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目录
    目录
    2021, 33(4):  0-0. 
    摘要 ( 229 )   PDF(21228KB) ( 129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物科学
    苦荞重组自交系群体粒重、粒形与蛋白组分含量的变异
    郑俊青, 黎瑞源, 郑冉, 吕丹, 陈其皎, 石桃雄, 陈庆富
    2021, 33(4):  565-575.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1.04.01
    摘要 ( 885 )   HTML ( 1511129162 )   PDF(1232KB) ( 1853 )  

    通过研究苦荞粒重、粒形与蛋白组分含量的遗传变异和相关性,探索影响苦荞蛋白组分含量的主要性状,筛选综合性状优良的株系。以小米荞×晋荞麦2号衍生的重组自交系(XJ-RILs)群体为试验材料,对粒重、粒形相关性状和籽粒蛋白组分含量和总蛋白含量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除醇溶蛋白含量外,父本晋荞麦2号的千粒重、粒长、粒宽、长宽比、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和总蛋白含量均显著(P<0.05)高于母本小米荞;在XJ-RILs群体中,各性状变异系数为5.79%~29.97%,且存在双向超亲分离现象;千粒重与粒长、粒宽、球蛋白、谷蛋白和总蛋白含量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粒长与谷蛋白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粒宽与球蛋白和总蛋白含量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基于各性状的表型值,在欧式距离为12.10~13.50处,将220个株系划分为12个类群,其中C9类群粒长、长宽比、清蛋白和总蛋白含量较高,C10类群千粒重、球蛋白、谷蛋白和总蛋白含量较高,C11类群千粒重、粒长、长宽比、球蛋白和醇溶蛋白含量较高。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籽粒各蛋白组分含量的基因型差异提供了重要的试验材料,筛选获得的蛋白组分优异株系为不同食品和保健品的加工提供了推荐材料。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麦不同穗位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姚钊, 王重阳, 崔静
    2021, 33(4):  576-585.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1.04.02
    摘要 ( 802 )   HTML ( 1393065986 )   PDF(864KB) ( 1879 )  

    为了解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不同穗位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以新冬22号和新冬43号为供试材料,采用逻辑斯谛(Logistic)方程对5种施氮量(折纯,0、150、300、450、600 kg·hm-2,分别记为N0、N1、N2、N3、N4)处理下2种冬小麦不同穗位的籽粒灌浆过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滴灌冬小麦穗部粒重具有近中优势,快增期与缓增期籽粒灌浆参数易受施氮量影响的穗位存在品种间差异。新冬22号和新冬43号的最优施氮量分别为450 kg·hm-2和300 kg·hm-2,该施氮量能有效提高中部和下部穗位籽粒千粒重的增重速度,增加上、中、下3个穗位籽粒的粒重,并延长灌浆持续天数,充分发挥其产量潜力。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豆LAZ1基因家族鉴定与GmLAZ1-9基因的功能研究
    杨昕霞, 张斌
    2021, 33(4):  586-594.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1.04.03
    摘要 ( 1618 )   HTML ( 1145143296 )   PDF(9517KB) ( 1870 )  

    通过在大豆基因组数据库中比对,获得大豆LAZ1基因家族成员,开展生物信息学分析与表达模式检测,并利用转基因拟南芥进行基因功能验证。结果显示:共鉴定到17个大豆LAZ1基因,即GmLAZ1-1~ GmLAZ1-17。这17个GmLAZ1基因不均匀地分布在大豆的12条染色体上,在进化树上可分为3个亚家族,同一亚家族成员具有类似的基因和蛋白结构。顺式作用元件预测结果表明,大豆LAZ1家族基因启动子上存在很多与非生物胁迫相关的元件,如ABRE、ARE、LTR、G-box等。半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GmLAZ1-5、GmLAZ1-9、GmLAZ1-11和GmLAZ1-13在盐处理后的大豆幼苗中表达上调。在拟南芥中过表达GmLAZ1-9基因增强了转基因植株的耐盐性。这些发现可为进一步探究其他LAZ1基因的功能与分子机制提供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份春小麦种质资源成株期抗条锈病基因遗传分析
    赵珂, 李秋荣, 侯璐, 白耀博, 蒋礼玲, 魏有海, 郭青云
    2021, 33(4):  595-601.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1.04.04
    摘要 ( 863 )   HTML ( 201 )   PDF(697KB) ( 1738 )  

