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沈国强, 汪明德, 关雅文, 武军, 王汉荣. 高粱弯孢叶斑病病原菌鉴定、生物学特性研究及防治药剂筛选[J]. 浙江农业学报, 2025, 37(7): 1492-1500. |
| [2] |
吴国江, 周伟, 李艳肖, 侯杰, 杨志强, 周亚星. 高粱ZF-HD基因家族鉴定与盐碱胁迫下的表达分析[J]. 浙江农业学报, 2024, 36(6): 1217-1231. |
| [3] |
黄正, 张荣萍, 马鹏, 张琪, 周宁宁, 阿什日轨, 冯婷煜, 周林. 冬水田油菜秸秆还田和氮肥运筹对杂交稻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23, 35(5): 983-991. |
| [4] |
刘艳伟, 周潇, 杨启良, 茶品元. 不同施肥和灌溉水平对三七生长特性和发病率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21, 33(8): 1426-1435. |
| [5] |
刘秀慧, 邹桂花, 翟国伟, 刘合芹, 郑学强, 陈合云. 高粱种质资源出苗相关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J]. 浙江农业学报, 2021, 33(6): 965-973. |
| [6] |
徐玥, 胥雅馨, 黄兴军, 吴树, 陈国栋, 吴全忠, 翟云龙. 根瘤菌接种方式对复播大豆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21, 33(10): 1808-1816. |
| [7] |
石兆勇, 李珂, 王发园, 王旭刚, 徐晓峰. 纳米银和外源丛枝菌根真菌对甜高粱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特性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20, 32(2): 283-290. |
| [8] |
杜军利, 武德功, 詹秋文, 黄保宏, 倪鹤. 不同光周期对高粱叶片和蚜虫体内营养物质含量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19, 31(7): 1119-1127. |
| [9] |
赵文杰, 徐薇, 张景龙, 程爽, 郑甲成, 刘言龙, 殷世霞, 李杰勤, 詹秋文. 甜高粱生物学性状与SSR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J]. 浙江农业学报, 2019, 31(12): 1945-1954. |
| [10] |
武德功, 杜军利, 黄保宏, 詹秋文, 毕亚玲, 黄伟东, 刘言龙. 温度对高粱蚜生命参数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18, 30(9): 1541-1547. |
| [11] |
周腰华, 李蔚青, 张淼, 潘荣光, 邹剑秋. 中国高粱贸易与美国高粱生产成本收益分析[J]. 浙江农业学报, 2017, 29(9): 1589-1594. |
| [12] |
俞晨良, 张成浩, 詹仪花, 董文其. 高粱Pht1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其进化和表达分析[J]. 浙江农业学报, 2017, 29(1): 16-22. |
| [13] |
蒲甜,张群,陈国鹏,陈诚,曾红,彭霄,杨文钰,王小春*. 行距对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中玉米产量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16, 28(8): 1277-. |
| [14] |
李静静,丁松爽,李艳平,云菲,阎海涛,王志萌,刘国顺*. 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烤烟干物质积累及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16, 28(1): 96-. |
| [15] |
黄守程a,刘爱荣a,叶梅荣a,从若琳a,詹秋文b,*. 铝胁迫下高粱BTx623幼苗的形态及生理响应特征[J]. 浙江农业学报, 2015, 27(12): 2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