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2年, 第24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2-11-25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不同药剂引发处理对干旱胁迫下烟草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马文广;崔华威;李永平;郑昀晔;王洋;秦国臣;胡晋;*
    2012, 24(6):  0-956. 
    摘要 ( 908 )   PDF(1274KB) ( 1367 )  
    采用不同浓度的外源多效唑、氯化钙、脯氨酸和水杨酸引发处理不同耐旱力的烟草品种‘红花大金元和‘MS K326种子,用15%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条件,测定干旱胁迫下不同烟草品种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多效唑(PP333)引发处理对干旱胁迫下‘红花大金元和‘MS K326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但是能提高干旱胁迫下幼苗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且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氯化钙、脯氨酸和水杨酸3种药剂引发能显著促进‘红花大金元和‘MS K326种子发芽,提高干旱胁迫下幼苗根长、全苗长、幼苗干鲜重以及APX,CAT,POD和SOD活性,并且降低MDA含量。其中80 mg·L-1水杨酸引发处理效果最好,可以作为提高烟草种子及幼苗抗旱性的处理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单倍体诱导系在玉米育种研究中的初探
    吕桂华;徐秀红;卢华兵;郭国锦*
    2012, 24(6):  0-960. 
    摘要 ( 618 )   PDF(1143KB) ( 1503 )  
    利用3个单倍体诱导系与8个不同基因型母本(普通玉米、甜玉米、糯玉米和甜糯玉米)杂交诱导,根据籽粒颜色、根尖染色体压片、气孔密度并结合田间植株表现鉴定单倍体,并利用秋水仙素处理加倍。结果表明,不同诱导系间诱导率存在差异,MT041平均单倍体诱导率显著高于其他2个诱导系,诱导率为4.17%;不同基因型母本间也存在显著差异,糯玉米和普通玉米材料单倍体率显著高于甜玉米,甜糯玉米杂交种对甜玉米单倍体提高有利。0.06%秋水仙素溶液浸根加倍效果显著高于0.02%浓度,但高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成苗率不高,结果表明加倍技术仍然是制约DH育种技术广泛应用的瓶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utation Surveyor在插入/缺失杂合子突变分析中的应用
    宋雪梅;姜俊芳;蒋永清*
    2012, 24(6):  0-968. 
    摘要 ( 651 )   PDF(3305KB) ( 1199 )  
    结合实例简述了Mutation Surveyor软件在碱基替换和插入/缺失突变,尤其是插入/缺失杂合子突变研究中的应用。以浙江省余杭湖羊场和屠宰场144头湖羊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和测序的方法检测干扰素刺激基因(ISG15)基因5′侧翼区序列,并利用Mutation Surveyor软件分析其遗传多态性。PCR\|SSCP检测结果显示ISG15基因5′侧翼区PCR\|SSCP带型非常复杂,无法直接判定个体的基因型。利用Mutation Surveyor软件分析发现湖羊ISG15基因5′侧翼区存在152 C/T,158 dupC和239 C/T 3种突变。其中152 C/T C等位基因频率为083,为低度多态的分子标记;158 dupC等位基因频率为05125, 239 C/T C等位基因频率为0.7675,均为中度多态的分子标记。除239 C/T外,152 C/T和158 dupC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试验结果显示Mutation Surveyor软件在分析插入/缺失杂合子突变的测序结果时有较大优势,可用于碱基替换和插入/缺失SNPs的通量筛选和分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生根剂对惠明白茶苗扦插的影响
    李阳;严芳;何卫中*;包焕盛
    2012, 24(6):  0-991. 
    摘要 ( 459 )   PDF(1191KB) ( 1248 )  
    为筛选出适宜惠明白茶种苗扦插繁育的促生根剂种类及其浓度,研究了6种不同的生根剂对惠明白茶扦插苗生根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根剂在适宜浓度条件下对惠明白茶扦插苗均具有促生效果,其中惠明白茶扦插苗在ABT1号浓度为800 mg·L-1时伤口愈合率、结瘤率、生根率、成活率、生根数、平均根长和平均根重均最大,其成活率达89.5%。而扦插苗在IBA+NAA(2:1)400 mg·L-1浓度下新梢生长最长,为253 cm。试验发现,IBA与NAA混合液比单独使用IBA,NAA促生效果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山东地方鸡种Mx基因遗传变异与免疫性状的关系
    王世波;雷秋霞;李福伟;韩海霞;周艳;李桂明;曹顶国;*;单虎;*
    2012, 24(6):  0-974. 
