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目录
    目录
    2021, 33(10):  0-0. 
    摘要 ( 596 )   PDF(63214KB) ( 12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物科学
    外源水杨酸对水稻苗期生长与防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刘寒, 戴远兴, 吕明芳, 袁正杰, 李静, 严成其, 张恒木
    2021, 33(10):  1789-1796.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1.10.01
    摘要 ( 1233 )   HTML ( 1497366544 )   PDF(2749KB) ( 1272 )  

    为探究外源水杨酸(SA)对水稻苗期生长与SA相关防卫反应的影响,用不同浓度外源SA喷施苗期日本晴水稻,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水稻苗期生长关键指标叶绿素含量,采用qRT-PCR定量分析外源SA对水稻苗期SA合成基因PAL1、SA受体基因NPR1、SA信号途径下游的转录因子WRKY45/WRKY76和防卫基因PR1a/PR1b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外源SA对上述水稻基因的影响不同,即低浓度SA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水稻苗期叶绿素积累,并显著影响水稻苗期防卫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高浓度SA抑制叶绿素的积累,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综合比较结果显示,喷施2.0 mmol·L-1外源SA对水稻苗期防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最为有效,该结果为进一步探索外源SA促进水稻苗期生长并提高水稻苗期防卫能力的作用研究奠定基础。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谷子GH5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和表达分析
    孟亚轩, 孙颖琦, 赵心月, 王凤霞, 瓮巧云, 刘颖慧
    2021, 33(10):  1797-1807.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1.10.02
    摘要 ( 1137 )   HTML ( 313263109 )   PDF(8503KB) ( 1447 )  

    糖苷水解酶5(GH5)属于最大的糖苷水解酶家族,在细胞壁合成与降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解读谷子GH5基因家族特性,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谷子进行全基因组扫描,鉴定并分析谷子GH5家族成员。结果表明,谷子具有18个GH5基因(命名为SiGH5-1~SiGH5-18),不均匀分布在8条染色体上。SiGH5蛋白具有保守结构域,叠合比对发现不同物种GH5蛋白结构高度保守。多物种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GH5蛋白具有种属特异性特点。基因结构分析发现,同一分支的GH5蛋白具有相似的基序分布,GH5成员具有外显子改组现象。表达谱分析发现,谷子GH5家族基因属诱导型表达,其中,SiGH5-8、SiGH5-17在谷子各器官和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均具有较高表达量。启动子分析鉴定到大量激素类响应元件,暗示GH5家族成员通过响应植物内源激素发挥调控作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瘤菌接种方式对复播大豆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的影响
    徐玥, 胥雅馨, 黄兴军, 吴树, 陈国栋, 吴全忠, 翟云龙
    2021, 33(10):  1808-1816.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1.10.03
    摘要 ( 989 )   HTML ( 4578 )   PDF(927KB) ( 1321 )  

    探讨不同根瘤菌接种方式的实施效果,以前期分离、鉴定、纯化的3株根瘤菌菌株为供试材料,选用南疆地区复播大豆绥农35为供试品种,比较根瘤菌拌种、做种肥、随水滴施等接种方式的效果,测定大豆结瘤数量、根瘤干重、植株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分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指标,探讨接种方式和根瘤菌对复播大豆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接种方式均能促进大豆根系结瘤,其中,以SN7-2拌种、SMH12做种肥,SN7-2做种肥和T6随水滴施大豆根瘤菌结瘤效果最好;SN7-2拌种,SMH12做种肥,SN7-2做种肥,T6随水滴施能显著促进大豆干物质积累,SN7-2拌种或者SN7-2做种肥、T6随水滴施均促进干物质向生殖器官分配;不同接种方式通过增加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提高大豆籽粒产量,SN7-2适合以拌种或做种肥的方式接种,T6适合随水滴施。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物科学
    安徽合肥地区2018—2019年犬细小病毒遗传进化分析
    姬凯元, 邱月阳, 程敖, 蒋书东, 彭梦玲
    2021, 33(10):  1817-1825.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1.10.04
    摘要 ( 1024 )   HTML ( 1075 )   PDF(1099KB) ( 1354 )  

