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目录
    目录
    2022, 34(1):  0-0. 
    摘要 ( 313 )   PDF(9781KB) ( 8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物科学
    浅埋滴灌水肥优化高产模式下春玉米产量与根冠特征差异性
    高鑫, 杨恒山, 张瑞富, 张玉芹, 李锐, 张明伟
    2022, 34(1):  1-9.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2.01.01
    摘要 ( 636 )   HTML ( 166069 )   PDF(1084KB) ( 1125 )  

    为研究浅埋滴灌水肥优化高产栽培模式对玉米产量和根冠特征的影响差异,选用2个玉米品种先玉1483和迪卡159,设置2种栽培模式:浅埋滴灌水肥优化高产模式(HY)和农户生产模式(CK),对比分析了产量性状、根冠干物质量与形态特征变化。结果表明:与CK相比,HY通过增大种植密度增加了单位面积上的穗数和穗粒数,使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显著提高;促进了吐丝期至成熟期阶段的干物质积累,增大了单株叶面积与群体叶面积指数,维持了较高的叶片活性;显著降低了0~20 cm土层根系干物质量,增加了20~40 cm土层根条数,增强了根系活力。通过浅埋滴灌水肥合理调控,能够降低密植导致的不良效应,形成了良好的根冠结构,保持了个体较强的物质生产能力,从而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物科学
    甘加型藏羊发情周期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中ERβ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
    包莹莹, 陈卫刚, 葛闻博, 何玉琴, 杨志杰, 周凯仁, 杨大鹏, 杨亚文, 刘莉莉
    2022, 34(1):  10-16.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2.01.02
    摘要 ( 529 )   HTML ( 73 )   PDF(2743KB) ( 854 )  

    为阐明甘加型藏羊(Ovis arise)发情周期下丘脑-垂体-卵巢(hypothalamic-pituitary-ovarian axis, HPO)轴中雌激素受体β(estrogen receptor β,ERβ)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分布,本试验选取健康且在发情周期内的甘加型藏羊32只,运用qRT-PCR、Western blot 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甘加型藏羊发情周期ERβ mRNA及蛋白在HPO轴中的表达和分布差异。结果显示,甘加型藏羊整个发情周期(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及间情期)ERβ mRNA及其蛋白在HPO轴中均有表达和分布。下丘脑中ERβ mRNA及其蛋白在下丘脑中发情前期表达最多,显著高于其他3个时期(P<0.05);垂体中ERβ mRNA及蛋白均在发情前期表达最高,与其他3个时期差异显著(P<0.05);在卵巢中间情期表达最高,显著高于其他3个时期(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ERβ阳性表达主要分布在下丘脑大神经元胞体和轴突中;在垂体中多分布在远侧部及中间部嗜酸性细胞胞浆中,胞核中分布较少;在卵巢中,生长卵泡颗粒细胞胞浆和胞核、卵泡内膜细胞及黄体细胞胞浆中均有分布。ERβ mRNA及其蛋白在甘加型藏羊发情周期HPO轴的差异性表达表明雌激素受体β参与调节甘加型藏羊的生殖生理活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AST基因多态性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许金根, 靳二辉, 王重龙, 顾有方, 李庆岗
    2022, 34(1):  17-23.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2.01.03
    摘要 ( 553 )   HTML ( 39 )   PDF(1061KB) ( 1122 )  

    本研究旨在检测巴克夏猪、霍寿黑猪及其杂交F1CAST基因多态性,并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碱基变异对mRNA二级结构以及CAST Ⅲ型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巴克夏猪、霍寿黑猪、巴克夏猪×霍寿黑猪都存在AA、AC和CC基因型,等位基因A的频率都高于等位基因C。该突变在3个猪群中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呈中度多态(0.25<PIC<0.5)。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显示,c.1980A>C使猪CAST基因mRNA序列的二级结构发生一定变化,并且最小自由能增大。p.Arg660Ser导致猪CAST Ⅲ型蛋白的部分理化性质略有改变,包括分子式、分子量、等电点、不稳定系数、总平均亲水性、正电荷(Arg和Lys)数等。p.Arg660Ser突变未改变猪CAST Ⅲ型蛋白的二级结构,突变前后都是无规卷曲和α-螺旋占的比例较高。p.Arg660Ser突变不位于猪CAST Ⅲ型蛋白的保守结构域上,但可导致催化相邻位p.663Ser磷酸化的蛋白激酶数减少。综上,c.1980A>C突变可能对猪CAST基因的转录效率和功能产生一定影响。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株克氏原螯虾雷氏普罗威登斯菌的分离鉴定与联合药敏试验
    董靖, 张露珊, 张国栋, 刘永涛, 刘绍春, 杨移斌, 艾晓辉
    2022, 34(1):  24-32.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2.01.04
    摘要 ( 397 )   HTML ( 59 )   PDF(982KB) ( 883 )  

