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筛选猕猴桃溃疡病的有效防治药剂,为该病害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采用形态学观察和rDNA序列分析等方法鉴定分离到的菌株,确定引起临安山区猕猴桃溃疡病的病原为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 actinidiae, Psa)。并利用抑菌圈法与全株喷雾法分别对19种杀菌剂进行室内防治效果初筛、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治效果试验。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生物体药剂中,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WP)、10%中生菌素·氨基寡糖素WP效果最好,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1.502 8、64.378 3 mg·L-1,田间防治效果分别为91.72%、79.92%,其中0.4%大丽轮枝孢激活蛋白AS无室内抑菌活性,但田间防治效果达78.12%。有机合成杀菌剂中33.5%喹啉铜悬浮剂(SC)效果最佳,EC50为94.050 5 mg·L-1,田间防治效果为86.55%;生物化学+生物杀菌剂中4%春雷霉素·中生菌素WP效果最优,EC50值为49.185 0 mg·L-1,田间防治效果为73.59%。10%中生菌素·氨基寡糖素WP、枯草芽孢杆菌WP、33.5%喹啉铜SC、0.4%大丽轮枝孢激活蛋白AS的最佳浓度分别为800倍、3 000倍、800倍液、200倍液。山区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可选用生物药剂枯草芽孢杆菌WP、3%中生菌素WP、10%中生菌素·氨基寡糖素WP,无机杀菌剂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WG),有机合成杀菌剂33.5%喹啉铜SC,以及生物化学+生物药剂4%春雷霉素·中生菌素W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