    为掌握安徽地区犬细小病毒(CPV)的遗传变异情况,采用PCR法扩增2018—2019年安徽地区收集的10株CPV全基因组,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安徽地区CPV遗传进化特点与VP2抗原的变异情况。遗传进化分析发现,安徽地区分离的10株CPV主要以CPV-2c亚型为主,起源于CPV-2aB004(EF011664)和CPV-LZ1(JQ268283)株,正在形成一个独立的分支;NS1基因和VP2基因在遗传进化分支中出现不同步现象,为CPV基因重组提供了依据。VP2蛋白保守性分析发现,安徽分离的CPV毒株的VP2蛋白存在部分氨基酸位点的突变,是否对VP2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需进一步探究。本研究通过分析安徽地区CPV的遗传进化特点与VP2蛋白氨基酸位点突变特征,为CPV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甘草总黄酮对高脂条件下罗非鱼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杜金梁, 曹丽萍, 贾睿, 顾郑琰, 何勤, 徐跑, JENEYGalina, 马玉忠, 殷国俊
    2021, 33(10):  1826-1835.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1.10.05
    摘要 ( 1044 )   HTML ( 3920 )   PDF(1204KB) ( 1418 )  

    为了研究甘草总黄酮对高脂饲料造成的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脂肪肝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随机将180尾健康无伤罗非鱼分成6组,即对照组、高脂饲料模型组和4个不同浓度甘草总黄酮组(0.05、0.10、0.50、1.00 g·kg-1甘草总黄酮),每组30尾。饲喂90 d后,采集罗非鱼各实验组肝,测定肝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甘油三酯(TG)含量、总胆固醇(TC)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肝中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和核转录因子-κB C-Rel (NF-κB C-Rel)蛋白表达水平,RT-PCR法测定肝中微粒体甘油三酸酯转移蛋白(MTTP)和载脂蛋白B100(ApoB100)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高脂饲料模型组罗非鱼肝匀浆中TG、TC、MDA含量极显著(P<0.01)升高,GSH活性、SOD活性、T-AOC水平均极显著(P<0.01)降低;MTTPApoB100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1或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NF-κB P 65和C-Rel蛋白表达水平升高。饲料中加入甘草总黄酮后,与高脂饲料模型组相比,罗非鱼肝中GSH活性、SOD活性、T-AOC水平不同程度提高,TC、TG、MDA含量和NF-κB P65、C-Rel蛋白表达水平不同程度降低,MTTPApoB100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以0.50 g·kg-1甘草总黄酮组效果较好。说明甘草总黄酮对于罗非鱼脂肪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缓解高脂饲料造成的脂肪肝损伤。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株牛源致病性卡氏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与敏感药物筛选
    马志宇, 黄方园, 王巍, 易军, 左之才
    2021, 33(10):  1836-1843.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1.10.06
    摘要 ( 937 )   HTML ( 453 )   PDF(12598KB) ( 1240 )  

    为确定引起某养殖场肉牛体温升高、流涎、流鼻液、呼吸困难等症状疾病的病原菌,采集病牛鼻腔拭子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和敏感药物筛选。对分离的优势菌株ZZC-JM-1进行群集运动特性、生化特性、16S rRNA测序等试验。结果表明,该优势菌为卡氏变形杆菌,该菌的生长在含1%和2%琼脂的培养基上呈现群集运动,而琼脂含量达到3%时生长被抑制;除麦芽糖和蔗糖试验为阳性外,其余生化特性均与卡氏变形杆菌一致;ZZC-JM-1的16S rRNA基因与卡氏变形杆菌的同源性达99.7%,并与卡氏变形杆菌聚为一支。小鼠腹腔注射7.35×107 CFU·mL-1 ZZC-JM-1菌液(每只小鼠注射0.2 mL),7~14 h全部死亡;病理剖检可见肺、肝、脾等器官充血、肿大。ZZC-JM-1对常见抗菌药物耐药,对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高度敏感。综上,该研究从体温升高、呼吸道症状为主症的病牛分离到一株对小鼠具有强致死性的卡氏变形杆菌,该卡氏变形杆菌可能为肉牛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或继发感染病原菌,应引起高度重视。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园艺科学
    嘉宝果果实发育过程中营养成分的动态变化
    邱珊莲, 林宝妹, 张少平, 洪佳敏, 张帅, 郑开斌
    2021, 33(10):  1844-1851.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1.10.07
    摘要 ( 787 )   HTML ( 369 )   PDF(937KB) ( 1178 )  

