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作物科学
    水稻温敏黄转绿突变体v5的鉴定和基因定位
    郭鹏;邵健丰;刘洪家;*;陶跃之
    2011, 23(5):  0-861. 
    摘要 ( 989 )   PDF(1553KB) ( 1321 )  
    通过对粳稻品种‘日本晴’进行60Coγ射线诱变,从M2中筛选到一个温度敏感的黄转绿突变体v5(virescent5)。突变体植株在较低温度(20~24℃)下叶色表现为黄色,而植株在较高温度(26~30℃)下叶色几乎表现为绿色。对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显示出低温条件下突变体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植株;对相关农艺性状考察显示出突变体单株产量显著低于野生型。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表型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F2群体(v5/Kasalath)将OsV5基因定位于第9染色体长臂,在BAC AP005838上标记STS1与BAC AP005702上标记STS5312之间166.5 kb的区段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同源转基因技术培育氮高效利用转基因水稻
    王虹玲;阚国仕;李珊珊;马小路;贾士荣;刘昱辉;*
    2011, 23(5):  0-869. 
    摘要 ( 749 )   PDF(2114KB) ( 1338 )  
    为了提高水稻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率,培育不含任何标记基因、报告基因和载体骨架序列的转基因水稻,从硅藻中克隆了硝酸盐转运蛋白(Diatom Nitrate Transporter, NAT)基因,构建了3个植物表达载体:可使NAT在水稻中高效表达但无抗性筛选标记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ANW2300K-、带有负选择标记—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CodA的正负筛选植物表达载体pCodA1301和植物表达载体pIpt121。明确Ipt基因可显著抑制转基因烟草的生长发育,但对水稻的影响较小;建立了以短暂选择和正负筛选为基础的水稻同源转基因技术;获得了 18 株有目标基因NAT,但不含任何筛选标记基因和载体的骨架序列的转基因水稻植株,转化率达27.7%;实现了同源转基因技术在水稻中的应用,这在国内尚属首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豆低植酸突变体Gm-lpa-ZC-2的精细定位
    李佰权;姜莹;付旭军;朱申龙;朱丹华;袁凤杰*
    2011, 23(5):  0-875. 
    摘要 ( 1091 )   PDF(1365KB) ( 1228 )  
    降低大豆植酸含量对于改善大豆营养品质极其重要。通过诱变的方法筛选到大豆低植酸突变体Gm-lpa-ZC-2,经典遗传学分析表明:其突变性状由隐性单基因所控制,并被定位在大豆连锁群B2上。试验在大豆低植酸突变体Gm-lpa-ZC-2初步定位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较大的遗传群体,运用生物信息学发展新的连锁标记,结合大豆基因组学和传统定位的方法,进行突变基因的精确定位。结果表明:位于大豆B2连锁群上的Gm-lpa-ZC-2突变基因,与连锁标记Satt168和Satt416的遗传距离远大于初步定位的结果,为18.2 cM;在此基础上,利用大豆基因组序列信息,在Satt168标记的上游序列与目的基因之间的染色体片段,4 900~8 200 kb的区域中,发掘到9对在遗传群体亲本间具有多态性的SSR引物;其中SSR位点psm lpa-224,psm lpa-225和psm lpa-226与目的基因的距离仅为0.8 cM,实现了突变基因的精细定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铃薯脱毒试管苗保苗与试管薯诱导条件优化
    刘艳芬;陈翠果;梁伟玲;暴建枝;胡爱双;李全红
    2011, 23(5):  0-879. 
    摘要 ( 776 )   PDF(1101KB) ( 1258 )  
    研究了不同外源激素组合对马铃薯脱毒试管苗保苗效果的影响,研究了培养基、温度、光周期的综合作用对试管薯发生的影响。试验表明,适合于试管苗保苗的液体培养基为MS+CCC 4.0 mg·L-1+6-BA 0.5 mg·L-1+GA3 0.05 mg·L-1,适宜试管薯诱导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为:液体培养基MS+6-BA 6.0 mg·L-1+白糖60 g·L-1+活性炭3 g·L-1,环境温度18℃,光照10 h·d-1。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物科学
    中国荷斯坦奶牛STAT1全长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宋雪梅;张磊;姜俊芳;石放雄;蒋永清;*
    2011, 23(5):  0-889. 
