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作物科学
    去甲基化酶基因AtROS1化学诱导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烟草中的瞬时表达
    常英英,梁立雄,高亚南,王颜波,丁昌俊,苏晓华,张冰玉*
    2016, 28(5):  717. 
    摘要 ( 364 )   PDF(1295KB) ( 1289 )  
    植物去甲基化酶ROS1是表观遗传中一种重要的作用因子,参与基因的表达调控,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各种逆境响应过程密切相关。以拟南芥AtROS1基因为目的基因,采用“酶切—连接”的方法构建了以17β雌二醇为诱导剂的植物表达载体pER8ROS1。将其转入农杆菌LBA4404菌株中,通过烟草瞬时表达技术,对该载体的诱导表达特性进行了研究。qPCR结果表明:17β雌二醇处理能够有效调控pER8ROS1中目的基因的表达,17β雌二醇最佳诱导浓度为50~100 μmol·L-1;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目的基因表达量逐渐升高,在12 h后达到最高。该诱导表达载体的构建为研究植物抗逆胁迫过程中的表观遗传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播期对浙江省常规晚粳稻品质性状的影响
    余鹏1, 2,王俊梅1, 2,叶胜海2,翟荣荣2,朱国富2,金庆生2,张小明2, *
    2016, 28(5):  724. 
    摘要 ( 335 )   PDF(667KB) ( 1414 )  
    为揭示不同播期对浙江省常规晚粳稻品种稻米品质的影响,选取了16个浙江省常规晚粳稻代表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在2013年5月29日、6月28日和7月13日播种。结果表明:大部分品种6月28日播种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和胶稠度最高,直链淀粉含量随播期推迟呈增加趋势,胶稠度和赖氨酸含量随播期推迟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总体来看,适当延迟播种有助于提高稻米品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麦籽粒硬度及淀粉糊化特性研究
    张琪琪,万映秀,曹文昕,李炎,张平治*
    2016, 28(5):  731. 
    摘要 ( 325 )   PDF(440KB) ( 1282 )  
    通过对422个小麦品种(系)2 a籽粒硬度与淀粉糊化特性检测,研究了不同籽粒硬度类型对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硬质麦107个,软质麦114个,混合麦201个;稀懈值与低谷黏度品种间变异较大,峰值时间变异系数最小。除稀懈值外,硬质小麦其余各项参数变异系数均小于软质小麦;软质小麦峰值黏度、低谷黏度、稀懈值及糊化温度等参数的平均值均高于硬质小麦,最终黏度、回升值、峰值时间略低于硬质小麦。RVA参数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峰值时间与稀懈值呈极显著负相关,糊化温度与硬度指数、最终黏度、回升值也呈极显著负相关,硬度指数与稀懈值及糊化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在所有参试品种(系)中选择峰值黏度>3 000 CP、稀懈值>1 000 CP,且回升值高于稀懈值的38个品种,适用于制作品质较好的面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物科学
    喹诺酮类药物在麻鸡体内的转化和分布规律
    柳爱春1,刘超1,赵芸1,陈效绘2
    2016, 28(5):  736. 
    摘要 ( 286 )   PDF(1226KB) ( 1245 )  
    采用经免疫胶体金法快速检测鸡蛋中喹诺酮类(QNs)呈阴性的雪山麻鸡为试验材料,分别注射5 mg·kg-1环丙沙星、5 mg·kg-1恩诺沙星和10 mg·kg-1诺氟沙星,每天2次,连用2 d,在停药后48 h和第9天分批屠宰取样,并利用LCMS/MS检测胸肌、肝脏、血液和卵泡中12种QNs的含量。结果表明:每种药物在麻鸡体内经转化后生成6种以上QNs;不同组织中QNs残留量差异较大,其中肌肉和血液中QNs代谢快、残留量低(休药9 d,残留量低于19 μg·kg-1),肝脏和卵泡QNs残留量相对较高;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及其转化产物均在肝脏富集,诺氟沙星在肝脏中代谢尤为缓慢(休药9 d,QNs残留量为1 773.7 μg·kg-1);恩诺沙星在麻鸡体内快速转化成其他QNs,并在卵泡中高度富集,休药48 h在肝脏、血液和卵泡中转化率高达100%,卵泡中QNs残留量达8 327.3 μg·kg-1,因此,恩诺沙星在产蛋鸡上使用,可能在鸡蛋中会产生大量的QNs残留。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北京鸭腹部脂肪组织的转录组特征分析
    陈黎,李国勤,田勇,沈军达,陶争荣,徐坚,曾涛,卢立志*
    2016, 28(5):  743. 