    研究分析2份春小麦种质资源成株期的抗条锈病基因遗传规律,为春小麦抗条锈病基因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春小麦Taichung29与MY004730杂交、ZM018243与MY004730杂交的方式分别创建F2:3代分离群体进行2 a的田间测试,对抗条锈病基因遗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个F2:3群体的病害严重度和反应型在2个试验点均未呈现连续性分布,且均不符合正态分布。初步推测,MY004730与ZM018243对春小麦条锈病的成株期抗性具有质量性状特征。Taichung29与MY004730杂交构建的F2:3群体单株/家系抗感分离符合由1对基因作用的3R:1S的分离比,表明MY004730的成株期抗条锈性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 ZM018243与MY004730杂交构建的F2:3群体的单株/家系抗感分离比均符合9R:7S,即符合由2对显性基因共同作用的分离比, ZM018243中可能也含有1对显性成株期抗条锈性基因。下一步可以进行抗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找到与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标记,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服务,同时还能在抗-抗杂交群体中直接筛选抗病基因聚合材料,为育种提供优良抗病材料。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物科学
    鸭脂肪细胞中circ-FBLN2鉴定与功能预测
    胡晓丹, 王来娣, 杨婷, 白皓, 江勇, 王志秀, 王莎莎, 陈国宏, 常国斌
    2021, 33(4):  602-609.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1.04.05
    摘要 ( 597 )   HTML ( 41 )   PDF(1381KB) ( 1511 )  

    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类在转录过程中形成的首尾相接的环状非编码RNA,其在多种生物学过程以及疾病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前期鸭胚原代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circRNA测序结果,本研究选择由FBLN2编码的circ-FBLN2进行验证分析。通过PCR扩增和焦磷酸测序技术获得接合序列,采用Rnase R消化实验进一步验证了circ-FBLN2的存在,采用核质分离技术得出circ-FBLN2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且其在脂肪细胞诱导分化后显著下调,在樱桃谷鸭各组织中的表达具有一定的差异,主要在脂肪和腿肌中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circ-FBLN2与预测到的靶标基因主要参与MAPK,Toll样受体,以及细胞因子与受体互作通路等信号通路,揭示其可能通过对靶基因的调控作用间接调控鸭脂肪细胞分化过程。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服三七总皂甙对大黄鱼免疫功能的影响
    陈秀霞, 池洪树, 许斌福, 谢岸桦, 方冬兰, 龚晖
    2021, 33(4):  610-617.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1.04.06
    摘要 ( 678 )   HTML ( 57 )   PDF(964KB) ( 1570 )  

    将含不同浓度三七总皂甙(PNS)的饲料(0、10、50、250 mg·kg-1)连续14 d投喂大黄鱼,检测肝、脾、头肾组织部分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以及血清部分免疫因子的活性,结合人工注射感染变形假单胞菌的抵抗力,评估口服PNS对大黄鱼免疫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各浓度组大黄鱼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ZM)、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高浓度组(250 mg·kg-1)大黄鱼脾组织粘病毒抗性蛋白(Mx)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中浓度组(50 mg·kg-1)脾组织和低浓度组(10 mg·kg-1)头肾组织的Mx相对表达水平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各浓度组各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链(TNF-α)的相对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均低于对照组;各浓度组各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0(IL-10)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α链(MHCⅡ-α)的相对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感染变形假单胞菌后各浓度组大黄鱼的死亡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10~250 mg·kg-1的PNS连续投喂14 d未能明显增强大黄鱼免疫机能。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毛细管电泳的7种猪源性疫病的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涂藤, 尹清清, 张鹏飞, 王印, 杨泽晓, 姚学萍, 罗燕
    2021, 33(4):  618-631.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1.04.07
    摘要 ( 978 )   HTML ( 28 )   PDF(4737KB) ( 1513 )  