    摘要 ( 1175 )   PDF(4741KB) ( 1124 )  
    根据GenBank中收录哺乳动物STAT1(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1)的直系同源基因序列设计了用于中国荷斯坦奶牛STAT1 cDNA末端快速扩增的引物,并通过SMART法克隆了STAT1全长基因。序列分析发现,STAT1基因在5′和3′非翻译区均存在mRNA的选择性剪接。获得的STAT1基因编码序列长为2 250 bp,编码749个氨基酸。蛋白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STAT1在进化上相对保守,牛STAT1基因与羊、恒河猴、人、猩猩、猪等基因相应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9.6%,96.4%,95.87%,95.73%和95.64%。中国荷斯坦奶牛STAT1全长基因的成功克隆,为进一步研究牛STAT1的基因结构、基因表达与调控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兔支气管败血性波氏杆菌fimN基因的原核表达
    章春桃;刘燕;韦强;肖琛闻;鲍国连;*;季权安
    2011, 23(5):  0-893. 
    摘要 ( 660 )   PDF(1316KB) ( 1136 )  
    应用PCR方法扩增兔支气管波氏杆菌(Bb)的菌毛蛋白基因( fimN),将fimN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中,获得重组质粒pET28a-fimN。将此重组质粒转化受体菌BL21后,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蛋白分子量大小约为27 kD,与理论预期值相符。用Western-blot试验分析纯化的表达产物,结果表明,该重组蛋白能与Bb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盐度和温度对条石鲷幼鱼能量收支的影响
    刘伟成;冀德伟;单乐州;周志明;郑春芳;陈少波;李尚鲁;闫茂仓;伍锦姑;谢起浪*
    2011, 23(5):  0-899. 
    摘要 ( 744 )   PDF(1225KB) ( 1257 )  
    以条石鲷幼鱼(初始体重5.46 g)为试验对象,研究不同盐度(17.5‰,22.5‰,27.5‰,32.5‰,37.5‰和42.5‰)和不同温度(18℃,22℃,26℃和30℃)对条石鲷幼鱼生长及能量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度和温度对条石鲷幼鱼的特定生长率、摄食率、转化效率及能量收支分配率均有显著影响,但对吸收效率影响不显著。在盐度为22.5‰,温度为22℃时,条石鲷幼鱼的特定生长率、转化率、摄食率、吸收率及生长能分配率均达到极大值,而排粪能、排泄能及代谢能分配率则处于较低水平。即在盐度22.5‰,温度22℃时,条石鲷幼鱼分别得到最佳的能量分配模式,此时的饵料系数最低,生长最快,是条石鲷幼鱼的最优养殖条件。能量收支方程分别为:100.00C=7.97F+8.66U+26.47G+56.90R(盐度22.5‰);100.00C=11.52F+6.13U+18.96G+63.39R(温度22℃)。研究发现,条石鲷幼鱼属于高代谢、低生长型鱼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园艺科学
    应用改良TAIL-PCR克隆黄瓜6PGDH基因上游序列
    魏跃;陈啸寅;王全智;陈劲枫;*
    2011, 23(5):  0-904. 
    摘要 ( 1079 )   PDF(1407KB) ( 1152 )  
    运用改良的热不对称交错PCR(thermal asymmetric interlaced PCR, TAIL-PCR)对黄瓜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基因(6-phosphogluconate dehydrogenase gene, 6PGDH)的上游序列进行了克隆。与最初的TAIL-PCR相比较,主要改进之处有:(1)根据Primer 5.0软件计算结果从随机RAPD引物库中筛选出合适的上游引物,低严谨和高严谨反应中的退火温度也分别进行了调整;(2)将热不对称交替反应继续应用到第3轮PCR扩增反应中以提高特异目的条带和减少非目的条带。经过3轮PCR扩增反应最终获得位于黄瓜6PGDH起始密码子ATG上游长度为517 bp新序列。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改良TAIL-PCR能快速、有效地克隆与已知区域相邻的序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贝母鳞茎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植株再生研究
    俞超;沈晓霞;王忠华;*;傅佳丽;郑霏
    2011, 23(5):  0-913. 
    摘要 ( 1094 )   PDF(1161KB) ( 1156 )  
    以狭叶、宽叶和多籽浙贝母品种鳞茎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消毒方法、不同激素配比培养基对浙贝母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0.1%升汞处理20 min为最佳的消毒方法;在诱导培养基MS+NAA 1.5 mg ·L-1+KT 0.5 mg ·L-1中诱导率最高,达到36.7%;在分化培养基MS+NAA 4.0 mg ·L-1+KT 1.0 mg ·L-1中分化率最高,达到80.7%。研究结果还发现,不同基因型浙贝母对鳞茎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及植株再生有较大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剪穗处理对野生茶树无性繁殖的影响
    牛素贞;宋勤飞;尹杰
    2011, 23(5):  0-909. 
