLC指纹图谱研究,优化了样品提取条件和色谱测定条件,并进行了聚类分析。优化的色谱条件为:WondaCract ODS-2 C18(4.6 mm×150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柱温35 ℃,波长290 nm。建立8个产地花生壳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标示出14个稳定的共有峰,共有模式的相似度除新昌小京生外,皆大于0.9。对共有峰平均相对峰面积的聚类分析表明,8种花生壳可分为两大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系统工程
    基于光场相机的大豆冠层叶面积无损测量方法研究
    顾正敏, 李臻峰, 宋飞虎, 张君生, 庄为
    2018, 30(12):  2144-2152.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8.12.21
    摘要 ( 507 )   HTML ( 0 )   PDF(1630KB) ( 1732 )  
    大豆上、中、下冠层叶面积分布是大豆植株株型状况评价、产量预测的重要依据,而传统上、中、下冠层叶面积测量方法采用大田切片法,该方法过程繁琐,且会对叶片造成伤害。针对这一问题,引入光场相机重聚焦技术分别得到聚焦在上、中、下叶片的重聚焦图像,通过图像处理技术提取聚焦平面的叶片,去掉离焦平面的叶片,分别得到上、中、下层的投影面积。选用开花期103盆宏秋品种大豆植株作为校正集,根据光场相机的标定计算各冠层叶片的校正系数,获得修正后的各冠层叶片投影面积。建立大豆植株各冠层投影面积和真实叶面积的回归模型,并选20盆作为预测集来验证各回归模型。研究发现:上层叶面积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945,预测集的最大误差为4.48%,均方根误差为4.376;中层叶面积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796,预测集的最大误差为13.62%,均方根误差为7.273;下层叶面积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914,预测集的最大误差为8.63%,均方根误差为1.529。上层和下层叶面积测量模型相关性高,由于上层叶片的遮挡,中层叶面积模型相关性略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滑片型孔轮式水稻精量穴直播排种器设计与试验
    李兰兰, 朱德泉, 张顺, 文世昌, 蒋锐, 武立权
    2018, 30(12):  2153-2160.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8.07.22
    摘要 ( 236 )   HTML ( 0 )   PDF(1304KB) ( 1134 )  
    为提高水稻机械式精量穴直播排种器的排种精度,根据杂交稻精量穴直播的农艺要求,设计一种滑片型孔轮式杂交稻精量穴直播排种器,阐述其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排种轮、滑片和凸块等关键零部件进行设计与分析。选取3种尺寸的杂交稻品种(国丰一号、冈优898和冈优3551)种子作为试验材料,以穴粒数合格率、重播率、漏播率作为排种性能评价指标,在不同排种轴工作转速下,利用JPS-12型排种器检测试验台进行台架试验。当排种轴转速为30 r·min-1时:中型尺寸水稻种子(冈优898)排种性能最优,合格率83.24%,重播率10.48%,漏播率6.28%;大型尺寸水稻种子(国丰一号)排种性能次之,合格率81.84%,重播率10.27%,漏播率7.89%;小型尺寸水稻种子(冈优3551)排种性能较差,合格率80.14%,重播率15.16%,漏播率4.70%。台架试验显示,滑片型孔轮式排种器对不同尺寸的水稻种子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排种性能指标满足杂交稻穴直播的农艺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知公告
      协办单位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