    为了探明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5—6月死亡的病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本试验从患病克氏原螯虾肝胰腺中分离到1株病原菌(L20190509),通过生理生化特征、16S rRNA序列分析和进化树进行鉴定,通过琼脂扩散法测定了该菌株的药物敏感性,进一步研究了抗菌药物与天然化合物的联合抑菌作用。结果发现,该菌株对克氏原螯虾的半数致死浓度为9.27×104 CFU·mL-1,其生理生化特征与雷氏普罗威登斯菌(Providencia rettgeri)一致,16S rRNA测序和进化树分析发现,分离株与雷氏普罗威登斯菌的亲缘关系最近,综合以上结果将该菌株鉴定为雷氏普罗威登斯菌。进一步通过药敏试验发现该菌株对20种受试药物中的亚胺培南、头孢噻肟、恩诺沙星3种药物敏感,对氟苯尼考和多西环素2种药物中度敏感,对其他受试药物均不敏感。此外,联合抑菌试验发现氟苯尼考与厚朴酚联用具有协同抑菌作用。以上研究发现,分离株L20190509是一株能导致克氏原螯虾发病的病原菌,具有多重耐药性,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克氏原螯虾“五月瘟”的病因,并制定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隐绿原酸对H9N2-AIV致小鼠肺损伤的免疫调节和抗氧化效果
    张昕, 张铭, 何宏轩, 胡延春
    2022, 34(1):  33-40.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2.01.05
    摘要 ( 485 )   HTML ( 61 )   PDF(2615KB) ( 935 )  

    为探讨隐绿原酸(4-CQA)对感染H9N2亚型禽流感(H9N2-AIV)病毒的小鼠造成肺损伤的修复作用,将90只6~8周龄健康昆明系小鼠随机分为病毒(H9N2)感染组、H9N2+4-CQA组、空白对照组、4-CQA对照组,用H9N2-AIV滴鼻复制小鼠肺损伤模型并灌胃4-CQA干预。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肺指数及肺内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测定脾内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百分比及比率(CD4+/CD8+)。结果显示,H9N2组小鼠表现出精神沉郁、呼吸急促;肺指数上升、脾指数下降;肺组织病理学表现为肺泡萎缩、肺泡隔增厚、局部肺实变;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比率显著下降(P<0.05);肺内T-SOD活性显著下降、MDA含量显著增加、MPO活性显著升高(P<0.05)。4-CQA干预后,小鼠肺指数下降、脾指数上升;肺组织病理学损伤减轻;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比率显著上升(P<0.05);肺内T-SOD活性显著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MPO活性显著下降(P<0.05)。得出4-CQA可通过维持机体免疫平衡、降低机体氧化损伤来缓解由H9N2亚型AIV诱导的小鼠肺损伤。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饲粮中添加牛至精油对芦花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器官指数和肠道形态的影响
    江小帆, 吴涛, 魏玉明, 杨发荣, 陈国顺, 焦婷, 蔡原, 赵生国
    2022, 34(1):  41-49.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2.01.06
    摘要 ( 527 )   HTML ( 44 )   PDF(836KB) ( 1093 )  

