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目录
    2023年第35卷第10期目次
    2023, 35(10):  0-0. 
    摘要 ( 99 )   PDF(3699KB) ( 3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物科学
    外源6-BA和KH2PO4对花后受渍小麦根系抗氧化酶和无氧呼吸酶活性的影响
    耿兵婕, 叶苗苗, 陈研, 王孟昌, 马尚宇, 黄正来, 张文静, 樊永惠
    2023, 35(10):  2275-2285.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21487
    摘要 ( 247 )   HTML ( 1840250965 )   PDF(1524KB) ( 595 )  

    为研究不同外源修复物质对受渍小麦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扬麦18为材料,在开花期设置渍水9 d(W9)和正常灌溉(W0)处理,两处理分别叶面喷施蒸馏水(T0)、0.01 mmol·L-1 6-BA(T1)、0.3% KH2PO4(T2)、0.01 mmol·L-1 6-BA和0.3% KH2PO4复配溶液(T3),研究不同外源物质对小麦根系抗氧化酶和无氧呼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W0条件下,喷施0.3% KH2PO4和0.01 mmol·L 6-BA可以改善根系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乙醇脱氢酶(ADH)活性,提高小麦千粒重,进而提高产量;W9处理中,小麦0~60 cm土层根系中SOD、ADH、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而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显著提高,而喷施0.3% KH2PO4和0.01 mmol·L 6-BA显著提高了各土层根系SOD、ADH、LDH活性,降低POD活性和MDA含量,其中,喷施0.01 mmol·L-1 6-BA和0.3% KH2PO4复配剂显著提高了小麦根系抗氧化能力和无氧呼吸能力,其成熟期千粒重和产量分别比渍水处理提高23.34%、37.43%。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物科学
    砂滤模式下马口鱼消化道细菌的组成、分类与相关性
    韩明明, 詹炜, 黄福勇, 李方兴, 楼宝
    2023, 35(10):  2286-2298.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21283
    摘要 ( 166 )   HTML ( 25 )   PDF(3263KB) ( 504 )  

    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在我国各大淡水流域分布广泛,是重要的溪流性鱼类,具有重要经济地位。微生物与鱼类的生长和健康状态密切相关。为实现马口鱼的高效健康养殖,本研究从消化道微生物着手,对其消化道菌群总DNA的V3~V4区进行了PCR扩增和建库分析,就其主要微生物组成、分类和相关性等开展分析。结果显示,马口鱼消化道微生物中,芽孢杆菌门(Bacillota)占79.32%,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占4.75%,梭杆菌门(Fusobacteriota)占2.55%,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占1.69%。在属水平上,支原体属(Mycoplasma)的相对丰度最高,为77.50%,与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和Haliangium的相对丰度表现出显著(P<0.05)负相关。从饲料、养殖水体和滤砂的微生物组成及其相对丰度判断,饲料是马口鱼消化道微生物的主要来源,其次是养殖水体和滤砂,滤砂对水体起到了一定的过滤作用,可基本满足该系统下马口鱼健康养殖的需要。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月龄新西兰兔肝中差异蛋白质鉴定与验证
    刘方程, 王峰, 毕冬琳, 杨东亮, 杨晓莉, 柏家林, 李琼毅
    2023, 35(10):  2299-2310.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21467
    摘要 ( 164 )   HTML ( 18 )   PDF(6216KB) ( 420 )  