    摘要 ( 608 )   PDF(1354KB) ( 1090 )  
    采用PCRSSCP技术研究山东地方鸡种(鲁禽鸡、琅琊鸡、石歧杂鸡、汶上芦花鸡、莱芜黑鸡、济宁百日鸡)Mx基因多态位点与绵羊红细胞(sheep red blood cell, SRBC)免疫抗体滴度和禽流感(avian influenza, AI)、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 ND)免疫抗体滴度等免疫性状的关系。扩增包含Mx基因intron 13和exon 14约150 bp的片段,通过SSCP分型、测序,在5个地方鸡种共发现2个SNP突变位点分别为Mx基因编码序列第1 892位点G→A(Ser→Asn),第1 911位点G→A。与免疫性状进行关联分析,发现鲁禽鸡、琅琊鸡、莱芜黑鸡Mx基因编码序列1 892位点与H9抗体滴度显著相关(P<0.05)。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BMPR-IB,BMP15,GDF9基因作为福建省4个主要山羊品种多胎性能候选基因的研究
    李文杨;刘远;林仕欣;张晓佩;高承芳;林碧芬;董晓宁
    2012, 24(6):  0-979. 
    摘要 ( 476 )   PDF(1435KB) ( 1004 )  
    以与部分绵羊、山羊品种高繁殖力相关的BMPRIB,BMP15和GDF9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PCRRFLP分析福建省4个主要山羊品种(戴云山羊、闽东山羊、福清山羊和南江黄羊)这3个基因多态性与繁殖性状的关系。该研究显示这4个繁殖性状差异的山羊品种之间在BMPRIB基因的相应位置上并未发生与Booroola Merino羊相同的突变,同时也未检测到BMP15 的FecXI, FecXH , FecXB基因以及GDF9的FecGH 基因的突变,由此可以排除这5个突变位点影响这4个品种繁殖性状的可能性。然而,由于福建省这4个山羊品种的BMPRIB,BMP15,GDF9的全基因序列信息的缺乏,尚不能完全断定这3个基因对这4个山羊品种繁殖力性状没有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温季节糖萜素对种公猪精液质量的影响
    褚晓红;胡锦平;徐如海;路伏增;戴丽荷;姜红进
    2012, 24(6):  0-982. 
    摘要 ( 463 )   PDF(1192KB) ( 1110 )  
    研究了浙江高温季节(7~9月)时,种公猪饲料中添加400 g·t-1糖萜素对其精液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温炎热季节里,4头种公猪饲料中添加糖萜素可以提高采精量、精子密度与活力,降低精液pH,但差异不显著(P>0.05),并显著提高睾酮含量(P<0.05),对种公猪的精液质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观音茶不同提取方法香味物质分析及其在卷烟滤嘴中的应用
    马涛;曹秋娥;何雪峰;温光和;*;刘润昌;沈妍
    2012, 24(6):  0-987. 
    摘要 ( 484 )   PDF(1147KB) ( 1077 )  
    以铁观音茶为研究对象,采用水提取法、乙醇提取法、超临界萃取法和亚临界萃取法,结合GCMS法比较不同提取方法提取铁观音茶香味物质的差异;并将其提取物添加到卷烟滤棒中,评价其对卷烟烟气的贡献。结果表明,超临界萃取法能较好地将铁观音茶叶的香味物质提取出来,且其提取物与卷烟协调,是一种相对高效、经济的提取方法,较适合作为铁观音茶叶烟用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源NO及GGR6对五种石蒜属植物子球发育的影响
    尹丹丹;薛泽云;徐迎春;*;李永荣;翟敏;周杰
    2012, 24(6):  0-997. 
    摘要 ( 547 )   PDF(1170KB) ( 1006 )  
    以5个石蒜属原生种鳞茎为试材,采用八分切割法,研究不同浓度一氧化氮(NO)及GGR6生根粉浸球处理对其子球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石蒜属植物的子球数量、子球横径、子球高度、子球鲜重、根数目和根长度等存在差异,各指标对试验处理的反应也各不相同。仅从子球数量来看,较高浓度(50~75 μmol·L-1)的NO可促进中国石蒜和玫瑰石蒜子球的发生,较高浓度(50~75 mg·L-1)的GGR6可促进换锦花和乳白石蒜子球的发生;从子球横径、高度和鲜重来看,较低浓度(25 μmol·L-1 )NO有利于红花石蒜子球的发育。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类型纸袋套袋处理对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李先明;秦仲麒*;涂俊凡;杨夫臣;朱红艳;伍涛
    2012, 24(6):  0-1003. 