    以不同发育阶段嘉宝果果实为试材,研究其感官特征和营养成分动态变化规律,旨在为适期采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花后30 d果皮颜色青绿,单果质量4.88 g,果实直径2.18 cm。随后果皮颜色由青变红再变紫,最后成紫黑色,质量及大小渐增,完全成熟时单果质量为8.20 g,果实直径为2.76 cm。果实各发育阶段中还原糖是果实中最主要的营养成分。还原糖、蔗糖和可溶性固形物三者含量动态变化趋势相似,即花后30~52 d(青果—完熟),含量呈上升趋势,完熟时最高,至过熟期显著下降(P<0.05)。还原糖含量从26.58%增至56.47%,再降至53.05%,蔗糖含量从1.51%增至4.55%,再降至1.9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从8.80%增至17.10%,再降至15.83%。淀粉、蛋白质和粗纤维含量动态变化趋势相似,与还原糖趋势相反,即整体呈先下降再上升趋势,完熟时含量最低,过熟时显著回升(P<0.05)。花后30~52 d淀粉含量从18.92%降至13.48%,蛋白质从7.24%降至5.63%,粗纤维从5.62%降至2.60%。总氨基酸含量花后30~45 d从5.35%降至3.62%,随后回升。总多酚、总黄酮呈“降—升—降”的变化趋势,花后30 d含量最高,分别为107.63、48.03 mg·g-1,花后39 d含量最低,分别为28.75、21.05 mg·g-1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干旱胁迫下不同绣球品种生理响应与抗旱性评价
    任倩倩, 孙纪霞, 张德顺, 丁兆堂, 张英杰, 张京伟
    2021, 33(10):  1852-1860.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1.10.08
    摘要 ( 1441 )   HTML ( 294 )   PDF(1111KB) ( 1331 )  

    探究不同干旱胁迫对绣球生长的影响,评价其抗旱性。以6个绣球品种为试材,利用盆栽控水法,分别设置常态(CK)、轻度干旱胁迫(T1)、中度干旱胁迫(T2)、重干旱胁迫(T3)和特重干旱胁迫(T4)处理模拟干旱胁迫,测定其生物量、根冠比、叶片相对含水量、细胞膜透性、叶绿素(Chl)和类胡萝卜素(Car)、丙二醛(MDA)、脯氨酸(Pro)、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溶性糖(SS)和可溶性蛋白(SP)等15个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在干旱胁迫下,各绣球品种的生物量和相对含水量呈下降趋势,根冠比、相对电导率、MDA、Pro和SS呈上升趋势,但各品种上升幅度有所差异,SOD、POD和SP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绣球的光合色素变化规律不明显。6种绣球抗旱性由强到弱排序为:万华镜>爱你的吻>头花>白色天使>花手鞠>夏祭。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PE材料遮光下血橙转色期果皮花色苷合成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杨海健, 张云贵, 周心智, 洪林, 杨蕾, 彭芳芳, 王武
    2021, 33(10):  1861-1869.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1.10.09
    摘要 ( 1599 )   HTML ( 608 )   PDF(3051KB) ( 1326 )  

    采用不同透光率的PE袋对转色期血橙果实进行遮光试验,测定了不同遮光处理下血橙果皮总花色苷的动态含量和血橙果皮中12个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的动态表达,深入探究光照与血橙果皮花色苷着色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改善生产中血橙果面着色不良问题提供解决思路。结果表明:血橙果实经过PE袋遮光后,果皮在着色时间、着色面积和着色程度上均受到阻碍,阻碍程度与PE袋的透光率相关,遮光促进了血橙果面亮度的增加。自然光照下,8个结构基因GSTANSCHSDFRF3HUFGTPAL、4CL和2个调节基因RubyMYBF1在转色期间的表达量快速增加,而不同程度的遮光阻碍了其表达,阻碍程度与PE袋的透光率相关,推测这10个基因属于血橙果皮花色苷合成受光调控的关键基因。将遮光后果皮总花色苷动态含量、关键基因的动态表达量与对应的PE袋透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推测光照中调控血橙果皮花色苷合成的可能是其中的UVB、UVC紫外光。根据相关基因的动态测定结果,推测血橙果皮花色苷合成的关键时期在花后249 d开始出现,为保证外观品质,血橙采摘在花后249 d之后进行较为适宜。为预防血橙冬季落果,生产上通常采用冬季树体覆膜技术保果,为减少覆膜对血橙果面花色苷着色的影响,应选用透明PE膜或其他紫外线透过率较高的膜。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种基因型樱桃番茄混种对果实品质和硒含量的影响
    梁乐, 刘娟, 李晓梅, 廖继超, 李焕秀, 唐懿
    2021, 33(10):  1870-1878.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1.10.10
    摘要 ( 1472 )   HTML ( 99 )   PDF(899KB) ( 1299 )  