    为建立一种基于毛细管电泳技术,可同时高效地检测7种常见猪源性疫病(猪链球菌、猪瘟病毒、日本脑炎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副猪嗜血杆菌、猪轮状病毒、沙门氏菌)的高通量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将多重PCR与毛细管电泳相结合,针对各毒株基因保守序列分别设计7对特异性引物,在每条引物的5'端加上通用引物标签序列,构成特异性嵌合引物。进行梯度PCR扩增以优化退火温度,使用正交试验以进行特异性嵌合引物浓度的优化。取107~10-1 copies·μL-1浓度梯度的标准品进行检测,以评价该方法的灵敏性。选取7种病原的DNA或cDNA,进行随机分组作为模板进行扩增,检测交叉反应性。以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构建的非洲猪瘟质粒、大肠埃希菌等其他重要病原的DNA或cDNA进行扩增,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使用梯度稀释的7重混合样品进行扩增,每个稀释度进行3次扩增,以评价该方法的重复性。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最优退火温度为58.3 ℃,对7种病原进行同时检出的检测限度为103 copies·μL-1,各种对照样品均出现了特异性峰值,并且所有的阴性对照样品均未扩增,也未出现交叉反应性,重复试验之间数据差异变化微小,63份临床样品检测结果与国标或行业检测标准的检测结果完全一致。以上实验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方法具有高通量、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方便快速等优点,可用于临床鉴别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园艺科学
    芍药花茎强度与褪黑素含量的关系分析
    石文波, 高天翔, 胡蕴钰, 许聪, 陶俊, 赵大球
    2021, 33(4):  632-639.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1.04.08
    摘要 ( 1598 )   HTML ( 84 )   PDF(2739KB) ( 1567 )  

    花茎挺直程度是影响芍药切花品质的重要指标,而花茎强度是衡量茎秆挺直程度的物理学标准。为了明确芍药花茎强度与褪黑素含量的关系,以高、低花茎强度的2组芍药品种为材料,测定了花茎强度、植株形态指标、植株光合参数、花茎木质素含量和褪黑素含量。结果表明:与低花茎强度芍药品种相比,高花茎强度芍药品种具有较高的茎粗、茎质量、光合能力、木质素含量和褪黑素含量,并且花茎强度与褪黑素含量之间呈正相关,两者均与木质素含量达显著正相关,表明褪黑素可能通过调控木质素合成来间接影响花茎强度,这为芍药花茎强度的调控奠定了理论基础。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十六份辣椒材料游离氨基酸组成的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
    张婷, 刘慧琴, 郭勤卫, 李朝森, 章心惠, 项小敏, 赵东风, 万红建
    2021, 33(4):  640-650.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1.04.09
    摘要 ( 958 )   HTML ( 1745260550 )   PDF(1052KB) ( 1854 )  

    为了研究不同辣椒材料中游离氨基酸综合品质的差异,以16份辣椒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游离氨基酸种类和含量,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与聚类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辣椒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丰富,含有16~17种氨基酸,总量范围是10.57~25.68 mg·g-1。种类差异不明显,但是不同辣椒材料之间游离氨基酸含量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D1的总游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限制氨基酸的含量均最高,D4中呈味氨基酸含量最高。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到3个主成分(F1F2F3),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3.501%,并建立综合评价模型:F=0.775F1+0.126F2+0.0969F3。经综合评价,得分前3位的分别是D4、D1和D2。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可将16份辣椒材料分为3类,与主成分分析的结果大体一致,可较好地反映辣椒不同种质间的差异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游客受雇拍摄法的景区村庄旅游形象感知研究——以杭州市临安区月亮桥村为例
    张建国, 林佳楠, 陈静
    2021, 33(4):  651-660.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1.04.10
    摘要 ( 542 )   HTML ( 37 )   PDF(1223KB) ( 1511 )  