    兔出血症是由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aemorrhagic disease virus, RHDV)引起的一种兔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成年兔死亡率超过90%,但2周龄幼兔不发病。基于幼年兔与成年兔对RHDV的易感性差异,采用串联质谱标记(tadem mass tags, TMT)蛋白质组学技术对幼年兔(2周龄)和成年兔(6月龄)肝中的蛋白质进行检测和定量分析,从幼年兔和成年兔肝中定量获得4 353个蛋白质,筛选出821个差异蛋白质;相较于幼年兔,成年兔肝中294个蛋白质显著上调,527个蛋白质显著下调。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生物学过程主要富集到145个小分子代谢蛋白质、111个与氧化还原过程相关的蛋白质和478个参与代谢过程的蛋白质,细胞组分主要富集到528个细胞外成分蛋白质、139个线粒体蛋白质和366个细胞质蛋白质等,分子功能主要富集到342个催化活性蛋白质、93个氧化还原活性蛋白质和50个辅酶结合蛋白质等。821个差异蛋白质在KEGG Pathway数据库中共注释到47条KEGG信号通路,主要涉及代谢途径、糖代谢、氧化磷酸化作用和剪切小体等通路。幼年兔和成年兔肝中差异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发现,MRPS15的关联度最高,且差异蛋白质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ACAT1)在互作网络中具有更多相互作用关系。从蛋白质水平探讨幼年兔和成年兔的感染差异机制,筛选并分析幼年兔和成年兔肝中的差异蛋白质,筛选出的差异蛋白质有望成为RHDV体外扩增细胞系构建的突破点,为构建适宜RHDV体外扩增的细胞系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组牛疱疹病毒1型转移载体的构建与初步应用
    戴莎莎, 马小静, 王景松, 田兴苗, 王健霖, 李继东
    2023, 35(10):  2311-2320.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21496
    摘要 ( 146 )   HTML ( 6 )   PDF(3534KB) ( 328 )  

    为构建一种能用于牛疱疹病毒1型(BHV-1)重组的转移载体,在真核表达载体pVAX1 CMV(cytomegalovirus)启动子的反向位点插入另一个CMV启动子,构建具有双向启动功能的表达载体prPP,在正、反向CMV启动子下游预置多克隆酶切位点;将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基因置于反向启动子下,构建BHV-1重组载体prPgP;以BHV-1囊膜糖蛋白基因gE作为重组位点,将gE上下游同源臂插入prPgP载体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E2基因置于正向CMV启动子下,构建p△gErPgP-E2载体,用重组质粒转染已感染BHV-1的牛肾细胞(MDBK),产生的重组病毒经筛选、纯化、鉴定,命名为rBHV-1-△gE/E2,所含GFPE2基因正常表达。结果表明,重组载体prPgP能方便地用于BHV-1的重组,为相关研究及其疫苗研制提供了便捷。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园艺科学
    镉胁迫对不同品种羊肚菌镉富集规律与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范丽莹, 范婷婷, 仝宗军, 梁立韵, 赵志勇, 陈辉, 周昌艳, 赵晓燕
    2023, 35(10):  2321-2331.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21550
    摘要 ( 165 )   HTML ( 26 )   PDF(8058KB) ( 434 )  

    羊肚菌(Morchella spp.)作为一种覆土栽培的食用菌,面临土壤环境镉(Cd)暴露和积累的风险。本研究选取常用栽培品种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M25和梯棱羊肚菌(Morchella importuna)I15作为试验材料,对比分析Cd胁迫对菌丝生理和Cd富集规律的影响,具体探究菌丝生长速度、生物量、微观结构、抗氧化酶、抗氧化活性物质和Cd含量的变化差异。结果显示,I15比M25富集Cd的能力强,不同品种羊肚菌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和丙二醛(MDA)、抗坏血酸(AsA)含量均随Cd质量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后减趋势,但I15比M25的GR、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谷胱甘肽(GSH)含量更高。综合两个羊肚菌品种的生理和Cd富集能力等指标发现,相比六妹羊肚菌M25而言,Cd富集能力更强、生长更旺盛、更不易受镉损害的梯棱羊肚菌I15在谷胱甘肽转化体系中起到的解毒效果更强。研究结果不仅为羊肚菌Cd抗性菌株筛选和含Cd土壤栽培模式的创新奠定了基础,也为真菌生物修复提供了新的见解。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转录组测序与定量PCR技术挖掘北沙柳株型相关候选基因
    贺嵘, 赵恺, 贺玉娇, 阿拉腾苏和, 王爱君, 宁静, 韩若霜, 孙贵荣, 张国盛
    2023, 35(10):  2332-2345.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21404
    摘要 ( 173 )   HTML ( 18 )   PDF(2210KB) ( 464 )  