    为研究混种对樱桃番茄富硒栽培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以红(Y20-1)、黄(小番茄-4-1)、紫(咖番-13-1)樱桃番茄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混种模式(红色、黄色、紫色单种,红黄、红紫、黄紫两两混种,红黄紫混种)对果实品质和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混种模式降低了红色和黄色樱桃番茄的单果质量和果形指数,提高了紫色樱桃番茄的单果质量和果形指数,提高了3种樱桃番茄根、茎、叶与果实中的硒含量。黄色和紫色混种提高了紫色樱桃番茄的番茄红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含量。3种基因型混种提高了红色樱桃番茄维生素C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相互混种提高了红色和紫色樱桃番茄的果实品质,并且提高了3种樱桃番茄各部位的硒含量,所以混种有利于樱桃番茄的富硒栽培。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施肥方式下氯吡脲对藤稔葡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宋雯, 王强, 张佳, 柳采秀, 张楠, 陈丽萍, 聂东兴, 姚海利, 苍涛
    2021, 33(10):  1879-1888.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1.10.11
    摘要 ( 664 )   HTML ( 11 )   PDF(1357KB) ( 1138 )  

    为探究不同施肥方式下氯吡脲对葡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以藤稔葡萄为材料,采用二因素(施肥方式、氯吡脲剂量)随机区组设计,评价不同处理对葡萄生长、产量、品质和残留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和使用氯吡脲均能使葡萄果实显著膨大,增加百粒重和穗质量,高浓度氯吡脲(50mg·kg-1)对藤稔葡萄的增产作用有限。施肥可显著影响葡萄大小粒指数。氯吡脲用量显著影响穗梗直径和穗梗木栓化程度,肥料充足处理下的穗梗木栓化程度轻于无肥料处理。葡萄品质同时受施肥方式和氯吡脲用量的影响,高浓度氯吡脲处理下,肥料供给充足时,糖酸比在所有处理中最低;在无肥料供给时,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黄酮含量最低。所有处理采收期均未检出氯吡脲残留。雷达图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氯吡脲用量为10 mg·kg-1和20 mg·kg-1,配合充足的肥料,藤稔葡萄生长、产量和品质等较好,且各指标的均衡性最佳。说明藤稔葡萄生产上可以使用氯吡脲膨果,但宜在肥料充足的条件下使用,且不可随意加大用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表油菜素内酯对夏黑葡萄幼苗生长的影响
    练华山, 李欣欣, 林立金, 廖明安
    2021, 33(10):  1889-1896.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1.10.12
    摘要 ( 913 )   HTML ( 83 )   PDF(767KB) ( 1280 )  

    为研究叶面喷施表油菜素内酯(EBR)对葡萄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以夏黑葡萄幼苗为材料,叶面喷施不同浓度(0、0.5、1.0、1.5、2.0 mg·L-1)的EBR,测定EBR对葡萄幼苗生物量、光合特性、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EBR提高了葡萄幼苗的生物量、根冠比和光合色素含量,降低了叶绿素a/b;除了叶温下蒸气压亏缺值有所降低,幼苗叶片的光合参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升高;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升高,且均在EBR浓度为1.0 mg·L-1和1.5 mg·L-1时升高幅度较大;喷施1.0 mg·L-1和1.5 mg·L-1EBR时,叶片的相对电导率降低;喷施1.5 mg·L-1EBR时,幼苗根、茎的可溶性糖含量升高;喷施0.5 mg·L-1和1.0 mg·L-1 EBR时,幼苗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升高。总体上,叶面喷施1.0 mg·L-1 EBR能够促进夏黑葡萄幼苗的生长,并且能够提高幼苗的抗氧化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保护
    基于Wolff-Kishner-黄鸣龙法合成红火蚁告警信息素及其触角电位反应
    王丽坤, 黄俊, 章金明, 李晓维, 张治军, MUHAMMADHafeez, 吕要斌
    2021, 33(10):  1897-1903.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1.10.13
    摘要 ( 829 )   HTML ( 10 )   PDF(785KB) ( 1113 )  

