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不同干旱-复水处理对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L.)Gaertn.]生长与产量的影响,以晋荞2号为试验材料,设置5种干旱-复水处理,分别为CK(土壤水势维持在-20~-30 kPa)、LD(土壤水势维持在-40~-50 kPa)、HD(土壤水势维持在-60~-70 kPa)、L0(在土壤水势为-40~-50 kPa时复水,使其恢复到-20~-30 kPa)、H0(在土壤水势为-60~-70 kPa时复水,使其恢复到-20~-30 kPa)。测定不同干旱-复水模式下苦荞农艺性状、根系形态、抗氧化酶活性、光合特性和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苦荞的农艺性状随着土壤水势的降低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均在LD处理时达到最大,在HD处理最小;随着苦荞生育期的推进,不同干旱-复水处理后苦荞的根系形态、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光合特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与CK相比,LD处理明显提高了苦荞的根系形态指标,HD、L0和H0处理中苦荞根系形态指标显著降低,根系形态指标均在LD处理下达到最大,在HD处理下最小;与CK相比,LD处理能促进苦荞叶片中SOD、POD和CAT活性、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的增加,HD、L0和H0处理则降低了苦荞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LD处理的苦荞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是CK、HD、L0和H0处理的1.22、2.17、1.81和1.63倍。综上,LD处理能促进苦荞地下部和地上部的生长,增加光合利用率,增强抗氧化活性,提高粒重,达到节水增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