    浙江省美丽乡村的建设已进入“万村景区化”的时代,月亮桥村是首批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了解游客对月亮桥村的旅游形象感知,能够为月亮桥村在今后景区村庄的建设、发展方面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文章采用游客受雇拍摄法(visitor-employed photography,VEP),对月亮桥村景区村庄的游客形象感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志愿者对乡村民宿和民宅建筑的关注度最高,对直观感受、乡村环境、月亮主题和植物关注度较高;志愿者对景区村庄的评价以正向感知为主,但仍存在小部分负向感知;志愿者关注的内容和景区村庄想要呈现的内容存在些许偏差;景区村庄的接待与讲解服务不够完善。据此,提出了系统展示旅游吸引物、强调“天目月乡”主题、完善团队接待和讲解服务等建议,为景区村庄未来的可持续管理发展提供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保护
    芹菜茎基腐病病原菌鉴定、消长动态调查与防治药剂筛选
    王国荣, 冯晓晓, 吴慧明, 曹婷婷, 李倩, 郑永利
    2021, 33(4):  661-669.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1.04.11
    摘要 ( 1163 )   HTML ( 72 )   PDF(4694KB) ( 1516 )  

    为探明芹菜茎基腐病科学防控技术,于2017—2018年在浙江省杭州市系统观测了芹菜茎基腐病田间病情自然消长动态;采取组织分离、形态和系统发育分析、菌丝悬浮液接种等方法对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9种常用杀菌剂对芹菜茎基腐病病原菌的抑制率,并开展了相关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芹菜茎基腐病在芹菜上普遍发生,6—9月是该病的发病高峰期;引起芹菜茎基腐病的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甲基硫菌灵和戊唑醇及其复配制剂对芹菜茎基腐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效果最佳,75%肟菌·戊唑醇WDG或70%甲基硫菌灵WP对芹菜茎基腐病的田间防效较好。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境科学
    滴灌施用有机液肥对红美人柑橘园土壤环境、柑橘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奚辉, 李国雷, 陶安安, 顾品, 韩东道, 李娜, 陈喜靖
    2021, 33(4):  670-677.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1.04.12
    摘要 ( 1485 )   HTML ( 66 )   PDF(835KB) ( 1599 )  

    以红美人柑橘的需肥特性为基础,研究以沼液和腐烂柑橘发酵净化液为基础原料配制而成的有机液肥滴灌对红美人柑橘园土壤环境、柑橘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设4个处理:CK,不施肥;F1,农民习惯施肥(复合肥撒施, N 480 kg·hm-2,P2O5 480 kg·hm-2,K2O 480 kg·hm-2);F2,纯化肥配方肥滴灌施肥(N 480 kg·hm-2,P2O5 180 kg·hm-2,K2O 540 kg·hm-2);F3,有机液肥滴灌施肥(N 400 kg·hm-2,P2O5 120 kg·hm-2,K2O 380 kg·hm-2)。结果显示:不同施肥管理均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柑橘产量和经济效益,但易导致土壤酸化,有机质含量降低。与F1和F2处理相比,F3处理能提高土壤pH值,减轻土壤酸化,增加经济效益6.73%~25.39%,对果实品质无明显不利影响。虽然滴灌施用有机液肥可以减少化学肥料投入量,提高土壤肥力,减轻土壤酸化,满足红美人柑橘生长需求,并带来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但生产上仍应补施有机肥。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秸秆炭化还田对热带土壤-水稻体系氨挥发的影响
    吴佩聪, 张鹏, 单颖, 邹刚华, 丁哲利, 朱治强, 赵凤亮
    2021, 33(4):  678-687.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1.04.13
    摘要 ( 1208 )   HTML ( 724992 )   PDF(1020KB) ( 1821 )  