    摘要 ( 349 )   PDF(770KB) ( 1287 )  
    鸭的基因组序列虽已释放,但其基因组信息,尤其是转录组信息仍需进一步开发。文章利用转录组测序分析了鸭的腹部脂肪组织转录组特征。共获得203 200 984个高质量测序数据,鉴定出18 464个基因表达(RPKM≥1),其中96.9%的基因RPKM值小于1 000。15 070个基因发生了可变剪切,剪切次数为35 913次。统计可变剪切类型发现,内含子保留所占比例最低,占所有可变剪切类型的1.17%,而第一外显子可变剪切、末端外显子可变剪切、外显子跳跃依次是3种比例最高的可变剪切类型,比例分别为45.92%, 43.67%和6.23%。此外,利用这批转录组数据共检测出229 276个SNPs,其中转换是最主要的突变类型,占所有SNPs的73.28%。对SNP所在基因进行功能注释(GO)发现,这些基因涉及细胞组分、分子功能、生物学过程3大功能类别中广泛的生物功能,表明该研究开发的SNPs较为全面;通路分析(KEGG)发现,SNPs所在基因除了富集于脂类、能量代谢相关通路,更多的基因则富集于癌症、免疫以及内分泌系统相关的通路上,表明脂肪组织除了是能量储备组织,同时也是重要的免疫、内分泌组织。这些数据拓展了鸭的遗传信息,建立的SNPs数据库将有助于鸭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功能基因定位。与癌症、免疫相关的SNPs可为癌症及免疫学研究提供候选遗传标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抗Gly m Bd 28K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免疫学特性
    闫慧丽,席俊*,高学梅,贺梦雪,陈哲,陆启玉
    2016, 28(5):  748. 
    摘要 ( 292 )   PDF(643KB) ( 1249 )  
    利用Gly m Bd 28K天然蛋白免疫BALB/c雌性小鼠,取小鼠脾脏细胞与杂交瘤细胞融合,筛选出2株能稳定分泌抗Gly m Bd 28K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1E3和2F4。体内诱生腹水法大量制备单克隆抗体,经纯化后,得到2株均为IgG1型的单克隆抗体mAb1E3和mAb2F4。间接ELISA方法测得mAb1E3的效价达到1∶4 10×105,对Gly m Bd 28K蛋白的半数抑制率(IC50)为23.99 μg·L-1,与花生蛋白、核桃蛋白等的交叉反应率均低于0.1%。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为Gly m Bd 28K致敏蛋白的检测以及抗原表位的鉴定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AEs类化合物对雄性小鼠的联合致毒作用
    葛建,胡华军*,林芳,伍义行,邓同乐,张永勇
    2016, 28(5):  753. 
    摘要 ( 334 )   PDF(988KB) ( 1232 )  
    为了探讨邻苯二甲酸酯(phthalic acid esters, PAEs)类化合物的联合毒性作用,将6种PAEs类化合物配制成等质量比的混合物,以低、中、高剂量(40,400,4 000 mg·kg-1)对雄性小鼠灌胃染毒,观察雄性小鼠骨髓微核形成、精子畸形、血清及肝脏、睾丸等指征的变化,并与相同剂量处理的单一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组进行比较,以评价混合PAEs组的联合毒性作用。结果显示:高剂量处理时,混合PAEs组的雄性小鼠骨髓微核率及精子畸形率显著高于单一DBP组;中剂量处理时,混合PAEs组染毒雄性小鼠30 d后的肝损伤及睾丸组织损伤程度也较单一DBP组明显上升,表明混合PAEs组对雄性小鼠的联合致毒作用较单一DBP组显著,不同PAEs类化合物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协同效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株副乳房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分析
    任梅渗1,2, 王印1,2,*, 杨泽晓1, 姚学萍1, 邬旭龙1,2, 肖璐1,2
    2016, 28(5):  758. 