    为研究饲粮中添加牛至精油对芦花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器官指数和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选取120只49日龄健康雌性芦花鸡,体重(1 478.75±85.81)g,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各组饲粮分别添加0(Q8组)、50(QO50组)、100(QO100组)和150(QO150组)mg·kg-1牛至精油,试验期为75 d。结果表明:与Q8组相比,添加牛至精油对芦花鸡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QO50组和QO100组的半净膛重、屠宰率、全净膛率和胸肌率均显著(P<0.05)提高,且QO100组的屠宰率、全净膛率与牛至精油的添加水平存在线性和二次曲线关系,半净膛重和胸肌率随着牛至精油添加水平的提高呈二次曲线变化;QO50、QO100和QO150组腺胃指数分别提高21.05%、21.05%和26.32%(P<0.05),且与牛至精油的添加水平存在线性和二次曲线关系;QO50、QO100组回肠隐窝深度分别降低6.07%、6.43%(P<0.05);QO100、QO150组空肠隐窝深度分别降低5.11%、4.45%(P<0.05);QO150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增加14.00%(P<0.05);空肠隐窝深度和十二指肠绒毛高度与牛至精油添加水平呈线性和二次曲线关系。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50 mg·kg-1牛至精油可显著提高芦花鸡屠宰性能,并对腺胃指数和空肠、回肠的隐窝深度有明显改善作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安格斯牛体重和体尺性状生长曲线拟合与相关性分析
    冯小芳, 蒋秋斐, 封元, 王瑜, 陈亚飞, 母童, 黎明, 周子航, 蔡正云, 张娟, 顾亚玲
    2022, 34(1):  50-59.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2.01.07
    摘要 ( 703 )   HTML ( 66 )   PDF(1066KB) ( 1103 )  

    为充分了解安格斯牛生长发育规律,指导饲养管理和提高品种选育,以安格斯牛为研究对象,通过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 3种曲线模型对0~18月龄安格斯牛体重和体尺性状进行生长曲线拟合分析,并选出最佳生长曲线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体重和体尺的相对生长(R)和绝对生长(G)情况,并对各性状进行简单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Von Bertalanffy模型对体重和体尺性状均具有最佳的拟合效果,该模型估计的体重生长拐点为(8.33月龄、245.13 kg);分析各性状的生长发育规律发现,体重和体尺性状的生长强度随月龄的增加逐渐下降,且体重在0~10月龄生长速率达到最大,随后逐渐下降。各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体重与体尺性状间均为极显著强正相关(P<0.01),表明体重和体尺性状存在正向选择关系。以上结果体现了安格斯牛早熟性和早期生长强度大、增重速率高的优势。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华鳖胚胎肝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及其聚肌苷酸胞苷酸(Poly I:C)刺激模型构建
    王水涛, 何盛盛, 江玲丽, 高有领
    2022, 34(1):  60-69.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2.01.08
    摘要 ( 480 )   HTML ( 23 )   PDF(6429KB) ( 955 )  

    为建立中华鳖胚胎肝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体系,研究聚肌苷酸胞苷酸(Poly I:C)刺激对细胞干扰素生成通路相关因子的影响,从而最终构建基于该成纤维细胞的干扰素生成通路激活模型,以发育至23期的中华鳖胚胎为实验材料,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得到肝成纤维细胞,结合细胞形态学、生长曲线和PCR法进行鉴定,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之后,用Poly I:C转染细胞24 h,检测细胞形态和干扰素生成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应用构建的体外分离培养体系得到的中华鳖胚胎肝成纤维细胞生长状况良好,成功传至20代,该细胞的生长曲线为“S”形,符合细胞增殖规律,可检测到成纤维细胞标记基因VIMACTA2,确定为成纤维细胞。冻存前后,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0.51%和82.95%。Poly I:C转染后,RIG-Ⅰ和MAVS蛋白的表达量上调,RIG-Ⅰ基因的表达量上调,m6AYTHDF2基因的表达量下调,并引起细胞形态的变化。综上,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中华鳖胚胎肝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体系,并构建了基于该细胞的干扰素生成通路激活模型。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园艺科学
    杜仲miR172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与功能预测
    叶靖, 杨元玲, 史庆秋, 吴龙飞, 宋国涛
    2022, 34(1):  70-78.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2.01.09
    摘要 ( 546 )   HTML ( 57 )   PDF(2124KB) ( 906 )  

    为了解杜仲 miR172 家族成员的进化特征及其在杜仲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从杜仲小RNA高通量测序结果(登录号:SRP216820)及已发表文献中获取杜仲miR172家族前体和成熟体序列,进行序列比对、WebLogo保守性分析、系统发育树构建、前体茎环结构预测、启动子结构分析、靶基因预测及功能预测。结果表明,杜仲miR172家族共有8条前体和8条成熟体序列,且前体序列均能形成稳定的茎环结构;序列比对和 WebLogo 分析表明,除eu-miR172d-5p以外的其他7个成员的成熟体序列保守性较高,但前体序列的保守性均较低;进化分析表明,该家族成熟体进化高度保守,而前体的进化保守性较低;启动子分析表明,杜仲miR172家族启动子包含丰富的光反应原件及激素响应元件和胁迫响应元件,说明其可能调控杜仲的花器官形成和发育及逆境胁迫响应等过程;靶基因预测表明,杜仲miR172家族的靶基因数目较多,其靶基因参与杜仲的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等过程,该小RNA家族成员主要调控AP2基因的表达。表明杜仲miR172家族成员在进化过程中既保守又有一定分化,其主要通过调控AP2基因的表达在杜仲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碱性盐胁迫对夏蜡梅生长与离子分布的影响
    周贝宁, 毛恋, 花壮壮, 芦建国
    2022, 34(1):  79-88.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2.01.10
    摘要 ( 1435 )   HTML ( 117 )   PDF(951KB) ( 1038 )  