    氨挥发是稻田氮肥的主要损失途径之一。作为改良土壤和提高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优良农艺措施,秸秆炭化还田对氨挥发减排具有良好的效果。本研究通过土柱试验,设置不施氮肥(ON)、单施化肥(CT)、施用生物炭(BI)、生物炭+化肥(CBI)、添加秸秆(ST)、秸秆+化肥(CST)6个处理,研究了水稻秸秆直接还田和炭化还田对热带土壤-水稻体系氨挥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秸秆直接还田相比,炭化还田降低了稻田氨挥发排放通量和累积氨挥发量;与CT相比,CBI处理的累积氨挥发量减少了4.1%。这主要是因为生物炭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可通过吸附降低田面水中铵态氮(NH4+-N)的浓度。秸秆炭化还田是控制热带水稻种植系统氨挥发、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稻-红鳌螯虾共作对稻田土壤养分、碳库与稻米品质的影响
    厉宝仙, 王保君, 怀燕, 沈亚强, 张红梅, 程旺大
    2021, 33(4):  688-696.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1.04.14
    摘要 ( 1933 )   HTML ( 1140884503 )   PDF(1035KB) ( 1846 )  

    近几年来,稻虾综合种养模式快速发展。红鳌螯虾作为名贵的淡水经济虾类,发展前景广阔。研究水稻-红鳌螯虾共作模式对稻田土壤养分、碳库,以及稻米品质的影响,对今后合理调控稻虾共作系统养分循环和平衡,优化施肥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大田试验,设置水稻单作和水稻-红鳌螯虾共作2种模式,研究2种模式对稻田土壤养分、碳库动态变化,以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水稻单种模式相比,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内,水稻-红鳌螯虾共作模式土壤氨态氮和速效磷平均含量分别显著(P<0.05)增加了24.16%和48.10%;土壤的硝态氮、速效钾、易氧化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分别降低了1.00%、16.40%、3.93%、16.59%和52.80%。稻米产量和品质方面,水稻-红鳌螯虾共作模式的水稻实际产量有所降低,但是可以降低稻米垩白度,稻米品质整体优于水稻单作模式。综上所述,水稻-红鳌螯虾共作模式可以增加稻田土壤氨态氮和速效磷含量,降低稻田活性碳库含量,降低稻米垩白度,提高稻米品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聚磷酸铵对砖红壤和石灰性土壤上磷素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
    杨依彬, 陈小娟, 邓兰生, 林净净, 程凤娴, 胡克纬, 张承林, 涂攀峰
    2021, 33(4):  697-703.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1.04.15
    摘要 ( 537 )   HTML ( 19 )   PDF(694KB) ( 1601 )  

    以砖红壤和石灰性土壤为供试土壤,探索不同聚磷酸铵(APP)对土壤中磷吸附解吸的影响,为评价磷的有效性提供数据参考。在等磷等氮条件下,分别以APP1(以中聚为主)、APP2(以低聚为主)、APP3(聚合度分布均匀且高聚含量高)、MAP(磷酸一铵)、A-M(APP3和MAP以P2O5质量比1∶1的比例混合)、CK(空白对照)为供试材料,设置6个处理(各处理名同所用材料),在砖红壤和石灰性土壤上进行50 d的培养,测定各处理下磷的吸附解吸特性。结果显示,在石灰性土壤和砖红壤上,朗缪尔(Langmuir)方程、弗罗因德利希(Freundlich)方程和Temkin方程均可很好地拟合土壤中磷的等温吸附特征,且以Freundlich方程的拟合效果最好(相关系数在0.86~0.98)。在石灰性土壤上,除CK外,以APP1处理下土壤对磷的吸附性最强,A-M处理下土壤对磷的吸附性最弱,磷解吸量最大,磷解吸率最高;在砖红壤上,除CK外,以APP1处理下土壤对磷的吸附性最强,APP2处理下土壤对磷的吸附性最弱,磷解吸量最大,磷解吸率最高。结果表明,聚合度分布均匀且高聚含量高的APP配施MAP可减少石灰性土壤对磷的吸附,提高磷的有效性;而以低聚为主的APP可减少砖红壤对磷的吸附,保持土壤磷的平衡和供磷能力。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品科学
    不同气体成分贮藏对狗头枣鲜果生理变化与品质的影响
    冯荦荦, 郜海燕, 张润光, 闫欣鹏, 张娅妮, 韩齐齐, 张有林
    2021, 33(4):  704-713.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1.04.16
    摘要 ( 766 )   HTML ( 40 )   PDF(2438KB) ( 1686 )  