    为构建北沙柳株型分子辅助育种体系实现高效定向育种,采用水培群体转录组测序与野外训练群体定量PCR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RNA-Seq分析中的基因表达量(FPKM值)与冠高比(株型特征值)的相关系数作为预测值,探讨北沙柳株型相关候选基因挖掘技术。结果表明,北沙柳冠高比与FPKM值间存在相关性,在水培预测群体和野外训练群体中保持基本一致的趋势。文献中已报道的株型(或者分枝)相关基因(TAC2、LAZY1b、ZFP4、TB1、SPA2、ABF2和PYL1)的预测值在0~0.6,ATX1、RFK1和FHY1基因(未报道与株型相关)的预测值较高(0.6~1.0),按照“基因个数最少,相关系数最高”的原则,选择双基因组合ATX1+FHY1作为鉴别北沙柳株形的基因。将形态学、转录组学作为一个整体来挖掘株型性状相关基因是本研究特色,研究结果也可为其他植物、其他性状的分子辅助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遮光率对甜樱桃果实品质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唐文静, 龚荣高, 初元琦, 陈超群, 陈红旭, 冉茂升, 张瑶, 杨文龙
    2023, 35(10):  2346-2353.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21338
    摘要 ( 202 )   HTML ( 25 )   PDF(844KB) ( 381 )  

    探究不同遮光强度对甜樱桃果实品质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筛选最适甜樱桃生长的光照条件。以红灯为材料,使用遮阳网覆盖树体顶端模拟不同光照强度,设全光照(CK)、遮光率15%(A)、遮光率30%(B)、遮光率45%(C)和遮光率60%(D)共5个处理,分析不同遮光处理对甜樱桃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表观量子效率(AQY)、光补偿点(LCP)、暗呼吸速率(Rd)、光饱和点(LSP)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A处理甜樱桃果实糖酸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随遮光率上升,花青素、抗氧化能力和总酚先上升后下降且A处理与CK处理差异不显著;甜樱桃叶片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含量表现为D>C>B>A>CK和C>D>B>CK>A。(2)随遮光率上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表观量子效率(AQY)、光补偿点(LCP)、暗呼吸速率(Rd)和光饱和点(LSP)先上升后下降;A处理光合能力最强,而B、C和D处理的光能严重缺乏限制了其生长发育;(3)随着遮光率上升,A和B处理与CK处理色泽参数明度(L)、红绿值(a)和黄蓝值(b)差异不显著,C和D处理色泽参数明度(L)、红绿值(a)和黄蓝值(b)较对照显著上升,色差规律同色泽。说明轻度遮光有利于提升商品性,且遮光度在15%以内最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数量性状的伏牛山野生中华猕猴桃资源综合评价
    杨迪, 张乃群, 王雪勇, 张军, 王新军
    2023, 35(10):  2354-2363.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21510
    摘要 ( 145 )   HTML ( 15 )   PDF(5279KB) ( 480 )  

    为了解伏牛山野生中华猕猴桃种质资源特征特性,筛选出优良种质,对该地区野生中华猕猴桃资源进行调查、收集,结合地理因子,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其叶长、叶宽、叶柄长等13个数量表型性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13个数量性状的变异范围为10.81%~47.56%,遗传多样性指数为2.90~2.94;果心大小和相对果心大小在不同经度存在显著差异,果心大小和果实横径在不同纬度存在显著差异,各数量性状间相关性较强;聚类分析将收集的19份伏牛山野生中华猕猴桃种质分为3类,第Ⅰ、Ⅱ、Ⅲ类分别有7、3、9份种质,其中第Ⅱ类种质有叶片大、果实大且比例适中的特点。综上所述,伏牛山野生中华猕猴桃具有丰富的表型多样性,根据种质的表型特征,筛选出优良种质3份,可用于育种利用与生产开发。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椰糠复合基质对猕猴桃砧木幼苗生长及根系特征的影响
    彭丹丹, 陈大刚, 徐开未, 游浩宇, 杨然, 廖慧苹, 陈远学
    2023, 35(10):  2364-2377.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21324
    摘要 ( 209 )   HTML ( 14 )   PDF(2386KB) ( 498 )  