    摘要 ( 455 )   PDF(1161KB) ( 1282 )  
    以‘鄂梨2号’为试材,研究不同套袋处理对其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处理显著改善果实商品外观,果点变小、变少,锈斑指数降低;纸袋透光率与果实大小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W=159.61+0.99x,与果面亮度指标L值、色度坐标A,B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L=74.45-0.71x,YA=-16.68-0.77x,YB=52.52+1.86x;套袋处理果实Vc含量高于对照,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但SSC/TA,SS/TA增加。‘鄂梨2号’直接套袋最适宜的纸袋为1-KK小林双层袋、韩国双层袋及台果双层袋;二次套袋能显著提高‘鄂梨2号’的外观品质,生产高档果品推荐使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菜用大豆籽粒发育过程中蔗糖积累及相关酶活性的研究
    张古文;胡齐赞;徐盛春;龚亚明*
    2012, 24(6):  0-1020. 
    摘要 ( 609 )   PDF(1208KB) ( 1164 )  
    选用蔗糖含量差异显著的菜用大豆品种——‘浙农6号’(蔗糖含量高)、‘辽鲜1号’(蔗糖含量中等)和‘夏丰2008’(蔗糖含量低),对三者籽粒发育过程中蔗糖、可溶性总糖含量以及蔗糖合成酶(SS)、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等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进行了比较,并对蔗糖积累与酶活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菜用大豆籽粒干、鲜重积累均呈单“S”型曲线,三个品种的蔗糖代谢规律基本相似,整个菜用大豆籽粒发育过程中,蔗糖是可溶性总糖的主要成分,约占其总含量的70%。蔗糖代谢相关酶的净活性是影响蔗糖积累的主要因子,在籽粒发育早期,蔗糖代谢相关酶的净活性为负值,蔗糖以分解为主,此时蔗糖合成酶和酸性转化酶是催化其分解的关键酶;籽粒发育中期,蔗糖代谢相关酶的净活性转为正值,蔗糖代谢转为合成为主,蔗糖合成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是催化其合成的关键酶;进入籽粒发育后期,蔗糖代谢相关酶的净活性仍为正值,但接近于零,表明蔗糖的合成与分解速率基本相当,此时蔗糖合成酶、酸性转化酶、中性转化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在蔗糖代谢中起主导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丽水白沙枇杷品种(系)果实发育的品质特性
    周晓音;陈俊伟;*;徐红霞;戚行江;李国斌
    2012, 24(6):  0-1008. 
    摘要 ( 507 )   PDF(2474KB) ( 1066 )  
    以丽水‘太平白、‘大果太平白和‘塔下白等 3个本地白沙枇杷资源为试材,并以‘宁海白为对照,测定了枇杷果实发育进程中单果重、色泽及糖、可滴定酸、有机酸、总酚和类黄酮等品质成分含量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4个枇杷品种的果实发育与色泽变化趋势基本相似,采收时单果重以‘宁海白最大,‘大果太平白与‘宁海白接近,‘太平白最小。4个品种的糖、有机酸、总酚和类黄酮含量的变化趋势也基本一致。成熟时以果糖含量最高,约占总糖含量的54%~61%;葡萄糖含量次之,约占总糖含量的35%~37%;总糖含量以‘塔下白最高,‘太平白次之,‘宁海白最低。果实中可滴定酸和有机酸含量以‘塔下白最高,‘太平白次之,‘大果太平白最低。幼果期总酚和类黄酮含量较高,随着果实发育呈快速下降趋势,至成熟前2周保持相对恒定,品种间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差异较小。本试验表明,采前3周起至果实成熟是枇杷果实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象山、奉化和枸杞岛常见石莼属绿藻的形态学研究和分子鉴定
    高嵩;马家海*;蔡永超;雎敏;陈斌斌;曾宴平;何培民
    2012, 24(6):  0-1014. 
    摘要 ( 465 )   PDF(2589KB) ( 1011 )  
    石莼属绿藻在全国沿海广泛分布,浙江省是石莼属绿藻开发利用的大省,产品不但供应国内市场,而且远销海外。文章对浙江省象山、奉化内湾海区及舟山外海岛屿枸杞岛地区的常见石莼属绿藻进行了初步研究,对不同时间采集的样品,通过结合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进行了种类鉴定。结果显示,象山、奉化地区在1月至3月间的优势种为Ulva prolifera,并伴随生长着少量Ulva linza,Ulva flexuosa等绿藻。在舟山枸杞岛地区, Ulva pertusa和Ulva fasciata较为常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象山、奉化和枸杞岛常见石莼属绿藻的形态学研究和分子鉴定
    高嵩;马家海*;蔡永超;雎敏;陈斌斌;曾宴平;何培民
    2012, 24(6):  0-1014. 