    摘要 ( 384 )   PDF(608KB) ( 1280 )  
    从四川省某大型养殖场病死猪肺脏分离到一株副乳房链球菌,观察该菌株的生长特性、染色特性,进行生化鉴定、药敏鉴定、毒力试验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该分离株的16S rRNA序列与副乳房链球菌的同源性为99%。分离株在TSA琼脂培养基上呈光滑圆形,半透明的菌落,在血琼脂上呈β溶血;对小鼠的致病性试验测得LD50为206×107 cfu·只-1;药敏试验表明,其对头孢类药物较为敏感,对喹诺酮类、四环素类以及氨基糖苷类不敏感。该研究为该菌的临床诊断、疾病预防、选药治疗等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园艺科学
    培养料理化性状与秀珍菇菌丝营养和生殖生长的相关性
    陈青1,陈再鸣2,*,钱琼秋2,余维良3,郑明海3,王松4,水狄云4
    2016, 28(5):  763. 
    摘要 ( 304 )   PDF(739KB) ( 1206 )  
    以秀珍菇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培养料配制、灭菌等条件下的理化性状对其菌丝营养和生殖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料装袋后放置时间超过4 h,会导致理化性状劣变,对菌丝营养和子实体生长产生负面影响。培养料袋经1~5次常压灭菌处理后,其容重和电导率(EC值)随着灭菌次数的增加而升高,通气孔隙度、含水量和pH值则下降。上述5个处理组菌丝满袋时间分别为42,49,56,63和70 d,生物转化率分别为52.26%,45.85%,45.19%,40.10%和40.91%,说明灭菌次数与菌丝营养和生殖生长呈现负相关性。研究表明,培养料装袋后4 h内采用常压灭菌,100 ℃下保持10 h,可保持良好的理化性状,有利于秀珍菇栽培的优质高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砧木对黄果柑光合特性、光合作用关键酶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廖玲1,曹淑燕1,荣毅1,古咸杰1,李清南1,叶霜1,邱霞1,汪志辉1,2,*
    2016, 28(5):  769. 
    摘要 ( 326 )   PDF(772KB) ( 1332 )  
    为了从光合生理方面了解砧木对黄果柑的影响,以枳壳、红橘和香橙为砧木,黄果柑实生苗为对照,在果实成熟期测定其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等日变化参数和光合响应曲线,以及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含量、Rubisco活化酶(RCA)含量以及 Rubisco基因 (rbcS和rbcL)及其活化酶基因 (rc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砧木嫁接的黄果柑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存在光合午休,3种嫁接树的净光合速率均大于实生苗;其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单峰型,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均为双峰型。此外,香橙嫁接的黄果柑叶片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Rubisco含量和RCA含量及较强的rbc和rca基因表达。综合比较分析,香橙砧适宜作为黄果柑的砧木进行推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源一氧化氮对低温胁迫下苦瓜幼苗生长及部分抗逆指标的影响
    杜卓涛1,杨衍2,朱国鹏1,田丽波1,*,商桑1,*
    2016, 28(5):  776. 