    为探究椰糠复合基质对猕猴桃砧木幼苗生长的影响,本试验以对萼猕猴桃幼苗为研究材料,设置7个不同配比基质处理,即在泥炭∶珍珠岩=1∶1(体积比)的基础上,椰糠的添加比例(体积比)分别为100%、80%、60%、40%、20%、0和33.33%(分别标记为T1、T2、T3、T4、T5、T6和T7处理),并以当地猕猴桃园区的土壤作为对照(CK),通过分析复配基质的理化性状及猕猴桃砧木幼苗的生长状况,并结合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植株幼苗的叶绿素相对含量、生物量、根冠比、根系特征及养分含量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拟筛选出培育猕猴桃砧木幼苗适宜的基质配方。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复配基质理化性状得到显著改善,基质养分含量显著提高,随椰糠体积比减小,基质容重、持水孔隙、全氮含量、碱解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逐渐增大,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大小孔隙比、有机质含量、速效钾含量、pH值及电导率(EC)逐渐降低;(2)复配基质处理下猕猴桃砧木幼苗的生长状况及养分含量均显著优于CK,植株株高、茎粗、各时期叶绿素相对含量、干物质积累、根冠比、总根长、总根表面积及总根体积随椰糠添加比例的减小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在椰糠体积比为20%(T5处理)达最大值,植株N、P、K含量与复配基质养分供应一致,根中N、P含量最高,K则主要分布于叶片,不同配比基质应用效果综合评价依次为T5>T6>T7>T4>T3>T2>T1>CK,T5处理得分最高,植株生长表现最好;(3)基质总孔隙度、持水孔隙、全氮含量、碱解氮含量及有效磷含量与猕猴桃砧木幼苗各生长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基质容重及pH值与植株幼苗各生长指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综上,基质的理化性状对猕猴桃砧木幼苗的生长具有较大的影响,适宜的椰糠配比能有效改善基质的理化特性,显著促进猕猴桃砧木幼苗地上、地下部的生长,提高植株各部位养分含量,以20%椰糠的体积比复合基质最为适宜,可作为培育猕猴桃砧木幼苗较优的基质配方。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褪黑素种子引发处理对干旱胁迫下朝天椒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魏茜雅, 梁腊梅, 林欣琪, 秦中维, 李映志
    2023, 35(10):  2378-2388.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21227
    摘要 ( 158 )   HTML ( 10 )   PDF(1580KB) ( 479 )  

    为探究褪黑素种子引发处理对辣椒耐旱性的调控作用,以茂蔬360为材料,通过盆栽PEG模拟干旱胁迫,分析10种不同浓度褪黑素种子引发处理对朝天椒植株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引发液浓度的增加,朝天椒的根长、株高、根冠比、根鲜重、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和根干重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浓度为100 μmol·L-1 时,株高、地上部鲜重和地上部干重达到最大值;褪黑素浓度为75 μmol·L-1 时,根长、根冠比、根鲜重和根干重达到最大值。生理分析表明,100 μmol·L-1褪黑素引发后,干旱胁迫下的植株叶片丙二醛、过氧化氢和超氧阴离子含量最低,可溶性糖、脯氨酸、抗坏血酸(AsA)、脱氢抗坏血酸(DH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以及根系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75 μmol·L-1褪黑素引发后,根系丙二醛、过氧化氢、超氧阴离子含量最低,根系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抗氧化酶(POD、SOD、CAT、APX和GR)活性,AsA、DHA含量和AsA/DHA最高,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CAT活性和AsA/DHA最高。综上,100 μmol·L-1和75 μmol·L-1褪黑素引发种子可有效提高朝天椒的耐旱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温度与光照强度对蝴蝶兰光合生理与花序发育的影响
    许申平, 袁秀云, 张燕, 梁芳, 蒋素华, 牛苏燕, 崔波
    2023, 35(10):  2389-2397.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21464
    摘要 ( 193 )   HTML ( 16 )   PDF(2925KB) ( 390 )  

