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张悦宇, 黄美琦, 张琳, 齐颖, 李秋玲. bta-miR-146b对热应激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蛋白合成信号通路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25, 37(6): 1212-1220. |
| [2] |
马黎, 兰艺, 谢冰心, 周春露, 罗舒元, 许文坤, 董新星, 严达伟. 杜撒×大长撒VRTN基因多态及其与生产性状的关联研究[J]. 浙江农业学报, 2024, 36(7): 1502-1510. |
| [3] |
李娅楠, 冶文兴, 朱相德, 陈林, 徐晓锋, 张力莉. 基于LC-MS/MS技术研究稻草替代部分玉米青贮对奶牛血浆代谢产物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23, 35(2): 266-274. |
| [4] |
陈欣, 慈文佳, 李浙烽, 蔡平梨, 朱建津. 饲粮添加复合益生菌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肠道抗氧化能力和肠道氨氮含量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23, 35(2): 275-284. |
| [5] |
李艳艳, 卜建华, 韩丽云, 王川川, 母童. 奶牛乳脂代谢关键候选基因的鉴定与功能分析[J]. 浙江农业学报, 2023, 35(12): 2794-2808. |
| [6] |
吕倩, 骆巧, 罗雪, 陈久兵, 马莉, 罗正中, 姚学萍, 余树民, 沈留红, 曹随忠.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奶牛场垫沙和橡胶垫卧床中的菌群差异[J]. 浙江农业学报, 2022, 34(7): 1377-1385. |
| [7] |
杨思瑞, 杨卓, 火苗, 张洁, 张力莉, 李胜利, 徐晓锋. 荷斯坦奶牛不同群体牛舍土壤细菌菌群结构差异分析[J]. 浙江农业学报, 2022, 34(2): 275-283. |
| [8] |
沈留红, 程李杰, 尤留超, 雍康, 罗正中, 陈久兵, 骆巧, 余树民, 曹随忠. 热应激与喷淋-风扇系统对不同泌乳阶段奶牛生理和生产性能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21, 33(9): 1602-1610. |
| [9] |
赵洪喜, 刘继兵. 宁夏部分地区奶牛球虫感染情况调查与遗传进化分析[J]. 浙江农业学报, 2021, 33(8): 1379-1384. |
| [10] |
沈留红, 钱柏霖, 尤留超, 张钺, 莘余, 吕尚揆, 肖劲邦, 余树民, 苏柘僮, 董可, 杨世林, 冯育林, 曹随忠. 白头翁皂苷B4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疗效和血清炎性因子、免疫因子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21, 33(7): 1184-1191. |
| [11] |
吴佳, 陈朗, 姜涛, 黄国明, 李倬, 李耀东, 张丽, 刘丽霞. 奶牛CSF3基因遗传多态性筛查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J]. 浙江农业学报, 2020, 32(6): 986-993. |
| [12] |
李秋玲, 齐颖, 王琛, 张一名, 王新妤, 尚校兰, 贾永红, 李美茹, 储明星. 热应激对中国荷斯坦牛乳腺组织基因表达及信号通路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20, 32(5): 770-778. |
| [13] |
曾学琴, 柳陈坚, 杨雪, 李晓然. 高通量测序法检测奶牛乳房炎关联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J]. 浙江农业学报, 2019, 31(9): 1437-1445. |
| [14] |
朱颍琨, 肖劲邦, 钱柏霖, 姜思汛, 尤留超, 张钺, 刘红, 马莉, 曹随忠, 余树民, 沈留红. 泌乳初期奶牛相关脂肪因子及生理生化指标与脂肪肝的相关性[J]. 浙江农业学报, 2019, 31(5): 722-729. |
| [15] |
白东东, 李新圃, 杨峰, 罗金印, 王旭荣, 李宏胜. 地肤通乳散治疗奶牛乳房炎临床疗效及作用靶点预测[J]. 浙江农业学报, 2019, 31(5): 730-7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