    摘要 ( 1089 )   PDF(1111KB) ( 1250 )  
    对24个野生茶树材料的二叶插穗和一叶插穗的扦插效果在3个不同时期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二叶扦插能显著提高野生茶树的扦插成活率、根长、发根数量、苗高和新生叶片数;大部分材料的二叶扦插成活率较高,在第5个月调查时,二叶扦插有20个材料成活率在90%以上,一叶扦插仅有3个材料成活率在90%以上;24个野生茶树大部分材料适合二叶扦插,包括大叶种材料4,6,7,21等和中叶种的材料1,8,11,16,18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白首乌的组织培养条件的优化
    徐飞;于元杰*
    2011, 23(5):  0-923. 
    摘要 ( 1114 )   PDF(1220KB) ( 1122 )  
    以白首乌茎段、叶片、茎尖和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植株再生研究,结果表明:适合初代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 1.0 mg·L-1+NAA 0.1 mg·L-1,诱导率可达100%;最佳外植体是带腋芽茎段;芽苗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KT 1.5 mg·L-1+NAA 0.05 mg·L-1,增殖系数为5.6;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 0.5 mg·L-1,生根率为93.3%。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保护
    好氧反硝化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反硝化反应条件优化
    周莉;汤江武;王新;姚晓红;吴逸飞;葛向阳;*
    2011, 23(5):  0-947. 
    摘要 ( 706 )   PDF(1379KB) ( 1399 )  
    从养殖水体、污泥和农村河道中定向筛选好氧反硝化细菌,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并研究了不同碳源、碳氮比、初始pH、接种量、转数以及温度等对其反硝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初筛得到的35株具有反硝化活性的细菌中复筛得到一株具有较强反硝化能力的菌株GC5,经16S rDNA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该菌株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在以乙醇为碳源、碳氮比15∶1,接种量1%,初始pH 7.5,转数160 r·min-1和温度30℃的条件下,脱氮效率最强,对模拟污水中硝酸盐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9.19%和53.83%。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园艺科学
    厚皮甜瓜植株衰老进程相关生理指标变化初探
    苗立祥;张豫超;杨肖芳;蒋桂华;张明方;张跃建;*
    2011, 23(5):  0-919. 
    摘要 ( 1103 )   PDF(1201KB) ( 1150 )  
    以塑料大棚栽培的‘玉菇’和‘夏蜜’厚皮甜瓜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甜瓜植株不同节位叶片在自然衰老过程中可溶性蛋白(Pr)、叶绿素(Chl)、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过氧化氢酶(CAT)、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变化以及根系活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厚皮甜瓜不同品种不同叶位叶片衰老差异较大。不同品种和不同叶位叶片中的可溶性Pr和Chl含量都随着叶龄的增加而升高然后下降,但下降的速度不同,其中‘夏蜜’的Pr和Chl含量比‘玉菇’高,功能叶片维持天数多。在甜瓜叶片发育初期,MDA含量不高,其变化也比较平缓,但随着叶龄的增加而升高,后期增加比较迅速。叶片SOD活性变化呈‘M’型曲线,出现拐点的位置因品种和节位不同而异。‘夏蜜’SOD活性比‘玉菇’的高,清除活性氧的能力强,植株衰老的也慢。POD活性随着叶龄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在达到最高值后开始下降,叶片也随之衰老死亡。由于POD活性在叶片发育过程中持续上升时间长,下降时间比较短,可能对叶片衰老的影响较大。CAT活性随着发育进程不断升高,在发育21~28 d后达到最大值,在叶片充分发育后随着叶龄增大而下降,其下降速度也不同,‘夏蜜’的叶片在发育后期相比‘玉菇’的要平缓。根系活力在始花期达到最高值,其中‘夏蜜’的根系活力比‘玉菇’的高,授粉后,根系活力开始下降,在果实成熟期达到最低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保护
    抗感吡虫啉褐飞虱在不同水稻品种上的取食行为比较
    陈利;陈建明;*;何月平;张珏锋
    2011, 23(5):  0-931. 