    摘要 ( 289 )   PDF(862KB) ( 1240 )  
    为探讨外源一氧化氮(NO)提高苦瓜抗冷性的内在机制,以碧绿苦瓜幼苗为试材,对其施加不同浓度(0,01,05,10,15和20 mmol·L-1)的外源NO供体(SNP)并进行低温(8 ℃)处理,研究外源NO对低温胁迫下苦瓜幼苗的生长、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脯氨酸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SNP处理提高了茎粗/株高和叶面积/根体积的比值,降低了苦瓜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和 MDA含量,提高了叶片脯氨酸含量和SOD,CAT,POD三种酶的活性,从而降低低温胁迫对苦瓜幼苗的伤害。低浓度的SNP处理的苦瓜幼苗抗冷效果好于高浓度的,尤其以05 mmol·L-1 SNP处理效果最佳。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适宜浓度的外源NO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促进渗透调节物质的合成,降低膜透性和膜脂过氧化水平,保护了细胞膜结构的稳定性,从而提高苦瓜幼苗抗低温胁迫的能力,促进了苦瓜幼苗的生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瓯柑NIN和Sus基因克隆、序列分析与表达
    金微微,陈功楷*,朱建军,郜爱玲
    2016, 28(5):  782. 
    摘要 ( 319 )   PDF(1467KB) ( 1286 )  
    以瓯柑果肉为材料,分离瓯柑中性转化酶(NIN)和蔗糖合成酶基因(Sus),了解其序列特征,并对瓯柑NIN,Sus在不同组织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研究首次从瓯柑果实中克隆获得NIN和Sus基因CDS全长序列,分别为1 932 bp和2 418 bp,预测分别编码643和805个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3个基因均高度保守,与NCBI网站上其他物种的序列同源性均高于70%,与柑橘类物种的同源性接近100%。NIN和Sus蛋白的相对分子量分别为72.18和92.19 ku,理论等电点(pI)分别为6.882和6.051。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瓯柑NIN属于α组,推测可能定位于质体;瓯柑Sus属于Sus Ⅰ组。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瓯柑NIN,Sus基因在茎中表达量均最高,叶其次,果肉中表达量最低;NIN在果皮中的表达量比果肉高,Sus则处于相同水平。在果实不同发育阶段,NIN,Sus基因均在花后120 d表达最强,随后下降,接近成熟表达维持在较低的水平。结果表明:2个基因在瓯柑不同组织间的表达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在果实发育前期表达水平略高,随着成熟表达水平降低。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光质对低温胁迫下草莓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张云婷1,宋霞1,叶云天1,冯琛1,孙勃1,王小蓉2,汤浩茹1,*
    2016, 28(5):  790. 
    摘要 ( 356 )   PDF(942KB) ( 1317 )  
    为研究不同光质对低温胁迫下草莓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4 ℃低温胁迫下的丰香草莓苗为试材,用白光、红光、蓝光以及红蓝混合光(1∶1)处理12,24,48,72 h后取叶片进行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在低温下,白光有利于SOD,CAT,POD活性的提高,从而能够有效地清除ROS,保护草莓叶片细胞膜不被氧化,但却不利于渗透调节物质的增加。红光可以提高草莓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抑制丙二醛的生成,蓝光有助于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增加,但不利于相关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和光合作用,而红蓝光具有红光和蓝光的双重效应。在生产上适当的补给红光、红蓝光有利于草莓植株抗寒性的提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棕色双孢蘑菇子实体不同生长阶段抗氧化活性比较
    金群力,张作法, 范丽军, 蔡为明*
    2016, 28(5):  797. 
    摘要 ( 310 )   PDF(754KB) ( 1243 )  
    为了探明棕色双孢蘑菇子实体不同生长阶段抗氧化活性的差异,系统地比较了4个不同成熟度:A—幼菇期、B—正常采收期、C—刚开伞期和D—孢子成熟期的棕色双孢蘑菇子实体的甲醇提取液总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 不同生长期的棕色双孢蘑菇子实体总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差异显著,B时期提取液具有最高的总酚含量和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景观研究——以景宁县环敕木山地区传统畲族聚落景观为例
    任维,张雪葳,钱云,刘通*
    2016, 28(5):  802. 
