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 Vol. 17 ›› Issue (3): 0-162.

• 论文 •    

水稻稻曲病防治适期及策略初探

许美良;陈永兵;周有铭;金再欣   

  1. 温州农业学校,浙江,温州,325006;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温州,352006;浙江省文成县二源乡农技站,浙江,文成,325101
  • 收稿日期:1900-01-01 修回日期:1900-01-01 出版日期:2005-05-25 发布日期:2005-05-25

Optimum period of controlling rice false smut and its strategy

  • Received:1900-01-01 Revised:1900-01-01 Online:2005-05-25 Published:2005-05-25

摘要: 水稻稻曲病是由稻曲病菌侵染所引起的水稻穗期的一种重要病害,病原菌无性阶段为半知菌亚门绿核菌属,有性世代为子囊菌亚门麦角菌属.近年来,由于耕作制度的改变,感病品种的扩大,水稻破口扬花期多雨,致使稻曲病日趋严重.2001年,温州单季晚稻稻曲病发生面积占栽培面积的70,一般田块病株率为5,个别严重田块达50.稻曲病不仅直接影响水稻产量,更重要的是造成稻米品质降低,同时病穗的千粒重下降,秕粒率增加,单穗重下降[1].稻曲病制约着稻米的优质化进程,稻曲病无公害防治方法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探讨稻曲病的最佳防治适期,作者于2002年、2003年连续两年进行了稻曲病防效试验,探讨最佳防治适期及用药策略.

关键词: 稻曲病, 防治适期, 策略, 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