    摘要 ( 818 )   PDF(1639KB) ( 1232 )  
    采用刺探电位图技术(EPG)分别监测了抗吡虫啉和敏感吡虫啉褐飞虱种群在感虫品种TN1和抗虫品种IR36上的取食行为差异。结果发现,抗感吡虫啉褐飞虱在不同抗虫品种上均记录到7种典型波形(np,N1,N2,N3,N4-a,N4-b,N5波形)。在感虫品种TN1上,与敏感种群相比,抗吡虫啉褐飞虱种群刺探频率较高、持续时间较短、韧皮部汁液吸食时间较长,但木质部吸食时间无差异。在抗虫品种IR36上,抗性种群刺探频率较低、持续时间较短、木质部吸食时间长,但2个种群吸食韧皮部的时间均很短,几乎没有记录到。在抗虫品种上饲养一代后发现,抗性种群和敏感种群的刺探频率降低、持续时间减少,但在韧皮部中的吸食时间明显增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型直链淀粉手性固定相拆分戊唑醇对映体
    王雪松;赵长山;章虎;何付丽;王祥云;徐浩;王新全;*
    2011, 23(5):  0-936. 
    摘要 ( 729 )   PDF(1355KB) ( 1236 )  
    采用新型直链淀粉-三(5-氯-2-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涂敷型手性固定相在反相色谱条件下拆分戊唑醇对映体,评价了流动相组成(甲醇/水,乙腈/水)及柱温(5~45℃)对对映体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甲醇/水为流动相时,在甲醇含量100%至40%范围内,戊唑醇对映体均无分离趋势;而用乙腈/水为流动相时,在乙腈含量100%至40%范围内,戊唑醇对映体均可实现基线分离;在5~45℃,V(乙腈)∶V(水)=1∶1,对映体的保留因子(k)与分离因子(α)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分离度(RS)却先升后降,基于线性Van't Hoff曲线的热力学参数证明戊唑醇对映体的分离受焓驱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草莓炭疽病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任海英;蒋桂华;方丽;张豫超;杨肖芳;苗立祥;王汉荣;*
    2011, 23(5):  0-941. 
    摘要 ( 1295 )   PDF(1193KB) ( 1343 )  
    对分离自浙江各地的草莓炭疽病菌进行形态特征、培养性状等生物学特性研究并测定ITS序列,结果表明:浙江各地引起草莓炭疽病的优势菌株为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该病原菌最适在PDA和PSA培养基上生长,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30℃,培养基的最适pH值为6.0~7.0,但孢子在pH值6.0时萌发率最高。以蔗糖和果糖为碳源,硝酸钾为氮源时生长速率最快。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枯黄草坪土壤线虫营养类群结构及其调节因素
    梁林琳;刘奇志*;谢娜;李星月;杨端;边勇;谢德燕
    2011, 23(5):  0-954. 
    摘要 ( 1205 )   PDF(1547KB) ( 1306 )  
    以北京永丰地区绿化带枯黄草坪为案例,分析了土壤中线虫营养类群结构比例,田间验证了供试调节因子对其结构调整的作用,筛选出了对环境安全友好的有效调节制剂。研究结果显示,枯黄草坪土壤中,有害的植物线虫类群数量占绝对优势,为总线虫数量的88.6%,而有益的非植物线虫类群的数量百分比总和却只有11.4%。土壤修复剂和小杆线虫(Tumian品系)能有效地调节线虫营养类群结构,二者分别使植物线虫数量百分比降至48.9 %和50.5%,使非植物线虫数量百分比增加约4.5倍,土壤的瓦斯乐斯卡指数等于1,健康程度提高10倍。稀释3 000倍和2 000倍的1.8%爱福丁溶液仅能使植物线虫数量百分比降低3.5%,因为它在使植物线虫数量减半的同时也使非植物线虫数量减少约50%。由此认为,植物线虫是导致草坪枯黄的主要类群,土壤修复剂和Tumian品系的小杆线虫为有效的土壤线虫营养类群结构调节剂。二者能使土壤中有害线虫类群数量降低,有益线虫类群数量上升,土壤健康程度得到一定恢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部分糖类及化感物质对白术白绢病菌与根腐病菌的影响
    方丽;王连平;任海英;茹水江;冯忠民;王汉荣;*
    2011, 23(5):  0-960. 