    告警信息素是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中一类重要的信息素物质,具有引诱、趋避和聚集等多种活性,能够引起红火蚁强烈的行为反应。 本研究通过Wolff-kishner-黄鸣龙还原法一步合成红火蚁告警信息素,并经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标准品对其结构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化合物纯度达到90.2%;该合成方法合理、简便和高效,反应条件可控,无安全隐患,适合工业化生产和应用。触角电位(EAG)实验表明,合成告警信息素能够引起红火蚁工蚁强烈的行为反应,并在100 μg剂量下EAG反应显著高于标准品(P<0.05)。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境科学
    湖南省油菜主产区土壤养分含量与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
    熊廷浩, 黄益国, 周旋, 鲁艳红, 资涛, 胡宇倩, 宋海星
    2021, 33(10):  1904-1912.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1.10.14
    摘要 ( 896 )   HTML ( 11 )   PDF(998KB) ( 1305 )  

    在湖南省油菜主产区采集56个耕层土壤样品,测定土壤主要养分与有效态重金属含量,研究土壤肥力现状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湖南油菜主产区土壤pH呈弱酸性和微酸性,普遍缺乏有机质和氮、磷、钾、硼、硫、钼,还有约一半的土壤缺少钙和镁,而铁、锰、铜、锌元素丰富,土壤综合肥力等级评价结果为一般。镉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的样品分别占16.1%、1.8%和1.8%,但未发现铜、锌、铅、镍污染样本。据此认为,湖南省油菜生产中应合理补充有机质和氮、磷、钾、硼等元素,同时,部分地区还需采取降低镉有效性的改土措施。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酸碱预处理辣椒秸秆与羊粪混合厌氧发酵特性
    孟艳, 柳丽, 李屹, 陈来生, 杜中平, 韩睿
    2021, 33(10):  1913-1920.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1.10.15
    摘要 ( 935 )   HTML ( 8 )   PDF(1091KB) ( 1287 )  

    为实现辣椒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通过批式厌氧发酵试验,分别研究了经不同体积分数(2%、4%、6%、8%)的H2SO4和不同质量分数(2%、4%、6%、8%)的Ca(OH)2预处理的辣椒秸秆与羊粪混合厌氧发酵的产甲烷特性。结果表明,随着预处理中Ca(OH)2质量分数的升高,辣椒秸秆与羊粪混合厌氧发酵的甲烷产率升高,经8%Ca(OH)2预处理的甲烷产率最高(188.56 mL·g-1),显著(P<0.05)高于其他处理,较对照提高了61.26%。但随着预处理中H2SO4体积分数的升高,辣椒秸秆与羊粪混合厌氧发酵的甲烷产率降低,且显著(P<0.05)低于对照。利用修正的冈珀茨(Gompertz)模型能较好地拟合各处理的产甲烷过程,其中,经Ca(OH)2预处理的最大甲烷产率(Vm)值较大,说明Ca(OH)2预处理辣椒秸秆能有效提高其与羊粪混合发酵的水解速率。酸、碱预处理均对辣椒秸秆木质纤维素有一定的降解作用,其中,Ca(OH)2预处理的降解效果更好。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钝化剂对小米椒吸收和积累镉的影响
    陈德, 赵首萍, 叶雪珠, 张棋, 肖文丹, 阮弋飞, 伍少福
    2021, 33(10):  1921-1930.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1.10.16
    摘要 ( 883 )   HTML ( 10 )   PDF(1055KB) ( 1302 )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石灰、生物质炭、海泡石、钙镁磷肥等单一和复合钝化剂对小米椒吸收和积累Cd的影响,结合土壤性质和养分含量变化,以期筛选出能有效降低小米椒果实中Cd含量的钝化剂类型。结果表明:供试辣椒品种艳椒425对土壤中Cd有较强的吸收积累能力,不同部位的Cd含量为茎叶>根>果实;不同处理辣椒果实的Cd含量介于0.049~0.106 mg·kg-1,除生物质炭处理外,其他钝化剂处理辣椒果实的Cd含量显著降低,降幅在25%~54%,其中,海泡石处理降幅最高,其次为复合钝化剂。除个别处理外,各钝化剂处理有效地降低了Cd的转运系数和富集系数,降幅分别在26%~44%和23%~52%。辣椒中Cd含量的降低主要是由于钝化剂的施入提高了土壤pH值,降低了土壤中有效态Cd含量;土壤pH值与对照相比提高了0.8~2.4个单位,有效态Cd含量降低了68%~93%,其中,海泡石处理效果最佳,其次为复合钝化剂。此外,不同钝化剂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和主要养分含量。总体来看,海泡石和复合钝化剂能在改善土壤性质的同时有效降低辣椒对土壤中Cd的吸收、转运和积累,有利于保障辣椒的安全生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产品质量安全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与风险评价
    柳新菊, 吴声敢, 安雪花, 蒋金花, 吕露, 李岗, 王菲迪, 赵学平
    2021, 33(10):  1931-1938.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1.10.17
    摘要 ( 826 )   HTML ( 14 )   PDF(10652KB) ( 1237 )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6种新烟碱类杀虫剂与其他2类对照杀虫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且根据风险商值法进行了风险评价。结果表明: 测试的6种新烟碱类杀虫剂中啶虫脒和噻虫胺对家蚕急性毒性96 h-LC50为 0.262、0.268 mg·L-1, 属剧毒级,而噻虫啉、吡虫啉、呋虫胺和噻虫嗪对家蚕急性毒性96 h-LC50分别为0.582、1.68、2.60、2.16 mg·L-1,均属高毒级。对照药剂高效氯氟氰菊酯、毒死蜱和马拉硫磷对家蚕急性毒性96 h-LC50分别为0.009 09、0.785、1 072 mg·L-1,分别属于剧毒级、高毒级和低毒级。风险评价结果表明: 除马拉硫磷对家蚕的风险可接受外,其余8种杀虫剂均为不可接受。因此,在害虫综合治理中,应谨慎使用新烟碱类杀虫剂,以避免对家蚕生产造成危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系统工程
    榨菜缩短茎的切割力学特性
    郑航, 薛向磊, 俞国红
    2021, 33(10):  1939-1945.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1.10.18
    摘要 ( 586 )   HTML ( 8 )   PDF(2284KB) ( 1197 )  