    温度与光照强度是影响蝴蝶兰生长发育的主要环境因子。以蝴蝶兰品种大辣椒为试验材料,在高温(昼夜温度30 ℃/28 ℃)和低温(昼夜温度24 ℃/18 ℃)条件下,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光通量密度分别为200 μmol·m-2·s-1和30 μmol·m-2·s-1)对蝴蝶兰生理和花序轴腋芽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蝴蝶兰叶片的净CO2吸收速率在高温强光处理下显著高于低温弱光、低温强光、高温弱光处理;叶绿素含量在高温弱光处理下显著高于低温弱光、低温强光、高温强光处理;淀粉含量在强光处理下显著高于弱光处理,其中高温强光处理下含量最高,低温弱光处理下含量最低,在高温弱光和低温弱光处理下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在低温强光和高温强光处理下呈现上下波动状态;可溶性糖含量在7 d时高温强光处理下含量最高,在14 d后,低温强光处理下显著高于低温弱光、高温弱光和高温强光处理;可溶性蛋白含量在高温强光处理下显著高于另外3个处理。另外,结合蝴蝶兰花序轴腋芽的发育形态和解剖结构特征发现,温度与光照对蝴蝶兰花序轴腋芽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呈现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2种截然不同的发育进程:在高温弱光处理下,蝴蝶兰花序轴腋芽进行营养生长;在低温强光、低温弱光、高温强光处理下进行生殖生长。总的来说,温度与光照互作对蝴蝶兰光合生理具有显著影响,高温强光加快了蝴蝶兰花序轴腋芽的发育进程,高温弱光对蝴蝶兰的光合生理具有消极的影响,诱导蝴蝶兰花序轴腋芽进行营养生长。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保护
    基于MAGIC群体瓠瓜白粉病抗性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钟丽萍, 王尖, 吴晓花, 汪颖, 吴新义, 汪宝根, 鲁忠富, 王华森, 李国景
    2023, 35(10):  2398-2407.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21361
    摘要 ( 149 )   HTML ( 11 )   PDF(5105KB) ( 502 )  

    白粉病是葫芦科作物共有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瓠瓜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采用8个瓠瓜亲本F8代的203个MAGIC(multi-parent advanced generation inter-cross)群体,利用2020和2021年两年的抗病表型数据,基于基因重测序过滤筛选得到的221 043个高质量SNPs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在两年数据中重复检测到46个SNPs位点与白粉病抗性显著相关,在与抗病相关联的候选区段内共检测到32个候选基因,其中有12个基因预测与瓠瓜抗病功能相关。本研究首次在葫芦科作物中构建了MAGIC群体,并通过GWAS分析进行白粉病抗病基因定位,为克隆瓠瓜抗白粉病相关基因奠定了基础,也对深入了解白粉病抗性机制、辅助培育抗病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白菜苗期对Pantoea agglomerans抗性鉴定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李家玺, 顾冉, 刘焱, 张耀伟
    2023, 35(10):  2408-2414.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21568
    摘要 ( 154 )   HTML ( 11 )   PDF(1985KB) ( 365 )  