    摘要 ( 431 )   PDF(2589KB) ( 1020 )  
    石莼属绿藻在全国沿海广泛分布,浙江省是石莼属绿藻开发利用的大省,产品不但供应国内市场,而且远销海外。文章对浙江省象山、奉化内湾海区及舟山外海岛屿枸杞岛地区的常见石莼属绿藻进行了初步研究,对不同时间采集的样品,通过结合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进行了种类鉴定。结果显示,象山、奉化地区在1月至3月间的优势种为Ulva prolifera,并伴随生长着少量Ulva linza,Ulva flexuosa等绿藻。在舟山枸杞岛地区, Ulva pertusa和Ulva fasciata较为常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杭白芷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沈晓霞;沈宇峰;江建铭
    2012, 24(6):  0-1025. 
    摘要 ( 528 )   PDF(1413KB) ( 1031 )  
    通过对50份杭白芷种质资源的AFLP分析,探求各种质间的遗传多样性。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AFLP)标记,在DNA水平上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筛选出12对选择性扩增引物,将扩增出的条带作为原始矩阵,用NTSYSPC软件计算并分析了杭白芷种质间的相似度,构建了遗传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50份杭白芷种质间,相似度均超过70%,总体上亲缘关系都比较接近,相对而言,ZYS002039和ZYS002045种质,与其他种质的遗传背景差异较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几种蔷薇和‘月月粉’与现代月季杂交亲和性评价
    王泽翻;韩倩;林毅雁;崔娇鹏;刘恒星;赵世伟;赵惠恩;*
    2012, 24(6):  0-1032. 
    摘要 ( 586 )   PDF(1618KB) ( 1206 )  
    以报春刺玫、单瓣黄刺玫、‘月月粉’和疏花蔷薇等抗性强、早花的蔷薇属资源作为父本,以大田栽培的现代月季作为母本进行杂交育种试验。结合前期育种工作,筛选出杂交亲和的组合有22个:‘Eyeopener’×报春刺玫、‘Berk Shire’×单瓣黄刺玫、‘Sally Holmes’×单瓣黄刺玫、‘Partidge’×单瓣黄刺玫、‘Partidge’×报春刺玫、‘Partidge’ב月月粉’、 ‘Partidge’×疏花蔷薇、‘Cambridgeshire’×单瓣黄刺玫、‘Robin Redbreast’×报春刺玫、‘Summer Sunrise’×报春刺玫、‘Tess of The Durbervilles’×报春刺玫、‘Petal Pushers’×报春刺玫、‘Laura Ford ×单瓣黄刺玫、‘Jill Dando ×单瓣黄刺玫、‘Jill Dando ×报春刺玫、‘Twenty\|fifth ×报春刺玫、‘Phea Sant ×报春刺玫、‘Grouse ×单瓣黄刺玫、‘Grouse ×报春刺玫、‘Summer Sunset’×单瓣黄刺玫、‘Anna Zinkeisen ×单瓣黄刺玫、‘Anna Zinkeisen ×疏花蔷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河南中东部地区蜡梅品种资源调查与分类
    芦建国;王建梅*;荣娟
    2012, 24(6):  0-1039. 
    摘要 ( 502 )   PDF(1230KB) ( 1016 )  
    对河南中东部地区的蜡梅( Chimonanthus praecox Link) 品种进行了全面调查,根据花部形态进行了分类研究。结果发现,河南地区目前栽培的蜡梅品种有 156个。按照蜡梅花内被片紫纹的多少分为 3个品种群,分别为素心蜡梅品种群( Ch.praecox Concolor Group)、乔种蜡梅品种群( Ch.praecox Intermedius Group) 和红心蜡梅品种群( Ch.praecox Patens Group),同时编制了河南地区蜡梅品种的检索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阿魏侧耳菌丝体RNA提取方法的比较与研究
    吴智艳;叶静云;程珊;闫训友*
    2012, 24(6):  0-1044. 
    摘要 ( 464 )   PDF(1273KB) ( 1018 )  
    采用一步法、异硫氰酸胍—巯基乙醇联合变性法和STE法3种方法,分别对阿魏侧耳总RNA的提取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一步法难以提取RNA,异硫氰酸胍—巯基乙醇联合变性法提取RNA效果不理想,存在蛋白污染,这2种方法不适于富含多糖的阿魏侧耳总RNA的提取;STE法提取阿魏侧耳总RNA质量高、完整性好、成功率高,经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提取的总RNA具有清晰的28S,18S,5S三条带,且28S的亮度是18S的2倍左右,OD260/OD280比值为18~20,可作为阿魏侧耳总RNA提取的首选方法。用此方法来提取阿魏侧耳液体发酵不同时期的RNA,可以满足进一步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要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兰花叶病毒TGB1和TGB2基因的原核表达
    邓衍福;陈芝娟;程晓非;章鹏程;胡凤;施农农*
    2012, 24(6):  0-1049. 