    为了获得榨菜缩短茎的最佳切割要素组合,在TMS-Pro质构仪上开展榨菜缩短茎切割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最大切割力和平均切割力为试验指标,探究刀刃类型、滑切角度、切割速度、切割方式对榨菜缩短茎切割过程中切割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滑切角度对最大切割力和平均切割力影响显著(P<0.05),刀刃类型对平均切割力影响显著(P<0.05),锯齿刃比光刃省力。为有效降低最大切割力和平均切割力,榨菜缩短茎切割的参数宜确定为锯齿刃,滑切角度20°,切割速度80 mm·min-1。此时,最大切割力为86.2 N,平均切割力为53.1 N。研究结果可为榨菜收获机的切割装置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层平筛式半夏收获机设计与试验
    王锋, 张锋伟, 戴飞, 张陆海, 赵伟, 杨小平
    2021, 33(10):  1946-1955.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1.10.19
    摘要 ( 584 )   HTML ( 10 )   PDF(3138KB) ( 1133 )  

    针对丘陵山区地带半夏人工收获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收获期长、收获损失率高,而现有的根茎类收获机械直接应用于半夏时存在采收不彻底、分离效果不佳、二次除杂工作量大等问题的现状,结合种植农艺,设计一种半夏收获机。样机主要由挖掘装置、升运装置、筛分装置和收集装置组成。用解析法分析确定升运装置的升运速度,进而确定升运量和计算功率;分析筛面上半夏与土壤复合物竖直、水平运动的条件,确定偏心轮转速范围为530~753 r·min-1,偏心距范围为15~25 mm;分析半夏从升运装置到筛面的运动特性,确定升运装置顶端距离筛面的高度为350 mm。用EDEM软件模拟筛分过程,验证参数选择的合理性。仿真结果表明:平筛频率为9 Hz、幅值为20 mm时,筛面复合物颗粒分布均匀;复合物可以完成后滑、前移和抛起运动,无淤积等筛分不畅现象;复合物颗粒跳动周期性明显,竖直方向总速度差别明显,所选参数符合筛分装置设计要求。半夏收获试验样机田间试验表明:当行进速度为0.5 m·s-1、挖掘深度为83 mm、拖拉机输出转速为540 r·min-1时,挖净率为97.3%,伤损率为3.51%,含杂率为4.97%,符合根茎类中药材收获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要求和样机设计要求。研究成果可为半夏收获机的设计与研制提供应用实例与技术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经济与发展
    中国化肥施用强度的驱动因素分解与控制路径研究
    陶源, 周玉玺, 胡继连
    2021, 33(10):  1956-1970.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1.10.20
    摘要 ( 957 )   HTML ( 19 )   PDF(1704KB) ( 1103 )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不含港、澳、台,下同)化肥施用量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直至2016年首次出现负增长,但化肥施用强度并没有实质性的下降。当前,中国的化肥施用强度仍明显高于国际安全标准。在分析1990—2018年中国化肥施用量与施用强度的基础上,利用因素分解模型,从高耗肥农作物和高强度区域2个层面剖析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同化肥施用强度变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中国化肥施用量与化肥施用强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不同区域间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差别是造成宏观层面不同区域化肥施用强度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高耗肥农作物层面,种植业结构偏向水果、蔬菜是造成高耗肥农作物上化肥施用强度增长的主导因素,结构驱动率高达66.74%。在高强度区域层面,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共同促使化肥施用强度增加,但2017年以来,效率份额的驱动作用明显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劳动力转移、城镇化发展水平等因素对化肥施用强度具有显著(P<0.1)影响。未来,应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适当减少高耗肥农作物种植面积,同时不断推进节肥技术推广,注重提高化肥投入的技术效率。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网络视角的农户农产品电商参与行为分析——基于湖北、山东、安徽、甘肃349份农户抽样调查数据