    2015年以来在哈尔滨市大白菜生产中发现一种新型软腐病,此病害逐年加重,经鉴定病原为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本研究以成团泛菌为接种病原,设置接种温度单因素试验,设置接种苗龄、接种湿度和接种方法L9(34)正交试验;以田间表现抗性有差异的3个品种为接种材料进行接种菌液浓度单因素试验,以期建立大白菜苗期对P. agglomerans抗性鉴定方法,并据此进行种质抗性评价。结果表明,最佳接种条件为温度25~30 ℃,苗龄7~8叶期,相对湿度90%~100%;接种方法为在中肋基部用刀片轻划“品”字形小伤口,并滴30 μL 1×1012 CFU·mL-1的菌液。按此方法在20份种质中鉴定出2份高抗和4份抗病大白菜种质,研究结果可以为大白菜抗病育种提供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香蕉皮粉末对黑腹果蝇的引诱活性及挥发物化学成分分析
    余帅, 黄俊, 应俊杰, 张娟, 毛雪琴, 张治军, 吕要斌, 李龑
    2023, 35(10):  2415-2424.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21386
    摘要 ( 155 )   HTML ( 13 )   PDF(1122KB) ( 352 )  

    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是危害杨梅的主要果蝇种类,而通过引诱剂监测并诱杀该害虫是一项绿色且环保的害虫控制技术。本文利用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连续5 d分别收集成熟香蕉皮粉末逐日发酵的化学物质,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进一步通过室内行为选择测试和室外果蝇种群动态监测探讨香蕉皮粉末对黑腹果蝇的引诱效果。结果表明,第1天和第2天香蕉皮粉末中芳香成分均以3-甲基丁酸丁酯为主要成分,含量分别达到56.79%和40.25%,并与第3、4、5天化学成分以及含量均存在明显差异。而分别发酵1、3、5天的香蕉皮粉末对黑腹果蝇的行为选择表明,第1天的香蕉皮粉末引诱活性最高,对雌、雄虫的引诱率分别达到62.50%、60.00%,而第3天和第5天的香蕉皮粉末无引诱活性。而野外动态监测进一步表明,香蕉皮粉末中存在引诱果蝇的芳香成分。此外,室内行为选择也表明了3-甲基丁酸丁酯较好的引诱活性,当质量浓度为1 000 μg·mL-1时,对雌、雄成虫的引诱率分别高达71.25%、66.25%。因此,推测香蕉皮粉末中的3-甲基丁酸丁酯为主要的引诱活性物质,在开发黑腹果蝇引诱剂方面具有潜在用途。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境科学
    桂西北石漠化区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理化性质、酶活与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高风, 文仕知, 韦铄星, 欧汉彪, 王智慧
    2023, 35(10):  2425-2435.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20879
    摘要 ( 146 )   HTML ( 19 )   PDF(4103KB) ( 390 )  

    以人为恢复了13年的落叶阔叶林(DF)、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EDF)和常绿阔叶林(EF)为研究对象,以自然封育林(ENF)为对照,测定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土壤真菌群落丰度和多样性的变化,分析真菌群落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相较于ENF,人为恢复的土壤全氮、速效磷含量,及土壤蔗糖酶活性显著(P<0.05)提高。人为恢复整体上提高了土壤真菌群落的相对丰度,以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为优势菌门。土壤中的真菌以腐生营养型和病理营养型为主,相较于ENF,DF提高了病理营养型真菌的相对丰度,EDF、EF提高了共生营养型真菌的相对丰度。总的来看,相较于ENF,人为恢复可以有效提高喀斯特退化区土壤的养分含量、酶活性和真菌群落相对丰度。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秸秆还田量对上海地区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朱雅婷, 倪远之, 张敏, 王振旗, 沈根祥, 黄娜
    2023, 35(10):  2436-2445.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21398
    摘要 ( 243 )   HTML ( 18 )   PDF(1345KB) ( 445 )  