    研究不同气体成分贮藏对狗头枣生理变化与品质的影响,为狗头枣贮藏保鲜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以陕西延安狗头枣为试材,研究了狗头枣的呼吸类型,探索了不同气体配比对狗头枣贮藏期间糖、酸、维生素C(VC)含量和主要酶活性的影响,并在贮后进行了感官鉴评。结果表明:狗头枣为非呼吸跃变型果实, 10%O2+90%N2气体配比能减缓枣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速率,较好地保持还原糖和VC含量,抑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使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得到较好的维持。狗头枣鲜果在温度-1~0 ℃、相对湿度90%~95%、气体配比10%O2+90%N2的条件下贮藏80 d,好果率88.6%,鲜度指数0.59,贮后感官鉴评品质良好。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小鼠粪便气味信息的牛乳清蛋白功能效果的鉴别区分
    龙鸣, 张棚, 刘元林, 摆小琴, 张福梅, 田晓静, 曹竑, 周雪雁, 马忠仁, 罗丽, 宋礼, Nurul Izza NORDIN
    2021, 33(4):  714-723.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1.04.17
    摘要 ( 577 )   HTML ( 13 )   PDF(2035KB) ( 1569 )  

    以电子鼻气敏传感器阵列跟踪牛乳清蛋白干预小鼠粪便气味,以期建立基于气味信息无损评价牛乳清蛋白功能的新方法。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与NS组比较,给药牛乳清蛋白试验组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上升,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下降,牛乳清蛋白在小鼠血清中具有抗氧化的能力。电子鼻实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样品量、顶空生成时间、顶空生成体积和载气流速对传感器S5影响均不显著,对其他传感器响应信号的影响显著。结合典则判别分析获得电子鼻检测较佳条件为:样品量1粒,顶空生成时间10 min,顶空生成体积150 mL,载气流速200 mL·min-1。结合主成分分析和典则判别分析,电子鼻基本可将牛乳清蛋白不同灌胃剂量与对照组小鼠粪便样品区分,并区分不同灌胃剂量的不同周期组小鼠粪便样品。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小鼠体重的预测(R2=0.122 7),效果尚可。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粪便电子鼻气味信息与其生理指标两者有着极好的相关性,关联性较强。基于干预小鼠粪便气味信息,可以实现牛乳清蛋白干预与对照药物处理的区分,为食品体内功能性无创评价提供了方法思路。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系统工程
    丘陵山区小型马铃薯收获机设计与试验
    王海翼, 张兆国, IBRAHIM Issa, 解开婷, Wael EL-KOLALY, 曹钦洲
    2021, 33(4):  724-738.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1.04.18
    摘要 ( 587 )   HTML ( 21 )   PDF(7171KB) ( 1526 )  

    针对中国西南丘陵山区马铃薯收获作业中存在的引进机型适用性低、明薯率低、伤薯率高、破皮较严重、机械化收获程度低的问题,设计一种适用于丘陵山区的小型马铃薯收获机,整机主要由三点悬挂装置、挖掘装置、激振式分离筛、多级振动调整装置、挖掘调整装置、变速箱、传动装置等组成。结合具体作业要求,对挖掘装置和升运分离装置进行参数确定和选型设计。挖掘铲为设有圆弧过渡曲面的二阶铲,增强了碎土剪切性能,提高了顺土能力。建立挖掘过程的挖掘装置阻力模型和运动学模型,并对挖掘装置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出挖掘装置的最大应变为5.05×10-8 m·m-1,最大应力为9 327.7 Pa,最大变形为2.98×10-4 mm。建立马铃薯升运过程的运动学模型,对薯土混合物的运动形态进行分析,根据所计算的相关参数设计了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分别对各试验指标进行响应曲面分析。发现影响明薯率的主要因素为作业速度和分离筛倾角,影响伤薯率的主要因素为作业速度和分离筛倾角,影响破皮率的最主要因素为入土角和分离筛倾角。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作业速度为1.05 m·s-1,入土角为17°,分离筛倾角为15°时,试验条件下的明薯率为96.7%,伤薯率为1.3%,破皮率为1.5%,上述指标优于国家标准,符合马铃薯收获作业要求。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舀勺型孔轮式水稻精量排种器设计与试验
    刘俊, 朱德泉, 于从羊, 薛康, 张顺, 廖娟
    2021, 33(4):  739-752.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1.04.19
    摘要 ( 803 )   HTML ( 21 )   PDF(4669KB) ( 1672 )  