    摘要 ( 536 )   PDF(1312KB) ( 1061 )  
    建兰花叶病毒(Cymbidium mosaic virus,CymMV)是严重危害兰科植物的主要病毒之一。本研究根据NCBI登录序列号(AB197937)的CymMV-TGB1,TGB2基因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从感染CymMV蝴蝶兰病叶中扩增TGB1,TGB2基因,并将目的基因插入pGEX-4T3中,构建相应的原核表达载体。将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后成功表达出目的蛋白;SDS-PAGE及Western blot检测证实目的蛋白分别是融合GST的CymMV TGB1和TGB2蛋白。两个蛋白的表达为下一步抗体制备以深入开展CymMV TGB1和TGB2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杭州地区地下害虫成虫发生规律及其预测模型研究
    王道泽;洪文英;吴燕君;汪爱娟;尉吉乾
    2012, 24(6):  0-1057. 
    摘要 ( 521 )   PDF(1361KB) ( 1053 )  
    为提高地下害虫预测预报和持续控害水平,采用测报灯诱集的方法, 对2005—2011年杭州地区小地老虎、蝼蛄、金龟子成虫的灯下诱虫量和田间发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地下害虫的田间种群年内消长规律差异明显:小地老虎有多个为害高峰,分别发生在5月下旬、6月下旬和7月下旬,但前期的蛾量相对较高;蝼蛄有2个明显的为害高峰,分别发生在5月下旬至7月上旬和9月上旬至10月中下旬2个时段;金龟子有一个为害高峰,发生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地下害虫的总虫量年度间也呈现一定的周期性变化,高峰分别出现在2005年、2007—2009年和2011年。在此基础上,以温度、湿度、雨量、光照等气象资料作为预测因子,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拟合,共筛选出了具有显著相关性的19个因子进入回归模型,分别建立了这3种害虫的发生期和发生量预测预报模型。用应验程度判定模式进行验证,这3 种地下害虫的发生期和发生量预测模型的评分值分别达到58分和70 分以上,说明建立的预测模型历史符合率和预测准确度比较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孢蘑菇基质中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sp-CNM生防潜力研究
    李星月;刘奇志*;杨道伟
    2012, 24(6):  0-1063. 
    摘要 ( 515 )   PDF(1349KB) ( 999 )  
    从双孢菇基质中诱集得到的一种隐杆属线虫(Caenorhabdtis sp CNM)具有4天快速致死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为探讨其生防潜力,对其进行了侵染力、抗逆能力及运动能力的研究。结果显示:小杆线虫CNM对大蜡螟的LD50(48 h)为 46.6 IJs·larva-1,LC50(48 h)为 53.8 IJs·cm-2。CNM线虫在42℃,40℃和38℃水浴下全部个体死亡所需时间分别为45 min,20 h和55 h。CNM线虫在RH 50.5%、温度25℃条件下存放12 h,虽有46.0%个体存活,但侵染力下降43.3%。有51.7%的CNM线虫在30℃环境下经过24 h可爬行3.6 cm寻找大蜡螟寄主体液。由此认为,CNM线虫可以作为有效的生物防治制剂,用于害虫的防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红叶石楠炭疽病的病原鉴定及杀菌剂的室内筛选
    张慧丽;徐瑛;王江岭;李玉祥;顾建锋
    2012, 24(6):  0-1068. 
    摘要 ( 570 )   PDF(1283KB) ( 1055 )  
    对红叶石楠炭疽病病原进行了分离鉴定,经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确定该菌为胶孢炭疽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4种杀菌剂对红叶石楠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初步筛选出4种对红叶石楠炭疽病菌具有较强作用的杀菌剂并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在这4种杀菌剂中,25%咪酰胺EC的抑菌作用最强,其EC50值为0.00004 μg·mL-1;其次是450 g·L-1咪酰胺EC(EC50值为0.00005 μg·mL-1)和450 g·L-1咪酰胺EW(EC50值分别为000018),最弱的是50%咪酰胺锰盐WP,EC50为0.2554 μg·mL-1。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的库兹涅茨曲线验证
    赵连阁;徐建芬;王学渊
    2012, 24(6):  0-1085. 
    摘要 ( 460 )   PDF(1186KB) ( 1093 )  
    选取1995—2010年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指标及经济增长数据,采用EKC模型,验证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倒U型”关系,并深入考察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演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来说,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确实存在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已经进入转折期,随着经济的发展,污染物排放量将会呈下降趋势。然而,由于EKC只是对环境质量将来可能走势的一种描述,并不是预测,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诸如计量模型过于简单、数据指标不全面等问题,因而不可盲目相信EKC假说;环境质量的改善不会随经济的增长而自动发生,浙江省的农业环境保护仍然面临着经济快速增长,环境质量改善和环境风险防范三重压力,仍需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治理力度,可从经济环境政策、农民素质、技术进步等方面入手来改善环境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稻纵卷叶螟幼虫对不同含氮糖人工饲料的取食选择行为
    郭文卿;杨亚军;*;徐红星;郑许松;吕仲贤;*
    2012, 24(6):  0-1073. 