    摘要 ( 1038 )   PDF(1137KB) ( 1217 )  
    研究了部分糖类、氨基酸、酚类、有机酸类、白术汁和白术粉对白术白绢病菌及根腐病菌生长与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葡萄糖、麦芽糖、鼠李糖和甘露糖对白绢病菌和根腐病菌菌丝的生长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乳糖、D-果糖、木糖对菌丝的生长有抑制作用。L-组氨酸、L-异亮氨酸、酪氨酸、精氨酸、丝氨酸、脯氨酸和硝酸钾能明显促进白绢病菌和根腐病菌的菌落生长,而天门冬氨酸和半胱氨酸对2种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咖啡酸乙酯和香兰素对白绢病菌和根腐病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儿茶素和咖啡酸对白绢病菌却有促进生长的作用,但是多数化感物质对2种菌的生长影响较小。几种浓度的白术汁和白术粉培养基对白绢病菌和根腐病菌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其效果与10%和5%的马铃薯培养基相近。不同的碳源、氮源和化感物质对白术白绢病菌和根腐病菌生长的影响是不同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加拿大一枝黄花黄酮成分的动态分析
    汤晓;邱从平;贾娟;林伟;潘峰;杨颖桢
    2011, 23(5):  0-966. 
    摘要 ( 1164 )   PDF(1216KB) ( 1167 )  
    研究加拿大一枝黄花植物不同部分黄酮成分随生长季节的动态变化,以确定其最佳采收期。用NaNO2-Al(NO3)3-NaOH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用HPLC分析黄酮成分。结果表明,4至6月份,叶中总黄酮含量增加,6月份达到最高,枝和茎、根和根茎的总黄酮量则逐渐下降;此时各器官的黄酮成分均较少,主要为绿原酸、咖啡酸。7月份起,叶中总黄酮含量下降,10月份降至最低;枝和茎、根和根茎的则逐渐上升。但7至8月份,各器官黄酮成分最多,且多为槲皮素苷类等黄酮苷类。10月份,叶中黄酮成分明显减少。在出苗高峰期及盛夏采集加拿大一枝黄花,可充分利用其作为黄酮原料,以控制其进一步生长扩散。开花期后,花亦可作黄酮原料加以利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境科学
    土壤高砷污染对冬小麦和油菜生长影响的比较研究
    刘全吉;郑床木;谭启玲;孙学成;胡承孝;*
    2011, 23(5):  0-971. 
    摘要 ( 1051 )   PDF(1276KB) ( 1246 )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高浓度砷污染对冬小麦和油菜生长、生物量、产量的影响及磷、砷在此2种作物各个部位的累积规律。结果表明,200 mg·kg-1土壤砷污染显著抑制了冬小麦的生长,收获时冬小麦株高较对照降低17%;冬小麦地上部分、根系的生物量和产量较对照分别降低了52.2%,60.6%和46.8%。但土壤砷污染对油菜株高、生物量影响均不显著,产量较对照降低了15.4%。砷在冬小麦、油菜各部位的含量为根系>茎叶>颖壳(角果皮)>种子。相同砷污染条件下,小麦根系砷浓度(74.86 mg·kg-1)显著高于油菜根系砷浓度(57.76 mg·kg-1),但地上部分砷含量差异不大,冬小麦籽粒中砷的含量高于油菜籽粒,但均未超过0.7 mg·kg-1。土壤砷污染对冬小麦、油菜根系、茎叶中磷含量影响不大,但显著降低了颖壳(角果皮)中磷的含量。油菜较冬小麦对砷有更高的耐性,砷污染土壤中种植越冬作物时,更适合种植油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施用烟气石膏和灌溉对土壤盐分和油葵产量的影响
    樊丽琴;杨建国;许兴;孙兆军;尚红莺
    2011, 23(5):  0-976. 
    摘要 ( 1070 )   PDF(1188KB) ( 1115 )  
    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不同灌水量、不同烟气石膏用量对土壤盐分和油葵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烟气石膏施用量为10 t·hm-2 时,土壤脱盐效果最好,较高的灌水量处理上层土壤脱盐率较高。当灌水量为3 900 m3·hm-2、烟气石膏施用量为10 t·hm-2时,土壤耕层盐分最低,油葵出苗率和产量最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施肥种类对土壤及脐橙中的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徐庆贤;官雪芳;林碧芬;林斌
    2011, 23(5):  0-982. 