    摘要 ( 288 )   PDF(3005KB) ( 1226 )  
    以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环敕木山地区传统畲族聚落景观为研究对象,从风景园林学科的视角出发,介绍景宁县相关自然条件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剖析景宁县畲族的分布格局、农作物种植与经济变迁,并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选取大张坑村、东弄村作为两类典型传统畲族聚落代表,着重从景观格局、聚落形态与土地利用方式三方面入手梳理、解读与归纳其乡土景观的空间结构特征与核心要素。以期为当地乡土景观的保护、利用和发展提供基础性研究资料。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矿质营养对水培油茶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曹永庆,姚小华*,严江勤
    2016, 28(5):  810. 
    摘要 ( 221 )   PDF(496KB) ( 1288 )  
    为了探究不同矿质营养水平对油茶苗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建立油茶(Camellia oleifera)水培营养体系,对不同矿质浓度营养液培养条件下油茶幼苗叶片数、叶片SPAD值、生物量、根冠比和矿质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矿质元素的亏缺或过量均明显影响油茶苗植株的根系生长和生物量的积累,其中K(-)处理对水培油茶苗生长的影响最大,显著降低了叶片SPAD值以及生物量;P营养不平衡对根系生长影响最明显,显著降低了根冠比(2106%)和根系占比(1740%);矿质元素Mn和Zn主要影响油茶苗枝干和叶片干物质的积累,Mn(-)处理的油茶苗枝干生物量占比为2123%,Zn(-)处理的油茶苗叶片生物量占比为3658%,均为最低;此外,大量元素N,P,K的亏缺或过量不仅影响油茶苗对大量元素的吸收利用,还影响其对微量元素Mg,Zn,Mn和B的吸收,微量元素Mn和Zn的亏缺显著抑制了水培油茶苗对N,P,K的吸收。在油茶苗培育过程中应重视大量元素N,P,K和微量元素Mn,Zn的合理施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保护
    不同玉米品种对玉米蚜的抗性及其与瓢虫的联合控害作用
    张衍干1,黄吉1,施伟迪1,王碧媛1,贾永超1, 2,禹田1,李强1,*
    2016, 28(5):  815. 
    摘要 ( 365 )   PDF(524KB) ( 1218 )  
    调查了26个玉米品种(系)在云南昭通地区的玉米蚜及其捕食型天敌瓢虫的发生情况,采用蚜量比值法比较了玉米品种在田间对玉米蚜的抗性,并分析了不同玉米品种的抗蚜性与益害比(瓢虫/玉米蚜)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田间自然感蚜条件下,高抗品种有9个,分别为路单15号、胜玉6号、云瑞62、靖单11号、云瑞339、云瑞407、云瑞668、云瑞89、云瑞7号;抗性品种6个,分别为云瑞392、云瑞222、临玉9号、云瑞999、云瑞10号、云瑞505;中抗品种1个,为珍禾99;感蚜品种4个,分别为云瑞666、足单808、宣黄单5号、临玉8号;高感品种6个,分别为临玉10号(白粒)、大天一号、海玉92、宣黄单2号、云瑞108、师单4号。不同玉米品种的抗蚜性与益害比有显著的正相关性,益害比与蚜量比值呈幂函数关系,说明玉米的抗蚜性与瓢虫对玉米蚜有明显的联合控制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复合微生物菌剂中各菌株间的拮抗试验及培养条件的筛选
    吴颖,侯潞丹,张杰*
    2016, 28(5):  820. 
    摘要 ( 1353 )   PDF(1208KB) ( 1781 )  
    采用牛津杯法和平板涂布法对复合微生物菌剂中各菌株的拮抗作用及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菌株之间存在一定的拮抗作用,可以通过调整菌种配比来降低各个菌株间的拮抗作用。拮抗作用较小的菌种配比为:嗜酸乳杆菌∶酿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黑曲霉∶米曲霉∶细黄链霉菌=6∶3∶2∶2∶6∶2∶2∶3∶2∶2。所选定的培养基为Ⅰ类培养基,pH 6.5。根据菌种习性、生长环境以及快速活菌计数结果确定制备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添加顺序为嗜酸乳杆菌→酿酒酵母→芽孢杆菌→细黄链霉菌→真菌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ho蛋白家族在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共生关系建立中的功能分析
    韩亚超1,2,赵斌2,*
    2016, 28(5):  828. 