    采用不同浓度的碱性盐(NaHCO3)溶液对3年生夏蜡梅实生苗进行处理,从形态生长和离子运输途径分析夏蜡梅对碱性盐胁迫的响应机制,为夏蜡梅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夏蜡梅苗高、地径相对生长量、生物量以及根冠比均随着盐碱胁迫的加重而不同程度的减少;随着碱性盐浓度的增加,各器官中 Na+含量均高于对照,其排序为:根>叶>茎;低浓度碱性盐胁迫下K+含量排序为:茎>根>叶,而高浓度胁迫下K+含量排序为:叶>茎>根;Ca2+含量排序为:叶>根>茎;夏蜡梅茎、叶中K+/Na+比值远大于根,叶中Ca2+/Na+比值远大于茎和根;夏蜡梅K+和Ca2+根系到茎部的选择运输能力排序:K+>Ca2+,从茎部到叶片排序为:Ca2+>K+,而从根系到叶片的选择运输能力基本相同。研究表明,碱性盐胁迫下,夏蜡梅的茎和叶通过吸收K+及Ca2+以阻止Na+的进入,将Na+贮存区隔在根系中以减轻盐离子对地上部分的伤害,叶片通过增加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以维持离子平衡。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发光二极管(LED)光质对金秋砂糖橘幼苗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杨超, 刘敏竹, 李强, 韩涛, 彭良志, 凌丽俐, 付行政, 淳长品, 曹立, 何义仲
    2022, 34(1):  89-97.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2.01.11
    摘要 ( 1519 )   HTML ( 74 )   PDF(845KB) ( 1117 )  

    为阐明不同发光二极管(LED)光质对金秋砂糖橘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以金秋砂糖橘容器苗为试验材料,设置LED红光(R)、蓝光(B)、红蓝复合光(RB11、RB21、RB41、RB81)共6种光质处理,并以LED白光(W)为对照组。处理2个月后研究新梢茎叶形态、生物量、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特征参数变化,并对相关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红光显著促进新梢茎长、叶片数、叶面积和生物量,抑制茎粗和叶厚,而蓝光的作用与红光相反;低比例红光显著促进新梢茎长、茎粗、叶片数、叶面积和生物量,但随着红光比例的增加呈显著降低趋势,其中,RB11处理的茎长、茎粗、叶片数和叶面积分别是对照组的1.97倍(P<0.05)、1.14倍(P>0.05)、2.05倍(P<0.05)、1.84倍(P<0.05),新梢鲜重和干重,以及叶鲜重、茎鲜重、叶干重和茎干重分别是对照组的1.68倍(P<0.05)、1.88倍(P<0.05)、1.46倍(P>0.05)、3.00倍(P<0.05)、1.68倍(P<0.05)、3.06倍(P<0.05);红、蓝单色光均导致光合色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Pn)显著降低,而红蓝复合光促进叶绿素b(chlb)、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和Pn的增加,并且随着红光比例的增加,叶绿素含量、car含量、chla/chlb、Pn呈显著降低趋势;红蓝单色光和复合光导致气孔导度(stomatal conductance, Gs)(除RB41处理外)和蒸腾速率(transpiration rate,Tr)(除RB21和RB41处理外)呈降低趋势。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红蓝1:1复合光(RB11)更利于金秋砂糖橘新梢生长发育、物质积累和光合作用。综上,该研究为建立金秋砂糖橘苗木快速繁育的LED补光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保护
    基于LAMP的果蔬斯高维尔炭疽菌可视化检测方法
    罗跃, 吴小毛, 刘阿丽, 姚小龙, 李荣玉, 耿广东
    2022, 34(1):  98-103.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2.01.12
    摘要 ( 338 )   HTML ( 40 )   PDF(2080KB) ( 894 )  