    针对现有水稻排种器采用被动充种存在充种性能差、高速排种精度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舀勺型孔轮式水稻精量排种器。阐述了该排种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确定了排种轮、舀勺、型孔、护种板等关键零部件的结构参数,建立了排种器充种过程的力学模型。以冈优898 种子为试验材料,利用离散元法,选取排种轮转速、型孔倾角为试验因素,以排种合格率、重播率和漏播率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对比试验和二因素五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建立排种性能指标与试验因素之间的回归模型,利用响应面法分析了各试验因素对排种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采用多目标优化方法,确定了最佳参数组合。优化结果表明:排种轮转速为25.94 r·min -1、型孔倾角为34.75°时,排种器的排种性能最佳,排种合格率、重播率、漏播率分别为87.55%、9.79%、2.66%。为验证仿真结果的可靠性和排种器的适应性,以丰两优3948、冈优898、冈优3551 3个水稻品种种子为试验材料,对排种器进行台架性能试验和田间播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台架试验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丰两优3948、冈优898、冈优3551种子的排种合格率分别为84.40%、84.53%、83.74%;田间播种合格率分别为81.34%、82.13%、80.67%,3个水稻品种种子排种性能皆满足水稻精量播种要求。研究结果可为舀勺型孔轮式水稻精量排种器的结构优化和性能提升提供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经济与发展
    浙江省耕地利用转型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苗苗, 迮寒露, 吴永华
    2021, 33(4):  753-760.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1.04.20
    摘要 ( 664 )   HTML ( 172165 )   PDF(9637KB) ( 1754 )  

    基于浙江省2000、2010、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构建涉及耕地利用转型的图谱分析模型,利用ArcGIS 10.6软件揭示浙江省耕地利用转型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浙江省耕地利用转型以林地占补和向建设用地转出为主,空间上由杭嘉湖平原、杭绍甬地区、甬温沿海经济带向浙中盆地丘陵区呈“C”型集聚,“东占西补”特征明显;耕地利用转型数量和空间分离度增加,耕地面积“占大于补”,但占补缺口正在缩小;耕地利用转型以后期变化型(即变化发生在2010—2020年)为主,林地是耕地补充的主要来源,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问题严重。基于此,建议持续盘活存量、带动增量、应对变量,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逻辑下的耕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土地利用空间正义,实现耕地补充和建设用地保障“双向平衡”,生态保护、粮食安全、发展空间“三位一体”。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民收入增长——基于空间效应与门槛效应的实证研究
    王丽英, 丁姝羽, 刘后平
    2021, 33(4):  761-776.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1.04.21
    摘要 ( 691 )   HTML ( 24 )   PDF(1573KB) ( 1678 )  

    农村产业融合如何影响农民收入增长是理论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依据中国除香港、澳门、台湾、西藏外的30个省区市的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和门槛模型实证分析农村产业融合影响农民收入的空间效应和门槛效应。结果表明:中国农村产业融合水平具有“东高西低”的特征,呈现空间正相关性。以省(区、市)为区域单元,农村产业融合水平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在区域内具有增收效应,但在区域间没有空间溢出效应;对农村居民经营净收入占比的影响在区域内具有正向效应,在区域间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对工资性收入占比的影响在区域内和区域间均具有负向效应。在不同的经营规模下,农村产业融合水平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因此,要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实现农民增收,需提升农村产业融合水平,加强区域农村产业间融合活动的联系,发挥示范效应,推进适度规模化经营,实现要素资源的最优配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知公告
      协办单位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