    摘要 ( 362 )   PDF(2208KB) ( 1228 )  
    Rho家族蛋白是一类含有GTPase结构域的高度保守蛋白的总称,它是真核生物中Ras超家族主要成员之一。通过同源比对以及RACE等技术从丛枝菌根真菌(Rhizophagus irregularis)DAOM197198中分离到了3个Rho家族小G蛋白。通过与其他真菌Rho蛋白家族成员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所分离到的RiCDC42,RiRac1,RiRho1属于高度保守的Rho蛋白家族成员;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这3个基因在前共生阶段和共生阶段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发现RiRho1在萌发孢子中的表达量最高,而在共生时期表达下调,RiRac1和RiCDC42基因在共生时期的表达量比共生前期高。此外,本研究还利用酵母CDC42,Rho1温度敏感性突变株,稻瘟病菌ΔMgCDC42突变株以及HIGS技术对Rhizophagus irregularis Rho蛋白家族成员进行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RiRho1与RiCDC42基因能够互补酵母Rho1与CDC42温度敏感型表型;对RiCDC42与RiRac1进行HIGS时,Rhizophagus irregularis 丛枝发生明显的降解;RiCDC42基因能够互补稻瘟病菌ΔMgCDC42突变体部分表型,但不同的是互补菌株不产黑色素。由此推测Rho蛋白家族成员可能在丛枝菌根真菌共生关系建立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境科学
    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及甘蓝产量的影响
    邵泱峰1,梅洪飞1,潘忠潮1,刘欢2,王超琦2
    2016, 28(5):  838. 
    摘要 ( 357 )   PDF(687KB) ( 1238 )  
    在甘蓝蔬菜地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4个秸秆还田试验处理,即JG1(低用量,秸秆7 500 kg·hm-2),JG2(中用量,秸秆11 250 kg·hm-2),JG3(高用量,秸秆22 500 kg·hm-2)和CK(秸秆不还田),采集分析不同处理土壤有机碳及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后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和水溶性有机碳(WSOC)含量,MBC增加了127.0%~147.7%,WSOC提高了54.1%~69.4%。中、高用量玉米秸秆还田后,土壤微生物活性(AWCD)、微生物Shannon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E)均显著高于对照,甘蓝产量分别提高16.6%和11.1%。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是一种有效提高土壤有机碳及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土壤管理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间接地下滴灌水盐运移影响因素研究
    安巧霞,孙三民*,徐镕,顾凯凯,赵京浩,马金阳,蔡虹
    2016, 28(5):  843. 
    摘要 ( 296 )   PDF(464KB) ( 1240 )  
    为研究不同灌溉要素对间接地下滴灌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规律,通过小区试验,分析流量、灌水量及导水装置直径对间接地下滴灌条件下枣树根区水盐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流量或减小导水装置直径会使土壤表层的含水率提高;大灌水量、小流量会加大水分向下运移的深度;灌水量的增加显著增大主要根区含水率;流量、导水装置直径对水分的横向运移影响比灌水量更显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市污泥与园林绿化废弃物共堆肥效果研究
    吴阳1,喻徐良1,徐乐中1,2,*,梅娟1
    2016, 28(5):  847. 
    摘要 ( 288 )   PDF(708KB) ( 1258 )  
    为促进城市有机废弃物的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以城市污泥和园林绿化废弃物为堆肥原料,研究城市污泥与园林绿化废弃物不同配比对共堆肥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比对共堆肥效果具有显著影响。与质量比2∶3和3∶3的处理相比,城市污泥与园林绿化废弃物采用45∶3的比例可显著加快堆体升温进程,提高堆体温度并延长高温持续时间;各处理水溶性有机碳与有机质含量均随堆肥进行而下降,其中4.5∶3与6∶3处理的降解量显著高于2∶3与3∶3;堆肥后相对全氮含量较堆肥前均有所增加,且4.5∶3与6∶3处理要显著高于2∶3与3∶3,但前两者绝对氮损失率要高于后者。考虑到为将两种废弃物同时最大化处理并取得较好的堆肥效果,建议城市污泥与园林绿化废弃物采用质量比4.5∶3的比例混合共堆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椰糠配比对巴西蕉生长的影响
    丁哲利,王必尊,金志强,韩丽娜,戴敏洁,何应对*
    2016, 28(5):  853. 