    为果蔬斯高维尔炭疽菌检测提供高效便捷、特异性好、可视化的检测方法,以果蔬斯高维尔炭疽菌内部转录间隔区ITS序列为靶基因,设计4条LAMP引物和1条环引物,通过对引物比例、反应时间、反应体系等条件的选择,建立对果蔬斯高维尔炭疽菌具有特异性扩增的LAMP检测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所建立的LAMP反应体系在最佳反应温度65 ℃条件下扩增60 min,以果蔬斯高维尔炭疽菌DNA为模板的反应体系在指示剂钙黄绿素和羟基萘酚蓝的作用下,分别呈现绿色和蓝色,反应结果为阳性,扩增产物经2%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呈梯形条带;而以其他8株对照菌株DNA为模板的反应体系和空白对照分别呈现橘黄色和紫色,均为阴性反应,无扩增条带出现,表明该LAMP检测方法对果蔬斯高维尔炭疽菌特异性强。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设施黄瓜白粉病流行动态与预测模型
    吴燕君, 洪文英, 章忠梅, 吴耀, 缪强
    2022, 34(1):  104-111.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2.01.13
    摘要 ( 942 )   HTML ( 30 )   PDF(793KB) ( 929 )  

    通过持续监测2007—2019年设施黄瓜白粉病的田间流行动态,研究其田间流行规律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年份设施黄瓜白粉病盛发期时间总体较一致,春黄瓜、秋黄瓜发病最高峰分别为6月中旬、10月上旬;年度间的峰期持续时间、发生量差异较大,春黄瓜以2019年高峰期发病最重,秋黄瓜以2009年发病最重,2013年春黄瓜和秋黄瓜上均发病重但峰期持续时间短;该病的流行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干湿交替频繁、冷暖起伏大的环境条件下发病重。在此基础上,根据该病害的田间系统调查资料及每年3—10月的气象因素,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了春黄瓜、秋黄瓜高峰期发生量预测模型。经拟合率检验,各模型均达75分以上的准确度,说明拟合结果与实测值相符,可用于瓜类白粉病的流行预测。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甘蓝型油菜Kunitz蛋白酶抑制剂的异源表达与理化特征分析
    冯玮, 李朋朋, 宋鹏
    2022, 34(1):  112-119.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2.01.14
    摘要 ( 558 )   HTML ( 18 )   PDF(999KB) ( 853 )  

    利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首次克隆表达了一个油菜籽来源的Kunitz蛋白酶抑制剂基因(RTI;rti),分离纯化后对该抑制剂进行了理化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在摇瓶发酵水平,重组RTI诱导表达水平达到628 mg·L-1,抑制剂比活性达到69.6 TIU·mg-1蛋白;重组RTI在30~90℃可保持70%以上抑制活性,在pH 2.0~11.0 保持80%以上抑制活性;金属离子Cu2+和Co2+,有机试剂甲醇、乙醇、丙酮和氯仿对其有抑制作用;重组RTI以非竞争性抑制方式与胰蛋白酶作用,对胰蛋白酶具有很强的、专一性抑制作用,属于典型的植物Kunitz型胰蛋白酶抑制剂。结合其良好的理化特性,重组RTI具有开发为抗虫蛋白的潜力。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梨木虱翅型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初探
    赵龙龙, 卫洁, 谢映平, 李捷
    2022, 34(1):  120-127.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2.01.15
    摘要 ( 329 )   HTML ( 18 )   PDF(2456KB) ( 841 )  

    对中国梨木虱不同月份和不同光周期下的翅型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梨木虱翅型随月份发生明显变化,5—9月为短翅型,10月至次年4月为长翅型。恒温20 ℃条件下,短光周期(9 h光/15 h暗、8 h光/16 h暗)可诱导产生长翅型,而长光周期(12 h光/12 h暗,10 h光/14 h暗)可诱导产生短翅型。短光周期下长翅型梨木虱的体长相对较长,因而其相对翅长反而较小。对不同月份和不同光周期下翅脉交叉地标点的距离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两者诱导的翅型分化特点一致。由此,基本可确定光周期是影响梨木虱翅型变化的主要因子之一。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境科学
    rpoBgyrAcheA基因在芽孢杆菌鉴定上的应用
    颜静婷, 乔凯, 蔡燕飞
    2022, 34(1):  128-140.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2.01.16
    摘要 ( 1266 )   HTML ( 49330 )   PDF(1546KB) ( 1312 )  