    摘要 ( 1078 )   PDF(1165KB) ( 1319 )  
    为明确施用不同种类肥料后土壤及脐橙中的重金属含量的变化,特对种植年份为1997年和2002年的施用有机肥、化肥、沼肥后土壤及脐橙中的重金属Cr,Cu,Pb,Zn,As,Cd进行检测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施用肥料后,有机肥区2002年的As,1997年的Cu和Pb,沼肥区2002年的Pb的含量高于对照;脐橙果实中只有重金属As和Cu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As的含量为有机肥区>化肥区>沼肥区,Cu含量为化肥区>有机肥=沼肥区;种植年份为1997年和2002年的土壤及脐橙中重金属的含量无显著差异;各施肥区土壤及脐橙中的重金属的含量均未超标。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脐橙中Cu和Zn的含量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正相关,R2>0.9;As,Cr,Pb,Cd的含量未呈现规律性变化,R2<0.7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品科学
    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柑橘生产技术效率分析
    陈新建;曾继吾;金燕;易干军
    2011, 23(5):  0-1043. 
    摘要 ( 783 )   PDF(1170KB) ( 1263 )  

    利用2001—2009年我国南方五大柑橘主产省份的成本收益面板数据,对柑橘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建立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柑橘生产的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各柑橘主产省份柑橘生产技术效率随时间波动较大且地区差异明显,平均生产技术效率呈上升趋势;从样本地区看,湖南、广东、浙江等地的柑橘生产技术效率高于其他地区;劳动力成本提高、自然灾害的发生和病虫害防治成本上升等因素,是柑橘生产技术效率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境科学
    控释掺混尿素对水稻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伍少福;韩科峰;吴良欢;*;石其伟;周永亮;沈菁;高兴友;顾昊男
    2011, 23(5):  0-987. 
    摘要 ( 743 )   PDF(1278KB) ( 1152 )  
    在田间条件下就控释掺混尿素对水稻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等氮全量条件下,水稻产量除CRBU+PU与PU1达到显著水平外,其余均无明显差异。减少30%氮肥用量条件下,控释掺混尿素(70%CRBU)显著减产,控释掺混尿素与尿素配施[70%(CRBU+PU)]无显著差异。CRBU+PU和70%(CRBU+PU)处理的氮肥利用率分别达39.6%和38.1%,差异显著;CRBU和70%CRBU利用率仅为30.9%和24.0%,差异不显著。CRBU+PU,CRBU还可提高稻米粗蛋白、糙米率和经济效益,其中CRBU+PU效果最为明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分胁迫对2种基因型杜鹃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李波;吴月燕;*;崔鹏;
    2011, 23(5):  0-994. 
    摘要 ( 1067 )   PDF(1193KB) ( 1262 )  
    以盆栽西洋杜鹃(Rhododendron hybridum)和毛鹃(Rhododendron pulchrum)为材料,研究了在连续干旱、水湿胁迫下两种杜鹃所发生的生长和生理生化响应。试验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西洋杜鹃和毛鹃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及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叶片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枯和死亡现象;MDA含量和叶片电导率显著上升;可溶性糖含量上升,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其中SOD活性在中度干旱胁迫下达到最大值,CAT和POD则在轻度胁迫时含量最高;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各项生理指标对比表明西洋杜鹃比毛鹃耐旱。在水湿胁迫下,西洋杜鹃和毛鹃植株受害较轻,未出现死亡现象,叶片各项生理指标变化相对平缓,且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明显;随着水湿胁迫程度的加强,西洋杜鹃的叶绿素含量与抗氧化酶活性等比毛鹃下降更明显,表明毛鹃更耐水湿胁迫。本研究表明,在一定时间内杜鹃属植物能更好地适应水湿环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常熟沿江湿地植物群落多样性与水质的关系
    钟飞;田苗苗;赵言文;*;徐建中;顾礼清;陶宏
    2011, 23(5):  0-1000. 
    摘要 ( 1202 )   PDF(1221KB) ( 1139 )  
    采用取样方法对常熟沿江湿地5个典型入江河口植物群落进行为期2年的调查和水质监测,研究各观测区内湿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及其与水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湿地植物群落主要有芦苇群落、水葱群落、扁秆藨草群落、慈菇群落和菰群落,群落组成结构简单;各观测区植物群落α多样性指数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常浒河河口区各项α多样性指数最高,白茆塘河口区最低。除白茆塘河口区外,2010年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和种间相遇几率指数均高于2009年;除望虞河河口区外,2010年Pielou均匀度指数高于2009年。α多样性指数随水体中氨氮、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总氮、总磷含量的增加而上升(P<0.01或P<0.05),与水体的酸碱度无显著相关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土壤养分含量的协同克里格法插值研究
    李楠;徐东瑞*;吴杨洁
    2011, 23(5):  0-1006. 