    摘要 ( 270 )   PDF(651KB) ( 1211 )  
    以巴西蕉二级组培苗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实验,对不同椰糠配比条件下巴西蕉组培苗的生长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红壤土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椰糠能够明显改善培养基质的理化性质,提高组培苗的生长效率;椰糠比例较高的基质配比,其组培苗叶片光合效率、株高、根长、根表面积、根系投影面积、根体积、总根尖数、分枝和交叉数更优。综合比较4种培养基质对巴西蕉组培苗的生长效果,当椰糠与红壤土体积比为1∶1时,组培苗的农艺性状和光合效率最优,是巴西蕉组培苗生长的最佳基质配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九寨沟湖泊水质对杉叶藻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高丽楠
    2016, 28(5):  857. 
    摘要 ( 280 )   PDF(810KB) ( 1257 )  
    在夏季7月利用HACH便携式水质分析仪和JuniorPAM调制叶绿素荧光仪,选择九寨沟芳草海、箭竹海和五花海优势沉水植物杉叶藻(Hippuris vulgaris)为试验对象,对湖泊水质、沉水杉叶藻生物量、叶面积和快速光响应曲线日动态进行测定,以揭示杉叶藻的生长、光合特征与湖泊水质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同湖泊环境条件下沉水杉叶藻的株高、叶面积、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且各生长特征值均为箭竹海最大。沉水杉叶藻的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max)和半饱和光强(Ek)在箭竹海和五花海均呈双峰曲线,在芳草海呈单峰曲线;五花海沉水杉叶藻的rETRmax和Ek日平均值极显著高于箭竹海和芳草海,说明五花海沉水杉叶藻有更高的光合能力和对强光的耐受能力。湖泊水质与杉叶藻的生物量、rETRmax的通径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湖泊硝酸盐含量是影响杉叶藻生物量的决定因子,湖泊电导率为限制因子;影响杉叶藻rETRmax的决定因子为湖泊的水温,湖泊总硬度为限制因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枯草芽孢杆菌脂肪酶基因lipaseA突变文库构建及其生物柴油转酯研究
    李璟1,2,童晋1,2,罗明银1,黎宸位1,鲜洁1
    2016, 28(5):  864. 
    摘要 ( 308 )   PDF(672KB) ( 1270 )  
    采用易错PCR方法对枯草芽孢杆菌脂肪酶基因lipaseA进行定向进化,并首次采用对硝基苯棕榈酸酯(pNPP)法进行96孔板高通量筛选。结果表明:第一轮易错PCR没有产生随机突变,第二轮易错PCR反应在Mn2+浓度为0.2 mmol·L-1时,产生了突变菌株。对该条件下构建的文库中124株突变菌株进行pNPP高通量筛选,突变株4B2的吸光度值A405为1.395,与未突变株PET32alipaseA(A405=0.448)差异显著。测序结果表明,突变株4B2脂肪酶基因lipaseA有5个核苷酸位点发生了突变,其中3个是同义突变,2个是错义突变,分别是82位的天冬酰胺(AAU)突变为酪氨酸(UAU),143位的赖氨酸(AAG)突变为苏氨酸(ACG)。突变株4B2发酵上清液转化生物柴油的转酯效率较对照菌PET 32alipaseA有明显提高,前者为79.5%,后者为49.72%。本研究为枯草芽孢杆菌脂肪酶lipaseA转酯活性位点的探索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品科学
    离子色谱法测定茭白中总亚硫酸盐的应用研究
    罗书吉1,2,3,王钫2,3,陈文学1,王伟2,3,胡桂仙2,3,王强1,2,3,*
    2016, 28(5):  870. 