    摘要 ( 550 )   PDF(1227KB) ( 1091 )  

    稻纵卷叶螟是我国水稻上重要害虫,由于其难以在室内大规模饲养使得诸多研究受到限制。试验在已有可以完成世代的人工饲料的基础上分别配置了5种不同氮含量和糖含量的人工饲料,观察稻纵卷叶螟初孵、3龄和5龄幼虫对不同氮、糖含量的人工饲料取食选择性。结果表明,初孵幼虫较喜欢取食糖含量较高的人工饲料;氮含量饲料总体对初孵幼虫选择性的影响不显著,但接虫2 h后,饲料氮含量显著影响幼虫的选择性,其中0.92%氮含量饲料上的落虫数占总数的36%,接虫48 h后,氮含量为1.16%的饲料上落虫数明显高于其他饲料。糖含量对3龄幼虫落虫数取食选择有显著影响;对于不同氮含量的人工饲料,稻纵卷叶螟3龄幼虫选择性显著受饲料含氮量的影响(P<0.001),倾向于1.53%氮含量饲料。5龄幼虫对糖含量较高(27.22%)的人工饲料有稍强的趋向性,而不同含氮量对其选择性无明显影响。总体而言,糖含量对稻纵卷叶螟的取食选择有重要影响,氮含量仅对3龄幼虫的取食选择有显著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组培产业化生产中污染防控技术研究
    方丽;汪一婷;吕永平;Kumar;陈剑平;王汉荣;*
    2012, 24(6):  0-1078. 
    摘要 ( 618 )   PDF(1144KB) ( 1099 )  
    对浙江省植物组培产业生产中心的主要污染微生物的防控技术进行了研究,从11个杀菌剂和消毒剂中筛选出了对污染细菌德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delafieldii)、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蜡状芽胞菌(Bacillus cereus)和污染真菌指状青霉(Penicillum digitatum)、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预防效果好,且对组培植物安全的药剂为乙蒜素和链·土霉素。乙蒜素可以在培养基分装前加入,与培养基同时灭菌使用;而链·土霉素在培养基使用前加入可有效预防污染物生长,该药剂对组培器皿和环境也有较好的消毒效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后发优势视角的农业技术引进对策研究
    孙永朋;朱富云;吴卫成;*
    2012, 24(6):  0-1149. 
    摘要 ( 535 )   PDF(1137KB) ( 968 )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技术引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引进效率和效果低下的现象也十分突出,并未形成技术引进的后发优势。文章认为我国农业技术引进存在主体与路径不明晰、技术选择机制不完善、配套制度与理念相对落后等问题,并从改善政策环境、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加快机制体制改革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盐湖土壤微生物总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苗莉云;张鹏;*
    2012, 24(6):  0-1090. 
    摘要 ( 496 )   PDF(1312KB) ( 1043 )  
    为了构建运城盐湖土壤微生物宏基因组文库,文章对盐湖土壤微生物总DNA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和探索,通过改良6种植物DNA的提取方法,分别提取了盐湖土壤微生物总DNA,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凝胶电泳、内切酶分析和PCR扩增法检测了各个方法所提取的DNA样品的质量。结果表明:改良后的方法3是较适合提取运城盐湖土壤微生物总DNA的方法。采用该方法所得DNA的OD260/280值为1.883,DNA浓度和得率分别为18.1 ng·μL-1和72.4 ng·g-1;DNA片段长度约为23 kb,琼脂糖凝胶电泳条带清晰,无降解;DNA能被EcoRⅠ完全酶切,并可用于PCR扩增分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施肥对浙南马蹄笋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王月英;夏海涛;李效文;金川;李克恩;林峰
    2012, 24(6):  0-1101. 
    摘要 ( 471 )   PDF(1165KB) ( 1036 )  
    采用6种肥料组合研究施肥对马蹄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对马蹄笋出笋数量和产量有显著的影响,以春季施复混肥,夏季施无机配方肥的效果最好,较不施肥处理的出笋数量与产量分别增加68.00%和70.24%,较施用复合肥的高27.3%和26.5%,且春、夏二次施入较春季一次施入更有利于出笋;同时对笋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施肥能明显提高笋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改善了笋体品质。经综合分析认为:春季施复混肥(4.8 kg·丛-1),夏季施无机配方肥(尿素04 kg·丛-1,过磷酸钙0.59 kg·丛-1,硫酸钾0.44 kg·丛-1)对提高马蹄笋产量和品质的效果最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硫酸盐还原条件下水稻土中六氯乙烷厌氧脱氯的研究
    金彩霞;赵保真;李明亮;薛万新;吴春艳;*;陈婉秋
    2012, 24(6):  0-1095. 
