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徐民民, 黄莹, 李波, 徐艳, 张帅, 姚岭芸, 王政. 生物炭对小麦根际和根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21, 33(3): 516-525. |
[2] |
郑许松, 钟列权, 王会福, 陈方景, 成丽萍, 徐启强, 李阳, 钟旭华, 吕仲贤. 减肥控制病虫害技术在浙江省不同稻区的实践[J]. 浙江农业学报, 2020, 32(9): 1656-1664. |
[3] |
王保君, 程旺大, 陈贵, 沈亚强, 沈盟, 袁晔, 王蕾, 张红梅. 氮肥调控对浙北地区秸秆全量还田稻田土壤及水稻产量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20, 32(2): 183-190. |
[4] |
李美霖, 陈宇眺, 洪晓富, 乔宇颖, 王青霞, 陈喜靖, 沈阿林, 喻曼. 不同氮肥管理方式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20, 32(2): 308-316. |
[5] |
潘俊峰, 钟旭华, 黄农荣, 刘彦卓, 田卡, 梁开明, 彭碧琳, 傅友强, 胡香玉. 不同栽培模式对华南双季晚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19, 31(6): 857-868. |
[6] |
周文志, 孙向阳, 李素艳, 张乐. 生物有机材料对滨海盐碱土的改良效果[J]. 浙江农业学报, 2019, 31(4): 607-615. |
[7] |
王保君, 程旺大, 陈贵, 沈亚强, 张红梅. 秸秆还田配合氮肥减量对稻田土壤养分、碳库及水稻产量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19, 31(4): 624-630. |
[8] |
刘琛, 张莉, 林义成, 郭彬, 傅庆林, 李华, 丁能飞. 不同施肥模式下苕溪流域水稻田和蔬菜地氮磷流失规律[J]. 浙江农业学报, 2019, 31(2): 297-306. |
[9] |
马鹏, 杨志远, 李郁, 林郸, 孙永健, 马均. 轮作体系下麦/油减量施氮与水稻氮肥运筹对作物产量和氮素吸收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19, 31(11): 1769-1778. |
[10] |
黄惠群, 蔡文昌, 张健瑜, 李灿, 曾和平. 炭化温度对牛粪生物炭结构性质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18, 30(9): 1561-1568. |
[11] |
索桂芳, 吕豪豪, 汪玉瑛, 刘玉学, 何莉莉, 杨生茂. 炭基微生物肥料制备工艺及性质分析[J]. 浙江农业学报, 2018, 30(7): 1218-1228. |
[12] |
王代懿, 张丰松, 潘娟, 刘登璐, 苟体忠. 水稻秸秆生物炭对雄烯二酮在土壤中吸附与降解行为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18, 30(4): 632-639. |
[13] |
隋益虎, 胡能兵, 唐金宝. 密度、氮肥及硼肥对紫色辣椒凤紫运1号的产量效应分析[J]. 浙江农业学报, 2018, 30(3): 413-419. |
[14] |
鲁黎明, 曾孝敏, 顾会战, 张启莉, 喻晓, 王栋, 何佶弦, 李立芹. 施氮量对烤烟氮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达及代谢产物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18, 30(3): 454-460. |
[15] |
刘全凤, 刘永震, 曹金锋, 杨振立, 翟玉柱, 赖德强, 孙一, 刘贞贞. 控释氮肥用量对环渤海潮土区棉花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18, 30(2): 275-2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