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夏文建, 秦文婧, 刘佳, 陈晓芬, 张丽芳, 曹卫东, 徐昌旭, 陈静蕊. 长期绿肥利用下红壤性水稻土有机碳和可溶性有机碳的垂直分布特征[J]. 浙江农业学报, 2020, 32(5): 878-885. |
[2] |
简兴, 翟晓钰, 王喻, 蔡阳阳. 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对湿地土壤总有机碳与可溶性有机碳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20, 32(3): 475-482. |
[3] |
倪治华, 孙万春, 林辉, 钟杭, 朱伟锋, 陆若辉, 马军伟. 浙江省畜禽粪源有机肥质量安全风险与控制对策[J]. 浙江农业学报, 2020, 32(2): 299-307. |
[4] |
韩悌倩, 刘震, 刘玉汇, 张小静, 王丽, 张俊莲. 减氮及有机替代对马铃薯根系形态和产量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20, 32(12): 2111-2118. |
[5] |
连玉珍, 刘合满, 曹丽花, 韩晓浩, 马和平. 西藏林芝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分布[J]. 浙江农业学报, 2019, 31(8): 1353-1360. |
[6] |
林瑞, 任海英, 安笑笑, 郑锡良, 梁森苗, 张淑文, 戚行江. 生物有机肥对杨梅凋萎病防控及其树势恢复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19, 31(7): 1096-1104. |
[7] |
王燕云, 赵龙杰, 郝春莉, 蔡尽忠. 生物有机肥对不同连作年限设施黄瓜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19, 31(4): 631-638. |
[8] |
周艳超, 吴艳红, 田兴武, 周海霞, 韩泽宇, 刘吉青, 兰挚谦, 张雪艳. 纳米碳与枯草菌对黄瓜幼苗生长及土壤环境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19, 31(3): 392-400. |
[9] |
刘琛, 张莉, 林义成, 郭彬, 傅庆林, 李华, 丁能飞. 不同施肥模式下苕溪流域水稻田和蔬菜地氮磷流失规律[J]. 浙江农业学报, 2019, 31(2): 297-306. |
[10] |
沈月, 麻万诸, 邓勋飞, 陈思力, 陆若辉. 浙江省商品有机肥中主要质量指标含量的时空变异[J]. 浙江农业学报, 2019, 31(12): 2073-2083. |
[11] |
李永杰, 易时来, 高恒锦, 朱潇婷, 覃宇, 金国强. 不同有机肥对高接温州蜜柑衰弱树体生长、养分吸收和产品质量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19, 31(11): 1871-1879. |
[12] |
管勤壮, 成永旭, 李聪, 王海峰, 陈焕根, 李嘉尧. 稻虾共作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及其与土壤性状的关系[J]. 浙江农业学报, 2019, 31(1): 113-120. |
[13] |
罗原骏, 蒲玉琳, 龙高飞, 叶春, 朱波. 施肥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18, 30(8): 1389-1397. |
[14] |
李艳, 陈义, 唐旭, 吴春艳, 计小江, 唐良梁. 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南方水稻土有机碳的平衡特征[J]. 浙江农业学报, 2018, 30(12): 2094-2101. |
[15] |
陶利波, 王建军, 王国会, 于双, 李惠惠, 许冬梅. 封育对宁夏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17, 29(9): 1549-15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