    摘要 ( 415 )   PDF(1339KB) ( 1187 )  
    通过在实验室模拟不同的环境条件,研究常用有机氯化合物——六氯乙烷(HCE)在水稻土中的降解及硫酸盐对水稻土硫酸盐还原菌厌氧脱氯的贡献。结果表明:HCE的降解速率随土壤中HCE起始浓度增加而增加,达到一定质量浓度(≥60 mg·kg-1)后,则随HCE起始浓度增加而降低;HCE在土壤中降解时,生物降解占较大比例;土壤硫酸盐含量的增加提高了硫酸盐还原菌活性,加快了HCE的降解,但过量的硫酸盐(≥60 mg·kg-1)则不利于硫酸盐还原菌的生长和HCE的降解;加入硫酸盐和HCE 21 d后,土壤中pH、Eh值达到硫酸盐还原菌适宜生长值,此时硫酸盐还原菌活性也达到最大,而后变化不明显。通过试验初步得出,可以通过控制土壤的pH值、Eh值或添加适量浓度硫酸盐等方法加速HCE的降解,以降低其对土壤和水体产生的环境风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蒙古高原近30年来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与动因分析
    周锡饮;师华定;*;王秀茹;孟凡浩
    2012, 24(6):  0-1110. 
    摘要 ( 613 )   PDF(2070KB) ( 1604 )  
    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方法获取蒙古高原20世纪70年代末到200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数据,对其变化过程进行分析,以揭示其近30年来蒙古高原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显示:蒙古高原近30年来,草地总面积减少明显,裸地大面积增加,城乡建设用地扩张显著;耕地、林地、水域面积有所增加。草地退化与荒漠化成为蒙古高原土地利用变化的显著时空特征,内蒙古较蒙古国形势严峻,内蒙古的林业生态工程在缓和生态环境方面起了一定作用。人口、政策、经济及气候变化是导致蒙古高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果发酵生产杨梅果酒工艺条件及品质的研究
    邢建荣;杨颖;夏其乐;房祥军;陈剑兵;陆胜民*
    2012, 24(6):  0-1116. 
    摘要 ( 512 )   PDF(1168KB) ( 1152 )  
    以浙江兰溪‘木叶’杨梅为原料,研究利用全果发酵生产杨梅果酒的工艺,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优发酵条件:发酵温度24℃,酵母接种量0.15%,加糖量14%,天然色素添加量0.3%。并对全果发酵酒进行品质分析,所得全果发酵的杨梅果酒各项理化指标均较优,达到优质杨梅发酵酒的标准,具有良好的杨梅果香和典型的发酵酒香,色泽深红,澄清透明,口味柔和清爽,风味独特。产品含有14种游离氨基酸,总量达到830 mg·L-1,陈酿4个月后检测到主要香气成分17种,其中酯类4种,占被鉴定成分的29.78%,醇类9种,占被鉴定成分的47.51%,其他风味物质如酮类、呋喃等4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气相色谱—质谱法鉴定油茶籽油掺杂的方法研究
    柴振林;杨柳;朱杰丽;吴翠蓉;钭培明
    2012, 24(6):  0-1121. 
    摘要 ( 658 )   PDF(1179KB) ( 1093 )  
    分析了常见食用植物油脂肪酸组成,确定油茶籽油掺杂后变化显著的特征成分,通过设置不同比例的掺杂量,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研究建立了油茶籽油中掺杂棕榈油、菜籽油、棉籽油、花生油和大豆油等5种植物油后的特征组分含量与掺杂量的回归方程,相关系数099以上,总体准确率101%。本方法可以用于油茶籽油掺杂的定性鉴定和定量检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结构变动对收入影响的量化分析
    黄艳娴
    2012, 24(6):  0-1153. 
    摘要 ( 408 )   PDF(1423KB) ( 1075 )  
    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伴随农民收入增长的阶段性变化,农民收入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而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动能够很好地反映农民收入问题的性质变化。本文从农民不同来源收入的角度分析了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动过程,并运用结构变动值分析法和收入结构变动贡献分析法揭示了收入结构变动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蜂产品出口技术性贸易措施分析
    孙彩霞;张志恒*;汤涛;袁玉伟;杨桂玲;郑蔚然
    2012, 24(6):  0-1133. 