    为确定rpoBgyrAcheA基因在芽孢杆菌近缘种鉴定上的有效性,通过Blast-N算法,比对菌肥常用芽孢杆菌模式菌16S rRNA、rpoBgyrAcheA基因的序列差异,确定其应用效力。据此,提出一种根据菌株原始信息选择对应的基因引物扩增其序列,通过序列相似度和系统发育树快速、准确鉴定芽孢杆菌菌种的方法,并以19株可用于微生物肥料生产的芽孢杆菌分离株为材料,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显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与枯草芽孢杆菌亚种(Bacillus subtilis subsp. subtilisBacillus subtilis subsp. inaquosorumBacillus subtilis subsp. spizizenii)、解淀粉芽孢杆菌亚种(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Bacillus velezensis)之间rpoBgyrAcheA基因序列的一致性分别为84.93%~86.57%、低于78.21%和78.25%~78.58%,枯草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亚种之间gyrA基因序列的一致性为81.01%~95.82%,cheA基因序列的一致性为94.50%~95.83%,蜡样芽孢杆菌亚种(Bacillus cereusBacillus thuringiensis)之间gyrA基因序列的一致性为94.54%,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和阿氏芽孢杆菌(Bacillus aryabhattai)cheA基因序列的一致性为94.55%。序列差异表明,rpoBgyrAcheA基因可以区分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组和解淀粉芽孢杆菌组,gyrAcheA基因可以鉴定出枯草芽孢杆菌组、解淀粉芽孢杆菌组的亚种,gyrA基因能够鉴定蜡样芽孢杆菌组的亚种,cheA基因能区分巨大芽孢杆菌和阿氏芽孢杆菌。应用所提方法,将19株芽孢杆菌分离株鉴定为茹氏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reuszeri)、Bacillus mesonae、五大连池芽孢杆菌(Bacillus wudalianchiensis)、大猩猩芽孢杆菌(Bacillus massiliogorillae)、枯草芽孢杆菌枯草亚种(Bacillus subtilis subsp. subtilis)、蜡样芽孢杆菌、阿氏芽孢杆菌和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模糊数学的柑橘种植土地适宜性评价
    习文勇, 傅佩红
    2022, 34(1):  141-152.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2.01.17
    摘要 ( 950 )   HTML ( 152 )   PDF(19722KB) ( 946 )  

    将模糊数学理论引入柑橘种植的土地适宜性评价中,以湖北省通山县为例,在当地的农用地中采集207个土壤样本点,将气候、土壤和地形数据转换为模糊隶属度数据,然后在ArcGIS软件环境中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建立包含15项指标的柑橘种植土地适宜性评估模型。结果表明,该区域有26.94%(652.37 km2)、32.85%(795.51 km2)、23.14%(560.42 km2)和17.07%(413.40 km2)的土地分别非常适合、适中、勉强适合和不适合柑橘生产。研究结果与当地生产实际相吻合,说明建立的研究方法可行,可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以及更好地指导柑橘生产提供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品科学
    响应面法优化复配蛋液配方
    杨叶爽, 张映萍, 陈伊凡, 张晋, 李欢欢, 陈黎洪, 唐宏刚, 高斌
    2022, 34(1):  153-162.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2.01.18
    摘要 ( 542 )   HTML ( 370 )   PDF(3065KB) ( 993 )  

    为探讨蛋黄比例、结冷胶和氯化钠添加量对复配蛋液凝胶性能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凝胶质构特性(硬度、弹性、咀嚼性)、色差值和持水性进行评价;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选取咀嚼性为评价指标建立回归方程得到最优添加量。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复配蛋液凝胶咀嚼性的影响顺序为蛋黄比例>结冷胶添加量>氯化钠添加量;复配蛋液最优配方为蛋黄比例64%、蛋清比例36%,另外添加结冷胶0.14%、氯化钠1.5%,此时复配蛋液凝胶的咀嚼性理论值为978.063,验证试验值为910.494。通过响应面优化配方,使蛋液的凝胶性能得到了有效改善,研究结果可为利用复配蛋液制备高品质休闲蛋制品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撑。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组合干燥方式下胡萝卜真空脉动蒸汽烫漂工艺优化
    袁越锦, 洪晨, 徐英英, 王栋, 张曼, 荆雪松
    2022, 34(1):  163-172.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2.01.19
    摘要 ( 506 )   HTML ( 326 )   PDF(3583KB) ( 935 )  