    为明确不同秸秆还田量对上海地区稻田甲烷(CH4)排放的影响,以上海市青浦区稻田为研究对象,利用PICARRO G2508温室气体在线监测系统探索不同秸秆还田量下稻田CH4的排放特征。结果表明,稻田CH4排放通量与5 cm深度土壤温度呈显著(P<0.05)正相关,且两者的相关性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强。稻田CH4排放量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秸秆不还田、半量(2.5 t·hm-2)还田和全量(5.0 t·hm-2)还田3种情景下,稻田CH4累积排放量分别为(10.00±0.06)、(53.26±0.06)、(121.55±0.03) kg·hm-2,且其排放集中在水稻分蘖期,贡献率达49.40%~52.11%。在不显著影响水稻产量的前提下,秸秆半量还田的单位水稻产量CH4排放量较全量还田降低56.17%,是本试验条件下推荐的适宜秸秆还田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秸秆还田对土壤结构和春玉米生长的影响
    于博, 王钰艳, 任琴, 党玉蕾, 张志鹏, 王宇
    2023, 35(10):  2446-2455.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21624
    摘要 ( 179 )   HTML ( 27 )   PDF(1343KB) ( 420 )  

    为探讨秸秆还田对旱地土壤结构和春玉米生长的影响,设置连续4 a的秸秆还田定位试验,测定土壤物理性质、结构、春玉米根系指标和产量的变化。结果显示,秸秆还田4 a后,≥0.25 mm团聚体的质量占比、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团聚体几何平均直径分别显著(P<0.05)增大了8.81%、12.61%、20.35%,团聚体稳定指数、团聚体不稳定系数分别显著增大了38.09%和6.85百分点,团聚体破坏率显著减小了8.49%,土壤容重显著降低了0.2 g·cm-3,总孔隙度、质量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分别显著增加了7.53、9.92、13.05百分点,耕层(0~20 cm)春玉米根干重、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显著增加,产量显著提高24.58%。结果表明,长期秸秆还田改变了春玉米旱地的土壤结构状况,提高了土壤的保水性、通透性、团聚体的稳定性,改善了春玉米根系的生长环境,增产效果明显。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品科学
    不同干燥方式对黄桃果粉品质的影响
    刘贵阁, 乔勇进, 陈冰洁, 王晓, 张怡, 钟耀广
    2023, 35(10):  2456-2464.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21792
    摘要 ( 204 )   HTML ( 20 )   PDF(1742KB) ( 398 )  

    以黄桃为原料,采用热风干燥(HAD)、喷雾干燥(SD)和真空冷冻干燥(VFD)3种方式制备黄桃果粉,对其进行感官评价,并就其色泽、溶解性、流动性、堆积密度、持水力和持油力等物理特性,蛋白质、总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总酚等营养成分含量,微观结构,以及香气成分的种类和含量等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经HAD处理的黄桃果粉色泽暗淡,黏度较大,组织状态较差。相较于SD,经VFD处理的黄桃果粉含水率[(2.69±0.02)%]、溶解时间[(46.67±0.21)s]、堆积密度[(0.21±0.11)g·mL-1]和休止角[(26.07±0.25)°]显著(P<0.05)降低,水溶性指数[(98.21±0.16)%]、持水力[(2.51±0.19)g·g-1]和持油力[(3.41±0.21)mL·g-1]显著提高,总酚[(82.27±0.21)mg·kg-1]、维生素C[(79.3±1.1)mg·kg-1]和总可溶性固形物[(6.98±0.13)%]含量显著提高,且糖酸比较佳,挥发性醇、醛、酯类物质保留较多,具有更好的果味和香味。在微观结构上,经SD处理的黄桃果粉呈现球形、不规则的收缩状,而经VFD处理的黄桃果粉呈骨架状结构且多孔,易恢复到原结构,冲调性能较好。综上,真空冷冻干燥方式制得的黄桃果粉品质较佳,适宜在高质量黄桃果粉加工业中推广应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系统工程
    弹齿链耙式残膜回收机链耙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王海基, 王敏, 卢勇涛, 营雨琨, 王吉亮, 薛理, 秦朝民, 何玉泽
    2023, 35(10):  2465-2476.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21168
    摘要 ( 172 )   HTML ( 6 )   PDF(5131KB) ( 402 )  