    摘要 ( 459 )   PDF(1149KB) ( 1115 )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蜂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在农兽药管理、重金属和微生物标准以及等级规格等方面存在差异,是造成国际贸易中蜂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主要原因。从发达国家的WTO/TBTSPS通报情况和扣留我国蜂产品的原因分析,以抗生素控制为核心的质量安全标准是蜂产品出口的关注重点。应从生产过程入手,合理选择蜂药,确保质量安全,促进蜂产业健康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片烟黑曲霉菌株产纤维素酶的条件优化及酶的分离纯化
    范坚强;周彬;宋纪真;王金华;*;陈义强;王永泽
    2012, 24(6):  0-1128. 
    摘要 ( 475 )   PDF(1434KB) ( 1249 )  
    为降低烟叶燃吸的刺激味、改善口感、增加香气、提高烟叶品质,从烟叶表面筛选到一株产纤维素酶活性较高的黑曲霉,应用PlackettBurman试验确定4种显著因子,RSM法对4种显著因子进行了优化和分析,并对酶蛋白的分离纯化作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发酵产酶的最适碳源为玉米芯,氮源为NH4NO3,当玉米芯用量为13.4%,NH4NO3为0.4%,温度为30.4℃,pH为5.6时产酶比活力最高,可达40.02 U·mL-1。纤维素酶酶蛋白的硫酸铵盐析最佳饱和度为60%,经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纯化后的比活力提高了3.5倍,回收率为32.6%,达到较高水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江西省粮食生产格局分析
    刘鹏发;陈赛狄;马永俊;*;邹佳佳
    2012, 24(6):  0-1139. 
    摘要 ( 492 )   PDF(1487KB) ( 1154 )  
    依据粮食生产统计数据,运用时间序列、变异系数、地理联系率、区位熵等指标模型,分析江西省粮食生产发展及地域变化特征;利用规模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综合优势指数模型对主要粮食作物进行生产地域优势分析。结果表明:(1) 1978—2010年,江西省粮食总产量经历了“增长—波动—上升”过程;(2) 粮食生产离散程度、区域差异均增大,“粮食产量—人口数”地理联系率总体呈下降之势,粮食生产向吉安、宜春与抚州等地区集中;(3) 江西省粮食生产地域格局存在显著差异。最后提出了江西省粮食作物布局调整的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现代农业地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及成效研究
    董越勇;管孝锋;陶忠良;吕晓男;任周桥
    2012, 24(6):  0-1145. 
    摘要 ( 522 )   PDF(1335KB) ( 1432 )  
    为充分发挥农业信息化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中的科技示范和技术支撑作用,切实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和标准农田(以下简称“两区一田”)的科学管理,浙江省自2010年起着手开展了现代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文章主要介绍了浙江省现代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技术方案、进展及成效。浙江省目前已基本完成现代农业地理信息系统一期软件研发和9个县(市、区)的系统建设试点工作,在保障政府部门科学决策、实现农业生产要素信息化管理、提升农业部门服务能力、规范农业行政管理活动、降低行政运维成本方面成效明显,初步实现了生产要素管理、农业项目监管、实时监控调度、网络科学决策等功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金融相关率与我国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关系的实证研究
    姚剑峰;杨德利*
    2012, 24(6):  0-1158. 
    摘要 ( 469 )   PDF(1158KB) ( 1112 )  
    近些年来,伴随着海洋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海洋产业结构也逐步趋向合理化和高度化。海洋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对一个国家海洋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虽然我国的海洋经济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着很多因素制约着海洋产业结构进一步的优化升级,金融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以金融相关率和我国海洋产业高度值为研究对象,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出金融支持对于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存在格兰杰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府应为海洋产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充分发挥金融对于海洋产业发展的支持作用,积极引导私人资本转向海洋第二、第三产业,以加快推动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成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
    王琪;张仁陟*;陈英
    2012, 24(6):  0-1163. 
    摘要 ( 464 )   PDF(1146KB) ( 1166 )  
    通过对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测算为农村居民点整理规划和实施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多因素综合评定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成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理论值进行修正测算,得出符合实际的现实潜力。结果表明,成县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潜力值为2 261.66 hm2,修正系数介于0.100 9和0.417 5之间,修正后的潜力面积为603.69 hm2,受现实因素的限制,成县农村居民点整理的修正潜力占理论潜力的2669%,应根据各乡镇现实转化能力,合理安排农村居民点整理,提高整理效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畜禽粪便污染与治理利用方法研究进展
    郭冬生;彭小兰;龚群辉;夏维福
    2012, 24(6):  0-1170. 
    摘要 ( 498 )   PDF(1171KB) ( 2186 )  
    随着畜禽养殖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畜禽粪便中的重金属元素,病原微生物,氮、磷,氨气、硫化氢、甲烷等有毒有害气体对水环境、空气环境和土壤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危害,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畜禽粪便污染现状出发,剖析了畜禽粪便的污染和危害,探讨了畜禽粪便污染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治理与利用途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知公告
      协办单位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