    为探究新型的果蔬干燥前预处理工艺,提高干燥速率和干燥产品品质,采用真空脉动蒸汽烫漂预处理工艺,在热风真空组合干燥方式下对胡萝卜切片进行试验研究。分别进行蒸汽烫漂单因素试验和四元二次回归正交试验,通过响应面法分析烫漂温度、烫漂真空度、烫漂时间和循环次数与样品维生素(VC)含量、复水比、色差的关系,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并对真空脉动蒸汽烫漂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烫漂强度的增加会对胡萝卜干制品中的VC造成一定的破坏,但却有利于复水。对工艺进行优化后,得到的最优参数为烫漂温度110 ℃,烫漂真空度0.08 MPa,烫漂时间3 min,循环次数2次。研究结果可为真空脉动蒸汽烫漂预处理技术在果蔬干燥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经济与发展
    农业女性化促进了农业机械服务外包吗?
    许慧, 童俊皓, 陈光燕, 庄天慧
    2022, 34(1):  173-183.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2.01.20
    摘要 ( 461 )   HTML ( 12496 )   PDF(1226KB) ( 942 )  

    从农业机械服务外包现象入手,基于相关理论分析,使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6年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OLS)、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广义矩估计(GMM)等计量方法,分析农业女性化对农业机械服务外包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农业女性化程度加深会明显促进农户选择农业机械服务外包。(2)当户主为小学学历、青年或中年,村庄处在西部或中部地区时,农业女性化对农户选择农业机械服务外包的影响更显著,且中年群体的激励效应大于青年,中部的激励效应大于西部。(3)农业女性化通过扩大农业劳动力约束和增加劳动力务农的机会成本来影响农户的农业机械服务外包选择。据此,提出加强对女性农业劳动力的技能资本投资,促进农机合作社发展,缓解农业劳动力约束,使机会成本转换为发展红利等对策建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耕地多功能权衡与协同关系的尺度效应——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杨凤妍子, 胡伟艳, 刘恬, 张丝雨
    2022, 34(1):  184-195.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2.01.21
    摘要 ( 462 )   HTML ( 941 )   PDF(4639KB) ( 879 )  

    探讨耕地多功能权衡与协同关系的尺度效应对有效的耕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武汉城市圈为例,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开展耕地多功能评价的基础上,运用斯皮尔曼(Spearman)相关分析法,从4级尺度分析揭示耕地多功能权衡与协同关系的尺度变化规律。结果显示:耕地单项功能指数和多功能指数在不同尺度上呈现较明显的空间分异。耕地各功能之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具有尺度效应,随着尺度的变化而变化。该研究可为不同层级管理决策者实施差异化耕地保护联动策略,进而促进耕地的多功能协同效应与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肌纤维类型组成对猪肌肉品质与能量代谢的影响研究进展
    欧秀琼, 李睿, 张晓春, 钟正泽, 李星, 景绍红, 郭宗义, 李兴桂
    2022, 34(1):  196-203.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2.01.22
    摘要 ( 825 )   HTML ( 17519 )   PDF(840KB) ( 1085 )  

    肌纤维是肌肉组织的基本结构单位,通过改变肌纤维类型组成提高肌肉品质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成年哺乳动物骨骼肌肌纤维类型按肌球蛋白重链基因(MyHC)的多态性表达可分为Ⅰ、2a、2x、2b型4种类型,Ⅰ、2a型属偏氧化型肌纤维,2x、2b型属偏酵解型肌纤维。动物出生前,肌纤维MyHC异构体一般表达为胚胎型、胎儿型、Ⅰ和2a型;动物出生后,肌纤维数量不再增加,肌纤维的发育主要是体积增大和类型转化,肌肉中氧化型肌纤维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酵解型肌纤维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且遵循Ⅰ↔2a↔2x↔2b的变化规律。肌纤维类型组成与猪宰后肌肉品质的形成有着密切关系,氧化型肌纤维含量高则肌肉品质较好,酵解型肌纤维含量高则肌肉品质较差。本文综述了肌纤维类型组成对猪肌肉品质形成的影响与能量代谢机理,为通过改变肌纤维类型组成提高猪肌肉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知公告
      协办单位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