    为深入研究弹齿链耙式残膜回收机链耙装置作业过程中不同工作参数对机具运行和作业质量的影响,利用EDEM 2019.1软件建立弹齿与土壤相互作用的三维离散元模型,模拟弹齿收膜过程中所受作用力的变化情况,验证此工况下作业的可靠性,发现其不会因塑性变形而失效,弹齿能够顺利作业。用Python 3软件绘制不同速比下的弹齿尖运动轨迹,发现运动轨迹为摆线。采用三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建立链耙角速度、机具行驶速度、弹齿入土深度与残膜捡拾率和含杂率之间的数学模型,寻求残膜回收机的最优作业参数组合,并进行田间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优化的作业参数为链耙角速度14.73 rad·s-1,机具行驶速度9.7 km·h-1,弹齿入土深度74.75 mm。在此条件下开展田间验证试验,残膜捡拾率为92.8%,含杂率为63.6%,可满足残膜回收机的作业要求。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经济与发展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的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
    李俊蓉, 林荣日
    2023, 35(10):  2477-2489.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21598
    摘要 ( 192 )   HTML ( 7 )   PDF(1331KB) ( 360 )  

    为分析我国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在协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构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对我国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度展开分析,用Tobit计量方法分析影响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整体上我国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度逐年上升,但仍存在提升空间,区域差异较为明显,大多数省份处于基本协调状态,处于失调状态的省份主要位于西部。人力资本、财政支农水平、开放程度、农业机械化水平、创新水平对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度有显著影响,其中,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影响最大。人力资本、财政支农水平对西部的影响较大,农村物流业水平、农业机械化水平、创新水平对东部的影响较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构建政企协作的乡村产业数字化发展模式研究
    胡利泉, 李宝值, 朱奇彪, 卓妮
    2023, 35(10):  2490-2499.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30594
    摘要 ( 146 )   HTML ( 5 )   PDF(1288KB) ( 349 )  

    建设数字乡村,既是推动浙江农村共同富裕先行、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的重要手段,也是浙江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本文通过对浙江省乡村产业数字化的相关调研,基于乡村产业数字化现状,系统总结了“5G+农业应用”“产业大脑+数字工厂”“农业+文旅+新零售”等3大浙江省乡村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典型模式,并对乡村产业数字化政企协作不够“亲”“清”“智”等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建立健全政企协作制度机制,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完善权责清单管理制度,提高政企服务透明度,强化监督检查;政府加快传统决策向数字决策转变,推进数据价值化进程,创新工作推进机制。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过氧化物酶体与真菌有性生殖的关系
    卞美云, 王静, 王教瑜, 陈杰
    2023, 35(10):  2500-2506.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30369
    摘要 ( 200 )   HTML ( 22 )   PDF(577KB) ( 402 )  

    过氧化物酶体是一种多功能、动态变化的细胞器,对大多数真核生物的发育至关重要。真菌中过氧化物酶体参与多个生长与发育过程,包括有性生殖。真菌有性孢子的形成,通常发生在多细胞的子实体内,需要经过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细胞分化等多个步骤。研究表明,过氧化物酶体在上述过程的调控中发挥作用,是维持子实体形成、有性孢子产生和成熟所必需的。首先,真菌有性生殖依赖菌丝细胞内储藏脂类物质的降解提供能量,而过氧化物酶体内的脂肪酸β-氧化和乙醛酸循环是脂类降解和转化的必需步骤。其次,过氧化物酶体还可能直接参与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在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过氧化物酶体大小、数量和位置都发生规律性的变化。此外,过氧化物酶体还参与有性生殖过程中信号分子的形成,敲除过氧化物酶体形成相关基因会影响真菌子囊壳的形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