    摘要 ( 1179 )   PDF(2002KB) ( 1525 )  

    土壤养分含量的空间分布是农业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空间插值是获取土壤养分含量空间分布的重要方法。空间插值方法很多,不同的空间插值方法结果精度各不相同。文章以石家庄城乡交错带土壤全氮、速效磷、速效钾三种养分含量为主变量,土壤有机质含量为辅助变量,选取普通克里格法和协同克里格方法,对85个采样点的土壤养分数据进行空间插值分析,获取土壤养分含量空间分布图。采用交叉验证法对其插值结果精度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采样点数量相同时协同克里格方法的结果精度明显高于普通克里格插值法;利用协同克立格法, 主变量数目在减少至70个,辅助变量不变的情况下,精度仍高于普通克里格法,且空间分布高度相似。说明在适当减少土壤样本的情况下,协同克里格法仍能保证插值精度,适合土壤养分空间插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品科学
    BP神经网络模型在香菇中SO2含量分析中的应用
    王伟;张玉;吴应淼;徐丽红;王建清
    2011, 23(5):  0-1016. 
    摘要 ( 713 )   PDF(1216KB) ( 1211 )  

    以‘庆元9015’香菇作为研究对象,以香菇样品的生长天数(d)和样品中总SO2-3含量、鲜香菇样品的SO2含量和采摘期的出菇时间(d)为输入层参数,以干香菇中SO2含量为输出层参数,建立三层BP神经网络模型,经过356次训练后模型收敛,模型具有满意的预测能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境科学
    滨河旧区景观生态补偿性设计研究
    郑雅慧;刘岚;许丽;刘涛;于玮
    2011, 23(5):  0-1011. 
    摘要 ( 642 )   PDF(1112KB) ( 1213 )  

    以中国城市滨河旧区的重新开发利用为研究对象,对滨河旧区的常规设计与生态补偿性设计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通过大量的国内外实证研究,对比分析方法,提出滨河旧区生态补偿性设计三大策略:(1)河道生态补偿。采用工程措施补偿河道自然形态,采用分层法补偿河岸生态缓冲带,自然原型护岸补偿生态河岸带从而恢复生物栖息地、生物保护措施补偿河道湿地系统;(2)历史文脉补偿。历史文物性建筑保护和动态功能置换、传统旧建筑 “立面主义”保护、当地风俗补偿;(3)交通设施完善。总之,应用生态补偿性设计策略,应最大程度的减少对环境的干扰,并对于滨河旧区的景观设计给予全新的思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自由基清除活性竹黄菌株液态发酵工艺的优化
    夏更寿
    2011, 23(5):  0-1022. 
    摘要 ( 618 )   PDF(1352KB) ( 1088 )  

    以竹黄无性型菌株ZHLS-03为材料,采用单因子和六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法,以高生物量为前提,筛选优化高自由基清除活性的液体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结果表明:较理想的培养基组成为K2HPO4 0.3%,KCl 0.15%,MgSO4·7H2O 0.1%,FeSO4·7H2O 0.05%,酵母浸出粉1.5 %,葡萄糖3%;最佳发酵条件是pH值7.0,培养温度30℃。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系统工程
    利用电子鼻对不同梨品种进行区分的初步研究
    李国鹏;贾惠娟;李红旭;滕元文;*
    2011, 23(5):  0-1033. 
    摘要 ( 1109 )   PDF(1150KB) ( 1437 )  

    利用电子鼻对不同种类梨品种的果实挥发性物质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电子鼻的18个传感器能对不同种的梨品种挥发性组分产生不同的反应值。运用主成分分析(PCA)能够将所检测的8个品种聚为两大类:一类表现为传感器反应值较大,挥发性物质浓度较高;另一类则表现为传感器反应值较低,挥发性物质浓度较低。运用判别因子分析(DFA)可以将所检测的8个品种根据种类或产地很好地进行区分。结果表明,利用电子鼻检测挥发性物质结合一定的数学分析能对不同种类梨品种进行区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ZPXG-18型转盘斜刮式自动光电数粒仪和千粒重仪的设计
    宋礽苏;蓝景针;夏世峰;华娇
    2011, 23(5):  0-1028. 