    胡月莉, 夏春萍, 贾铖, 王翠翠
    2021, 33(10):  1971-1981.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1.10.21
    摘要 ( 767 )   HTML ( 5 )   PDF(1354KB) ( 1099 )  

    以湖北、山东、安徽、甘肃4省的349份农户调研数据为基础,从社会网络视角对农户农产品电商参与行为进行理论分析,探究社会网络及其不同维度对农户农产品电商参与行为的影响,并采用Binary Logistic(二元逻辑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受访农户的性别、学历和参加电商培训情况进行分组回归,以检验社会网络在不同群组间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社会网络及其2个维度——网络互动和网络学习在1%的置信水平上对农户农产品电商参与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网络学习的影响程度要大于网络互动。与男性组农户和高学历组农户相比,社会网络、网络互动和网络学习对女性组农户和低学历组农户农产品电商参与行为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此外,家庭经营耕地质量、政府或电商平台对电商的宣传力度等因素亦至少在10%的置信水平上对农户农产品电商参与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基因编辑技术在水稻抗病基因与育种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谭晓菁, 王忠华, 吴月燕, 郑二松, 徐如梦, 陈剑平, 王栩鸣, 严成其
    2021, 33(10):  1982-1990.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1.10.22
    摘要 ( 1213 )   HTML ( 25 )   PDF(991KB) ( 1236 )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更是世界上30多亿人的主要食物来源。近几十年,各种病原菌、虫害、气候变化以及其他不利环境因素层出不穷,对全球粮食安全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对于高产抗病水稻植株的研究需求越发迫切,但传统育种手段过程繁琐复杂、效率不高,因此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推进水稻抗病育种进程成为研究重点。其中以CRISPR系统、锌指核酸酶(ZFN)、转录激活样效应因子核酸酶(TALEN)、单碱基编辑系统(BE)和引导编辑系统(PE)等为代表的技术,在对水稻进行高效定点基因编辑,在缩短育种周期,培育综合抗性强的水稻品系方面起到了较大作用,并在基因研究、作物遗传改良等方面展示出了巨大的潜力。本文对基因编辑技术的原理,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以及基因编辑技术在水稻抗病基因及育种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基因编辑技术在抗病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根系应答盐碱胁迫机理研究进展
    毛爽, 周万里, 杨帆, 狄小琳, 蔺吉祥, 杨青杰
    2021, 33(10):  1991-2000.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1.10.23
    摘要 ( 1067 )   HTML ( 60 )   PDF(1207KB) ( 1233 )  

    土壤盐碱化问题日益严峻,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制约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根系在植物应答逆境胁迫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但是多年来对于植物抗逆性的研究往往集中于地上,根系作为环境胁迫下最先感知并作出反应的器官,其耐逆机理还不明确。基于此,本文从根系构型、结构、生长、生理和分子生物学等多角度对国内外植物根系应答土壤盐碱胁迫机理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不足与展望,旨为深层次揭示植物根系功能和耐盐碱胁迫机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知公告
      协办单位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