    摘要 ( 293 )   PDF(624KB) ( 1373 )  
    以茭白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离子色谱法的茭白中总亚硫酸盐的检测方法。试验确定了离子色谱测定条件,经样品前处理条件优化,实现对茭白中总亚硫酸盐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并与国标蒸馏法进行了对比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本研究所提出的方法检测,二氧化硫标准溶液在0.1~10.0 mg·L-1范围内线性良好,不同浓度添加回收试验所得茭白样品回收率为86.1%~91.7%。该方法的精密度(RSD)为2.9%~4.2%,样品定量限为1.0 mg·kg-1。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棕榈花、叶、茎挥发油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
    卫强,王燕红
    2016, 28(5):  875. 
    摘要 ( 266 )   PDF(670KB) ( 1219 )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鉴定棕榈花、叶、茎挥发油化学成分,并考查其体外抗菌活性。结果显示,共鉴定得到224种化合物。棕榈花挥发油中主要有二十三烷(23.86%)、二十八烷(8.48%)等;棕榈叶挥发油中主要有(Z)3己烯1醇(15.87%)、正己醇(12.60%)、2,3丁二醇(10.19%)、3(1乙氧乙氧基)2甲基丁烷1,4二醇(9.63%)、甲苯(9.60%)、2乙氧基3氯丁烷(8.10%)等;棕榈茎挥发油中主要有甲苯(13.80%)、1,1二乙氧基乙烷 (25.77%)、2,3丁二醇(10.65%)等。棕榈花、叶、茎的环己烷、乙醚萃取挥发油对特定病原菌有特殊抑菌效果,可作为抑菌剂使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系统工程
    基于聚类和异常检测的作物监测数据预处理研究
    江朝晖,张静,饶元,朱诚,李绍稳
    2016, 28(5):  885. 
    摘要 ( 296 )   PDF(2221KB) ( 1227 )  
    针对作物建模过程中监测数据存在的时间段识别分段以及异常数据问题,研究自动、有效的数据预处理方法,以期为后续分析和建模提供可靠的样本。采用改进后的聚类分析对监测获得的多维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类,进而获得连续、全面、均匀的时间段,在此基础上,根据样本数据规模选择合适的异常检测准则,用于异常数据检测和处理。通过对黑豆以及番茄、南瓜、黄瓜等作物监测数据的聚类分析及异常检测处理,高效地筛选出适合分析和建模的数据样本集。研究表明,聚类分析与异常检测相结合的数据预处理方法有效避免了作物监测实验中存在的误差和干扰,提高了数据分析与建模的质量和效率,在作物模型尤其是小样本作物模型的研究和应用中具有潜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经济与发展
    湖北省粮食生产时空变动的实证研究——基于LMDI分解法
    吕明1,范俊楠2,王雅鹏1,*
    2016, 28(5):  893. 
    摘要 ( 303 )   PDF(938KB) ( 1274 )  
    从耕地利用效应视角,将LMDI分解法引入粮食生产时空变动的研究,构建粮食产量变动分解模型,从时空二维角度分别对1994—2012年湖北省17个地州市粮食生产的耕地规模效应、广度效应、结构效应和强度效应进行测度和分析。研究表明:时间维度上,湖北粮食产量变动的耕地利用效应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结构效应、规模效应、强度效应和广度效应,种植结构具有显著的减量效应,粮食单产和复种指数具有增量效应,而耕地规模具有双向驱动效应;空间维度上,影响各区粮食产量变动的主导因素不尽相同,黄石、荆州等地为规模效应主导区,恩施为广度效应主导区,武汉、宜昌、襄阳等地为结构效应主导区,仙桃、神农架等地为强度效应主导区。本研究进一步提出了优化调整种植结构、合理控制耕地规模、推动技术进步及施行差别化管理等政策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知公告
      协办单位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