    摘要 ( 1130 )   PDF(1651KB) ( 1154 )  

    依据新发现的使粒料自动排序和隔距的转盘斜刮原理,设计和研制了ZPXG-18型转盘斜刮式自动光电数粒仪和千粒重仪。让无序的粒料或种粒进入有斜槽和弧槽的槽盘中,在底部转盘带动下被斜刮而移行、自动整齐排序和产生粒间距,获得光电计数所需的可靠透光间隙,并通过预置和复检二次计数实施数粒。试验表明:(1)每轮预置计数误差数小于1~2粒,而复检计数与实际粒数的误差率小于0.04%;(2)计数速度可达50 粒·s-1;(3)颗粒适用范围0.5~18.0 mm;(4)试验中未发现供试颗粒破损现象;(5)结构简单可靠,无电磁振动噪声等;(6)其原理还可以应用或开发一些既要精准计数又需防止颗粒破损的数粒设备和机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DCS汽轮机DEH控制系统的优化研究
    刘媛杰;朴在林;*
    2011, 23(5):  0-1037. 
    摘要 ( 1008 )   PDF(1115KB) ( 1261 )  

    新疆农业区须根据当地农网负荷的规律特性,建设具有一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的电厂。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EH)是现代分散控制系统(DCS)应用在汽轮机控制的典型形式,其在热电厂中的使用,提高了机组整体的可控性,实现了AGC控制,不但有效优化了电厂的控制功能和运行水平,而且满足电能供需实时平衡,提高了农网的电能质量和运行经济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经济
    应用先进实用信息技术促进农村基层信息化模式的构建
    董越勇;管孝锋;陶忠良;朱莹
    2011, 23(5):  0-1052. 
    摘要 ( 983 )   PDF(1824KB) ( 1427 )  

    以浙江万村联网为例,研究应用网站集群技术促进农村基层信息化模式的成效和特点,以及浙江万村联网工程建设的经验与启示。经过2007—2010年的建设,浙江万村联网工程制定了省级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数据标准和万村联网模式,构架了各级政府和农村的多级信息化网络服务体系,为农村基层电子政务搭建了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为农业企业、农家乐提供了电子商务服务,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系统采用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分布式并行计算技术和负载均衡技术、分词和语义识别技术,开发了联网智能模板、网站分类检索和全文检索等功能,解决了多用户差异化应用、高并发流量和访问快速性等问题,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共建立乡镇(街道)网站1 487个,行政村(社区)网站26 211个,覆盖率达90%以上,农业经济主体网站7 178个,农家乐网站1 365个,累计发布信息116万条,日平均点击率达100万次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扶贫型农村互助资金会创新模式研究
    朱显岳;陈旭堂
    2011, 23(5):  0-1057. 
    摘要 ( 607 )   PDF(1179KB) ( 1323 )  

    扶贫型农村互助资金会是一种全新的金融创新模式,有效地破解了落后地区农户发展农业生产遇到的资金瓶颈问题。浙江扶贫型农村互助资金会以“社区性和非营利性资金互助合作组织”为组建原则,具有立足扶贫、共同出资、民主管理、抵押创新等特点。作者对其产生发展成因作出比较精确的描述,阐述扶贫型农村互助资金会的效用,并提出实现农村互助资金可持续发展对策必须推动“三社联动”;引导民间资金进入;完善运行机制;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海洋文化因素对滨海旅游的影响力(综述)
    汤学敏;胡麦秀*
    2011, 23(5):  0-1062. 
    摘要 ( 628 )   PDF(1128KB) ( 1195 )  

    滨海旅游中文化要素的价值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在文化要素的量化方法上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些研究方法可归纳为两类,一类是从需求的角度研究消费者对文化的感知来对其价值做出评价,另一类是从古典经济学理论供给方面把文化要素作为一种等同于劳动力和资本的生产要素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来量化其作用。文章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为滨海旅游中文化要素的合理开发和应用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切花花瓣衰老机理研究进展
    王凤兰;张昭其
    2011, 23(5):  0-1068. 
    摘要 ( 745 )   PDF(1138KB) ( 1337 )  

    切花花瓣衰老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包括可溶性蛋白总量下降、糖含量的变化、乙烯大量合成、自由基增加等。文章从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糖代谢、内源激素、膜脂过氧化等方面对切花花瓣衰老的生理机制进行了综述,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和分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知公告
      协办单位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